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没有停,胃口特别的大。
出了满身汗,心里的淤堵通了。
心安是吾乡,一切从头开始。
不觉间到晚上七点半,2688缓缓上浮,通过瞭望镜观察着海面。
七点四十分左右,确定安全无监视,潜艇上浮打开舱门,姜宁跟霍翊深穿着潜水服入海。
游到安全距离,姜宁从空间拿出游轮。
游轮入海,巨大的水流袭过来,将两人推飞出去。
霍翊深拉着姜宁避闪,等水浪平息之后稳稳游向潜艇,豆豆用绳子将两人拉上来。
潜艇再次下沉,通过潜望镜观察远处的游轮。
八点钟左右,远光灯在海面来回扫射。
姜宁盯着潜望镜传回的画面,确实是基地的巡逻船,悬着心这才落地。
真的要离开了。
“队长,前方发现不明游轮。”
“灯光警告。”
“已警告三次,对方没有任何回应。”
“鸣笛靠近,侦查情况。”
随着距离不断拉近,在望远镜的观察下,隐约发现游轮上摆着集装箱。
集装箱的大小跟外观非常眼熟。
“队长,好像是咱们的集装箱。”
基地的集装箱?最近没有外出任务,即使有也不可能是晚上。
数次沟通警告后,游轮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巡逻军人枪械准备,手持武器谨慎而利落登上游轮。
“报告,确实是基地的集装箱,但游轮上没有任何人。”
队长震惊,连忙登船。
他用手电筒扫向集装箱,当看清箱子上的编号时,眼珠子差点没有掉出来。
怎么可能!
这批集装箱早已沉入海底!
上面还专门开会讨论过,是否要回去打捞,但却又苦于没有成熟的打捞技术,只能被迫放弃。
如今,它们齐齐出现在游轮上。
这并非常人能做到的。
游轮干净无比,一看就不像常年在海洋远行的。
它是怎么突然出现的,难不成他只是在做梦而已?
队长毫不犹豫,连续给了自己三巴掌,脸都给打肿了。
队员阻止都来不及,“队长,别这样,别这样……队长……”
图侵删
疼,火辣辣地疼。
不是梦,这就是一艘凭空出现的游轮,载着沉入海底的集装箱。
这是基地最需要的造岛神器。
红旗下长大的,军人们压根不相信鬼神之人。
巡逻船上亮起强光灯,不停巡视着黑压压的海面,想要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风大,浪涌。
除此之外什么都没。
而姜宁的2688潜艇,早在确定是基地的巡逻船时,就已经静悄悄下潜离开。
姜宁不止将集装箱悉数归还,还给了一些医疗器械,彩超,CT机,除颤器等等。
这些都是当初陆地沉没前,姜宁逃离南部军方基地时收的。
本来它们该装进火种箱,天灾后造福人类的,谁知小行星撞地球来得太快根本来不及。
到目前为止,南部军方基地总共来了30多艘同款潜艇,但火种箱保存完整的只有5个,其余的全部沉没到世界各个角落。
天灾结束后,等着人类去挖掘探索。
5个火种箱,没有一个装有医疗器械。
所以,姜宁将手头有多的匀了三分一出来,将它们留给华城基地。
相信马老师会带着团队将它们利用起来的。
3000艘潜艇,目前只到了30多艘,剩下的都在哪里?
军舰,航母,运输补给船等,相信还有很多幸存者没有被发现。
姜宁没有质疑人类的求生本事,华夏善于在灾难而前自救,而不是等着救世主降临。
她相信有第一个华城基地,就会有第二个华城基地……
所以并没有把所有医疗器械全部给出去。
但希望天灾就此结束,基地靠岛填海城成功,幸存者有一天能重返陆地。
借着黑暗,2688悄悄驶离生活数月的华城基地。
如今已经离开海上界标,重新穿梭在无尽的海洋中。
基地附近有很多虎视眈眈的幸存者,2688没有任何迟疑,潜到深海迅速离开。
不知是外国幸存者求生设备有限,还是大晚上深海比较安全。
2688连续航行好几个小时都没遇到危险。
远离基地200多海里,此时天已经快亮了。
两人将潜艇悬浮,洗漱过后回房间睡觉。
一觉睡到下午,三人一狗坐在观察窗前,边吃美食边欣赏深海的景色。
三人都比较沉默,没有怎么聊天。
狗子蹲在窗前,歪着脑袋望着铲屎的,好像在说怎么还不走?
走?基地已经回不去了。
吃完饭,豆豆起身收拾东西。
姜宁拿出热咖啡,霍翊深慢慢喝着,“阿宁,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地球变水球,即使有想去的地方,也早就消失不见。
如果有的选,她想回凤城,那儿才是真正的家。
可惜凤城早就不复存在。
姜宁想了想,“顺着水流走,走到哪算哪。”
于是2688随波逐流,开启漫无目的漂流。
豆豆消沉了两天,又逐渐活泼起来。
怕海底憋久了会压抑,姜宁每天会进空间半个小时。
豆豆带着狗子在黑土花园摘黄瓜青菜,剪水果什么的,有时还会打理药田。
20来亩地够两只撒欢的。
姜宁跟霍翊深修采药材,农作物该收的收,该种种的种。
每天忙碌半个小时,身心都舒坦不少。
哪天要是海面的天气不错,也会上浮透气。
只不过天气越来越冷,海风刮过来跟刀子似的,连狗子都冻得瑟瑟发抖,慢慢地便绝了海上浪的心思。
姜宁将恒温衣找出来,再次感受着永恒的温暖。
洋流比较复杂,一会向西,一会向东,一会又向南,在海上漂半个月把人飘懵逼。
再后来,水流一路向北。
天气一天天冷,从零上到零下。
最新的一天,已经零下十度左右。
豆豆有些好奇,“嫂子,我们的潜艇会飘到哪里去?”
第472章 抵达北极
水球是圆的,飘来飘去都是圈,如果运气足够好,指不定哪天能漂回起点。
姜宁喝着热奶茶,“一路向北,指不定哪天就到北极,到时就能看到海豹了。”
海豹?豆豆在电视上看过的。
她有些憧憬,盼望着能看到可爱憨笨的动物。
但同时又有些担心,天灾这么惨烈,真的还会有海豹吗?
人活着总得要有希望,姜宁微笑道:“或许还有,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北极熊。”
潜艇的生活很无聊,但三人一狗的心态已经调整好,锻炼,看书,影片。
豆豆翻看烘焙书,经历数次失败后成功烤出小熊饼干,有朱古力味,也有抹茶味的。
甚至,她还烘培了一只可乐。
当着可乐的面一口嘎嘣脆,把狗头都咬掉了,笑容灿烂道:“嗯,哥哥嫂子,真好吃。”
为此,狗子两天没搭理她。
豆豆连着道歉,烤了好几个腿儿哄它,狗子才跟她和好如初。
姜宁钻研医术,尤其是按摩针灸这块,老爱拿霍翊深当小白鼠。
潜艇随着洋流漂了一个多月。
姜宁刚刚起床,外面传来豆豆惊喜的声音,“下雪了,海上下雪了。”
此时海上已经零下20度,细碎的白雪从空中纷纷飘落而来,最后消失在蔚蓝的海面。
姜宁从来没有见过下雪的海,一时兴起将潜艇浮上海面。
穿着恒温衣,再套上貂皮大衣,出来透透气。
空气很冷,吸进肺里极不舒服。
姜宁连忙取出用恒温布做的口罩,这才舒服了不少。
雪花纷纷扬扬下,一二三四五六七,飘落海中都不见。
霍翊深探手,抹掉姜宁睫毛上的雪花,笑道:“冷吗?”
“不冷。”
几人一狗在海面玩了两个多小时,拍照,拿出炭火烤红薯,甚至喝咖啡。
越往北,天气越冷,雪花越来越大。
后来,海面出现薄冰。
如果再往北,冰场越来越厚的话,潜艇压根没有机会上浮。
三人一狗坐下来商量,是掉头离开还是继续探索。
姜宁无所谓,反正到哪都是流浪。
霍翊深也无所谓,只要有家人陪着就好。
倒是豆豆有些向往,希望能过跟之前不一样的生活。
“哥哥,嫂子,冰层厚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上面生活了?”
她经历过极寒,尤其是洪涝后的极寒。
当时年纪小,到处是冰的印象让人深刻。
姜宁思考,“如果北极重新冰封,按理是可以住人的,就是生存环境太过恶劣。”
但是她有空间,吃喝拉撒不用发愁,寒冷的话就穿恒温衣。
极寒零下几十度都熬过来了,如果北极温度没离谱到天际的话,应该可以尝试下。
跟海上漂流比起来,姜宁还是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哪怕踩的是冰川。
狗子也眼馋,它想要奔跑。
于是全票通过,继续前进去北极。
潜艇已经不再适合,姜宁将游艇拿出来。
此时海面冰很薄,游艇轻松前进没有问题。
担心遇到问题,霍翊深不敢开太快。
不赶时间,晃悠悠地走。
姜宁坐在游艇上,透过窗户欣赏外面的海上雪景。
她从空间拿出来保暖的雪地靴,围巾手套等。
游艇并不适合冬天出行,甲板上的半透明房间挺冷,拿出炭炉往盆里加木炭取暖。
怕霍翊深累,姜宁想跟他轮班开,谁知他舍不得,“没必要,休息的时候就停下。”
一日三餐惬意,午睡也照常进行,一天开上两三个小时已经很不错。
更多的时候是玩乐跟休息,有时甚至随波逐流。
越往北开,冰层越来越厚。
走了两三天,游艇破冰时耗能明显增加。
游艇可不是专业的破冰船,不能用来无节制耍的。
霍翊深系上绳子,下到冰面试探厚度,“还不够厚实。”
他担心人走在上面会有开裂的风险。
游艇太贵,姜宁可舍不得造它,于是将萨瓦迪卡的渔船拿出来。
往死里造这个铁疙瘩,她绝对不心疼。
于是,三人一狗果断换船,姜宁将游艇收进空间。
渔船破冰持续行走半天,很快也走不动了。
这次再探冰面,已经冻得够结实,人走在上面不会危险。
姜宁谨慎惯了,取出绳子将彼此拴在一条绳子上。
收了渔船,带上护目镜跟防风帽,三人一狗轻松上阵。
雪一直下,冰面积了不少。
保暖设备到位,又有登山棍在手,就是风雪大了些。
雪刚到脚踝厚,走着还算轻松,狗子受不了呛鼻的冷空气,不时打着喷嚏。
迎着风雪走了一个多小时,姜宁从空间拿出悍马,三人一狗赶紧躺进去休息。
先来杯热水取暖,等手脚暖和过来,她从空间取出恒温布做狗基尼。
极寒囤宠物用品时,姜宁买了狗嘴套,直接将恒温布套在狗嘴套上,然后剪了几个细小的孔让空气流通。
可乐天生不喜欢羁绊,但吸多了冷空气对它身体不好。
怕它反抗,姜宁边往它脑袋上套,“不准用爪子扒拉,冻坏了要生病的。”
要不是狗子死活不肯穿鞋,她甚至会考虑将鞋子给它强行套上。
休息够了,继续冒着风险上路。
北极风大,强风裹胁着雪花打转纷飞,造成冰面起落不平。
雪花落得多,被冻住后就成了丘形。
走到傍晚,姜宁在丘形雪峰底下过夜,这样能挡住寒冷刺骨的风。
此时冰面更厚实,她将掠夺者拿出来。
这个车活动空间大,即使晚上遇到偷袭者,也不用担心生命安全。
恒温衣穿着,厚被子盖子,睡得既暖和又舒服。
第二天,车外头更冷了,直接零下30度。
恒温衣恒温不假,但也要看客观条件的。
极寒时风不大,姜宁在公寓住着,非必要不外出。
但北极不同,这边风雪实在太大,如绵密的牛毛细针往人的毛孔里孔。
在外面待久了还是觉得很寒冷。
早上醒来,风雪更大了。
豆豆跟狗子下车活动,没五分钟又跑回来,连牙齿都在打架,“哥哥嫂子,外面太冷了。”
吃完热气腾腾的早餐,姜宁下车以身试极端天气。
冷,真的让人哆嗦。
这种天气不适合长途跋涉,豆豆开口问道:“哥哥嫂子,我们走得够远了,还要往里面走吗?”
第473章 北极有光;天灾不来
姜宁觉得有必要。
既然决定上岸,就得找最安全的地方栖息。
全球幸存者漫无目的漂,最终抵达北极的绝不止姜宁一家。
如果在冰川边缘安营扎寨,碰上其他幸存者的几率很大。
生死面前,不要考验人心。
姜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