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坏爷爷对上。
  十五岁的他们,嘴巴蠕动几下,也叫不出“爷爷”两个字。
  陆老头的呼吸好像更急促了,他想抬手,但抬不起来,只能缓慢的动动眼珠子,似乎是在分辨病房里的是些什么人,他最看重的老大来了没,一定是来了,可他怎么看不见呢?
  病房里这股浓重的血腥味原来是从他嘴里发出来的,卫孟喜也有点反胃,“好好休息吧,大哥和广梅老五我们会联系他们,让他们尽快赶回来。”
  听见儿女的名字,老头的眼皮又再次掀开一点点,微不可见的点点头,卫孟喜就带着孩子出去了。
  回到车上,卫小陆忽然叹口气,开口说了今天出门以来的第二句话:“妈妈,你和爸爸一定要好好的,不能生病。”
  卫孟喜苦笑,世界上哪有不会生病的人呢?都是吃五谷杂粮的,都会生老病死,上辈子她已经活到生无可恋随时想死的状态了,因为这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值得她留恋的人了。
  可现在不一样,有爱人有儿女有朋友,她贪念太多,就是阎王要抓她,她也要逆天改命的!
  “不过,万一,我是说万一啊,假如哪一天你跟爸爸生病了,我肯定会一直一直陪着你们,拉着你们手,给你们换尿布,给你们喂水,护士姐姐打针的时候我一定会告诉她轻点儿……”说着说着,倒把她自己说哭了。
  她一哭,大的四个也开始抽鼻子,纷纷看向窗外。
  卫孟喜的心也开始一抽一抽的疼,对于生重病的人来说,将死的时候其实是知道自己将死的,医生护士和家属的“善意的谎言”根本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畏惧死亡,想要挣扎,想要求得最后一线生机……可当都徒劳无功的时候,唯有陪伴能减轻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畏惧。
  哪怕是紧紧握着他的手,让他不要一个人孤零零的面对缓慢到来的死亡,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临终关怀。
  卫孟喜不由得想到了安乐死,她是非常赞成的。上辈子见过很多治不好的患儿,在最后几天日子里,妈妈也放弃让他们挨几刀受罪了,于是就会帮他们好好洗个澡,扎个头发(如果还有的话),换上新衣服,摆上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就这样慢慢的陪着,尽量让他们勇敢一点。
  相比那些不顾一切抢救,又是切管插管穿刺的,最后带着一身机器“滴滴”声离开的,卫孟喜觉得陪伴着安然离开,也是对生命最后的尊重。
  她以后走到那一天的话,她想干干净净有尊严的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离开,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大小便失禁,她觉着自己到了六十岁就可以把这个要求提出来了。
  就是不知道,她这五个孩子会不会答应。
  想着,很快来到孟金堂家,老人家很意外他们怎么突然来了,再一看孩子们个个成了小兔子眼睛,一问才知道是陆老头不行了。
  他只是轻轻的“嗯”一声,就忙去给孩子们张罗吃喝,还要去收拾房间。
  卫孟喜想了想,她不打算在这边住宿,主要是现在大的已经初三了,课程十分紧张,在这边多耽搁一天,学习进度就要差上一截,再何况他们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不用忙活了舅舅,我们就是来看看您,待会儿就走,说不定……过不了几天还要来的,到时候再来叨扰您。”
  孟金堂一想也是,“孩子上学要紧,那你们别耽搁了,趁天还没黑。”
  卫孟喜留下孩子,又转回医院去问老陆,听说他想留在这边,于是也就不耽搁,把车子留给他,自己带着孩子们坐夜火车回家。
  有车子,他明天还得去老家把陆老太接来,还要去老大丈人家叫他们一家子,以及广梅老五……他这个老三,要忙的事还多呢。
  卫孟喜自然也不会假惺惺说留下帮忙,她觉得自己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接下来几天,母子几个都蔫蔫的,其实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就是等着那个电话而已。就连一贯胃口很好的卫东,也连续几天没怎么好好吃东西,根宝更惨,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便秘了。
  卫孟喜这几天也没心思忙饭店的事,她自己失眠要喝中药,根宝的便秘也得吃点通便的,家里的药罐子就没停过,大家伙从他们家门口经过,都说怎么有股子药味儿。
  终于,到第五天中午,刚喝完药准备睡个午觉,电话响了。
  “根宝爷爷没了。”这是老陆沙哑的声音。
  人长时间不说话,嗓子就会变得沙哑,仿佛连发音也不是那么标准了一般,显得很艰涩。
  卫孟喜只说一个“好”,也没立即出发,下午先将两个厂子和几家门店的事安排妥当,留下孟舅舅的电话,让有急事的话可以打去找她,然后再把家里的红烧肉托付给刘桂花,自己带着孩子们的换洗衣物和需要用上的笔记本字典文具,去学校请假。
  这次奔丧,按照石兰人的习惯,是要先停灵几天的,至于是几天,一般是根据风水先生的掐算,所以在不确定的前提下,她只请了三天,第四天就是星期天。
  一直等到孩子们上完最后一堂课,卫孟喜才把消息告诉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不说话,乖乖上车。
  车子是找侯爱琴家借的,侯烨当真送了辆大黄发给他们,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嘛。
  外头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的时候,地处大横山区深处的菜花沟,却还是维持着十一年前他们离开时的样子,就连大槐树下聊闲的妇女,也还是那几个。
  他们车子刚停下,就有人凑上来热情的跟卫孟喜打招呼:“老三家的回来了?这么多年咋还跟个小姑娘似的漂亮,一点变化也没有!”
  “呀,这是卫东吧,咋长这么高!都快赶上老三了,这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养久了也就……”
  “嗯哼,他二妈咋说话的,别扯那些老黄历,你来看看这是不是当年那个小老幺?长得可真漂亮!”
  是的,其他四个的变化带给她们的冲击,远没有呦呦带来的大,曾经所有人都以为养不活的得了鼓胀病的小丫头,现在居然白白壮壮的,那漂亮劲儿,胜过她妈!
  孩子们淡淡的胡乱叫了几声“奶奶”“伯娘”,立马追上妈妈的脚步,越往村里走,越觉得脏乱差,以前卫东曾摔进去过的臭水沟,好像更臭了。
  根宝曾经摔破脑袋的地方,依然有个大坑没填上,这都多少年了,要是在矿区,但凡上午有个坑,下午就被人用煤渣土块填了,他们想等下午去跳一下?那是做梦!
  更别说这一路的狗屎猪屎各种动物粪便,煤嫂们要是看见谁家的家禽拉在外面,那是要上门吵吵的!敢不打扫干净?侯奶奶可是会骂人的。
  因为,那里是大家共同的家园,容不得任何人破坏。
  大家终于知道,为什么矿区能越来越好,而菜花沟却还是老样子了,因为这里的人虽然住在这里,但大家并不爱它。
  来到家门口,院里已经人山人海,都是来帮忙做饭的村民,以及从各个地方赶来吊唁的,这边的习俗是每来一拨吊唁的亲友,就要给人准备一桌酒菜,有时候夜里两三点还有人来,也得给人备上酒菜,而且同一拨人可能每天都来。
  这种情况下,光靠陆家兄妹几个是搞不定的,还是陆广梅生气,去挨家挨户敲门叫人,这才把大锅饭做上。
  母子几个的出现,让村民们非常意外,这几天一直是老三忙进忙出,他们都以为当年老两口这么虐待人家母子几个,怕不会回来……
  还是陆村长有眼色,“小卫回来了,赶紧的老八,去给他们拿板凳,吃过饭没,赶紧给他们上一桌。”
  反正,伙食钱是广梅和老三拿的,随便吃,吃完了再买就是,还能让小卫记他人情,多好啊。
  自从前几天见过老三家的富贵,他的羡慕和殷勤都要溢出来了,他就偏不跟村里人说他们日子多好过,省得这群土包子跟他抢着献殷勤。
  卫孟喜都不用动脑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只是淡淡的摇头,说吃过了,然后去看老陆。棺材停在堂屋正中央,正对着门的位置,陆家兄妹五人,就分两边跪在地上,但凡是进去吊唁的亲朋,就磕头回礼。
  她不进去,更不会磕头,只是在门口露个脸。
  老陆看见她,赶紧起身拍了拍膝盖,出来问路上顺不顺利,如果累的话就先去休息,“大哥找先生算过,明天和七天后都是适合的日子,但天气热,怕停不住,选了明天出殡。”
  卫孟喜松口气,那孩子们就是耽搁一天,最多两天,还能赶回去上星期六的课。
  几天不见,陆广全更瘦了,眼窝深陷得厉害,颧骨越来越明显。
  卫孟喜拍拍他肩膀,见大嫂也没去跪,她更不会,就出门去,准备吹吹风。她刚才远远的隔着人群看了一眼陆老太,要是不说年纪,还以为她七老八十了,满头白发,口歪眼斜,口水滴答得一件衣服都快湿了,手里牵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吃过晚饭,因为明天就要出殡,来吊唁的人更多了,院里乱成一团,帮忙的村民要守着灶台,干脆就在那里划拳喝酒,喝到兴头上还要唱几句,有鼓掌的,起哄的,开黄腔的……几个孩子在这里也没什么朋友,卫孟喜就打算睡了。
  大嫂热情的迎上来,“他三妈,屋子已经收拾好了,你快带孩子睡吧,你们在城里不习惯熬夜,不像我们庄稼人熬惯了。”
  她的眼神里,是小心翼翼的讨好。
  卫孟喜自然不会当众拒绝让她没脸,“行,辛苦大嫂了,要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你就叫我。”
  这种时候,也别想洗脸刷牙了,母子几个来到小时候他们住的房间,炕依然是破破烂烂的,但多垫几层褥子,又是春夏之交,也倒不影响。
  卫东和根宝自发拿一床旧褥子去地上睡,让妈妈带着仨女孩睡炕,可他们的眼里却闪着兴奋和怀念的光,这间屋子,是他们四岁以前住的地方哟!
  就连墙上贴的报纸都还在,“卫小陆你还记得这张报纸吗?”
  小妞抬头,原本该有配图的地方是个小洞,“记得,这是一只大烤鸭!”
  因为,曾经很多个夜里饿得睡不着的时候,她看见哥哥姐姐都来摸这只“烤鸭”呢,摸来摸去,报纸就被摸出一个小洞,烤鸭就没了。
  而那时候,妈妈对他们的“奖励”就是用嘴炒菜给他们“吃”,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进入梦乡,多么幸福啊!
  卫孟喜也想起来了,那时候她也饿啊,不得不学许三观画饼,“好了好了,知道你们想忆苦思甜,明天再忆,睡觉。”
  孩子熬夜会影响生长发育的。
  屋里一会儿就安静了,可卫孟喜就是知道,他们都没睡,因为呼吸声不对。
  忽然,根花甜甜的哀求:“妈妈,再给我们‘炒’几个菜吧。”
  其他人连忙附和,老闺女甚至还坐起来,“妈妈‘炒’菜的时候我还小,都没‘吃’到,不公平,妈妈现在炒几个呗。”
  “行行行,那就先炒个辣子鸡,咱们先用清油把鸡肉炒变色,多扒两头蒜,炸出香味儿,鸡肉下去,炒得金黄金黄的,多抓两把辣椒,嗯,一会儿锅里就香喷喷,红通通,金黄黄的啦,你们谁要吃?”
  “我!”
  “我!”
  “不对妈妈,这次辣子鸡里怎么能不放土豆呢?”
  “还有胡萝卜,妈妈你不是老骗咱们吃胡萝卜嘛?”
  “都不对,那时候咱们可没鸡,也没清油,妈妈还是炒个田鸡肉吧,一定要炒得又香又嫩喔。”
  “可以啊,田鸡我知道哪儿有,咱们明天就去捉,二哥你去不去?”
  ……
  卫孟喜被他们天马行空的话逗笑了,笑得眼泪花都出来了,顺着眼角流淌到鬓角的头发里,凉凉的,痒痒的。
  忽然,一只软软的小手摸上去,漆黑的夜里,小手的主人像是有夜视能力一般,准确找到她的眼泪,帮她轻轻擦了擦。


第126章 
  第二天; 忙完出殡仪式,卫孟喜也不耽搁,带着孝子贤孙们再次招待了一下前来吊唁的能讲上话的人; 这就准备回家了。
  反正他们在这里又没朋友; 多耽搁一天对孩子来说都是损失。
  她去厨房里跟王春梅打招呼,“大嫂; 孩子还要上学,我们工作也脱不开身,剩下的事就麻烦你们多操心了。”
  说着,递过去一个信封; 是五百块钱; “要是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一定要给家里打电话。”
  王春梅推了两下还是收下了,“谢谢他三妈; 孩子要上学,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这份情我们会记着。”
  卫孟喜倒是无所谓; 这点钱不算啥; 给百倍千倍她都给得起; 只是不想惯大他们胃口; 就是每年答应好的供俩侄子上学; 她也只允许老陆给学费; 要实在需要学习用品可以给买点; 书籍也能送几本,但钱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