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就是容易落下肩颈的毛病。她瞄了一眼手机屏幕:“你看,配速已经是8。8了,跑上一个月我就能适应了。”
有些人不管身处怎样的处境遭遇怎样的困难,都是不会变的。
“你还记得高一时,我怂恿你去参加运动会,报了个800米的中长跑?那时你跑步就不行。”
“怎么不记得?本来是你求我参加运动会,说好了陪练,结果你也就第一天陪着跑了。”
钟乐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那时我喜欢的还是球类运动,觉得和一帮人一起玩比较开心。大晚上的在操场上跑步,又冷又闷,结果你还跑不动,我跟在你后头,觉得自己特像个监工,索性一下晚自习就溜了,这样你也不用受罪了。”
“可我还是去跑了。”郁玲认为他在说谎,大概是想安慰她那时的苦闷。“我还跑得挺伤心的,因为他们都说你追上了高二三班的班花。”
“谁和你说的?不要听人瞎讲,我从来就没交过比我大的女朋友。”话音一落才知自己说错了话,郁玲就比他大。他俩同年出生,但月份不一样,郁玲一月生日,他是四月生日,但大三个月,那也是大啊。
郁玲跑快两步,要拍他两下。钟乐算准她意图,飞快的转了个圈,朝前窜了几步,躲了开去。
“你还躲!你也不想想,那时我对跑步能有多大兴趣。”
虽说他们经常会聊起过去,但都是聊事不聊心,这还是郁玲第一次当着钟乐的面,吐露她过往的心思。说得如此平淡轻快,她才意识到那真的都是过去的事了,像河水淌过细沙,像飞鸟掠过天空,它留过痕迹,却是一点都不伤感了。
钟乐再调个头面向她。“那时我也不懂你是怎么想的。不过你放心好了,从今天起只要你想跑,我都陪,一定陪。”
2016年是个全新的开始。
几乎从不跑步的郁玲,在钟乐的鼓励和带领下,每天都绕着小区的外围跑上两圈。
她还做了一份以前从来都不会去想的工作。她不喜欢讲课,更准确的是,她不太喜欢对着陌生人滔滔不绝说一大堆东西,她还不喜欢和他们交流职场心得,不喜欢回答他们提的莫名其妙的蠢问题,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心意和良知,去说一些毫无根据的煽情的正能量的小故事,而这恰恰是受众们接受度最高的课程内容,自然也是最挣钱的方法。
元月五号郁玲讲了第一次课,街道办的培训教室里稀稀落落坐了十几个人。课前她简单的问了学员们的情况,都是二十来岁的本地年轻人,几乎都是高中或职高学历,而且没有一个有在一家公司任职超过一年,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既不愿意去车间当工人,也不愿意当店铺里的服务生,只想谋个正经的写字楼里的工作。
好吧,职业无贵贱,但人总是会有偏见的。那些漂亮堂皇的写字楼,有好学历可以进,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也可以进,有人脉更可以进,但要是以上都没有的话,那就好好学这期课程吧,说不准可以谋到一个文员或者是助理的职位。郁玲的开场白从来都是这般利落直接。
到这一期的最后一堂课,培训教室里已坐了四十多号人,就连街道办好几个雇员也都凑进来学习。“郁老师,你说的都是干货,不论是excel还是公文写作,全都有实例。我把我的高中同学都带来了。”有学员这样和郁玲说。
第47节
总算是没有白费她的心血。为了让枯燥的课程稍微有点意思,又能将所学真正运用到工作中,不至于水嗒嗒的,郁玲模拟了一个初入职场的员工在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这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办公软件培训,因为稍用点心的人在网上也能搜出一大堆实用技巧,她还接着讲这个,一是不动脑筋,二是大材小用。她添进去许多办公场景里的工作指导,让学员能以最快的方式看到问题,解决问题。
来这里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人,无论天资还是后天努力都欠奉,能少走点弯路就少走点弯路吧。
这也算是近九年的职场老兵所能给予的谆谆善诱了。她想了好久,才为自己暂时的讲师生涯找到一个切入点,那就是真诚,不走过场吧。
到月底一个晚上,郁明和小倩拎了两瓶橄榄油和一袋泰国香米过来,说是单位发的年货,但他们开饭少,马上又要回家过年,不如送到海蓝公寓这边来。有钟乐这等做菜好手,才不至于浪费这上等的米油了。
郁明把东西放在厨房墙角,出来一看,客厅里电视开着,郁玲却不在。他问钟乐:“我姐呢?”
“今晚她有课,还没回来。”
“都是晚上上课吗?”
“对,一个星期两节课。”钟乐看下时间,“哟,我要去接她了。”
她讲课的地方也不远,十来分钟车程,但自她从晨星辞职后,车子都是钟乐在开,他既然下完班回来了,理应去接她。
“我们也去吧。”郁明说,“最近好忙,都十来天没和姐见过面了。正好我做了一笔业务,请你们吃宵夜。”
钟乐“哟”了一声,心道这才是他们今晚来的目的。他看了眼厨房墙角的米油,就他俩的小厂小公司,能发四百多的橄榄油做年货?他替郁明高兴,更替妻子高兴:“不错啊,这个时机能挣到钱正好,你过年也不至于两手空空回家了。”
接到郁玲的第一时间,钟乐便和她说了,有好事,郁明挣了张不错的单。
“是吗?”郁玲边扣安全带边问:“你去厂里都快四个月了吧,终于有业绩了?挣了多少提成?”
“有一万二。”
“那还真的挺大一张单的。”
郁明很兴奋:“我师傅也说了,做业务只要打开局面,以后是会越来越好做的。”
小倩今天倒是意外的没什么话。郁玲扫了后座的两人一眼:“你们什么时候回家?”
2016年的春节来得早,今天已是旧历的腊月二十了。
“我这边没什么事,什么时候走都可以,但小倩那边要上到二十七号的班,我等着她。”
“那小倩,你工作还顺利吗?”
“也还好,挣得没有郁明多,但领导说了,年终也会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做奖金。”
“那也不错啊。”
到了烧烤餐厅,钟乐和郁明去烧烤台点餐。小倩问郁玲:“玲姐,你这个月都讲的什么课?刚刚在车里等你,看到宣传栏里的海报,但大晚上的也不看清。”
“再就业培训,挺简单的,教他们做些表格公文,处理些简单的文职工作。”
“免费的?那我能来听吗?”
郁玲真是意外,“是免费,可今天晚上已经是这一期最后一堂课了。”看小倩脸上的失望神色,“我下周再帮你问问,他们应该还会搞,就算不是我讲,但你来报个名听课,还是没问题的。”
郁明已回来了:“你怎么想起要听课了?”
“还不是经理让我把去年的东西给汇总做个表,我9月份才去上的班,以前的都不熟,老是被他骂。”
钟乐和郁玲对视一眼,他耸耸肩,眼神示意郁玲不要额外给她补课。新手上岗,被人骂骂也正常。
郁明也劝小倩开心点,工作哪有一点磕碰都没有的呢?他又问他姐:“姐,你不找工作了吗?还是以后就做培训讲课了?一节课多少钱啊。”
“两百块。”袁嘉齐承接这个项目并不挣钱,可郁玲大病初愈就如此劳神费心,他再怎么入不敷出,也得给人发点辛苦费。
“两百块?”对面两个人都大吃一惊,一个月才挣一千六?这么点钱,怎么就入了郁玲的眼呢?
眼看只剩几根烤串了,郁玲招呼服务员买单,郁明伸手抢单:“姐,说好了今天是我请你们。”
“就要过年了,你那一万二哪里经得起花?”
小倩放下了手上的烤串,也劝郁玲:“姐,你就给郁明点面子吧。他从来都是吃别人的,好不容易能让人吃他的了。他今天可神气了,唠唠叨叨一整天,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难得,最后是郁明买了单。
回程路上,自是先送郁明小倩回宿舍,再回海蓝公寓。
看车灯晃得越来越小,消失不见,小倩胳膊拐进郁明的臂弯里:“你姐,是不是遇上什么问题了。两百块一节的课,要是天天都有,那也成,可一个月才八节课。你不是说她之前一年能挣三十万吗?”
郁明怔怔的望向黑夜里:“应该是吧。”
那么多年,郁玲事业上都顺风顺水,挣那么多钱,可让他羡慕了,可感情上连个泡都冒不出来。去年桃花运终于来了,钟乐也很不错,但是人的运气就是有限的,人就是不能两头都占,两头都好,她的事业一落千丈,连身体健康都遭遇一个不小的坎。
他还觉得他姐有变化了,没有那股看谁都不顺眼的狠劲了,自从出院后她再也没有骂过他。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隔了整整四年,郁玲终于回家过年了。不回来也不行,她和钟乐婚礼一拖再拖,最新敲定的日子是正月初九。姜美凤打电话和她说时还心有余悸,应该不会再起波澜吧。
过年再加上婚礼,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热闹的场景。钟家许多亲戚不认识郁玲,郁家也许多人不认识钟乐。过年在前婚礼在后,说什么也少不了挨门挨户的拜年。
不要说郁玲愁,钟乐都不喜欢:“这么多亲戚,大伯二叔四姑大舅二姨三舅小舅的,还不是都住城区。到人家了得吃顿饭打会麻将吧,这逛亲戚都能把人给逛趴下了,还结什么婚?”
双方父母同时出声“别啊”,这酒席好不容易订下了,请帖也再发一遍了,婚礼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期。但两个孩子一年到头的忙工作,不能过节还让人疲于奔命。陈婷出了主意,初三还是初四吧,再定一个厅,把这些必须要去拜年的长辈亲戚全都给请上,吃顿饭,一次性的拜个年。结婚的新人最大了,没时间一家一家走。我陈婷的脸就搁这里了,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来拉倒。
当然,搁桌子上的还有姜美凤的脸了。
少了这许多的人情应酬,他俩还能安生的窝在家里烤火看电视。
老家的冷是典型南方的冷,湿淋淋的能钻到骨头缝里去。十年前的郁玲,每到最冷的那两三个月,恨不得吃睡都在火桌边,钟家却没有架火桌的习惯。钟家父母一来忙,没有时间坐火桌边上不动弹,二来他们认为不能靠烤火来抵御寒冷,否则人一离开火桌,更容易生病。
钟乐事先也不知道郁家的习惯,从深圳回来当天陪郁玲回去吃了顿饭,出门就召了出租车直奔电器商城,买了个一模一样的取暖器,带回了钟家。
在钟家父母全程的注视下,钟乐装好火桌,给取暖器插上电,瞬间它就加热到适合的温度。郁玲脚踩到火桌脚踏板上,心满意足的叹了口气:“早知道就不穿这鞋回来,我这脚都不是我的了。”
陈婷拿了薄被出来罩在火桌上。郁玲说:“爸,妈,我在自己家烤火惯了。”
“没事,烤火就烤火吧。”钟自在挥手,“我们家没有烤火的习惯,所以想不到这个。你要有不习惯的地方,就和我们说,和钟乐说也行。我和他妈都是很随意的性子,我们家也没什么规矩。既然你们都结婚了,这也是你家,怎么舒服怎么呆。”他还把沙发上两个靠垫扔了过来,“出去这么多年,家里的天气你们都不适应,靠着吧,省得背也凉。”
郁玲起初是不想一直住钟乐父母家的,她觉得拘束,打算睡一两个晚上,就回自家去。只不过钟乐父母确实不怎么管他们,既不管他们睡觉起床的时间,也不管饭,更无所谓要拖着他们应付人情,倒是比在自家还自在些,她也就不提起这事了。
过年的菜肴总会丰盛些,此刻钟乐便在做老家的传统春节美食,具体名字,郁玲没法翻译成普通话,只知道是一种炸物,鸡蛋混合糯米粉,再加一点点的肥肉沫和香葱,放盐放糖,调成面糊,一条一条的放入油锅里炸制而成。
油滋滋的响,让人无比怀念的香味,充盈这小小的三室一厅。另外三个都起了身,站在小厨房的门口。油锅里,炸条变得色泽金黄,陈婷啧啧出声:“我们钟乐还是能干。”
郁玲见她翘首企盼的模样,扑哧乐出声来。她这婆婆真的和别的婆婆不一样,过年了,厨房柜子里依旧是空空如也。四个人不是得在外头吃,就是得靠钟乐下厨。虽然婚前气势汹汹的给了她个下马威,但更像是无心无肺的闹剧,转眼就没了后文,大而化之的过去,倒是显得人更易相处。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