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怀迁好脾气地说:“我不是那种人,都早些睡吧,你不累吗。”
  烛火一盏一盏熄灭,屋子里越来越暗,七姜只能依稀看见展怀迁的身影走去美人榻,再后来,什么动静都没了。
  昨晚没睡好,今天起得早,出门大半天,回来还打架,这会儿脚趾疼、身上累,七姜眼皮子沉得掀不开。
  可心里害怕,每每要睡着了就会惊醒,直到听见展怀迁的鼾声,那动静不吓人,但他睡得很香很踏实,毕竟,这里是他的家。
  “终于睡着了……”七姜呢喃着,困极了的人儿,也很快坠入了梦乡。
  这一觉睡得太沉,连梦都没做,隔日睁开眼,七姜呆了呆后,立刻就坐起来检查自己的衣衫,好在什么都没发生,但抬头看去,美人榻上已经空了。
  她刚要下床解手,展怀迁忽然从屏风后闪出来,吓得她缩回双脚,不慎撞到了受伤的大脚趾,疼得眼睛鼻子都要皱在一起。
  “我给你看看。”展怀迁说,“别化脓了,有脓血不清理干净,会死人的。”
  “不用……你忙你的。”七姜拒绝了,忍痛把脚塞回被子里。
  展怀迁无奈,便自行穿戴衣裳,说道:“我去叫张嬷嬷来,别大意了。”
  他不等系好衣带,就往外走,但没几步又退回来,从美人榻上抱起厚厚的被褥,往七姜身后一扔。
  七姜不经意抬头,和展怀迁对上了目光,好好睡过一觉后,这人脸上的倦容消失了,昨日瞧着有些凹陷的眉眼也变得有棱有角、神采奕奕,映春夸得天花乱坠,好像也不都是瞎说的。
  但下一刻,七姜就抓紧衣襟捂住胸口,而展怀迁闻到床上淡淡的属于女孩子的香气,也心头一紧,迅速退开。
  时辰不早了,这一觉两人都睡得沉,此刻已日头高照,再晚些就该传午饭,展怀迁出门见了嬷嬷就问:“祖母那边怎么样?”
  张嬷嬷说:“大老爷一清早就过去了,见过老太太才去上朝,后来大少夫人、二姑娘她们都去请过安,没有被为难,沁和堂还传话来说,让您好好睡一觉,今日不必过去了。”
  展怀迁松了口气,系着衣带说:“但我还是要去一趟。”
  张嬷嬷劝道:“您一个人去,岂不又有少夫人的不是,不如不去,奴婢今日再好好劝说少夫人,兴许她能想通,您看呢?”
  展怀迁答应了,但说:“嬷嬷不必对我用敬语,在我心里您和母亲是一样的。”
  张嬷嬷笑道:“奴婢知道哥儿心里有我,已经知足了,面上还是要守着规矩,更何况这些日子家里还不太平,没得叫人捉了把柄。”
  此时,映春带着丫鬟们端来热水热茶要进去伺候少夫人,展怀迁便提醒:“她又撞了脚,你们多留心,别淤了脓血,我去后院练功了。”
  张嬷嬷啰嗦地一路跟着,怕孩子饿着肚子,一定要他垫几口再去打拳,随着两位少主子起身,观澜阁里也热闹了起来。
  且说一场婚礼,本该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各项礼仪,便是乡里村间的孩子成亲,也少不得礼数周全,热闹好几天。
  谁也没想到,万众瞩目的太师嫡长子娶亲,就这样体面但又简单地过去了,展太师没多占天家一两银子,更不敢劳师动众,哪怕儿子没赶回来,也如期将儿媳妇娶进门。
  当初听说太师府要娶农家女为少夫人时,满京城无人敢信,可如今,新娘子进门好些天,连新郎也回来了。
  时近正午,展怀逍在衙门等开饭,几个同僚来与他搭讪,就问起了新娘子的事。
  有一人说:“新娘子真是乡下来的,怎么听说厉害得很,一进门就要拿回管家大权,令堂为府里操持那么多年,倒是给侄媳妇做嫁衣了。”
  展怀逍皱眉问:“哪里听来的?”
  同僚应道:“都传遍了,谁不好奇你们家的事,多少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你弟弟,结果来了个乡下丫头。”
  展怀逍拉下脸道:“我家弟妹是皇上赐婚,明媒正娶的少夫人,还请诸位放尊重些。”


第30章 展家大姑娘
  同僚们见展怀逍不悦,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散去了几个,留下平日关系较亲厚的,轻声道:“不说府里的事,说大妹妹的事,甄侯爷家的二郎,怕是……”
  展怀逍神情一沉,点头道:“怕是过不了春,那府里一贯刻薄,可怜我家颜儿。”
  “不如之后将大妹妹接回来?”
  “甄家必然不放人。”
  待午饭送来,展怀逍一时没了胃口,报与上司后,便离了衙门,径直往家里来。
  观澜阁里,展怀迁才收拾好带回家的行李,预备吃了饭就去各府道谢问候,只见福宝来书房,说道:“哥儿,大公子来了,在院门外。”
  展怀迁立时迎出来,见堂兄独自站在门下,上前道:“大哥有什么事,派人找我就是了。”
  怀逍说:“你才成了家,该多陪陪弟妹,何况我找你的事,并不太好,怀迁,咱们找一处清静地方说话,我还要回衙门去的。”
  展怀迁让开道,说:“大哥,去书房说。”
  怀逍有所顾忌:“弟妹才进门,我不方便进你的院子吧。”
  展怀迁想了想,就不再勉强,命福宝告知张嬷嬷一声,跟着哥哥就走了。
  屋子里,张嬷嬷给七姜换药,年轻孩子伤口长得快,要不是早晨又碰了一下,这会儿早就结痂止血了,但偏偏碰了那一下,七姜今天就失去了自由,嬷嬷再不让她下地,说不好好养,明日进宫走路都一瘸一拐,多不好看。
  此刻,福宝在门外告知公子去了何处,张嬷嬷听了,不禁一叹。
  七姜是无所谓那人去做什么的,捧着一碗金桔慢慢吃,但张嬷嬷什么都爱告诉她,坐在一旁说:“家里人您都见过了,还有一位,就是我们家大姑娘,四房的长女。”
  七姜配合着点了点头,放下了金桔。
  张嬷嬷说:“大姑娘出阁也有三四年了,嫁了定安侯府甄家的二公子,虽说大姑娘是咱们府里出去的,但她只是大老爷的侄女,她父亲过世时才追的四品黄门郎,若是寻常,侯府是看不上的。”
  七姜静静听着,京城果然是京城,四品官竟都被瞧不上,在家乡,除了省道的封疆大吏,地方官四品都是青天大老爷了。
  张嬷嬷继续道:“但甄家二郎不继承爵位,又多病,世家贵女们轻易也不愿配的,于是就找上了我们家。老太太和四夫人是真狠心,竟然应了这门婚事,好好的姑娘送去等着守寡。”
  七姜倒是心善,说:“也许是想着,那位公子的身体能好起来。”
  张嬷嬷直摇头:“您可别给她们脸上贴金了,四夫人就是眼皮子浅,瞧着侯爵府聘礼丰厚,就黑了心肝。”
  七姜继续吃金桔,对于这家里的恩怨她并不在意,但见过二姑娘,每每瞧见她胆怯柔弱的模样,就觉着她的姐姐也不能好。
  “昨天在司空府,他们家的女孩子,真是又漂亮又活泼,像仙女一样。”七姜说,“司空府人口真多啊,我这会儿全忘了谁是谁了。”
  张嬷嬷满心羡慕,看七姜的眼神也变了,显然是期盼新娘子能早早给家里开枝散叶,但知道七姜的脾气,不敢说出来。
  七姜也避开了嬷嬷的目光,后悔多这一嘴,她本意是想说,一样的富贵人家,怎么何家的女眷都温柔亲切又和气,一回到这太师府,连下人都变得死气沉沉。
  但听映春问道:“嬷嬷,万一人走了,大姑娘能接回来吗?”
  张嬷嬷叹息:“姑娘去了那家里后的事,你也听说过吧,那样刻薄的婆母,还能放我们姑娘回来?”
  七姜吃着金桔说:“我们那里,守寡的媳妇可以改嫁,律法上写了呀。”
  张嬷嬷很惊喜:“少夫人还知道律法?”
  七姜故意说:“嬷嬷,你看不起我吧。”
  “哪里的话,不是这个意思……”张嬷嬷尴尬地笑着,她的确没有看不起少夫人的心,就是觉着,农家女孩儿能有什么学识,更别说知晓律法了。
  七姜笑道:“我们边境地方,律法还是很严的,不然一不小心就通敌叛国了,所以多少知道一些。反正守寡的媳妇改嫁挺多的,当然了,我们那儿人口少,都指望女人家趁年轻,多添人口,我也看不惯。”


第31章 现学现卖
  映春好奇地问:“少夫人,边境到底是什么样的,多走一步就去了别国吗?”
  七姜说:“平原地方才这样,还有悬崖峭壁呢,我们过不去,他们也爬不上来。我家在山脚下,不如关口镇上富裕,如今托你们家的福,搬去了关口的镇上,我哥哥在边军领了官职,父亲还分了好些田地。”
  张嬷嬷问:“亲家过去是佃户吗?”
  七姜说:“我们自家在山里开荒,每年收成的四分上缴朝廷,比佃户强些,佃户是按量上缴,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还有不够交的。”
  映春心疼地说:“那遇上收成不好,夫人家里不也不够吃吗?”
  七姜笑道:“还有野菜、野味,饿不死。只怕冬天,打不到野味也挖不到野菜,地里又长不出庄稼,每到秋天就死命囤粮食,我娘最是精打细算,我虽然没吃过好东西,也没挨过饿。”
  张嬷嬷感慨道:“我说您和咱们不一样呢,原先只觉着,您一个农家女儿不能有什么见识,却忘了,您和亲家老爷们是风霜雨雪里问天讨吃的,浑身都是胆魄。而我们,养在深宅大院里的下人,问主子讨吃的,心肺肝胆早磨没了。”
  七姜笑道:“嬷嬷可别这么说,那我们还想过安逸日子呢,各有各的福气,各有各的难处。”
  此时门外一阵热闹,小丫鬟进门说:“四夫人领着厨房的人,给少夫人送午饭来了。”
  张嬷嬷好不耐烦,可在七姜跟前还满面幽怨,一到门口就提起笑容,殷勤地迎了出去。
  不多久,四夫人被拥簇着进来,因是寡居之人,衣衫首饰不得张扬,但褐底金纹的料子,到底华贵,能在一众体面的婆子之间显出来。
  见映春要搀扶七姜起来,四夫人赶上来说:“侄儿媳妇快别动,可怜见的,一家人没那么客气。”
  七姜又坐下了,笑了笑:“婶母好。”
  “哎,好好……”四夫人高兴地应着,已有人给她端来凳子,不相干的人都退下了。
  张嬷嬷说:“您看您那么忙,怎么还给侄儿媳妇送饭来,少夫人还想给您请安呢,就怕叨扰了您。”
  四夫人笑道:“能有什么事儿,我一个妇道人家,何况自家侄儿媳妇受了伤,我能不来看看吗?”
  两位年纪差不多了多少,一个主子一个下人,可嬷嬷仗着是展怀迁的乳娘,有资格和这位正头夫人说几句话,她们一来一回的,一个更比一个皮笑肉不笑,真真大宅门里二十多年练出来的功夫。
  昨晚在司空府,那一家子女眷的亲昵热闹,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装出来,怎么看都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哪里像这头,张嬷嬷方才翻脸比翻书还快,怎么能满腹怨恨,又挂起笑容呢,实在了不起。
  四夫人并不愿和张嬷嬷磨叽,强行把话题转到七姜身上,说道:“朱嬷嬷是老太太的陪嫁,这家里年纪最大的嬷嬷,张嬷嬷在她跟前还小一辈呢,平日里我们敬她三分,日子久了难免张狂,年纪大了又糊涂,竟是冒犯到你身上来,侄媳妇你大人大量,别和她计较。”
  七姜现学现卖,欠身答应:“都听婶婶的。”
  四夫人眉头一颤,心里转了几转,开口道:“婶婶来呢,是有件事和你商量。自从大夫人到郊外养病,十几年来我暂替她管家里的事,总是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弄得一团糟,你那大嫂嫂不中用,是扶不上墙的泥巴,如今总算把你盼来,往后家里也就有指望了。”
  张嬷嬷估摸着,四夫人是来试探新娘子,想知道大权还能在手里揣多少日子,少夫人若趁机今日就拿下,本不是行不通,可十多年来,从上到下要紧的人都换了她的心腹,少夫人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真把管家大权接到手里,就等着闹笑话吧,这事儿绝不能急。
  她刚要开口替少夫人推辞,四夫人就说:“我寻思着,过些日子禀明母亲,就把这管家大权交到你手里,你是这家正经的少夫人,说出去,咱们家也体面不是。”
  张嬷嬷笑道:“四夫人,少夫人还是个孩子呢,您就不心疼她些?”
  四夫人笑意深深:“嬷嬷这话说的,年轻孩子才最能干,只怕这十多年我处处做得不好,大嫂嫂还拉不下脸来说我,往后交到儿媳妇手里,她才能安心呢。”
  张嬷嬷再要说话,四夫人已抓起七姜的手:“好孩子,你若是愿意,我这就去对老太太说。”
  七姜努力装出可怜的样子,摇了摇头抽回手,说道:“婶婶,我一个乡下人能懂什么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