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搂过七姜,心疼她小小年纪就经历那么多,自己也许算是个好婆婆,那还不是因为,有个如此可爱善良的儿媳。
  此时玉颂来了,按时来陪二嫂嫂一同上课,七姜也不敢偷懒,她要跟上这京城里的人和事,单单识字已经不够用了。
  转眼,一上午过去,午后瑜初派人送来消息,京城府尹这回不敢再拖拉,明日就要升堂审甄家谋害长媳一案,但有件事想备着不时之需,便是能否请玉颜写一封证词,讲述她过去三年遭受的折磨。
  七姜不愿揭玉颜的伤疤,但母亲鼓励她和玉颜商量,就把侄女找来了。
  刚好病愈的何世恒来向姑姑问候报平安,二人并肩站在一起,何世恒主动拉了玉颜的手,说道:“你若不愿意,就不必勉强,但若顾虑司空府,大可不必。那三年不是你不写证词就不存在的,既然本就存在的事,又有什么可避讳的?”
  玉颜便定了心,命下人准备笔墨,在大伯母这儿就将证词写完了。
  那之后,谈起昨日朝廷查封了所有清楼,而何世恒三年来常常流连于勾栏之地,虽然很是难为情,他还是直面了自己的过去,至少他不曾与女子有任何肌肤之亲,也并非处处都是买卖皮肉生意。
  何世恒一本正经地说:“好些地方,不过是供自诩风流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会知己,那些女子也清高自爱,虽是末流,衙门在册同为清楼,但大不一样。要说姜儿的意思,我很是赞同,但不得不承认,这世道女子本就艰难,她们也算谋得一线生机,若一棒子全打死,她们何以为生呢。”
  七姜嘀咕道:“岂能一下就取缔了花街柳巷,我便是皇帝也做不到,但这愿望不能没有,人总该盼着世道越来越好吧。”
  何世恒抱拳作揖,笑道:“二嫂嫂所言甚是,将来妹婿为官,当以此为初心,在朝谋事只为天下,要盼这世道越来越好。”
  七姜还真是得意起来,不忘向婆婆显摆:“娘,我原来是嫂嫂呢。”
  玩笑归玩笑,朝廷大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昨天的事一出,阁老府就慌了神,陈夫人今日一早就带着丈夫的话进宫求见太子妃。
  但陈茵只是敷衍,并劝母亲自己保重,不要再围着父亲兄弟们操不完的心。
  这件事上,贵妃默许,太子支持,连皇帝都给了正面的态度,虽然好些人说是对太子妃的捧杀,可陈茵并不惧怕,就当是为自己立威。
  自然,太子妃一旦名声在外,那些还不死心要将自家女儿送入东宫的人家,就该想法子对付她,乃至联手将她铲除。
  可陈茵权衡过利弊,哪怕装着温和柔弱,扮猪吃老虎,一样要对付那些人,他们还是会费尽心思迫害她,万一不敌,“死”得悄无声息,那才是辜负了她与太子的情深意重,倒不如轰轰烈烈一场来的划算。
  不论如何,她不愿活成母亲那样的女子,也不愿成为第二个姑姑那样的皇后。
  可话说回来,太子妃敷衍母亲,并非真正不愿与她说话,实在是宫中事多,这不午后才想歇一歇,后宫又出事了。
  这一回,失心疯的张昭仪错手打晕了女儿,陈茵赶到时,小公主倒在宫女的怀里不省人事,宫女手里捂着帕子,有鲜血渗透出来。
  惊恐的张昭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哪怕她是生母,伤害皇嗣也是重罪,但如今精神显然不正常的张氏,该是想不到那么多,她只是单纯的惊恐害怕。
  说起来,毁了张氏的,是那些从七姜口中传出去,关于她与晋王不论的谣言吗,显然不是,从她与晋王联手,背叛皇帝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今日的结果。
  皇权之下,从不论对错,但论输赢,输了,就只能是今天的下场。
  陈茵硬起心肠来,以伤害皇嗣之罪,上禀太妃与贵妃,命人封锁了宫门,为了九皇子兄妹最后的体面,未将张氏打入冷宫,但从此在这里自生自灭,褫夺一切昭仪的待遇,撤走大部分宫女内侍,她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
  那之后,经太医诊治,小公主性命无忧,但苏醒来就哭,与她母亲一样惊恐得瑟瑟发抖。
  陈茵望着虚弱的孩子,心底一片寒凉,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她的生父连看都不看一眼,那么多女人,那么多孩子,皇帝恐怕连记都记不清了。
  她更加坚定了六宫无妃的决心,除非自己不能生养,不然不愿二十年后,项景渊也造这样的孽。
  “公主既然醒了,就送你回昭仪身边。”陈茵走到床边,对孩子说道,“她不会再打你了。”
  “我不要、我不要……”小公主一下坐起来,顾不得身上伤痛,抓着陈茵的手哀求,“皇嫂,求您了,别送我回去,我再也不骂人,再也不打宫女,求您了,母妃她疯了,她不认得我,她每天都打我。”
  陈茵道:“既然如此,我们约定好,伤愈后,你要念书学规矩,若非宫人恶意冒犯,绝不可殴打糟践他们。再犯,经我查处,便送你回昭仪身边,殿下与我再不会管你。”


第552章 叫他滚来见我
  公主这孩子,还能不能被教回正轨,陈茵心中并没有底,她小小年纪就恶毒凶残,可正因为小小年纪,不该就这么被放弃。
  陈茵唤来此处殿阁的宫女嬷嬷们,吩咐道:“要对公主以礼相待,但照旧是之前的规矩,公主若无故虐.待宫人,你们要据实禀告,若有隐瞒放纵,绝不轻饶。”
  众人纷纷称是,掌事的嬷嬷也许下承诺,病榻上的孩子同样答应了太子妃的要求,她在生母身边吓破了胆,如今看陈茵,都宛若救世的菩萨一般。
  然而,太子妃并不在乎自己如何被看待,更多的是感慨深宫的无奈,纵然太子被万千宠爱着长大,想必来自兄弟姐妹的嫉恨和威胁,一日也不曾消散。
  这日傍晚,项景渊自前朝回东宫,路上正回忆下午与内阁大臣们商讨的政务,随行的内侍忽然在肩舆下禀告:“殿下,太子妃娘娘仿佛在前面等候。”
  项景渊抬起头,果然是茵儿的身影,便命人停舆,落地后亲自走来。
  陈茵周正地行礼,福身后尚未开口,就被太子搀扶住了。
  项景渊嗔道:“怎么等在这里,若有急事,命宫人来寻我便是。”
  陈茵嫣然含笑,细细打量了丈夫的面容,说道:“殿下今日气色不错,看来没有被大臣们为难。”
  “他们想要为难我,也要有些真本事才行。”项景渊傲然说罢这句,便关心地问,“茵儿,什么事,这样急来找我?”
  陈茵摇头,请殿下继续前行,她端庄稳重地陪在一侧,说的却是温柔贴心的话:“心里想你,想见你,我就来了,反正天底下永远只有一位太子妃,太子妃当如何,旁人说不得我。”
  项景渊笑得爽朗开怀:“说得好,就要你这份洒脱,只是我们太子妃娘娘,是不是太黏人了?”
  可话音落,却牵上了妻子的手,还将柔软的手在指间捏了捏,刚刚好是暧昧的力度。
  陈茵垂眸偷笑,轻声道:“大臣们正憋着劲要弹劾坏了他们风月的太子妃,这下被人瞧见,更要说太子妃品行不端,那折子就该如雪花般飞去皇上的大殿了。”
  项景渊说:“天下也只有我这一位太子,太子当如何,旁人同样说不得我。”
  陈茵笑得甜蜜,抬头看向他,彼此眉目传情,心意尽知。
  自然,恩爱之下,各自皆有责任,一路走向东宫,便谈起今日之事,小公主被接了出来,伤愈后,将被安排上学念书。
  虽说皇子公主本就要念书,可陈茵是要为这个被教坏了的孩子安排特别的课业,盼她将来能分辨是非,能明白何为善恶,要引导她放下心中戾气,不辜负高贵的皇女血脉。
  然而这很难,小公主已在懂事的年纪,乃至她对生母也无半分怜悯同情,之前所谓的要和母妃在一起,无非是挑衅他们夫妻,如今轻易就将生母抛弃,她无能为力本该被体谅,可种种行为下,到底也叫人寒心和无奈。
  陈茵真诚地说:“倘若失败了,倘若换回的是以怨报德,还望殿下不要怪我多事,且不说身为皇嫂我有责任管教皇妹,更重要的是,生在帝王家,她本是无辜的,殿下曾在兄弟姐妹中受到的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项景渊停下脚步,禁不住愧疚:“是我那样欺负你,才让你如此心怀宽仁,一想起来,我就无地自容。”
  陈茵却微微皱眉,带着几分嫌弃地笑道:“怎么从殿下的话里听出几分得意,仿佛是殿下成就了我。”
  项景渊凑近些,气息暧昧地说道:“还真有那么几分……”
  很快,夜幕降临,皇城外已是万家灯火,收留上官清的宅子里,下人们也预备好了晚饭,正一样一样摆上桌。
  上官清倚靠在床边,眸光晦暗地看着几个中年妇人,忽然问:“老太太有消息吗,老太太还在别庄?”
  众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说道:“老太太好着呢,这不就快重阳节了,又是一大车一大车的贺礼送去,中秋节那会儿也是,老爷还专养了一批人,循环往返别庄和京城,每日都有消息送来,可是尽心了。”
  上官清冷笑:“尽心?将老母亲远送他乡,孤零零守着空宅子,这叫……”
  “姑娘!”有人打断了她的话,冷声道,“这话您说不得,何况对我们一群下人说,又管什么用?”
  上官清瞪着她们,却是没头没脑地问:“云七姜有身孕了,几个月了?”
  妇人们俱是一愣,不知这丫头从哪儿听来的,其实主子们还未宣布这件事,都是她们自己猜的,即便猜了也不敢嚷嚷,谁能正经与她说些什么。
  “姑娘快吃饭吧,吃了饭身体才能好。”
  “她真的怀上了?”
  “饭都摆好了……”
  “有什么可吃的!”上官清猛然将手边的东西扔向妇人们,疯了似的喊叫着,“让展怀迁来见我,让他来见我!”
  众人无不嫌恶反感,有人道:“姑娘一路受了那么多苦,怎么脾气性子还不改改,对我们发脾气也罢了,敢情二公子,也是供你差遣,随你呼来喝去的吗?”
  上官清一脸阴鸷地望着她们,冷笑道:“你们以为展怀迁留我图什么,还不是要套我的话,还不是为了知道那清楼里有些什么勾当?他那般人品贵重的男子,会随随便便将贴身的丝帕赠与外人吗?可笑,可笑……”
  “姑娘,你?”
  “告诉展怀迁,我知道的事,还有没告诉他的,想从我这里打听什么,想让我做个证人帮他成就事业,立刻滚来见我。”
  消息传到太师府,展怀迁正帮七姜温功课,他今日在朝堂来来去去都没什么事可做,唯一打听了皇城门下夜市的来历,却又被母亲抢了先,七姜都知道了。
  这会儿听闻上官清隔空叫板,方才因背错诗被“先生”责备了的小娘子,憋着嘴偷笑,待丫鬟退下,七姜才道:“可惜了张嬷嬷费心绣的帕子,也可怜我们丫鬟和福宝挨骂,原来人家早算计好了。”
  展怀迁哪里在乎上官清说什么,也根本不指望她能提供线索,不过是能多一个法子不放弃罢了,既然上官清以此要挟,那就让她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但见七姜幸灾乐祸,故意冷着脸道:“若再背错,就要罚抄百遍,你可仔细了。”
  七姜不服气,霸道地回击:“二公子,别看我精神好,就忘了,我可怀着你的小崽子呢。”
  展怀迁忍俊不禁,嗔道:“什么小崽子,好好说话。”
  七姜也笑起来,凑过来温柔地摸一摸相公的心口,安抚道:“别生气别生气,上官清就那样,说不出好话来。”
  展怀迁顺势亲了她额头,说道:“好了,早些背完休息,明日精神若还好,陪你去旁听过堂。”


第553章 云七姜,我与你无冤无仇
  七姜正经翻开书册,又偷偷看了眼相公,小声问道:“那上官清呢?”
  展怀迁没收了书本不再让她看,要她直接背,一面回答说:“养好了伤送回原处,这是最后一次,下回不论她是进了火坑还是落了泥潭,自求多福吧,这世上且有人想好好活着却不能,你我有精力管她,不如去帮一帮那些人。”
  七姜深知相公说过的话不会倒,便定下心来好好背诵,其实几首诗而已,她早就背会了,就是想缠着展怀迁撒娇闹着玩,怕他太“闲”了胡思乱想。
  一夜过去,隔天冷雨纷飞,展怀迁都觉着冷,要添一件衣裳,七姜一早上燥热难耐,张嬷嬷说别人家肚子大了才会怕热,少夫人这一天一个样,实在辛苦了。
  好在七姜最不怕吃苦,喝了一碗凉米粥胃里舒坦后,精神就好多了,之后收拾收拾,趁着雨小一些,夫妻俩便坐了马车来到府尹衙门。
  瑜初尚未到,只有徐夫人来了,而她孤身一人,只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