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事和财务这边,把他的工资调到助理工程师级别,并追加这三年的差额。”
  如果说补他三年的福利待遇是变相补贴,那补三年的工程师工资差额,就是明晃晃的补贴了。
  众人大惊,这得补他多少工资啊?以前挖煤工和助理工程师差二十块左右,现在差距至少扩大到四十块,哪怕按平均每月三十块计算,就要给他补1080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所有人都下意识咽口水。
  但下一秒,张劲松就解释,“咱们金水煤矿的明天就在他们这批年轻工程师手里,改革开放了,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要是咱们留不住人,多的是其他地方想挖人。”
  尤其是陆广全,气肥煤怎么发现的,大家都不会忘。他发现的东西将给金水煤矿带来多大的利益,谁也不敢想象。
  现在矿区最大的诟病就是收入低,而根源是煤炭资源劣质,挖十吨劣质煤炭不如两吨好煤炭,“这其中的差距相信大家也了解,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人力成本和环境效益诸多方面。”
  于是,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谁让人能勘探出气肥煤,谁让斋藤看上他,谁让他现在还考上清桦的本硕连读了呢?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陆广全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类型!
  当然,这样的会议级别,杜林溪和严明汉都是没资格参加的,他们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要是他们当初没接受保送,直接去考大学,说不定也能考上个本科!
  就陆广全那样忙成陀螺没时间看书的都能考清桦,他们再差也能考个矿大,结果为个中专名额抢破头,实在是不值啊!
  杜林溪还好,反正背靠的是老爹,上不上大学都能当工程师,但严明汉心里实在是懊悔得不行,他的起点比陆广全还低,好容易混到三十出头混上一个助理工程师,要是没点亮眼的成绩,他恐怕就要止步于此了。
  当然,张劲松是不会在意他们怎么想的,别看他平时笑眯眯的,干啥都自愿矮李奎勇一个头,但现在他是书记了,妥妥的一把手,在陆广全的事上他是必须强势到底的。“老姚,你那边,无论如何今年之内必须给陆广全家腾出一套房子。”
  姚永贵苦着脸答应,啥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他现在面临的困境。他要是今年之内能退休,那该多好啊。
  他紧张的咽了口唾沫,“我一定用心办,可咱们矿是真的没房子了,我也……领导也知道,许主任家那一套,还是以前的老处长退休了去市区养老,这才……”
  一直没说话的许军抬头,把所有人的眉眼官司看在眼里。当然,他是属于立了功转业来的,优先级别要更高一点,他并不觉得自己不值这套房子,更不会觉得陆广全卫孟喜会因为一套房子跟他们生芥蒂。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他立了什么功,但私底下都在猜测,他应该是杀过人的,手上绝对沾过血,这种“血”跟十几岁的李奎勇还不一样,李奎勇那是莽,许军的是“勇”和“谋”。
  所以,要说现在矿区的成年人最怕谁,那非他莫属。
  卫东几个孩子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心目里笑眯眯的许叔叔,在懂行的成年人眼里可不这么“友善”。
  姚永贵唉声叹气,有个郝中军那样的下属真是闹心。本来他们刚才海城回来时是可以腾出一套的,可副主任郝中军趁他请假上医院照顾老娘的时候,把房子划给了新来的杜林溪。
  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时候跟陆广全卫孟喜也不认识,也自觉犯不着为了陆广全和副手翻脸,最终还要得罪矿务局局长家的公子。
  可形势就是这么瞬息万变。以前毫无瓜葛的两家人,现在处得竟然也还可以?小卫送的茅台酒他还没舍得喝呢!
  上星期她不知道从哪儿听来姚大娘过生日,又给老太太送了好几盒高档点心。
  这种啥事都把他们放心上的感觉,姚永贵是十分受用的。
  再想想自己都快退休了,还住着筒子楼,矿上的一二三把手却能住独门独院的小红楼,他心里也是酸得不要不要的。
  “这事我会向省里打报告,不行咱们就要块地过来,再盖几栋楼房。”张劲松说完,也没再说一定要腾一套房给陆家的事。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卫孟喜最近心境已经完全变了。以前她是挺眼馋那些筒子楼的,可自从去过侯爱琴姚永贵和许军家,还真不稀罕住筒子楼了。
  她这一大家子拖家带口的,住进去的体验感还不如窝棚。
  刘桂花去市区看店,家里的店又有文凤帮忙,卫孟喜难得给自己放两天假,正坐枇杷树下看书,几个崽在另一边跪着趴着当人形拖把。
  忽然,门口来了一人,孩子们忽然全都一骨碌爬起来拍膝盖和屁股墩的灰,“老师来啦!”
  卫孟喜抬头,没想到居然是他们幼儿园的何老师。这时候是不分科目的,一个老师既能教语文又能上数学,还能唱歌跳舞画画,何老师就是啥都教的典型。
  “何老师进屋坐吧。”卫孟喜放下书本,让孩子搬板凳,自己去泡茶。
  何老师是个挺年轻的姑娘,二十出头的样子,父亲是老一代煤矿工程师,母亲在矿区信用社当银行行长,是当之无愧的煤矿子弟,刚高中毕业就被安排进幼儿园当老师……上辈子可是卫孟喜最羡慕的一类人。
  但何老师跟教大班的李茉莉不一样,李茉莉是真的严厉,板着脸凶巴巴的,也经常罚站罚打手掌心蹲马步,孩子们都怕她。
  以前卫孟喜为什么要求她一视同仁,就是因为她的身份不仅是一个“阿姨”,还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后还要教到自家四个孩子。
  她的不能一视同仁,代表了“长辈”和“老师”两种身份对卫红的排斥。
  因为从小被人区别对待,明明是一模一样的裙子,别人却永远只夸根花的好看,夸根花懂事,卫红心理不扭曲才怪?长大后的她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哪怕只是接收到别人一点点好,她心里想的不是“原来我这么棒有人对我好”,而是要怎么报答别人,讨好别人,以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好”。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哪怕不发生上辈子那样的惨剧,她也不会幸福,或者不会心安理得的幸福。
  以前卫孟喜觉着自己这么要求李茉莉一视同仁会不会太事儿精,可现在她明白了,这种生怕自己行为给对方造成困扰的担忧……不也是妥妥的讨好型人格吗?
  作为母亲,她必须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为此真对别人造成困扰,对不起,但她依然得这么做。
  这不,效果也是杠杠的,即使李茉莉再不来窝棚找她了,但卫红的自信是肉眼可见的增长了,就是和根花也十分团结,团结到她们都快忘记李茉莉了。
  何老师不一样,她人很温柔,也爱笑,见谁都笑眯眯的,像个孩子王,卫东几个压根不怕她,“何老师尝尝我妈妈做的桃干儿叭?”
  “还有我妈妈买的葡萄,超甜哒!”
  “还有还有奶茶,老师一定会喜欢哟!”
  何老师从善如流,每样尝了点儿,好吃得眼睛都眯起来,就像一只幸福的小松鼠,问他们暑假过得怎么样,最近怎么不去幼儿园玩了,看着倒是长高了,又问他们在家有没有乖乖听话,几乎是事无巨细。
  这样的老师,关心孩子,跟孩子也有共同语言,会让孩子们喜欢上学,卫孟喜也挺喜欢她的,跟着聊了两句家常,终于没忍住问:“何老师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
  小何老师擦擦嘴,咽下嘴里的零食,“对,是有个正事跟你商量。”
  卫孟喜坐直了身子,看她态度好,也没往坏处想,结合她不住看向卫雪卫红的眼神,估摸着是学校又要排什么节目了。
  九月开学没多久就是中秋和国庆,六一儿童节时候,卫雪先是被选拔进班级跳舞小分队,后又因跳得好当上领舞,带着一群四五岁的小豆丁拿了个一等奖,当时卫孟喜就觉着,大闺女真是个跳舞的好面子啊!
  要让闺女继续跳,她也是极力支持的。
  谁知何老师说的却不是卫雪,“你们家卫红同学很有讲故事的天赋,相信你也注意到了,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反应能力和想象力都特别强,我想推荐她代表矿区幼儿园去市里参加国庆节的讲故事比赛。”
  卫孟喜有点惊喜,“是……卫红?”
  小何老师“嗯嗯”点头,“卫红有非常优秀的一面。”
  可能是孩子平时话太多了,家长会觉得烦,她又解释道:“卫红真的很会讲故事,自有一种说服别人的能力。”
  卫孟喜给惊喜坏了,“真的吗?”
  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五个孩子里,卫东因为最调皮永远处在闯祸的边缘,是她重点关注对象,根花根宝因为贴心懂事,她总担心他们吃亏,所以关注也多,至于呦呦更不用说,老幺嘛小心肝。
  但卫红,机灵聪明,她总觉着她在外面不会吃亏,所以不会特意关注,又加上孩子嘴巴碎,小话唠一个,她也有意掰一掰她的碎嘴子,很多时候她都晾着点,受到的关注是要少一点。
  卫孟喜又是自责,又是惊喜,“行,你等一下,我问问孩子。”
  卫红小朋友,上辈子也参加过儿童节节目表演啥的,但那都是团体节目,一群小朋友上去比划比划动作,对对口型就行了,金水村小学就是她最大的舞台。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不但站到了金水煤矿子弟幼儿园,这一市级单位的平台上,还能去到金水市,跟更多同样级别学校的小朋友一起竞赛!
  关键,她是真的很会讲故事。上辈子说长道短的小嘴巴用来讲故事,那也是“专业对口”?
  果然,卫红很痛快的答应了,还挺着小胸脯,说她一定会给妈妈拿一个第一名回来。
  小何老师也笑了,“拿不拿奖是其次,主要还是锻炼人。”
  卫孟喜也对拿奖不抱希望,毕竟她只是一个五岁的即将上中班的小豆丁啊,某些发育迟缓一点的小朋友还连话都说不清楚呢,她居然就能口齿清晰的讲故事了。
  “孩子有天分是一回事,但也要会培养,我想每天放学后请人教她练练普通话,你觉得可以吗?”
  “要真这样,那太好了。”
  卫红从小在村里长大,普通话也是最近一年妈妈开始教的,确实还有点点乡音,个别字眼不是很标准。譬如“老虎”,她说的是“老斧”,这是地方口音决定的。
  要说金水煤矿谁的普通话最标准,那自然是广播站的播音员咯。
  “没事,麻烦你们园里帮忙问一下谁能教,我会出课时费。”就按家教老师一样,上一节课多少钱。
  她现在不缺钱,能帮孩子培养个特长挺好的。
  其实,卫孟喜心里最属意的是前广播员张雪梅,后来调到矿机关,但因为身体不太好,前期孩子怀得也不稳,听说是五个月就上市里养胎去了,按月份算的话应该是已经出月子了。
  这样的情况她个人是不想去打扰她的,带新生儿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
  退而求其次的话就是现任广播员,这人跟卫孟喜也无交情可言,当然是子弟幼儿园出面协调更好。
  晚上,卫红兴冲冲把自己要去比赛的消息告诉爸爸,陆广全把她抱起来往半空中抛了几下,可把她乐坏了。
  不知不觉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他了。
  卫孟喜心里酸溜溜的,正想说别的,忽然侯爱琴和李怀恩来了,侯爱琴手里提着个巨大的胀鼓鼓的牛皮纸袋,李怀恩则是扛着一个五十斤装的白色塑料桶。
  “小陆赶紧的,让怀恩把东西放哪儿去?”
  见他们一头雾水,她先笑起来,“矿里开会,表决通过对你的职务恢复,现在要补上你这几年的工资差额。”
  上午开会,晚上八点半就送到家了。
  于是,她详细的说了一遍,哪一年工资差额是多少,哪一年米面粮油该发多少,然后又按市价,把大部分米面粮油月饼粽子之类的折算成钱……“所有加一起,一共是1326元,你们数数。”
  原来,那胀鼓鼓的牛皮纸袋是装钱的。
  卫孟喜有点发愣,这惊喜来得太突然了!
  倒是陆广全,面色平静的接过牛皮袋,也没数,直接在条子上签字,又单手将满满五十斤的香油提到厨房。
  当然,反手就是一个上交,“你收着吧。”
  卫孟喜捏了捏纸袋,这是一次性收入一千三啦?她赶紧在心里打算盘,这几天补发了苏奶奶刘桂花等人的工资后,进货量很大,手边确实没太多现钱,这不,人就把自己上大学的钱给挣回来了。
  侯爱琴带着李怀恩来,应该是想跟陆广全这“姐夫”好好处处的,卫孟喜赶紧请他们进屋坐。
  回来的时候顺路买了个西瓜,放水缸里冰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