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太妃-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显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她的大腿,表示很欣慰。

    舒慈抬起脚,移开几寸,然后一脚,狠狠落下。

    “咳咳!”

    “皇兄?”乐畅惊诧抬头。

    骆显摆手:“呛着了,紫鹃,盛汤。”

    舒慈收回脚,云淡风轻地一笑:“给本宫也盛一碗。”

    一顿饭用得颇为诡谲,饭后乐畅去花园里玩儿,舒慈和骆显一人端了一杯茶喝着。

    骆显嘴角弯弯,见她气不顺的样子,不敢上前招惹。

    舒慈用完茶放下茶盏,起身往小书房去了。

    乐畅在花园里玩儿得大汗淋漓,直到要睡觉的时辰才被紫鹃给逮了回来,乖乖洗澡。

    “公主,今天娘娘罚您,您生气吗?”紫鹃给她穿上干净地睡衣问道。

    乐畅提了提裤子,摇头:“不生气。”

    “那您下次会听娘娘的话吗?”紫鹃问。

    “听!”乐畅点头。

    紫鹃温婉地笑了笑,道:“好孩子。”

    “母妃呢?她今天不给我讲故事了吗?”乐畅盘腿坐在大床上,左右四顾,“吃完饭后就没见着母妃了,她去哪儿了?”

    紫鹃说:“您想知道娘娘去哪儿了吗?”

    乐畅眼珠子一转,凑过去趴在紫鹃的肩头:“是秘密吗?”

    “您跟奴婢来。”

    小书房里,书案上燃着宫灯,案面上摆放着整整齐齐地纸页,厚厚一摞,上面的字迹飘逸洒脱,别有风韵。

    舒慈坐在椅子上,脊背挺得笔直,手腕悬空,拿着乐畅用过的羊毫,抄着她未完成的十遍道德经。

    烛火摇曳,一道矮小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她轻手轻脚地走来,站在书案的旁边,往案头上一看,有些疑惑不解。

    “母妃?”

    舒慈“嗯”了一声,专注地抄写着。

    乐畅抿唇,有些低落:“母妃,儿臣自己抄吧。”

    “不用,本宫替你抄,你去睡吧。”舒慈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

    乐畅走过去,偏头靠在书案上:“母妃,咱们都不抄了,如何?”

    “不行。”舒慈用笔尖蘸墨,“你的五遍抄完了,剩下的五遍该是本宫的。”

    “可做错事的是儿臣啊……”

    “本宫是你的母亲,母代子责。”

    乐畅抬起头来,道:“母妃……”

    “去睡,明早你还有早课。”舒慈头也不抬地道。

    乐畅踟蹰在原地,见舒慈缄默不语,认真地抄写着。

    无奈,她只有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只觉得很难受。

    烛光剪影,一纸墨香,那副画面她永生难忘。

    从此之后,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身后都有一个人在默默注视着她,若是行差踏错,那个人就要被她连累了。

    她是舒慈的女儿,不止是天下人这样认为,她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姐姐,流氓!

    乐畅:我错了……

    太子:姐姐,坏蛋!

    乐畅:我错了,弟弟……

    太子深觉得没意思,转头:父皇,我要跟母妃睡!

    骆显:滚蛋!

    太子长舒了一口气。

    第97章 对峙

    四月十日; 宫里放出了一批年过二十五岁的宫女,给了她们不少的遣散银子; 让她们出宫生活去。这其中便有贤妃的贴身宫女; 秋兰。

    “秋兰最后再给娘娘磕一次头吧……”秋兰换上了自己的布衣,跪在钟粹宫的门口; 双眼通红; 长长地磕了一个头。

    贤妃坐在窗边,她低头剥着松子儿; 一颗又一颗,圆嘟嘟地松子儿被摆在白净的盘子上; 看着喜庆极了。

    秋兰见主子没有出来; 知道她是打定了注意想让她走; 她擦了擦眼泪,低头迈过钟粹宫的门槛,从此和贤妃分道扬镳。

    太阳逐渐升起; 最后一滴露水被蒸发,贤妃抬头看向窗外; 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欣赏朝阳的升起。

    四月十一日,朝堂上忽然刮起了一股弹劾承恩侯长子舒景行的风气,言称舒景行与叛王中山王生前过从甚密; 有通敌卖国之嫌疑,请皇上下旨彻查。

    “真是反了!”舒慈一拍桌,“当日在丰裕口若不是大哥费心筹谋,京城早已被攻陷; 哪里还有机会让他们站在这里胡言乱语!”

    紫婵见她生气不已,上前劝慰道:“清者自清,大少爷的品行是经得起考究的,娘娘不必忧心。”

    “本宫并非担心大哥,而是那起子小人让人憎恶!国家危难之时不见他们出来为国效忠,现在天下太平了又来生事端,这是觉得朝局还不够混乱?”

    舒慈在这边生气,骆显也在那头骂人。

    “舒景行的品行如何丰裕口一战足以证明,现在来说他跟叛王有关系,是想颠覆忠良吗!”骆显摔了奏折,可见他的气愤。

    “启禀皇上,丰裕口一战,领兵打仗的并非是舒将军,而是宫里的贵太妃娘娘。”有大臣站了出来,道,“娘娘品行端正,于丰裕口斩杀敌军数万,并劝降了敌军猛将,这是娘娘的功劳,并非是舒景行的,二者应该区分开来。”

    “臣附议。舒景行曾停留中山已久,且与中山王的第一谋士程煜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据臣所知,这程煜还是归一门的堂主。这样看来,舒景行怕是不能全身而题。”

    “臣附议。不管舒景行在丰裕口的功绩如何,他与叛王的关系必须要彻查。朝廷不能放纵与叛贼过往甚密的人,不然这让天下人如何信服皇上的统治?如何让百姓认识到叛王妄图颠覆朝廷政权的可恶?”

    “臣附议……”

    “臣附议……”

    像是一夜之间大臣们都商讨好了似的,纷纷站出来,要求皇上彻查舒景行与叛王的关系,审查他在叛乱中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有通敌卖国之嫌。

    骆显看着这呼啦啦跪下的一大票人,沉了脸色,甩袖而去。

    “退朝!”李江大喊一声,然后转头匆匆跟上了骆显的步伐。

    太后在寿康宫也听说了前面发生的事情,正准备去养心殿,就见皇上面色阴沉地来了。

    “儿子给母后请安。”

    “坐。”

    母子俩相对而坐,太后先开口问道:“你觉得此事是否有幕后之人在操纵?”

    骆显眸色深沉:“毋庸置疑。他们不是冲着舒景行来的,最终的靶子定是舒慈。”

    一个早已隐退且只有封号并无职权的虎威将军,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让朝臣们几乎一边倒的要拉他下马,有何益处吗?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太后感叹道。

    “朕刚刚准备提立后,现在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见他们串连起来的目的无非是不想让舒慈当这个皇后。”

    太后道:“对于他们的想法,哀家倒是能理解几分。你和舒慈在辈份上就差着一辈,何况她还是先帝的妃子,将先帝的妃子立为皇后,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他们反对也无用,立舒慈为后朕势在必行。”骆显的下颌绷紧,像是已经进入了搏杀的状态。

    太后问:“此事,你可有与舒慈商讨?”

    “此事涉及她兄长,她定不能心平气和地与朕商量。若是朝臣们再坚持,朕也只有先将舒景行下狱,然后派有司审理。到那时,她估计更不能冷静。”骆显了解舒慈,她最重视的便是她这个哥哥,朝臣们这是在抚她的逆鳞,稍有不慎,他也得被迁怒。



    第131节

    

“她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太后说道。

    “大多数情况她是明事理的,但小部分情况……”骆显轻叹,“也就是这次,她绝对不可能配合朕。”

    料到了舒慈的反应,骆显连去西宫都觉得头疼了。

    出了寿康宫,李江问:“皇上,现在去西宫吗?”

    骆显想了想,叹气:“回养心殿,批折子。”

    舒慈憋了一肚子的气,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她抱起榻上的小胖子,问:“你父皇是不敢来见我了吗?”

    小胖子傻乎乎地看着她,似乎是疑惑自己为什么一下子就腾空了。

    “他要是敢今天不回来,看我不……”舒慈咬牙。

    小胖子蹬了蹬腿:放我下去……

    舒慈抱着他,把他的脑袋搁在自己的肩膀上,拍了拍他的背,道:“若是他真不回来,咱们该怎么办?嗯?总不能真的把他揍一顿吧?”

    小胖子歪在舒慈的肩头,流口水……

    这晚,舒慈等了许久也没见人影,她不知道他是心虚还是内疚,所以不敢来见她。

    “娘娘,二更了。”紫婵道,“您快睡了吧。”

    舒慈无奈点头,转身上床,掀开被子盖在身上。

    烛火熄灭,她闭上眼睛。

    半夜,她做了一个梦,突然醒来,睁开眼睛,她的神情有些呆楞。感觉到自己被一双大手揽着,她侧头看去,一个坚毅的下巴印入眼前,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舒慈翻身,很想一巴掌将他呼醒,可手一抬起,却是轻轻地落下……

    “别闹。”他伸手抓住她覆在他脸上的手,将它塞入被窝。一个翻身,他彻底将她揽入了怀中。

    舒慈的一腔怨气消散得无影无踪,她伸手搭在他的腰上,闭上眼,和他相拥而眠。

    夜色里,一双眸子悄悄亮了起来,主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次日清晨,舒慈再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是无人了。

    她起身下床,问道:“昨晚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您睡了有一会儿了皇上才来。”紫婵伺候她梳洗。

    舒慈又问:“上朝的时辰走的?”

    “比往日提早了两刻钟。”紫婵答道。

    舒慈冷笑一声:“他算得挺准啊。”

    趁她睡着了来,又趁她醒之前离开,摆明了是躲着她。

    “你让麒送信给我大哥,让他早做准备,本宫看皇上这个架势,怕是顶不住朝臣们的压力了。”舒慈道。

    “是,奴婢等会儿去通知麒。”紫婵低头应道。

    早膳过后,舒慈带着乐畅在园子里做早课,舒慈手持一柄长剑,挥舞起来带着凌厉的剑气,让人退避三舍。乐畅手里是一把短小的木剑,比划了两招,差点儿被自己绊倒。

    “母妃,好累啊……”她气喘吁吁地说道。

    舒慈收了剑势,气定神闲地站着:“行了,收拾一下,去上书房吧。”

    乐畅抱着剑给舒慈拱了拱手:“儿臣遵旨。”

    舒慈轻笑一声,向着廊下抱着小太子的奶娘说道:“给他换套衣裳,咱们也出门。”

    “是,娘娘。”

    春光如此明媚,不带着小太子去寿康宫走一圈,岂不是辜负这好天气?

    太后正在小佛堂礼佛,听到舒慈带着小太子来了,嘴角上扬:“这是带着太子来找哀家帮忙来了?”

    “老奴看贵太妃娘娘不是这样任打不还手的人。”旁边陪伴着的徐嬷嬷说道。

    “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太后伸手,徐嬷嬷将她扶了起来,往前殿走去。

    舒慈正抱着小太子站在多宝阁面前,指着各色的花瓶玉器讲给他听,也不知道他能听懂几分。

    “禹儿来啦。”太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舒慈抱着小太子转身,微微蹲身,“给太后娘娘请安。”

    “免礼。”

    太后坐在榻上,伸手:“快把禹儿给哀家抱抱。”

    舒慈上前,将手中秤砣一般的小伙子交给太后,笑着说:“您当心着点儿,他近来重了许多,别把您腰给闪了。”

    这个时辰,小太子正是昏昏欲睡的时候,尤其是刚刚还被母亲说了一顿完全听不懂的话,所以更困了。他半眯着眼,看了皇祖母一眼,然后歪着脑袋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

    “哎哟,这是又想睡觉了?”太后笑道。

    “他一天当中有十个时辰都是睡觉,可懒了。”舒慈说道。

    太后说:“能睡是好事儿,小孩儿就是睡着了才长高长壮的。”

    说着,太后晃动了几下胳膊,就见那个半眯着的眼睛慢慢地合上了……

    “他睡着了,咱们说咱们的。”太后抬头,笑着看着舒慈,“你今天来的原因,哀家也能猜到几分。”

    “太后可别误会,臣妾是看□□不错,所以才带禹儿来给太后请安的。”舒慈笑着说,“其他的事情,臣妾可没准备说。”

    “你不说,哀家来说罢。”太后长叹一声,“皇帝的位置看似主宰了天下,万万人之上,实则却受多方的束缚。宗室、朝臣、百姓……哪一样不需要平衡呢?皇上固然可以独断专行,朝臣们也不会顶着被皇上厌弃的风险和他唱反调。但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就会受到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