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颂上前来,为弟弟解围道:“二嫂,他就这脾气,说不去必定不去的,您别放在心上。”
  不等七姜再说什么,玉颂拉着弟弟就走了,又见玉颜半途折回来,问道:“怎么了,半天也不见进门。”
  七姜则生气地责备传话的下人:“下回别着急,看仔细了再说话,你自己也吓一身冷汗,何必呢?”
  “是是是……”
  “直接送走吧,不必再来回话了,路上好生照顾姨娘,可不许言语刻薄,你们只管送人。”
  下人领命而去,七姜和玉颜才结伴进门,可还没过中门,门前管事就追来,这前后脚的功夫,门外收到帖子,中书令霍府发来的请帖,他们家老太太过寿,请太师府女眷赏脸赴宴。
  七姜问:“咱们家过去有往来吗?”
  玉颜看着帖子应道:“年节上互相送些礼物罢了,霍家这几年才起来的,从前可没资格邀请我们家的人登门。”


第442章 世上最在乎的人是他
  “日子是八月初五,这可不行,我们走不开,初六司空府就要来提亲,好些事要准备呢。”七姜问道,“能不去吗?”
  玉颜想了想:“写明了邀请女眷,看来大伯父已是决定不去了,这事儿不能我们做主,等大伯父回家后一起商量,若是不去,明日备下贺礼一并送过去,若是要去……”
  七姜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就是了,你安心在家,他们老太太年年都过寿,你和哥哥的终身大事,一辈子可就一回。”
  玉颜心底的自卑不禁又浮上来:“姜儿,我……”
  七姜才不在乎:“我可说了,是你和哥哥,难道不是一辈子就一回?”
  只见玉颂从前路折回,隔着老远就挥手:“二嫂嫂、姐姐,吃饭啦,你们怎么还不进来?”
  姑嫂俩应声往里走,看着不远处蹦蹦跳跳的妹妹,玉颜感慨:“才知道脱胎换骨四个字,是怎么来的,我家妹妹终于都好了。”
  七姜好生得意地望着她,玉颜周正地福了福:“是,都是我家嫂嫂的功劳。”
  这日午后,七姜又缠着母亲,带了弟弟妹妹去茶馆听了一场书,可惜玉颜走不开,四夫人已经张罗起初六的大事,头一件便是宅子上上下下的打扫和修剪花枝。
  到底是当了十年的家,她一面差遣使唤下人,一面教女儿往后到了何家如何御下,玉颜挑有用的听着,觉着不合适的,也不去反驳,哄得四夫人很高兴。
  傍晚,大夫人领着孩子们回家来,进门的光景就有了很大不同,下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路往里走,大夫人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远处正修剪一棵大树的下人。
  玉颂拉了拉怀逸的手,俩孩子识趣地先走开了,七姜安静地跟在母亲身边,直到母亲转身往园子里去。
  “您要逛园子吗?”
  “茶楼里的点心腻住了,想走一走。”
  七姜看了眼天色,揣摩了一番母亲的心思,便道:“娘,我先回房了,今天还没练字,再晚怀迁要到家了。”
  大夫人温柔颔首:“去吧。”
  七姜离开时,和跟随的梁嬷嬷对视了一眼,一大一小心领意会,七姜便把其他随行的丫鬟都带走了。
  梁嬷嬷跟着大夫人,渐渐走进了园子深处,偶尔遇见几个值守的丫鬟婆子,她们甚至有人没见过大夫人尊容,但知道夫人回家了,这位不认识但高贵美丽的夫人,自然就是了。
  但在梁嬷嬷的示意下,没让她们来行礼问安,由着大夫人缓缓走到水边,她只叮嘱了一句:“夫人,您小心脚下。”
  大夫人笑道:“记得刚搬来时,想着展敬忠终于达成所愿,要当大官,这宅子能和司空府比肩了,谁想没多久就去了惜园,那么大的庄子逛了十年,再回城里来,看什么都小。”
  梁嬷嬷说:“奴婢还是喜欢城里的家,热热闹闹有人气,惜园太大太冷清,平日里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大夫人兀自呢喃:“鬼可比人好对付多了。”
  一阵秋风扫过,池面波澜荡漾,有几尾色彩斑斓的锦鲤晃晃悠悠来到岸边,像是被投喂惯了,见到人影子便知有吃的,大夫人不禁皱眉问:“你说这鱼,到底有没有脑子?”
  梁嬷嬷笑道:“您较这劲做什么?”
  “梁嬷嬷……”
  “是。”
  大夫人说:“下次再走,可就真不回来了。”
  梁嬷嬷不免紧张起来:“奴婢不懂您的意思。”
  大夫人回眸笑着问:“你是真不懂,还是不敢懂,照顾我一辈子了,你比任何人都了解我。”
  梁嬷嬷红着眼睛说:“您是愿意给大老爷机会?”
  大夫人道:“原说是和姜儿之间的秘密,可我怕你瞎紧张,回头做些让我和展敬忠都尴尬的事,又要你愧疚不得安生,想了想还是告诉你,总之什么都别管,由着我试试。”
  梁嬷嬷已是热泪盈眶,猛点头:“奴婢记下了,奴婢绝不多嘴、绝不多事,夫人,您可算想通了。”
  大夫人说:“就想着,这辈子我也不曾对他好过,我欠他的,可不比他欠我的少,我从来也没像姜儿在乎怀迁那样在乎他,可我还自以为,这世上最在乎的人是他。”
  梁嬷嬷禁不住哽咽:“奴婢知道,您心里一直都有老爷。”
  大夫人笑她:“你哭什么,我可说好了,再搬走的那天,就永远也不回来了。”
  天色渐暗,皇城内外燃起灯火,越到夜晚越要加强守卫,展怀迁离开宫门,都要被侍卫盘查询问,这是他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破。
  出了宫门,福宝便迎上来,平日里都问公子是骑马还是坐车,但今天却说:“哥儿,霍家公子等您半天了。”
  顺着福宝指的方向看过去,一袭月牙白长袍的男子正负手立在车边,彼此对上目光后,抬手挥了挥,仿佛多年的故友。
  可事实上,他们仅仅是相识的客气,昔日默默无闻的同窗,一举科考成名,盛名之下的展怀迁却连殿试都没资格,虽然霍行深并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可对于当年还未能心胸宽阔的展怀迁来说,他真是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
  “霍兄。”展怀迁走来,礼貌抱拳,“多年不见。”
  “你征战西南,我出使东北,咱们俩天南地北的,离得实在远。”霍行深笑道,“别霍兄了,叫名字吧,虽说多年不见,我们好歹是同窗。”
  展怀迁如今,经历了沙场与生死,当年科考“失利”的刺早已从心中拔除,见到霍行深,更期待将来彼此能好好在朝堂较量一番。
  但前提,是为百姓谋福,而非私怨、金银或地位的争斗。
  “初五祖母大寿,太师大人无暇赏光,家母发了帖子邀请夫人小姐们,可迟迟不见回音,母亲怕是只发了帖子失礼,我见她坐立不安的,便想来找你问问。”
  “初六家中有喜事,她们该是顾虑忙不过来,在等我爹的吩咐。”展怀迁大方地说,“我们家最不讲究虚文礼节,才会怠慢了回应,请替我向伯母问候,请伯母不要放在心上。”


第443章 做朋友好过做敌人
  “我不在家这些年,祖母不曾过寿,此番遇上了,全家都想哄老太太高兴。”霍行深道,“多年不在膝下尽孝,也想为了祖母的体面尽一份力,却不知贵府初六有喜事,实在失礼了。”
  “倒是你客气了,外人不知家中事,再寻常不过。”展怀迁淡淡一笑,示意福宝将马车预备好,一面问,“多年不见,一起坐车走一程吧。”
  霍行深便命随行的下人跟着,大方地上了展家的马车,到底是太师府的排场,这车里坐下两个身材修长的大男人,还能有富裕伸展双腿,他笑道:“想起小时候,展大人来接你下学,顺路带上我一起回去。”
  这话听着很陌生,展怀迁问:“有这回事?”
  霍行深笑道:“你不记得了?”
  展怀迁努力回想,的确有那么几次,父亲顺带他的同窗一路回去,也许霍行深只是其中的一次,又或者有其他人在,但他的确想不起来曾经和霍行深有过什么亲密的往来。
  只记得小时候性情孤僻,太子和表哥是唯一能和他多说话的人,因此也被父亲责备,到如今朝堂中,他竟然没什么朋友。
  “那时候就想,几时我家也能坐上这么气派的马车。”霍行深毫不掩饰地说,“小时候羡慕极了,也不知父辈们仕途将如何,就决心自己发奋读书,但也没想到会……”
  展怀迁豁达地一笑:“没想到会考上状元?”
  霍行深点头,一脸的无奈:“这话对你说,我不怕被误会,你知道我这个状元郎,前程并不如意。当年决心出使外藩,是想给自己另一条路走,得知你也将征战西南,我便明白若想有一日与你在朝堂上博弈,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我走得更踏实了。”
  展怀迁说:“幸好,我们都平安归来了。”
  的确,征战与出使外藩,皆是九死一生,很可能有去无回的路,那日黄将军重伤,倘若是伤在展怀迁身上,他未必能被救出来,也永远不会有机会遇见七姜。
  而闯过千山万水与生死,等待他们的,便是锦绣前程,七姜说霍行深会不会走上父亲曾经的路,展怀迁也不敢否认,兴许二十年后,三公之一就有霍姓。
  他接着道:“听说皇上已经在商议要将你调去何处,曾经同窗苦读,往后为国为民,我们各凭本事吧。”
  霍行深却摇头,眼中藏不住的压抑:“还有一件事无法摆脱,这也是我无法因为自己曾经高中状元而自豪的缘故。”
  “婚事?”
  “皇上一道恩旨,我成了王府的乘龙快婿,奈何郡主红颜薄命,自然这也是我的命,我更可怜郡主早早西去。”霍行深道,“可我没想到,三年后,依旧没得选。”
  霍行深与郡主的婚事,当年六礼尚未齐全,郡主就因病而故。
  若在民间,男方家必定撇清干系,从此绝口不提,但霍行深不行,他奉旨成婚,即便六礼未全,圣旨下来的那天,他就是王府的女婿了。
  万万没想到,三年后,他依旧是父辈权力场中的一枚棋子,礼亲王之所以能毫无顾忌地继续选定他为女婿,其中很大缘故,是因为父亲的默许。
  “郡主才十五岁。”霍行深苦笑,“王爷没了一个女儿,就不想把这个女儿再多留几年吗,好狠的心。”
  展怀迁淡漠地说:“毕竟是嫁在京城,随时可见,又或是以郡主年幼要人照顾为借口,哪怕婚后,他们也能接回王府照养,与你不相干。”
  霍行深有些意外,坦率地说:“我以为提这些事,只会让你反感我的刻意,你我并不相熟,多年后再见,不至于倾诉这些事,没想到……”
  展怀迁微微含笑:“难道不是我先邀请你上马车,我刻意亲近在先?”
  霍行深也笑了:“我可是很不客气地接受了。”
  “家父教导我为官之道,在国在民,我们展家子弟入仕,不为钱权,只为百姓灾年有粮、风雪有衣。”展怀迁满身正气,说道,“倘若你也如此,我们就是同僚更是朋友,至于父辈们……我不认为对你我必须有什么影响,既然老太太过寿邀请我们家,往后就更该多走动走动。”
  车内只有一盏油灯,但足够看清彼此的神情,霍行深显然安心下来,大方抱拳道:“多谢。”
  展怀迁却说:“状元及第,虽得戴花巡街、满城喝彩,可多少人想证明你这个状元只是一时开窍,没半点真本事。同理,我的父辈祖辈位极人臣,在那些人眼中,我不过是命好。虽境遇不同,但根源相同,京城官场里,十个有九个容不下你我。”
  霍行深笑问:“我可不可以认为,往后需要你我彼此包容。”
  展怀迁道:“若是并肩为伍呢?”
  “并肩?”
  “霍兄对天下、对朝堂,可有期许?”
  两个年轻人久别重逢,聊得十分投机,马车绕着城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福宝忍不住提醒后,霍行深半路下车道别。
  待展怀迁回到家中,夜已深,家里性急的小娘子早已不耐烦,凶巴巴地等在半路问他:“什么叫已经回来了,又绕出去,那些小厮传不清楚话,又找不见你,我可担心死了。”
  展怀迁简单解释了几句,七姜却更奇怪:“你们不是不熟吗?”
  “往后同朝为官,做朋友好过做敌人。”
  “他爹不是和父亲不对付?”
  见七姜压着声音,小心谨慎的模样那么可爱,展怀迁心都要化了,正经回答道:“若能打破一些朝廷的刻板,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我不在乎什么对家还是敌人。”
  七姜轻轻一叹,拍了拍胸脯说:“那就由少夫人我,先替你打个前站,看看那家人是好是坏,女眷的品行,多少能看出一个家的风气。”
  展怀迁问道:“初五赴宴,父亲答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