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别的第一次上省城的女孩; 卫孟喜肯定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 但晓梅嘛; 谁敢拐她她能先把拐她的人卖掉。
  谁知晓梅却说:“我在这儿等着姐; 顺便再看看还能不能再发展几个你说的‘潜在客户’; 嘿嘿。”
  “成,好样儿的。”卫孟喜觉着; 既然她想干; 那就要给她创造条件好好干。
  他们到苏家门口的时候; 苏奶奶正拿了本书在院子里,边走边看,腰背挺直,头颅高昂,像极了练芭蕾时候的卫雪。
  虎蛋躲在卫孟喜身后,苏奶奶冷冷一瞥,“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虎蛋眼圈立马红了,卫孟喜也觉着苏奶奶太不近人情,孩子本来就可怜,成年人都尚且受不了你的阴阳怪气,又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卫东那样的二皮脸听不出好赖。
  先把虎蛋支开,“大娘,狗蛋虎蛋的事,我想跟您谈两句。”
  “说吧,又找你告什么状。”
  卫孟喜简直快疯了,“您能不能好好听我说两句,我不是要教您怎么教育孩子,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想跟您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她特意加重语气,苏奶奶这才收起不痛快,自顾自坐下。
  卫孟喜知道,这就是大娘服软的迹象。“我知道大娘心疼孩子,兄弟俩是小婉姐的血脉,也是您唯一的指望,望他们成龙,要求严格是人之常情。”
  “但是,孩子也是有自己思想,有自己圈子的独立的人,尤其虎蛋,他的性格天生就是偏软一点,您对他和对狗蛋的方式,是不是也需要区分一下?”
  总的来说,哥哥是慕强,弟弟是吃软不吃硬,如果都是一样的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一点和缓,虎蛋以后说不定真的会学坏。
  “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一个真心疼爱的他们的人,那绝对就是苏奶奶。”卫孟喜觉得自己再说什么,都有点外行指导内行的嫌疑,于是挑重点把兄弟俩现在所处的困境给说了。
  在学校被排挤,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就干坏事,或者故意找同学的麻烦。
  在胡同里被排挤,那就谁也不跟玩儿,四处游荡。
  在家被姥姥严格要求,那就装病,装听不懂,反正只要装,姥姥就是再严厉也会真心疼爱他们,会妥协。
  这要是换了卫东几个,卫孟喜直接就上手教训了,因为她知道,卫东他们有的是安全感,打两下骂几句没啥,可狗蛋虎蛋不一样,他们以前在李秀珍手底下当了两年的小变色龙,既脆弱又没安全感。
  “这只是我一点小小的建议,大娘您没事的时候可以想想,虎蛋我已经答应会接他回矿区玩两天,那我星期六晚上让小陆来接可以吗?”
  苏大娘不出声,但轻轻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她刚走到门口,苏大娘忽然说,“送回矿区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让他们先适应一下,以后每个周六你们来接他们,周一早上直接把他们送到学校,我不让你们白干。”
  说着,她直接从手腕上退下一个玉镯子,“给。”
  “我跟您谈这些也是心疼孩子,就去住两天麻烦不了啥。”卫孟喜也很硬气,又不差这两口吃的,那镯子就是价值连城她也不要。
  苏奶奶这是想“银货两讫”,不欠他们的。
  “您身上这几样东西,还是留着吧,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
  去自由市场接晓梅,谁知道这鬼丫头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里居然又找到两个潜在客户。那是俩国营饭店的采购,来买菜让她逮住了。
  “你咋逮的?”
  “我就在卖鱼的摊子前等着,能来买鱼,而且是一买三十斤的,绝对是手底下有大饭店的。”
  哟呵,这就叫以点推面,卫孟喜都不知道该怎么夸她了,“你行啊,好好干,要真能发展成客户,我给你10%的提成。”
  比其他普通煤嫂推销员还高两个点呢,晓梅笑嘻嘻的,一把搂住她的腰,“卫姐你真好,只要你不嫌弃我,我以后都跟你混。”
  到第一个星期六,果然陆广全就把狗蛋虎蛋俩接回来了,这下可把一群孩子乐坏了,本就是最好的朋友,本以为分开就再难见面了,谁知时隔三个多月,居然又见面,张虎蛋直接抱着卫红就哭了。
  大家却一点也不会笑话他,毕竟这可是长得最好看的小男娃诶,连哭都哭得那么好看!
  许久治黄建军加卫家五个,两个“蛋”,光孩子就有九个,在新房里跑上跑下,楼都快让他们跳塌了,吃饭一张桌子压根不够坐,整个院里就跟下课间的幼儿园一样。
  建军和小久治,他们妈妈来都叫不回去,愣是要在卫阿姨家睡觉,一睡就睡了两个晚上。
  卫孟喜能怎样?自己请来的小祖宗,自然只能忍着呗。
  他们是星期六晚上到的,星期天早上,卫孟喜出门后没多久,敲门声敲醒了正在睡懒觉的狗蛋兄弟俩。
  他们昨晚前半夜跟卫东睡,谁知卫东睡前喝了太多汽水,半夜直接尿炕了,三个小子也不敢吵醒大人,就悄咪咪把铺盖扯开,去苏奶奶原来的房间里睡。
  那里面,还保留着苏奶奶所有的生活用品,就连床头的枕头,都是她专用的。
  闻着姥姥的气味,兄弟俩居然有种说不出的安心。
  “哥哥,有人敲门。”
  “卫东哥哥呢?”
  这家伙有个好习惯,那就是早起练球,风雨无阻,尿炕也不能阻止。
  兄弟俩揉着眼睛下楼去开门,忽然被门口的人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妈……”
  穿着一身崭新工装的李秀珍,精神焕发,笑得和蔼极了,“我今儿早上才听说你们回家了,怎么不回家还睡在别人家呢?”
  虎蛋结结巴巴,狗蛋沉着道:“不用了,我们住卫阿姨家。”
  “你这孩子,还生妈妈气呢?以前妈妈也是忙着讨生活,没你卫阿姨有钱,对你们关心就疏忽了,现在妈妈有了工作,也能养活你们啦。”
  这话说的,好像爱不爱孩子是跟有钱没钱有关系一样。
  这些话,狗蛋是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的。
  “你们姥姥回来没?”
  “没。”
  李秀珍脸都快笑成了烂菊花,苏大娘在,很多话她都不好说,更不敢说,“哎呀那她很忙吧?我听人说她收回的祖产里,光大宅子就好几套,对吗?”
  狗蛋没说话,警惕地打量她。
  虎蛋嘴快,“才没有,我姥就那一套房子,刚好够咱们每人一间。”
  “那是估计你们小,你姥姥没跟你们说实话。”李秀珍笑得老狐狸一样,她都打听清楚了,张毅的前丈母娘可是苏半泉的独女,一套房子?怎么可能!
  她现在终于相信,闺女小秋芳去年让她一定要出去找狗蛋,还说第一个找到狗蛋的人一定会得到很大的回报,原来这份回报就是结交苏大娘啊!
  不过,卫孟喜也太大意了,居然将堂堂苏半泉的闺女拉家里来当保姆,一当就是以“年”为单位,这不是侮辱人是啥?
  而且,据她观察,苏大娘跟卫孟喜的关系也不怎么样,经常阴阳怪气的互怼呢,这不,后来人家祖产返还了,也没说送她点啥,这要知道这种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就是从手指缝里露出点来也够普通人少奋斗二十年的。
  看卫孟喜现在这拼命样,她是一点好处没捞着。
  李秀珍一想到这些,整个人就高兴,只要卫孟喜没占到便宜,那就是她的胜利……这思想,就是阿Q听了都得佩服。
  “那你们姥姥是不是拿回了很多首饰啊?”
  这个虎蛋可就真不知道了,摇头。
  “应该有不少吧,要是我们妈妈还活着,这些东西都是我妈妈的嫁妆。”狗蛋却颇为怀念地说。
  可不就是嘛!堂堂苏半泉家唯一的独苗,不给她给谁,给了她就是给了张家,顺带就是给了她李秀珍啊……
  李秀珍懊悔啊,“你姥姥还在生你们爸爸的气呢,我待会儿就让他上门道歉去,你们说姥姥会原谅他吗?”
  “会的,我姥姥心地可好啦。”狗蛋说得信誓旦旦。
  卫孟喜在厕所里蹲着,差点喷笑出来,让张毅去负荆请罪?苏大娘正愁没人出气呢,这不知死活的东西送上门,不脱层皮苏大娘就不姓苏。
  看不出来,狗蛋这家伙是真腹黑,歪点子多着呢。
  “行了,我还要上班,就先走了,你们别告诉卫阿姨我来过,啊。”
  李秀珍敢这个时候来敲门,就是看见卫孟喜往加工厂去了,但她却不知道,卫孟喜半路肚子痛,又转回家上厕所来了。
  卫孟喜都不知道是该笑她愚蠢呢,还是愚蠢呢?
  果然,第二天一早,张毅和李秀珍就驮着满满一车东西进城去了,卫孟喜有心想看热闹,专门等在家门口,四个小时后,两口子臊眉耷眼的回来,精心准备的礼物也碎了一车兜。
  张毅两颊又红又肿,好多个巴掌印呢……看形状,还是他自个儿扇的。
  该!要换了个性子软的,可能还真就被他的“诚意”打动,冰释前嫌了,可苏大娘是谁?
  做了一年多的邻居,他们还不知道吗,只能说利欲熏心,为了钱真是啥都豁得出去啊。
  接下来几个星期,狗蛋兄弟俩都来矿区过周末,偶尔有空苏大娘也来,呦呦家成了窝棚区第一热闹的人家。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定期的愉快的缓冲,他们对新学校似乎也没那么抵触了。
  卫东常说的是学校里的事,“我们班那个谁”,“我们学校哪个地方”,似乎他的生活处处充满乐趣,哪儿哪儿拎出来都能作为一个单独的话题。
  狗蛋虎蛋不为别的,就为了能跟好朋友多一点谈资,渐渐的也会留意学校和班级里发生的有趣的事,留意那些有意思的同学……慢慢的,这不就融入新学校了吗?
  苏大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终于低下她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以前太独断专行。
  祖孙关系渐渐的也亲密起来,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这边加工厂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那边派出去的二十多名推销煤嫂们,也源源不断带回新的订单。
  其实,一开始煤嫂们连金水市都不敢去,总觉着踏出矿区就是要她们命一样害怕,后来约着伴儿,又有晓梅带着,大家渐渐的敢到省城去,经过两个月,居然连下面的其它地州市县城也有她们的踪影。
  美味卤肉加工厂是从徐良和工业局那里拿到批文,正式建起来的,有公章和程序,介绍信一开,章子一戳,她们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这种出差卫孟喜也不是让她们白跑,在每个月十块底工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每天两块的出差补贴,只要拿着招待所住宿证明回来盖章就能报账。
  没办法,石兰省底下那么多地州市,那么多饭店招待所,都是市场。
  单凭卫孟喜和李晓梅,是绝对跑不完的,更何况她还得管孩子,还得抓自己的学习,不想把自己搞太累,那就花钱找人干吧。
  到1982年国庆节后,卤肉加工厂的订单量已经多到每个月八千了,这还只是订单,加上两个门店的收入,一个月流水轻轻松松破万,就是净利润也足有五六千,是没搞加工厂之前的两倍。
  卫孟喜第一次意识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甜头!
  当然,这只是按销量计算,只是计划……要真能把这么多量的卤肉生产出来才算真挣到钱。国庆节后第三天,金水煤矿的前后大门上,同时张贴出一份招工启事。
  “真开始招工了?”
  “有没有识字的帮我老太婆念念。”
  有小孩放学听见,就缺胳膊少腿的读起来:“为回贵(馈)矿区羊(群)众对美味卤肉加工厂的支持,经开(研)穷(究)决定,我厂将于1982年10月26号正式开业,现面向社会招……招耳(聘)五十名工人,其中女工40人,男工10人。要求1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不限,家庭困难者优先……”
  磕磕巴巴还没念完呢,有人已经急了,“有没说上哪儿报名?”
  话刚出口,机灵的已经往卤肉店跑了。
  “喂喂喂王老太你跑啥,等等我。”
  “算我一个,我的小马扎呢?先放这儿,我去给我儿媳妇报个名。”
  这些平时聚集在村口后门一带说长道短的老太太和中年妇女们,哪里还顾得上等人啊,平时跟她一个阵营的长舌妇,现在可都是要跟她们竞争工作机会的对手。
  等你?想屁吃呢!
  卫孟喜倒是不着急,反正时间还宽裕,还有二十多天呢,先用一个礼拜广而告之,一个礼拜招工,剩下一个礼拜培训新员工,为上岗做准备。
  谁知,告示才贴出去第一天,短短两个小时的工夫,她的美味卤肉店门槛都让人踏平了,来的男女老幼都有,都是要参加招工。
  卫孟喜一看这架势,哪还敢贴一个星期啊,只贴到第三天晚上就撕下来了,报名人数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