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辰,京城里人来人往开始变得热闹,司空府的马车一早上转了好几条巷子,仙乐居才开张,最好吃的糕点就被一扫而空。
  这会儿马车往回走,何世恒在车里清点他买的东西,等下见了怀迁,好让他带给妹妹,都是玉颜最爱吃的。
  但马车忽然停下了,小厮在车外说:“哥儿,前头卖菜的翻了板车,滚了满地的山笋,且要等等,他捡完了才能走。”
  何世恒掀起帘子看一眼,说道:“你们去帮忙,摔坏的就买下来,人家上山挖笋,运进城里来不容易。”
  “是。”
  跟车的家仆得令,纷纷前去帮忙,何世恒刚要放下帘子,目光不经意扫过对面的茶楼,两位光鲜体面的妇人走出来,身边跟着的下人,立刻到门外招呼自家的马车和轿子上前。
  何世恒放下帘子,只露出一角,他看得清清楚楚,其中一位,就是玉颜她娘,四夫人王氏,而另一位似曾相识,一时半刻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在茶楼外道别,各自上了马车和轿子,刚好前路畅通了,分两边离去。
  此时,家仆们回来,何世恒便吩咐一人:“去跟着那顶轿子,看看去了哪户人家,小心些,别叫人察觉。”
  半个时辰后,何世恒带着满车瓜果点心,在兵部衙门外等表弟,怀迁匆匆出门来,担心地问:“家里出什么事了?”
  何世恒反倒一脸轻松:“没什么事,我买了些吃的,你替我送给玉颜。”
  展怀迁随手掀开马车的门帘,顿时唬了一跳,能坐三四个人的宽敞马车,被塞得满满当当,这是要把全京城的点心都搬去家里?
  何世恒说:“不过,的确有件事,既然看见了,我就告诉你听。”
  展怀迁微微蹙眉:“坏事?”
  何世恒道:“我看见四夫人和甄老婆子的娘家嫂子私下往来,说得高高兴兴的,不知在算计什么。”
  展怀迁理了理,才明白指的是谁,可婶母怎么会和甄夫人的娘家人有往来,这个节骨眼儿上,她们能谈什么事?
  何世恒冷声道:“你多留心些吧,她在你们家作妖还少吗,你们家是真不管,我都知道玉颜她娘拿着你们府里公中的钱,到处放贷,姑父就不怕朝廷查你们。”


第63章 太师府的糊涂账
  昨日才被表哥说,从小并不真正关心身边的人,今天提起家中财务账目,展怀迁又是一问三不知。
  “我只知道,他们不简单。”展怀迁坦率地说,“想来,京中那么多贵家女眷,单是放贷,绝不止我家婶母,朝廷不论派谁去查,都是牵丝扳藤,没几家人能逃过。于是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何世恒道:“丑话说在前头,我只要娶玉颜,她母亲我是不管的,你们家爱管不管,别来找我,也别找你妹妹。”
  展怀迁冷静地说:“都走到这一步了,再忍一忍,把该解决的问题逐一理顺,哥,这绝不是一件能凭你心意来的事,千万不能冲动。”
  何世恒苦笑:“倘若当年玉颜及笄后,我能冲动些,就不会有今天。我真怕拖下去,哪天我一个转身,玉颜又被她娘卖了,那时候我才真要疯,我不能再傻等,玉颜已经受了那么多年的苦,我一天也不想她再委屈。”
  展怀迁道:“可如今不一样了,我知道了,还有七姜知道,我们会帮你守着她。”
  何世恒不禁皱眉:“小姜儿知道了吗,你怎么那么瞒不住?”
  展怀迁不服:“她什么都不知晓,就为你传递消息,你觉得公平吗,合适吗?”
  何世恒别过脸,故作淡定:“那是我和姜儿的交情,嗯……她如今知道了,怎么说。”
  展怀迁没好气地说:“你们还真是一样的人,她听说逝者若留有遗言,玉颜改嫁就不必得到甄家长辈的允许,立刻让我想法子伪造一份遗嘱,还说要是忌讳亡魂,就让祖父和四叔在阴司间摆平他们。”
  何世恒猛点头:“谁家还没个祖宗。”
  展怀迁嗔道:“逝者为大,不说玩笑话,总之我不会让玉颜再回甄家或嫁去别处,你不要着急,我们从长计议。”
  然而门内有人找展大人,他不得不回去了,何世恒不忘叮嘱:“点心瓜果一定给送去,都是她爱吃的。”
  此刻,太师府秀景苑内,一片肃静,下人们规规矩矩地站在廊下,谁能想到,老太太突然过来了。
  七姜没能躲过,跟着大少夫人、二姑娘一起出来,让她恼火的是,没多久,两个女人竟然架着虚弱的大小姐,把她拖出来向祖母行礼。
  玉颜叩首时咳嗽不停,伏在地上起不来,而这屋子没烧火,只一层地毯铺在冰冷的地砖上,一个险些病死的人,如何经受得起。
  “张嬷嬷、映春,把大小姐送回去。”七姜走上前,吩咐道,“送回去好好暖着,用汤婆子捂她的脚心。”
  少夫人都开口了,张嬷嬷和映春只能硬着头皮上来,不搀扶不知道,一摸孩子就剩一把骨头,心疼坏了,再不顾虑什么,和映春搀扶起大姑娘,就往卧房送。
  “老太太还没问话呢,这叫什么规矩,少夫人,您在观澜阁怎么着都成,这儿是秀景苑,是您四叔房里,可轮不到您发号施令。”朱嬷嬷仗着老太太就在身后坐着,上前呛道,“您是家里没有祖母,不懂得如何尊敬长辈吗?”
  七姜冷笑:“我家不仅有祖母,还是最最慈爱的祖母,儿孙若是病了,祖母必定喂药送饭亲自照顾,我真没见识过,孙女都要病死了,还让她出来磕头请安的祖母。”
  朱嬷嬷嗤笑道:“亲家老太太什么身份,您也好意思拿来比我们老太太。”
  七姜绕过朱嬷嬷,打量了一番上官氏,问道:“老太太是缺胳膊少腿吗,还是比别家祖母多长两只眼睛,又或是六个指头?朱嬷嬷,你也太不把老太太放在眼里了,怎么能胡说呢?”
  “老太太,您听听,您听听……”朱嬷嬷转身搬救兵,煽风点火道,“如今我们家,到处被人笑话,少夫人还不知收敛,竟敢拿您来寻开心。”
  上官清在边上劝道:“二嫂嫂,不论如何,这里是四叔父房里,您就少说几句吧。”
  七姜白她一眼:“既然是四老爷房里,那不如派个人下去问问,他乐不乐意亲生女儿快病死了,还要到这冰冷的屋子来磕头请安,要不上官姑娘,你下去问问?”
  上官清羞愤难当:“二嫂嫂,我好言相劝,你怎么总是咄咄逼人。”
  七姜说:“真有意思,不去呵斥老刁奴闭嘴,来叫我这个少夫人少说几句,你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吗?”
  “都闭嘴!”老太太冷声呵斥,瞥了眼七姜后,将目光扫过大孙媳妇,问,“子淑,你婆婆呢?”
  子淑上前道:“母亲烧香还愿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老太太问:“怎么不带上你?”
  子淑尴尬地说:“因、因为大妹妹眼下离不开人……”
  老太太问:“你婆婆一个月要烧多少回香,你们都在哪家买的纸钱香火?”
  子淑紧张地微微颤抖:“都是雁珠为母亲张罗,孙儿实在不知道。”
  七姜缓缓退到一旁,不和她相关的事,她自然不用多嘴,看得出来,老太太绝不是那么好心来探望孙女,她应该是来等儿媳妇的。
  远处闺房,隐约传来玉颜的咳嗽声,七姜便道:“老太太,若没什么事,我去照顾大小姐了。”
  老太太今日懒得理会七姜,没有应答,七姜也不愿意干等她开口,转身就走了。
  朱嬷嬷立时火上浇油,挑唆道:“您真不管,她就该爬到您头上……”
  上官清开口道:“朱嬷嬷,今日不是说这件事的,先忍一忍吧。”
  朱嬷嬷讪讪一笑,便冲大孙媳妇没好气地说:“少夫人,老太太坐半天了,这屋子还这么冷,您就不知道派人烧火,哪怕端一盆炭来呢?”
  子淑紧张地应下,亲自出来找人,可下人却告诉她,秀景苑的炭早就烧完了,只能等下人用柴火去把屋子烧热。
  子淑莫名地问:“不是每年都有结余,今年冬天并没有格外寒冷,怎么会烧完了?”
  下人轻声道:“这就要问夫人了,上回王家来人坐半天,人一走,夫人就把咱们库房的炭送了一半出去。”


第64章 你不怪我,也不生气?
  就在子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四夫人回来了。
  才进外院角门,就听说婆婆到了秀景苑,估摸着不能是好事,又听儿媳妇说没有炭给老太太取暖,怒道:“你是死人呐,不能请老太太去暖和的屋子,回头再收拾你。”
  这边才凶完,立刻满脸堆笑地进门见婆婆,婆媳俩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老太太就吩咐:“子淑,领你妹妹下去吧。”
  玉颂在一旁,早就僵得不知所措,可今天没有害怕得发抖出岔子,也许是因为大姐姐回来了,可她心里觉着,更多的,是因为二嫂嫂在这里。
  姑嫂俩退下,来到玉颜的闺房,不想上官清也跟了过来,可她没能如愿进门,张嬷嬷刚好迎出来,将她拦下说:“大小姐才刚又吐了,屋里气味难闻,清姑娘这边坐,日头暖洋洋的,让小丫头给您沏壶茶。”
  上官清忍耐下,隔着门道:“辛苦嫂嫂们了,有什么事请随时叫我,我就在外头坐着。”
  屋里,姑嫂姐妹四人听见这话,互相看了眼,都不理睬。
  子淑为玉颜将枕头垫高一些,把掺了冰片薄荷草的香囊递给她,担心地说:“老太太一走,母亲又该生气了,真希望你哥哥能早些回来。”
  玉颜问:“嫂嫂,家里是出了什么事吗?”
  子淑叹气:“自从母亲当家主事,她就开始拿公中的款银去外头放贷,确实挣回不少利钱,早几年还打算给你哥哥买私宅,后来因为我怀不上孩子,母亲就另有打算,但这些年放贷的事不曾断过。于是我猜,这两年边境打仗,又逢各地旱灾洪水,年景实在不如意,不知是放出去的贷一时半刻收不回来,还是有人卷款跑了,母亲手头已经没了现银,才会亏着外头的账,让人家讨上门来。”
  玉颜咳嗽了几声,气道:“当年我出嫁,嫁妆都是大伯父置办的,哥哥和嫂嫂都给我一对金镯子,我娘只给添了几床棉被。大伯父不计较,她就真好意思,我实在无地自容。”
  子淑苦笑:“妹妹风光大嫁,可转过身,她却日日挖苦我的陪嫁太寒酸,再怎么寒酸,也是我爹娘用心置办的,总比几床棉被强。”
  七姜在一旁坐着,一个当娘的,混到儿媳妇和亲闺女一起数落自己,那是得多糟糕,别人家都是小姑子帮着婆婆对付儿媳妇,这家倒好,孩子们亲兄热弟,就上头几个长辈作妖,她们到底图什么?
  “弟妹,我虽懦弱些,可好歹比你早进门。”子淑看向七姜,温柔地说,“往后你还是忍耐些,不必事事处处都与她们顶着来,那清姑娘是最得老太太心的,你总人前人后地让她下不来台,她记恨你,回头煽风点火地撺掇老太太治你,实在不值当。”
  玉颂也轻声道:“二嫂嫂,听说那天在大厨房,要不是二哥哥赶回来,您就要挨打了。”
  七姜说:“他们有本事就打死我,不然打我一下,我必定打还十下,还有你们,明知道上官清阴阳怪气的,为什么要让着她忍着她,她都不是这家里的人。再有,为什么你总想着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呢,哎,只怪我们出身不同,在我们边境,老百姓也是兵,外来的入侵没道理可讲,见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杀完烧成灰,不留一点痕迹。”
  姑嫂三人,呆呆地看着七姜,七姜站起来,一本正经地对她们说:“你们讲道理,处处忍让,让跪下就跪下、让磕头就磕头,结果你们的日子好过了吗,只怕是一天都没有。大嫂嫂,你是好心,怕我眼下厉害将来吃亏,可你每天都在吃亏,说这话,您又能帮我什么?”
  这一边,四夫人房里,老太太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媳妇,说道:“老实交代,亏了多少银子,别真等外头一家家上门要债,闹得满城皆知。到时候他顺水推舟,把你的当家大权收回来,现成的儿媳妇等着接手,那小贱人当了家,还能有你们母子的好,就等着被扫地出门吧。”
  四夫人哆嗦着说:“府里入春花销的三千两,那头的人跑了,还、还有之前投的两千两,要下半年才能收回来,正月里给您的二百两利钱,就是、就是这里头的……”
  老太太冷笑:“可三千两的事,我并不知道。”
  四夫人慌张地说:“是媳妇猪油蒙了心,那头说三个月三成利,我、我就想,三个月而已,哪怕收不到利钱,也不会亏了本钱……”
  老太太大怒:“混账,你是穷疯了吗,现下连报官都不成,白白损了三千两银子,上下一百多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