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死就滚远些。”七姜瞪着面前的男人,大声骂道,“姑奶奶我见着你恶心。”
“哎哟喂,还是个泼辣货,公子我喜……”这男人一面猥琐地说笑着,一面就伸手要拉扯七姜,但突然脸色煞白,浑身紧绷,紧跟着双手捂着下面,痛苦地倒地。
就在刚才,七姜往这畜生的裆下,猛踹了一脚,踹得他子孙后代魂飞魄散。
同行三四个人,先是一愣,接着去搀扶的搀扶,还有上前要来找七姜算账的,个个儿都卷起了袖子。
可是正要动手,边上一个忽然拽了拽同伴的胳膊,他们看向七姜的背后,一个高大的身影正逼近,满身杀气,人还未到,已经将他们镇住了。
七姜哪里知道展怀迁在身后,见这几个怂蛋退缩,越发勇武起来,大声斥骂着:“敢惹姑奶奶我,不要脸的东西,见着个姑娘的就犯痴,你们是发癫的驴子吗?”
却见一道身影,从身边闪过,展怀迁一手托着才买的糕饼,一手就掐上了其中一人的脖子。
那男的个头虽不大,可体态肥胖,即便如此,还是被展怀迁掐着脖子双脚离地,重重地摔到了路边。
在众人的一片惊愕声中,七姜冲上前要再补一脚,却被展怀迁拦腰抱住,说道:“仔细脚疼,我们走吧。”
说着,把点心塞入七姜手里,打横将她抱起,迅速离开了人群。
“我、我可以自己……”
“你走得慢,我们还是快些离去的好,没得等来官差或别的麻烦,暴露了身份。”
七姜问:“你不可以打架的是吗?”
展怀迁摇头:“不是我的事,我不愿别人知道你被调戏了,是我不好,夜市虽热闹,但鱼龙混杂,我不该让你落单的。”
七姜说:“与你不相干的,是那些畜生不好,夜市大路朝天,姑娘家怎么就不能单独一个人来逛逛,该死的是他们。”
展怀迁笑道:“你没被吓着就好。”
七姜捧着热乎乎的点心,说:“你力气可真大,那人那么胖,你怎么就举起来了?”
展怀迁道:“他要是晚饭多吃一口,我就举不动了,一时激怒,大意了。”
七姜哈哈大笑,这一头守在马车旁的福宝和映春,忽然见公子抱着少夫人回来,少夫人还是开怀大笑,两个人都眼放精光,赶紧牵马过来,打开车门放下踩脚凳。
路上,七姜吃了展怀迁买的炸萝卜丝饼,分毫没有扫了兴的不悦,说到自己猛踹了那男人一脚,就显摆起小时候从村尾打到村头的英雄事迹。
展怀迁起先还乐呵呵地听着,后来越听越心疼,这要不是被欺负了,她能和人打架么,那些天杀的混蛋,欺负个姑娘算什么东西。
回到府中,没说得上话,七姜就被张嬷嬷和丫鬟们带走了,展怀迁另有公务要去和父亲商议,两人再见面,已是夜深。
七姜和往常一样窝在床的一边,展怀迁搬来矮几,刚放下,就瞧见她眉头紧锁。
“不舒服吗,吃坏东西了?”
“我脚疼。”
展怀迁眉头一紧:“你用伤脚踹的?”
七姜点头:“那不然我站不稳啊。”
“你真是……”展怀迁将矮几放一边,上床坐到了七姜的脚边,问道,“我可以看看吗?”
七姜探出脑袋看他一眼,用被子半捂住脸颊,轻声说:“那你别给我掰折了。”
展怀迁无奈地摇头,从被子里摸出七姜的脚丫子,才触手就是发烫,脚踝果然肿得更厉害,他摸了摸骨头,七姜虽然喊疼,但还能忍得住,应该没伤得太重。
“明天不能出城钓鱼了,一定要休养几天。”展怀迁说,“先给你冷敷,你转过来睡,这么不方便。”
七姜小声恳求:“别告诉嬷嬷,她会烦我。”
展怀迁道:“外间有凉水,我自己弄,不叫她们。”
第113章 我是怎么了?
冰凉的冷敷缓解了疼痛,展怀迁好像还给抹了什么药膏,然而大清早就出门,七姜这会儿已经困极了,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后来便什么都不记得。
一觉醒来,屋子里微微有亮光,但不同于往日,她今天好好地床头床尾那么睡着,下意识地坐起来,便见那头美人榻上,高大个头的男人,睡得很挤很辛苦。
东方破晓,晨光透过明窗,屋子里越来越亮,展怀迁仿佛能在梦里看见天明,到了时辰便醒来,翻身坐起,他该练功了。
然而睁眼看见的,是床上坐着的人,正呆呆地望着他。
七姜没料到展怀迁会突然醒来,一时愣住,不知该躺下,还是说些什么。
窝在美人榻上一宿,浑身都不自在,展怀迁很想站起来伸个懒腰,又觉得不雅观,便缓缓起身,问道:“醒了吗,脚还疼得厉害?”
七姜摇头:“不疼了,也许下地会疼,可是……你怎么睡这里,去外间炕上睡也好啊。”
展怀迁摇头:“那里会有下人进出,瞧见了多事,何况,我还担心你晚上不舒服,在外面听不见。”
七姜轻轻哦了一声,裹上被子又躺下了。
展怀迁便绕过屏风,伸展筋骨,松了口气后说:“你睡吧,我去练功。”
见七姜不出声,他也不再多说,换了衣裳就出门去。
随着天亮起来,院子里开始有下人打扫的动静,七姜翻了个身,偌大的床铺,她可以来回随意地滚,只是习惯了横着睡,习惯了矮几隔开两个人,挪回到原来的位置,才觉得舒坦。
翻身朝向展怀迁那一边,七姜的心一下一下,跳得越来越急。
昨天那个人说她坏,逮着机会就欺负人,她当时就懵了。
她的确欺负人了,可为什么,总要欺负展怀迁?
七姜用被子蒙住脸,缓缓呼吸让自己平静,耳边却响起赶集那日在酒楼,大白鹅表哥对她说:“小姜儿,你当然可以不喜欢怀迁,但你也可以喜欢怀迁。”
这句话里,每个字都让她的心揪起,展怀迁对她太好了,不论是作为夫妻还是朋友,七姜都幸运自己能遇见这样一个人,可什么才是喜欢呢,她喜欢展怀迁什么呢?
昨天还是笑着醒来,今天就忽然好悲伤,心口像是堵了什么,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纵然思念父母,纵然想要回家乡,可这已经不是她会感到难过的事,明明什么事都没发生,为什么心里那么难受。
“真是的……”七姜掀开被子,大口大口地透气,一手抓紧了寝衣的衣襟,再次蜷缩起来,“我是怎么了?”
大清早,一匹快马飞奔至惜园,陈茵才梳了头,就被夫人请去。
来的是宫里人,隔着纱屏向二位禀告:“窦良娣病危,想见小姐一面,还请小姐立刻回宫。”
陈茵往后退了一步:“她要见我做什么?”
传话的人道:“小的实在不知,还请小姐即刻动身,这是贵妃娘娘的旨意。”
“夫人……”陈茵看向大夫人,用力地摇了摇头,用眼神向她求助,她不想去见窦良娣。
然而这是宫里的传话,大夫人并不能违背,唯有走来握着孩子的手说:“也许见一面,能解开些心结,去吧。”
陈茵还是摇头:“夫人,我不想见她。”
大夫人好生劝道:“你是心底善良的孩子,倘若不去相见,令窦良娣抱憾而终,往后的日子你都会内心不安,你若是狠心的人儿,也不至于如此了。”
陈茵眼中含泪:“他们是要一起羞辱我吗?”
大夫人道:“好孩子,你并没有可以被人羞辱的事,这是你该有的底气,你怕什么?”
贵妃急召陈茵回宫的事,尚未传开,但各家各府在宫中皆有几分眼线,展敬忠早起就得到消息,窦良娣快不行了。
展怀迁练完功,就被父亲叫到跟前,叮嘱道:“良娣若丧,殡礼必然难免,届时姜儿要随你去举哀,进了宫诸多规矩,你如今就该告诉她了。”
“太医怎么说?”展怀迁问道,“当真熬不过了吗?”
展敬忠道:“怕是不行了,方才还得到消息,贵妃娘娘已将陈家女儿从惜园召回宫中,据说是窦良娣想见她一面。”
这话传到七姜面前,她正在吃醪糟卧鸡蛋,嘴里忽然就不甜也不香了,放下勺子说:“何必呢,太子妃心里该多痛苦,我们虽然还不熟,但我能感受到,她对太子对窦良娣的厌恶。”
展怀迁轻声道:“我似乎忘了告诉你一件事。”
七姜问:“什么?”
展怀迁说:“从前,太子妃她很倾慕太子,这是宫里传出来的话,早年皇后还在时,太子也正年少,他们在宫里算是青梅竹马,人人都以为,这会是一段好姻缘。”
七姜呆住了:“当真?”
展怀迁道:“真真假假,如今都不重要了。”
七姜心里很难过,这份难过于此刻,更是比昨日看见陈姑娘的眼泪还难受,怎么会这样,原来怪不得,怪不得她说困在宫里没有自由都不算苦。
“公子、少夫人,看谁来了?”只见映春笑悠悠地进来,身后是玉颂和一个丫鬟搀扶着玉颜,好些日子没见玉颜打扮整齐,今日一见,果然气色好,精神也好了。
展怀迁搀扶妹妹坐下,七姜问她们用过早饭没,玉颜的嗓子还是哑的,但不再没日没夜地咳嗽,气也顺了不少,笑着说:“就是吃了早饭,不能总躺着,下地走了几步,觉得还行,就一路过来了,不论如何,我总该亲自来谢谢二哥哥和嫂嫂。”
七姜头一回见大姑娘,她就是憔悴虚弱的,如今终于见到她原来的模样,哪怕才恢复了五六成,她眼底有了光,笑容明媚起来,真真是个美人儿。
仔细看,玉颂也生得好,展家的儿女,都生得好。
“二嫂嫂,您怎么了?”玉颂见嫂嫂发呆,问道,“怎么看着大姐姐发呆?”
七姜忙道:“你姐姐仿佛变了个人,我都有些认不出来,看傻了。”
可心里想的是,玉颜和何表哥,是不是也很久没见过了,表哥等了那么多年,他等的该是从前青梅竹马的玉颜,可玉颜,再也回不到从前去了。
“公子!”只见张嬷嬷紧张地进来,说道,“不好,窦良娣殁了。”
玉颜轻轻一叹:“今年这春天,是怎么了。”
第114章 七姜的分寸
展怀迁迅速换了素服,要随父亲进宫,却见观澜阁里喜庆的红灯笼,原本为他和七姜婚礼添彩的一切装饰,都撤下了。
只是太子府殁了良娣,官宦私宅中虽不必持服,但也不得余庆,一切还要等上谕,再看如何操办窦良娣的身后事。
院门旁的走廊下,七姜正站在那儿,看着丫鬟摘下灯笼,她从未见过如此精巧华丽的灯笼,上头还嵌着琉璃宝石,就这么挂着,也不怕个贼来偷。
“七姜,我要进宫去了,你在家等候。”展怀迁走来,温和地说,“只是,向来家里都报母亲养病,母亲是不出面的,倘若说母亲养病,又说你伤了,我家女眷都不出面,就不合适了。”
七姜问:“老太太和四夫人呢?”
展怀迁摇头:“祖母和婶母的诰封都是随祖父和四叔的,品级太低,平日里没有特召是不能入宫的。”
七姜眨了眨眼睛:“可是,我也没有诰封……”
展怀迁道:“你是圣上赐婚,即便没有诰封,也是太师长媳,身份不同。”
七姜坦率地说:“我也不是怕进宫,就是我的脚,一瘸一拐的,看起来不好。”
展怀迁微微严肃了神情:“那你还在这里站着,不回去休息?”
“我刚送玉颜去了……”
“快回去歇着。”
说着,展怀迁伸手搀扶了七姜,将她送回卧房安置后,才急忙往大院去见父亲。
收拾灯笼的丫鬟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张嬷嬷从外头回来,责备道:“偷懒说闲话,麻利些把活干完了,不有的是时间说话?”
一个丫鬟笑道:“嬷嬷,方才您没瞧见,少夫人在这里看咱们收灯笼,二公子心疼少夫人脚疼,给亲手搀扶回去,真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张嬷嬷舒展眉头,心里高兴,嘴上还是严肃地说:“不许背后嘀咕主子,你们可越来越放肆,是瞧着少夫人好说话,都不分尊卑了不是?”
丫鬟们忙笑着说不敢,纷纷收了灯笼送去库房。
卧房里,七姜趴在窗前,将外面的光景都看在眼里,不知道嬷嬷又训斥丫鬟们什么,但瞧着没生气,丫鬟们也不害怕,观澜阁里的下人们,要比这府里别处的人鲜活得多。
提起鲜活,看惯了满院子的红绸和花灯,看惯了这屋子里初初贴着大红喜字,忽然之间全都收走,七姜竟有些不习惯。
更可笑的是,分明还记得刚开始,这满屋子的喜气,压得她喘不过气,压得她好生厌恶。
人呐,怎么就变了呢。
“少夫人。”张嬷嬷进来了,说道,“奴婢教您一些进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