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线轮回-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几步过去,一把掀起箱盖,抓了几串亮度最高的套在胳膊上,然后出来。

    往上看,依稀还能看到姜孝广悬垂的头颅。

    往下看,宗杭正吃力地往上爬,易飒朝他撮了记口哨,候着他抬头,向他晃了晃戴珠串的胳膊,然后继续往上。

    息壤又折向了。

    它哧溜一下子,把姜孝广拖进了一扇黑洞洞的窗户。

    易飒猱身跟上,探身钻进去之后,拣了串珠串,挂在窗户把手上,这才放轻步子,继续尾随。

    房间也不是终点,姜孝广又被拖出了房门。

    易飒拽断了一串珠串,珠子撸在掌心,方便随时扔下一个当路标。

    现在,几乎完全是在神户丸号的内部了,因为船身竖立,所以左右手边是曾经的天花板和地面,头顶和脚下反而走一段就会出现房门,易飒走得小心翼翼,冷汗涔涔,连肚子饿都忘了,经过门扇时,总要先拿脚尖探探虚实。

    万一那些房门忽然打开,不管是掉下去还是被人薅草一样拽上去,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走过之后,有一扇顶上的房门悄悄掀开了一线。

    这战战兢兢的煎熬终于到头。

    又拐过一道弯时,眼前突然出现一条岔洞。

    这场景极其古怪,近现代船体的钢铁材质,竟然和石质的山壁无缝衔接在了一起。

    易飒还没反应过来,那条息壤拖着姜孝广的尸体加速远去,岔洞的洞口却旋即慢慢缩小。

    怪不得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这船底应该有个巨大的破口,等同于一扇“门”,然后立起了倚靠在山壁上,息壤就在它破口挨靠的这一处形成了个“自动门”,不需要用的时候闭合,需要用的时候就向外生长、舒展,和这个破口衔接得浑然一体,底下的人看来,只是山壁的嶙峋突出。

    真也是用尽心思了,藏得这么隐秘,要不是这一晚做噩梦醒过来、恰好看到息壤拖拽姜孝广、一咬牙跟过来看,哪会发现这里头的道道

    再困上一两天,她和宗杭饿死了或者渴死了的时候,这息壤又会不慌不忙,舒筋展骨,把她们也给拖走。

    拖去干嘛呢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洞口越缩越小,易飒飞奔向前,途中一个踮地腾跃,身子窜起,跟马戏团里的灵猴钻火圈似的,嗖一下窜了过去,翻滚落地之后想也不想,反手把一串珠子扔向洞口倒也巧了,这串珠恰被吞了一半,估计另一半正悬垂在外头,像石壁里长出穿了线的夜明珠。

    姜孝广被拖拽的身体还在前头引路,通道不高,易飒得半躬着身体往前,好在这边视物不是问题,越走就越亮

    终于出了通道口,易飒刚一抬头,蓦地愣住。

    眼前所见,叫她通体冰凉。

    怎么说呢,这是又一个溶洞,规模似乎比船冢还要大,但没法目测,因为从洞顶一路垂下一扇扇巨幅,有点像古代的染坊,晒杆垂下的布匹

    那幅宽和高度,她走在下头,像蠕动的蚂蚁。

    易飒目瞪口呆地走上前去。

    走近了才看清,不是布匹,是息壤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小六边形挤挤挨挨,像蜂窝里单个的巢房,无数巢房汇聚成从顶至底的板状巢脾,一幅幅的巢脾又构成了整个大的“蜂巢”。

    或者更确切地说,息巢。

    息壤的光烁动不定,每个巢房里都躺了人。

    抬头看,姜孝广的尸体正被那条息壤带着,缩向高处的一个巢房,太高了,这个角度看,他的尸体像个豆荚,那条息壤像连着豆荚的细茎。

    易飒的脑子里一片混沌,近乎机械地走在巢房旁,像误入了无边无际的巨型货舱,身侧的货架接天连地,迫得人喘不过起来。

    她朝巢房里看。

    这一片,都是青壮年的男人,尸体保存得倒还好,效果跟养尸囦差不多,穿的都是古装,看上去像战袍,有些人要害处,还插着箭羽兵刀。

    这是朱元璋鄱阳湖破陈友谅

    水鬼对江流很熟悉,对挂水湖上的战事也了如指掌:元朝末年,群雄逐鹿,到末了,只剩下两支起义军争夺天下,一支是朱元璋的明军,另一支就是陈友谅的汉军。

    当时,决定朱元璋胜出的最关键一战就是鄱阳湖水战,明军二十万,而汉军号称六十万,这场对阵被称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结果是朱元璋以少胜多,定了后续的天下大势。

    不过鄱阳湖边的传说里,朱元璋是得了神助,据说水战中,他几乎兵败被俘,这时候,水底有巨鼋出现,救他于危难之中,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感谢巨鼋搭救之恩,封它为“定江王”,还在湖边建了定江王庙。

    这定江王庙,就是现在的老爷庙。

    这些青壮年的男人,服饰古旧,数量庞大,莫非是鄱阳湖水战中沉湖的明军或者汉军

    易飒转过一扇巢脾。

    这一排又不同,有男有女,似乎是湖上讨生活的渔民,赤脚短打,有的裹头巾,有的剃光半个脑壳,盘辫子。

    再转一扇,意外地看到疑似日本人,穿皮靴、白衬衫,腰扎皮带,也有穿军服的。

    一路看下去,又看到服装趋现代的,汗衫、胶鞋、带条纹的运动裤

    易飒隐隐有种感觉。

    这是一直以来,在这片水域出事的遇难者,不敢说是所有人,至少是很大一部分。

    怎么会这样规规整整、有序有列地排在这呢

    难道说,息壤在给这些人收葬

    水鬼素有“敬死”的习惯,死于风波恶浪的人,尸体能被妥善安置,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这情形,怎么想怎么不像

    易飒脑子里忽然爆出一线火花。

    它们。

    它们来了。

    她蓦地毛骨悚然。

    这“它们”,指的会是这些人吗这种被储备的架势,不像是要长久安眠,反而更像蓄势待发。

    它们来了,是指要死而复生

    也说不通啊,一小部分人想求长生可以理解,但这些巢房里的人,从古到今,毫无共性,为什么要收拢在一起复生呢

    正思忖着,背脊忽然一紧。

    她听到了铁链慢慢拖动的声音。

    铁链

    易飒心里一动。

    是姜骏吗应该是,在湖底时,她看到他腰间缠了铁链,而且是锁住的,没有钥匙或者趁手的工具的话,根本解不下来。

    是他在走动吗

第67章 04

    

易飒仔细辨别这声音的来源、方向; 然后慢慢后退。

    她不敢贸然出去; 听宗杭的说法; 易萧虽然变得面目丑陋; 但沟通上没问题,可姜骏是个什么情形就难说了; 更何况她一直叫的“小姜哥哥”是假的,跟正主算是从无交情

    最好能先暗中观察; 再伺机而动。

    易飒屏息绕过一扇巢脾的边端; 探头时,看到铁链的尾梢正从另一端隐过。

    也就是说; 两人现在的位置; 恰好在一扇巢脾的两头,行进方向也正相反,想跟踪姜骏,她得先到另一端。

    易飒动作尽量放轻,加快速度,赶到另一端时; 背贴巢房定了定神; 一咬牙又探头。

    看到的还是铁链尾梢,拐了个弯; 进了两扇巢脾间的夹道。

    易飒心跳得厉害,不过到这份上; 后退也无路了; 她紧走两步; 闪身到其中一扇巢脾的端头,攥紧匕首,再次小心探头

    不是人在走

    还是息壤,拖着一具尸体,打眼看去,那尸体只穿了条大裤衩,腰间缀一条长长的铁链。

    这打扮,跟姜骏是一样的。

    所以,继姜孝广之后,姜骏也死了

    易飒心里打了个突,既然没人在走动,她也就没了顾忌,想近前去看,才奔了几步,蓦地止步。

    不对,她记得姜骏现在的体型应该很特别,脑袋奇大,身体萎缩,眼前这具尸体,虽然看不清面目,但单从身体比例上看就不符合。

    易飒心头冒起一股凉气。

    既然不是,谁给这尸体换的裤衩、缠的铁链

    真正的姜骏呢

    僵了几秒之后,易飒头顶处渐渐发烫。

    不太妙,她跟易云巧和姜孝广一样,遇到危险时,身体偶尔会有预兆反应,易云巧会翘头发,姜孝广会耸肩胛,她则是身体朝着危险方向的那一小块皮肤会发烫

    头顶吗

    易飒抬头。

    她看到,几十米高的巢脾上,姜骏如同待扑食的下山虎,手脚扒住息壤,头下脚上,正面目狰狞地瞪视着她,他脑袋原本就大,这样的视角,几乎把身子都遮盖住了,眼睛成了两个光点,放慑人的亮。

    易飒和他对视了一两秒,脸上的肌肉都有点抽搐了,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正想说点什么套个近乎,姜骏突然冲了下来。

    巢脾是直上直下的,奔不了两步,因着自身重力作用,身体就要倒翻,好在巢房的边沿可以攀抓但从易飒的角度看,姜骏就是在急速往下,身子每每倒转勾扒,一路带下息壤烟尘

    这杀气腾腾的架势,想来也不是跟她攀交情的,易飒骨寒毛竖,掉头就跑,没跑两步,身后轰的一声,姜骏已经落地了。

    速度比不过人家,一味往前跑只会被逮,易飒脚下不停,听脑后风声有异,矮身往前一滚,后背着地时背脊使力,陀螺样原地转了个角度,一脚踹向就近的巢房,借力一蹬,把身子往斜里滑了出去。

    姜骏正往前直扑,他身子扑起时,她恰好身子贴地后滑,堪堪交错了开去。

    只这一招,易飒已经气喘不匀了,半是体力不支,半是给吓的。

    见姜骏再次蓄势待发,她大吼了一声:“姜骏”

    姜骏一怔,眸子里精光烁动。

    看来是能沟通的,易飒身子慢慢后退:“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三姓的人,我们两家关系一直很好,你和我姐姐也是好朋友,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她留心看姜骏的眼神。

    没用,他确实能听明白人讲话,但眼神没波动,什么“三姓”、“关系好”、“姐姐”,于他而言,好像都是没意义的废话。

    易飒心叫不好,眼见那根息壤拽着尸体又快转弯,铁链软软塌塌拖在后头,脑子里蓦地冒出个主意。

    她觑着姜骏不备,转身发足狂奔,近前时一把拽起铁链端头,手脚并用,向着巢脾上攀爬,才爬了几米高,脚踝上一紧,是被紧跟着爬上来的姜骏抓住了。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易飒攀住巢房的手一松,没被抓的那只脚往巢房上一蹬,身子借力往后,半空倒翻,同时抡起铁链,硬抡出连环圈来,在姜骏脖颈上连绕两圈,身子落地时往边侧一滚,又用力一拽,把姜骏拽得跌落地上。

    原计划是借此机会,给铁链打个结,能绑住或者制住姜骏,哪知道他力气奇大,伸手攥住铁链狠狠一甩,把她整个人都甩脱了出去。

    其实身为水鬼,易飒的力气已经远超常人了,坏就坏在姜骏也是水鬼,跟她一样身负异禀,甚至还更强

    易飒摔在巢脾上,这息壤已经成型,虽然没石壁那么坚硬,但也绝称不上软,真个痛得眼冒金星,又跌落地上,摔了个七荤八素,匕首都脱手了,挣扎着想去抓时,姜骏甩掉了铁链,大踏步过来,俯身趋向她。

    眼见这阴影当头罩下,易飒骇得脸色煞白,真要是被一把拧断了脖子也就算了,偏又不是,他一张畸形的怪脸无限趋近,几乎要跟她脸碰脸,易飒心慌之下,还以为他起了什么邪恶的心思,正一横心要拼个鱼死网破,姜骏那凸出的前额,忽然抵在了她额头上。

    易飒觉得眼前一黑,脑子里如同过了电,意识瞬间爆成了轻飘飘的棉絮,在无边无际的地方四散,复又合拢。

    人像悬在了没有尽头的虚空,又像在无数陌生的场景间乍现乍隐。

    她看到一面竖直的墙,水泥色的性冷淡风,墙上挂了一个头尾抱衔的阴阳太极盘,但一定不是老物件,因为充满了现代设计感,线条简洁流畅,静心听,能听到滴答的声音,原来这是个钟,盘中央那条划分阴阳的s形曲线正像走针一样,一格格地在走;

    她误入现代高科技感风格的写字楼、会议室,桌上男男女女,有中国人,也有金发碧眼的老外,妆容精致、衣着得体,表情或凝重或焦急,有人拿拳头砸向桌面,有人一声长叹,倚向椅背,抬手把头发往脑后抚去;

    又看到实验室,从头防护到脚的科学家凝神看面前的玻璃器皿,但器皿中盛放的,不过是一小撮寻常的土壤;

    所有的场景突然星飞云散,模糊中,易飒听见宗杭和丁玉蝶的声音

    “不许动两手抱头”

    “再动我开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