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笑道:“我家孩子又挨板子又扎针,您说呢?”
偏偏这样的话,并不会让贵妃生气,她们是知根知底的人,这么多年了,贵妃知道眼前的人,比这宫里任何人都可靠,比皇帝还可靠。
“翎儿,伴君如伴虎。”贵妃郑重地说,“好好教导云七姜,就当是成全你家那丫头心里的家国天下,将来我若走在你前头,你要替我多多照顾太子妃。”
大夫人欠身道:“生死有命,倘若妾身走在娘娘前头,也请娘娘多庇护我家孩子。”
第378章 眼下我做不到
日落前,大夫人回到司空府,因贵妃赏赐了宫花给姑娘们,她径直来了母亲的院落,以为孩子们都在这里学礼仪。
可一进门,只见七姜和四姑娘在墙根站着,小侄女一见自己就跑来撒娇,委委屈屈地说:“姑姑,我站得腿疼,姑姑给我求求请。”
大夫人问:“怎么挨罚了,偷懒了不好好学?”
她看向自家儿媳妇,七姜却一脸安心地看着她,如此对视了片刻,这孩子才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何夫人从门里出来,问道:“娘娘寻你何事?”
大夫人云淡风轻地说:“新的朝服制好了,让我去看一眼呢。”
深知家姐不会这么闲,但见妹妹看起来并无异常,至少不该是坏事,何夫人便不再追问,之后有的是机会说明白。
而四姑娘见到母亲,已老老实实站回去,但俩孩子并不害怕,还互相偷偷地笑。
何夫人不禁责备:“还笑,越发没规矩,想去祠堂跪着是不是?姜儿,告诉你母亲,舅母罚你冤不冤?”
七姜点了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嬉皮笑脸的没个正行。
自然,她知道自己挨罚活该,可她不是不用心学又或是偷懒,是太担心母亲在宫里好不好,无法静下心来,一回两回的分神,又和四妹妹说小话,姑嫂俩就一道来挨罚了。
这会子见母亲平安到家,她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怎么能不高兴。
“去吧,这是贵妃娘娘赏的宫花,分给嫂嫂姐妹们去。”大夫人吩咐道,“姜儿,分完了宫花就回房等我,我回来再问你话。”
见母亲一脸严肃,七姜不敢再胡闹,和四妹妹从梁嬷嬷手里接过锦盒,乖巧地行礼后,就一起走了。
看着孩子们离去,何夫人说道:“你别心疼,规矩总要做的,她将来正经撑着展家的门庭,不能一辈子淘气。”
大夫人笑道:“嫂嫂教的孩子,我还能不放心吗,谁不说我们家姑娘好,这不,我来跟您取经了。”
这一边,七姜和四妹妹到各处发完了贵妃的赏赐,便独自回来等母亲,先是等来了梁嬷嬷,奈何嬷嬷并不知道祥英殿里发生了什么,没有可说的。
“那我挨罚的事,娘生气吗?”七姜稍稍有些胆怯了,回忆母亲方才的语气神态,总觉得自己逃不过一顿责备。
梁嬷嬷怎么也爱不够自家少夫人,只会笑眯眯地说:“不能,夫人自己做姑娘时,也是不叫人省心的孩子,何况您还这么懂事,夫人会体谅的。”
七姜这才叨咕起来:“我是担心娘进宫被贵妃欺负,才心不在焉,舅妈提醒过我,可我后来还和四妹妹说话,舅妈才生气了。”
梁嬷嬷心疼地问:“站了多久,少夫人快进屋坐下,奴婢给您揉揉腿。”
七姜忙道:“不至于不至于,这才哪儿到哪儿,过去在地里干活,可比罚站辛苦多了,我只是不想惹娘生气。”
梁嬷嬷只管哄着孩子高兴,之后等了大半个时辰,七姜还被喂了一碗燕窝,日落时,大夫人终于回来了。
“娘……”七姜迎出门,殷勤地搀扶母亲,脸上没心没肺的笑着,又眯着眼偷偷试探婆婆的情绪。
大夫人问:“过去在家犯了错,也这样和亲家母撒娇吗?”
七姜摇头道:“撒娇会挨揍,得赶紧认错,娘原谅我了,才有撒娇的份。”
大夫人说:“那你这会儿,想挨揍了?”
七姜呆呆地看着她,收回了手,毕恭毕敬地站着,一时不知怎么才好。
梁嬷嬷在一旁说:“少夫人别怕,夫人疼您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碰您一手指头。”
七姜又试着来搀扶母亲的胳膊,大夫人自然不会闪躲,婆媳俩进门去,待大夫人更衣洗漱后,才在茶桌前对坐。
“这茶温得刚刚好,叶郎中说了,您不能喝太热的,但也不能太凉。”七姜为母亲斟茶,老老实实地解释了为何挨罚,坦率地说她是担心贵妃欺负人。
大夫人却问:“姜儿,这些日子发生那么多的事,你念书了吗?”
七姜立时得意起来,满身想要显摆的劲儿,一直就等着母亲问她这话,骄傲地说:“要不您考考我,背书识字练字临帖,我一样都没落下,不信您问怀迁。”
大夫人很是欣慰:“问他做什么,娘还能不信你吗?”
七姜神采飞扬,高兴地说:“那日太子妃给我写信,我自己就能看明白了,不过娘娘还是体贴我,把字写得那么大,原本我打算自己回信来着,郡主和玉颜都嫌我写字太慢,我哪里慢了……”
大夫人安静地听着孩子喋喋不休,她自认是不喜欢热闹聒噪的人,可七姜好动又多话,成日里在身边蹦蹦跳跳,她却一点都不反感,到底是自家孩子。
“娘,我一定好好念书,念书有意思。”
“你这么说,娘就放心了,那么这件事,就由你自行来决定。”
七姜听这话,不禁坐端正了,说道:“娘,您吩咐我吧。”
“好孩子。”大夫人喝了茶,说道,“姜儿,贵妃娘娘命我严格教导你,她希望你成为太子妃未来最得力的帮手,最终辅佐她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七姜轻声道:“娘,我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大夫人说:“可眼下远远不足够,娘一个人,不能教你所有的本事,你若愿意接受贵妃的嘱托,往后就要请先生,请宫里的嬷嬷,请贵族夫人来教导你方方面面的事。世恒他如今拼尽全力为了来年春闱,你看他一整天都离不开书房,各位先生轮着授业,若非大事,无一日停歇。”
七姜道:“所以,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过的日子吗?”
大夫人颔首:“自然,初一十五可以让你休息,但剩余的日子,会很辛苦。”
七姜沉默了,她需要好好想一想,她不怕吃苦,她只是……
大夫人说:“你可以回去和怀迁商量,再来答复我,你若不愿意,娘就给贵妃一个干脆的交代。”
七姜便道:“外藩就要打仗了,怀迁很可能要带兵,娘,不如、不如等怀迁打仗去了,我再跟着先生嬷嬷们学本事,眼下我做不到,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本就少得可怜。”
第379章 气度、仪态和智慧
屋子里静悄悄的,七姜说完后,婆媳俩都陷入了沉默。
不知母亲正想什么,但七姜意识到些许的言语失了分寸,会让人觉得,她是个肤浅的,只想和丈夫在一起的女人。
可是,想和自家相公在一起,有错吗?
大夫人道:“既然你愿意,就这么决定了,怀迁若再次领兵出征,在他归来之前,娘为你安排先生和宫里的嬷嬷,念书写字、宫廷礼仪,乃至人情世故,都要学。”
七姜抬起头,犹豫地抿了抿唇后,问道:“娘,人情世故怎么学,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吗?”
大夫人道:“原本,这不是靠教能会的,可你不在京城长大,不熟悉这里的人,一些言语的分寸进退,以及王公大臣及家眷的脾性喜好,这些你不先了解明白,只等着慢慢摸索,哪回遇上了正面交锋,就该吃亏了。”
七姜小声嘀咕:“难道他们就乐意与人过不去吗?”
大夫人面上严肃沉静,但心里是舍不得的,如此纯粹干净的一个孩子,往后一辈子都要在权欲斗争中过日子,仅仅因为她嫁了自己的儿子,还爱上了那小子。
“姜儿,娘会陪着你。”大夫人说道,“估摸着等怀迁出征,玉颜早已嫁来司空府,到时候太师府不能没有人管着,娘会搬回去,每日陪你上学上课,好不好?”
七姜吓得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娘,您不用搬回去。”
大夫人笑道:“这话叫你公公听见,他可真要生气了。”
七姜却挺直背脊说:“母亲若是与父亲和好了,但面子上还过不去,您就只管拿我做借口,咱们立马回家,等什么怀迁出征呀。可您若只是为了陪我上学才回去,大可不必,您又不喜欢太师府,在那里和父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算什么意思。”
“姜儿……”
“昨晚为了上官清的事,怀迁不高兴,我哄他好半天呢。”七姜正经道,“我们俩谁也离不开谁,我不高兴的时候,就只想他在身边哄我。于是想到了您和父亲,这么多年分开过,父亲在朝堂上遇到多少糟心事,多少个夜晚睡不着,也没个人为他排解分忧,而您呢,也是诸多的委屈,可你们一天天地不也过来吗,你们早就不需要彼此了。”
大夫人怔怔地看着七姜,这孩子,不是说傻话,她说的是比谁都清醒的明白话,可这话里每一个字都大逆不道,做儿媳妇的,竟然不盼着公公婆婆好。
可这大逆不道的每个字,都叫大夫人好痛快,展敬忠他为何不能正视自己,他们彼此早就不需要对方了。
“娘,我……”七姜猛地醒过神来,方才一激动,说了好些不该说的话,慌忙起身跪下了。
“起来,傻孩子。”大夫人嗔道,“你见娘生气了吗?”
“我知道,我这样说不好。”七姜难过地说,“怀迁最可怜,不如您二位来个痛快的,别再吊着他了。他总是今天觉着爹娘还是分开的好,明天又盼着一家团圆,反反复复,好像他胳膊上的伤,一次次撕裂一次次结疤,谁来心疼他?”
“姜儿,你起来说话。”
“娘,我不该干涉您和父亲的事,也不该多嘴,我知道我错了。”七姜说,“可怀迁是我的丈夫,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他心里不好受,我就跟着烦跟着疼。”
大夫人无奈地笑道:“知道,娘都知道,你先起来,再不起来娘可真要……”
七姜一下站起来,说道:“到时候,我每天来司空府上学,又或是您直接把人请去太师府上课,我知道那样会很辛苦,可怀迁在外头打仗更辛苦,他将来步步高升做大官,我不能再被人嘲笑是个村姑。虽然我是村姑不错,村姑也不丢人,可我也是诰命夫人,该有我的气度、仪态和智慧,娘,是不是这样?”
大夫人心满意足地看着孩子,满眼的笑意,她何德何能,生下那样好的儿子,又有如此可爱的儿媳妇。
想来这人一辈子,总该缺些什么,父母、兄弟、儿女都如此完美,连身旁的下人都贴心忠诚,缺在丈夫这一块上,似乎也不亏。
“娘,方才的话,您千万别告诉父亲。”七姜来到母亲身边坐下,轻声道,“我还是怕他的,是父亲大度才一直让着我、包容我,父亲的确亏待了您,可他是个好人,我并不想欺负他。”
大夫人被逗乐了,轻轻掐了七姜软嫩的脸颊,笑道:“好,我们都不欺负他,看在他为国为民的份上。”
见母亲高兴,七姜心情也好多了,不禁好奇起来:“贵妃娘娘这人好奇怪,我觉得她是坏人,可她又并不坏,我觉着她刻薄茵姐姐,但她又处处为茵姐姐着想。”
大夫人温和地说:“贵妃娘娘是人中龙凤,但也最身不由己,她连私情都要建立在家国天下之上。娘娘将一辈子都献给了皇上和太子,她喜爱你茵姐姐,可无法像娘疼爱你这样疼爱太子妃,天伦之乐于皇家,是最大的奢侈。”
七姜问:“茵姐姐将来,也会成为这样的母亲吗?”
大夫人摇头:“不见得,太子妃可以有她自己的选择,姜儿,你们这一代孩子,可比我和贵妃娘娘还有你大舅母们强多了。你茵姐姐的姑姑,并没有成为一位好皇后,她始终陷在自己的私欲和痛苦中无法自拔,未能以中宫之尊母仪天下,未能为百姓造福,但愿我们太子妃,能成为名留青史的贤后。”
七姜望着母亲,眼底浮起浅浅的泪光,大夫人心疼地问:“傻孩子,这是怎么了?”
她摇头,笑道:“我听娘的话。”
然而短短的一瞬,七姜想了很多很多,当茵姐姐成为名垂青史的贤后,母亲和贵妃娘娘她们兴许已经不在人世了,她不敢去想与婆婆生离死别的那一天,而远在西北的爹娘,将来衰老病重,弥留之际,她能赶得回去吗?
“姜儿,你不高兴了?”
“我想我爹娘了……”七姜到底还是坦率地说了,“突然很想他们,我娘一定也在想我。”:“茵姐姐将来,也会成为这样的母亲吗?”
大夫人摇头:“不见得,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