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太可惜了,绵绵非常遗憾的想。
  等宽哥练完大字已经快晌午了,兄妹俩连晌饭也顾不上吃就要往外窜。
  冯氏也没拦着,只悠悠的说了一句:“你们可悠着点花,别把钱都花完了。”
  兄妹俩答应一声,脚不沾地的就溜出门了。
  穿过两条小巷后她们到了一个比较热闹的大街,临近年关,街上的人比平时都多了好多。
  绵绵指着前头一家小吃店说:“哥,我请你吃馄饨。”
  以前老爹带她来过一次,这家的馄饨皮薄馅嫩、鲜香可口,她念叨很长时间了。
  玉宽点头:“行,你先过去,我去对面买俩烧饼,光吃馄饨吃不饱。”
  盛馄饨的碗比绵绵的脸还大,白嫩嫩的馄饨上撒了碧绿的芫荽末,倒上几滴香醋,即使是在隆冬时节,一碗下肚后也让人觉得浑身缓和了起来。
  关键这么一大碗馄饨只要三文钱,真的是好吃又实惠。
  吃饱喝足了,兄妹俩又继续上路。
  绵绵先去针线铺子把自己打的络子给卖了,四十根络子换了四十文钱。
  她原本想把这些钱全都换成丝线的,刚好看到有对母女也来交络子。那络子跟她打的样式都一样的,也没觉得活计精致到哪去,但老板娘给对方三文钱一根。
  等那母女走了,绵绵就忍不住问:“怎么她们的络子就那么贵。”
  老板娘笑眯眯的拿起一根对方打的络子:“小姑娘可不是我蒙你,你看人家用的这丝线,那是上好的蚕丝染的,这么一根光丝线成本就要小两文。你要是用这种线打,我也按三文一根收你的。”
  绵绵略一思量就回道:“那劳烦大娘给我也拿这种丝线。”
  老板娘转身拿了一包丝线过来:“小姑娘年纪不大做事倒是痛快。这不是年底了,大户人家都想要好货色。你只要打出来我这里肯定收。”说着拆开一缕丝线给她看:“你瞧这线纺的多滑顺颜色也鲜亮,就是用来绣花也比一般的棉线要好看许多。这可是我家老头子去府城好容易弄到的货,咱县里保管没有第二家有。”
  这丝线确实是看着挺好,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十把丝线就花了绵绵六十个铜板,这回挣的铜钱都不够,还搭了二十文私房钱。
  绵绵有些肉痛的把丝线装进荷包里,转眼又看到一套十分精致的绣花针,打磨的十分光滑,于是她又花掉最后二十个铜钱买了两根老板娘口中“内造府”手艺的绣花针。这一根针的价格在外头能买一包了。
  倒不是她矫情非要用好的,古人都说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既然决定要好好学绣花,就不要那种钝头钝脑还动不动就生锈的铁针了,会影响学习的心情。
  接下来,绵绵跟着哥哥左拐右拐的又穿过好几个胡同,最终才在一个不显眼的铺子前前停下来。
  看到眼前的这家铺子,绵绵扁着嘴问:“哥,你怎么非得来这买,一会抱着纸回去该多沉啊!”
  玉宽叹口气:“我这不是穷吗,这家的毛边纸比别家便宜两文呢,买两刀可以省五文。”
  绵绵很意外的看向老哥:“哥,没想到你这么会过日子。”
  “那当然,我花钱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不省着点能行吗?”玉宽唉声叹道。
  爹娘的意思是过完年就送哥哥去私塾读书,差不多的私塾一年光束脩就要十两银子,加上笔墨的消耗,怎么算都不是一项小的开销。
  想到这里,绵绵摸摸荷包里的丝线,真希望自己现在就能挣很多的银钱来贴补家里。
  可惜了,她现在只能做着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是最简单的那种,好希望可以快点发家致富。
  进到店里后,绵绵看到铺子里整齐摆放的各色笔墨纸砚,心里有一股把全部东西都打包带走的冲动,然而想想干瘪的荷包,这点念头很快被她给压了下去。
  店里的伙计看上去对宽哥的印象还不错,一见到他就笑着打招呼:“哟,陈小哥又来了,这回要买几刀纸啊?”
  “四……五刀,五刀纸,再帮我挑两块好一点的墨锭。”玉宽看了眼妹妹,自觉的多要了一刀纸。
  兄妹俩结完账刚要往外走,迎面正对上一人。
  绵绵第一眼就看到了对方身上月白色的斗篷,上头的祥云暗纹竟然跟自己衣服上的一样!
  对方一抬手,袖子上用的浅蓝色锦缎镶边竟然也跟自己的一样。
  天哪,谁跟我这么有缘,竟然穿了“情侣装”!


第22章 宽哥的新朋友
  绵绵一抬头,正好对上冯云琦含笑的双目:“我刚才还在想,什么时候云锦在这也这么常见了,原来是你啊。”
  小姑娘穿这颜色真好看,衬的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璀璨。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云锦啊,多亏了令堂厚赐,要不然我还真没机会穿。对了,夫人的身体好些了吗?”对于救命恩人的身体情形,绵绵还是很担心的。
  冯云琦微微抿唇:“多谢记挂,多亏了你们送的鳙鱼,家母喝了鱼汤果然好了许多,今天早上还起来散了会步。”
  绵绵跟宽哥对视一眼,忍不住松了口气:“那真是太好了。”
  小姑娘笑起来更好看了,云琦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他看了一眼两人手里抱着的东西,挑眉问:“这是你们买的?”
  说着,把头转向一旁的伙计。
  伙计忙堆脸笑道:“二爷,小的实在不知这两位是您的朋友,要不说什么也不能收他们的钱,小的这就把钱退给他们。”
  绵绵看了一眼宽哥,后者忙摆手笑道:“不用了,这点小钱我们还是出的起的,冯公子要是太客气,以后我们都不敢来了。”
  冯云琦沉吟片刻,从旁边的架子上随手拿起一盒湖笔塞了过去:“行,那些就算了。这盒湖笔就当是我的谢礼,还望莫要推辞。”
  “这不太好吧。”玉宽再次摆手。
  云琦皱了皱眉头:“这湖笔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聊表心意。”
  看到对方还在犹豫,云琦把端着盒子的手又往前伸了一下,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了,那天我可没有坚持给你鱼钱。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不是很正常的吗?”
  看到对方原本好看疏朗的剑眉皱在一起,绵绵心里啧啧暗叹,这小模样太撩人了。放前世,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小姐姐想帮他抚眉。
  这回玉宽才把盒子接过来,大大方方的笑道:“行,你都不嫌我家贫,我也没什么好矫情的,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听了这话,云琦的脸上才重新有了笑模样。虽说家里常有亲戚和故交家的孩子来往,但云琦不喜欢那些人眼底杂七杂八的小算计。
  眼前这个少年虽然看上去傻乎乎的,但眼神干净气质平和,是他愿意结交的那一类。
  他一笑,云开雾散。
  绵绵心底默默的叹了口气,这人才几岁啊就长的这么祸国殃民,以后也不知道要引的几家少女春心萌动。
  “那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姓陈名玉宽,还没有表字。”
  “冯云琦,字修远,你以后可以叫我修远。”……
  绵绵在一旁看着俩半大孩子在那里郑重其事的称兄道弟,心里觉得好笑又不好表现出来,就把视线转向了别处,盯着窗户上的八仙纹看了起来。
  “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要不长辈会担心的。”两人聊了一会儿,玉宽笑呵呵的提出告辞。
  回去的路上,宽哥把云琦公子夸了一路,什么平易近人、温和谦虚啦,末了又抻抻自己的衣襟说:“唉,云琦兄家世好就算了,长的也比我好看,而且还比我用功。你知道吗?他才比我大一岁,已经读完《四书》了,我才开始读《大学》竟然还沾沾自喜。他每天要练一个时辰的大字,我才练半个时辰……”
  然后,他看了一眼绵绵,使劲攥了攥拳头:“以后我也要加倍努力才成,将来定不能给你丢脸。”云琦说了他在京中同等人家的子弟里不算最用功的。人书香世家的孩子都这么用功,自己要是不努力,以后妹妹就嫁不到好人家啦!他可不舍得让妹妹受苦。
  宽哥经常抽风似的给自己打鸡血,效果吗,也不能说没有,但是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绵绵也只是一笑置之。
  俩人回去的路上还没忘给冯氏买了一盒她爱吃的绿豆糕做孝敬。
  果然,看在点心的份上,冯氏没有追究她们在外头晃到黑天的事情。
  到家后,绵绵就把身上的新棉袄脱了下来,想到今天那个人身上的斗篷,还真有缘分,随即有些可惜的叹了口气,齐大非偶啊!
  冯氏听她叹气,不免笑道:“小孩子家家的叹什么气,怎么了,出去把银子都花完了?”
  绵绵摇了摇头,把自己新买的丝线给她看:“我是在想都是丝线价格差的也太多了,这个比之前买的贵好几倍呢。”
  冯氏细细的看了一回笑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些线虽然贵但是品质也好,不过你那手艺……算了,买都买了,你可得好好用,别糟蹋了这么好的线。”
  “您是我亲娘嘛,对我这么没信心。”绵绵不高兴的撅着嘴。
  冯氏挑眉:“就是亲生的,才懒的跟你来虚的。”
  绵绵摸摸自己“脆弱”的小心脏,亲娘真不是一般的毒舌,她都要顶不住了。
  好在宽哥及时转移了冯氏的注意力:“娘,这里怎么多了好几个麻袋啊,里面装的什么?”
  冯氏扫了一眼:“奥,那是西山那边的郭家送来的,听说咱们家什么过冬的菜也没有,特意送了半车白菜和一袋萝卜,还有些五谷和半袋花生。”
  “有萝卜啊,那明天我们腌萝卜干吃吧。总是吃疙瘩头都吃腻了。”绵绵过去扒拉开一个麻袋,看着里面翠绿色的青萝卜笑嘻嘻的说。
  冯氏“哼”道:“你要求还不低,有咸菜疙瘩吃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意见。”自打进城以后,闺女吃东西是越来越讲究了,吃个咸菜疙瘩都要切成丝用香油和醋拌一下,现在又要折腾萝卜条……
  算了,随她去吧!
  云琦脚步轻快的回到家里,就连给父亲请安的时候都多了几分耐心。
  等到了母亲的院子,看着徐氏红润不少的脸色更是开心:“娘,您今天觉得身体怎么样?”
  “我今儿觉得还好,没什么不舒服的。你去哪了,瞧着心情不错。”徐氏看着儿子高兴,自己也跟着开怀。
  云琦笑道:“就去书铺看了一下,生意还不错,等明年母亲生辰儿子就能用自己挣的银子给您买贺礼了。”
  刚开不到仨月的铺子还没回本呢,挣个几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压根不算什么,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去了一趟之后就特别开心。


第23章 海岱书院
  听了儿子的话,徐氏莞尔笑道:“那好,那为娘就等着了。对了,我让人炖了你最爱的老鸭汤,赶紧换了衣服去喝吧。”
  待云琦走了,宋嬷嬷有些担忧的说:“一间小铺子也挣不了几个银子,何苦拿来分散哥儿的精力。”
  徐氏轻笑着摇头:“琦儿是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不会让这些杂事耽误自己学业的。”
  宋嬷嬷立马笑道:“这倒是,二哥儿自小做事就有条理,就算分了些精神,也比某些人强多了。”
  徐氏脸上却没什么笑意,她轻叹一声:“我也不想让他年纪小小的就操心这么多事,可是我这身子骨嬷嬷是清楚的,说不定哪天……趁着我还在多教他些东西,将来有个万一……他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她的病时好时坏,所以她不愿把儿子养成不知人间疾苦的性子,平日多鼓励他出去观察世情,这间铺子也是她建议让儿子拿出私房钱开的。铺子虽小,但是一点一滴都是儿子自己操持的,也算难得的经验了。
  “对了,我那天嘱咐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徐氏端起茶杯轻轻的啜了一口。
  宋嬷嬷正色回道:“已经安排妥当了,保管没有第三人知道她是太太您安排的。”
  徐氏点点头:“过后把她的卖身契给云琦送去。”
  “这,这合适吗?哥儿毕竟还小。”宋嬷嬷有些犹豫。
  徐氏神色坚定:“过完年就11了,也不小了。朝中多少青年才俊自身端正,却毁在了后宅阴私之中。况且咱们家本来就不清净,西院那母子俩可是时时刻刻想找他的麻烦,有些手段也该让他见识见识了,省的被人钻了空子。”
  “是,一会奴婢亲自去跟二爷说。不过太太既然说到了西院,我听说那边一直抱怨底下人手不足想多要几个丫鬟,您看要不要……”
  “你知道,我以前最不屑这些手段的。”徐氏哂笑一声,随即目光转冷:“不过对付贱人用什么手段也不为过,嬷嬷看着安排吧,不要扯到咱们头上就行。”
  看着徐氏眼神里的冰冷,宋嬷嬷心里叹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