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溍帝垂眸看了一眼定国公,沉声道:“定国公,凡事三思而后行,切莫要冲动。”
定国公没有抬头去看溍帝,这不是因为他觉得不该直视溍帝,而是因为他不想看了。
他对溍帝真的是太失望了。
“陛下,臣的事情,关乎齐王殿下与太子殿下的。”
溍帝听到这里,微微一笑,点头说道:“说吧。”
既然定国公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了。
“陛下,太子殿下如今身在戎北。”定国公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全都愣住了,随后是一片哗然。
太子殿下怎么能在戎北?
这不是只身犯险吗?
定国公听到周围如浪潮一般的议论声,他慢慢的抬头看向了溍帝。
他的眼中有着浓浓的谴责,还有一丝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得意。
他的所有情绪全都被溍帝看了个清清楚楚的,让溍帝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定国公真的是魔怔了。
现在定国公一个劲的要证明天佑的问题,最开始也许是因为天佑的血统,想着天佑可能会给大溍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那么在定国公跟天佑溪溪一次次的交锋之后,定国公真的还能守住本心吗?
至少,在他掌握的消息中,定国公已经走上另一条让他看不懂的路。
定国公完全就是为了除掉天佑而针对天佑。
满朝文武百官好歹都是见过世面的,吃惊的议论了一会儿之后,也就渐渐的闭上了嘴巴。
他们心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是,他们一个个的目光全都在溍帝跟定国公的身上来回的移动。
不知道事情要怎么发展。
齐博康站在原地,脸上一直保持着似笑非笑的神情,仿佛刚才那嘈杂的议论都不存在一般,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袁玉山可不行了。
他是武将,那情绪要外露的多得多。
他恶狠狠的瞪着定国公,那眼神凶狠的,是恨不得要把定国公给千刀万剐了似的。
周围人的情况,根本就影响不了定国公,定国公说完了之后,等了等,并没有等到溍帝的声音。
他微微疑惑的皱眉,又说了一句:“陛下,如今太子殿下身在戎北。”
“那又如何?”溍帝奇怪的问道,“太子出外游历,本就是朕的主意。他去了戎北,正是好好的体察民情的机会。”
“陛下恐怕还不知道,在戎北传来消息。太子殿下遇刺伤重,如今情况不知。”定国公的一句话,让朝堂之上瞬间就炸锅了。
所有的人都在说话,都在发问,却没有人给出答案。
唯一几个冷静的人,冷眼看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将他们需要观察的东西全都观察到了,暗中记在了心底。
有些人是真的在关心太子还是假的,在这个时候,是最好辨认的。
分清楚了敌我,到时候,陛下想要除掉谁,也好下刀。
第1452章 有确凿的证据
好在这样的议论不过只持续了一小会儿,朝上众人快速的安静了下来。
“陛下不担心太子殿下吗?”定国公看了一眼脸色如常的溍帝,眉头微微一皱。
很显然,他是不满意溍帝的这个反应的。
“天佑在天成身边,朕有什么好担心的?”溍帝好笑反问道。
定国公一噎,脸色有些难看:“陛下,正是因为齐王殿下在太子殿下身边,陛下才应该更加的担心。”
“为何?”溍帝慢条斯理的问着。
定国公整个人气得脑子里嗡的一下,要不是他还有最后一点理智记得自己的身份,他真的差点儿冲动的对着溍帝大吼。
为何?
为何,陛下不知道吗?
定国公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陛下不想面对。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他就要让陛下看清楚,李天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陛下,齐王殿下有一半戎北的血脉。在戎北地界,太子殿下突然的重伤,这里面难道没有齐王殿下的手笔吗?”
定国公这话一出口,让朝堂上不少不明真相的大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定国公这是干什么?
这话怎么好随便的往外说?
更何况,这话说出来,陛下怪罪下来,是定国公担待得起的吗?
“你的意思是说,天成出事,是天佑做的?”溍帝笑了,只不过,他双眼一片冰冷,丝毫没有半点笑意。
“天佑为何要这样做?”溍帝问道。
定国公觉得溍帝完全就是明知故问:“陛下,太子殿下是您唯一的继承人。”
“倘若太子殿下出事的话,那就是齐王殿下上位。这样的诱惑有几个人能挡得住?”
面对着定国公的质问,溍帝笑了,不仅没有动怒,反倒是觉得无比的可笑:“天佑从回来之后,就表明不参与朝政。”
“他若是有心的话,朝堂上早就有他的一席之地。”
“现在,这里有他的位置吗?”
溍帝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着一股无名怒火。
要不是定国公他们这些家伙,天佑能这样吗?
能。
溍帝的脑海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小小的辩驳了一句。
但是,溍帝选择了忽略掉那个声音。
天佑就是被定国公他们这些人给排挤了。
所以,才会那么委屈。
明明就是大溍的皇子,他的亲儿子,却没有办法站在朝堂上!
溍帝坚信这个念头,绝对不会想起另外一个念头。
比如说什么天佑不喜欢朝政,感觉处理朝中的事情还不如打理旺安商行赚钱。
这种忧伤的现实,溍帝是不会去想的。
现在是跟定国公在对峙,不合时宜的想法就不要出现了。
“陛下,正是因为齐王殿下没有参与朝政,做了一个所谓的闲散王爷,他才会这么的不安分。”定国公眉头紧皱的肯定说道。
“所以,这次齐王殿下才会借着带太子殿下去历练的机会,联合戎北王出手,对付太子殿下,从而彻底的稳住他的位置。”
定国公说得是信誓旦旦,就跟亲眼所见一般。
溍帝微微一笑,问道:“看来定国公是十分相信这个消息,既然如此的话,朕就有些奇怪了。”
“为何他们的行踪,朕都不知道,定国公反倒是比朕更快一步的知道消息?”
定国公根本就没有半点心虚的意思,反倒是冷静开口:“陛下,臣一直都觉得齐王殿下是包藏祸心。”
“这些年,臣一刻都没有松懈,就是在盯着齐王殿下。”
“但凡他有一点儿不正常的举动,臣就可以立刻知道,好防止意外发生。”
“那天成不是已经重伤了吗?”溍帝好笑的盯着定国公问道,“这就是你一直盯着的结果?”
“臣没想到事情会发生的这么快。”定国公痛心的说道。
“臣在知道太子殿下他们去了戎北之后,一直在找他们。但是,他们的行踪似乎并不好找。”
“尤其是那个地方还是戎北,臣的人也不好大肆的找人。”
“好不容易等到找到了他们的行踪,才知道,大错已经铸成。”
定国公难受的说道:“陛下,太子殿下现在生死不明,还请陛下赶快派出人马去戎北接人。”
“最好再带上医术高明的御医,以防万一。”
“既然定国公你这么担心天佑会在戎北做出什么来,那为何天佑到了戎北的时候,你不来禀报给朕这个消息?”溍帝奇怪的问了一句。
定国公无奈苦笑:“陛下,臣为何会这样做,陛下不清楚吗?”
“陛下如此的信任齐王殿下,臣说什么,陛下能听得进去?”
“如今,正是因为陛下对齐王殿下的这份信任,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陛下,现在还是赶快的派人,去将太子殿下接回来。若是再不去的话,恐怕就晚了。”
定国公痛心疾首的话,惹来的不少大臣的点头附和。
很显然,他们都是站在定国公那边的。
溍帝笑了,摇头,十分肯定的说道:“天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定国公,你多虑了。”
“就算是有那样的消息,也不过是天佑为了迷惑旁人故意做出来的假消息。”
“陛下。”定国公见到溍帝还是如此的执迷不悟,他是真的生气了。
陛下竟然如此的糊涂,这让他说什么才好?
“陛下还不愿意相信臣的话,那臣就拿出来一些证据给陛下看一看。”定国公沉声说道。
“证据?什么证据?”溍帝有些奇怪的看着定国公,“难不成,你能证明刺杀天成的人,是天佑派去的?”
“自然不是。”定国公摇头快速的说道。
他要是有那样的证人,不就等于是明知道太子殿下会遇刺,他的人在一旁袖手旁观吗?
若是那样的话,他跟天佑不就成了一伙的?
刺杀太子,这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他不会做那样的糊涂事。
“臣能证明,天佑早就包藏祸心。”定国公的这话一出口,袁玉山可是听不下去了,“你哪来这么多屁话?从一开始你就说齐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
“这么长时间了,哪里不对了?”
“现在你又开始了是吧?”
袁玉山的暴躁叱问换来的是定国公的冷笑:“这回是有确凿的证据。”
第1453章 跳梁小丑
“证据?什么证据!你拿出来!”袁玉山可不是个好脾气的。
他这么多年连年征战,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把敌军的脑袋给砍下来。
也就是面对溪溪跟天佑的时候,他偶尔傻乎乎的。
但是,对于定国公这种被划拨到敌人行列中的,袁玉山是一点儿都不会客气。
“别以为在这边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行了。”
袁玉山鄙夷的目光丝毫没影响到定国公。
定国公冷冷一笑,随后对着溍帝拱手道:“陛下,臣有证据。”
溍帝微微颔首:“呈上来。”
“是。”定国公点头,然后从怀中拿出来一本小册子,并不多厚的小册子被他捧在了手里。
刘福赶忙的过去,拿了过来,呈给溍帝。
溍帝打开慢悠悠的看着。
朝堂上站立的众臣全都伸长了脖子,努力的看着。
他们明知道自己绝对是看不到小册子上写的是什么,但是,他们也是本能的在好奇。
毕竟,定国公跟齐王殿下的交锋,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次都是定国公吃亏。
定国公蛰伏了这么长时间,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怎么会贸然出击?
所以说,那本小册子肯定会让定国公跟齐王殿下两个人之间的争斗出现个彻底的输赢。
这段时间,齐王跟太子殿下全都不在京城,他们哪里有时间去部署什么。
反倒是定国公,京城可是他的大本营,他的人脉所在。
定国公看来是准备充分。
这样一想的话,似乎齐王殿下的胜面真的是不大啊。
就在这个时候,龙椅上的溍帝终于是将小册子看完了,他不紧不慢的合上小册子,这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确凿的证据你全都查明了?”
“是。”定国公点头道,“陛下若是看的话,臣立马就可以让证人带着证据过来。”
“可。”溍帝颔首。
得到了溍帝的允许,定国公转头对着旁边的小太监说了一句,然后,小太监出去了。
朝堂上的众臣小声的交头接耳,在悄悄的议论着定国公,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不大一会儿工夫,进来了几个人。
朝中大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人可都不是京城的官员,而是地方上的。
这些人……竟然出现在京城。
那些进来的臣子对着溍帝行礼。
溍帝看着他们并没有说平身的话,而是似笑非笑的说道:“地方官员,无召不得入京。原来这是一句废话。”
跪倒在地的那些地方官员,吓得是冷汗淋淋。
他们这可算是抗旨啊。
这是要掉脑袋的!
问题是,他们敢冒死回来,全都是因为定国公做了保证。
这个时候,朝堂上的众臣神情各自不同。
有的支持定国公的,那是充满的斗志。
有的如袁玉山等人,眼底是充满的厌恶与仇恨。
还有一些大臣,不知道为什么,脸上满是怜悯。
当然了,在他们的心里,到底是在可怜谁,就没人知道了。
“陛下,是臣让他们冒死回京的。”定国公躬身行礼道,“此时,臣知道是大不敬,但是,为了大溍,为了陛下,臣宁死也要冒着险。”
“定国公倒是一片赤诚啊。”溍帝意味深长的说道。
“如此,你们倒是说一说,有什么证据让你们提着脑袋来告朕的儿子。”
溍帝这话一出口,被定国公找回来的大臣全都心里一紧,一柄死亡的大刀那是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只需要溍帝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