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的一并收了起来。
她刚忙活完,大李氏就掂着小脚进来了。
看到绵绵站在厨房门口,她恶狠狠的问:“你刚才跑那么快干嘛?是不是赶着回来藏东西?”
绵绵忙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奶,您老说什么呢?我们家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有啥好藏的?我这不是想着家里没有热水,赶着回来给您和爷爷烧水泡茶呢。”
说完,对着刚进门的冯氏道:“娘,您先陪着爷奶去屋里坐会,一会水就烧开了。”
陈老爷子面无表情的进了屋子,大李氏则走到厨房门口看了一眼,发现厨房的东西少的可怜,除了两个炉子就是一些油盐罐子,只在房梁上挂着一块手掌大的腊肉。
大李氏不屑的嗤笑一下,就知道老三这两口子惯会打肿脸充胖子,那辆骡车肯定是买来充门面的,转身去了堂屋。
小李氏却没婆婆那么好打发,她径直进到厨房里,对着正在烧水的绵绵挤出一对眯眯眼:“哟,好些日子没见,你这丫头可真是胖了不少,看来你家日子过的不错嘛。”
她一直觉得绵绵还是以前那个木讷好骗的傻丫头,特意过来套话。
绵绵委屈的撅噘嘴:“大娘你真会开玩笑,我们家最近天天吃清水煮菜,我都瘦的皮包骨头了。”
实际上是因为她生病,冯氏不让她吃油腻的东西。这大半个月只吃清粥小菜不说每天还要喝苦药汤,能胖才怪。
这个大伯母不会是眼神有问题吧,自己明明是个苗条美女,竟然说自己胖!你才胖呢,你全家都胖!
她本来还想逗逗这个便宜伯母的,但李氏的话践踏了绵绵“脆弱”的自尊心,她一点都不想再搭理这人。
正好水也烧开了,绵绵径自提起水壶去了堂屋。
小李氏又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对着绵绵的背影骂了几句傻丫头,然后扭着身子也去了堂屋。
一进屋,小李氏眼睛先在屋里扫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接着又往炕上扫,待看到炕上摆着的被褥依旧是冯氏当初的嫁妆,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哼,被面都洗的掉色了还不换,真是穷酸!
但嘴上还是满口子的赞道:“三弟妹就是有福,都住上城里的宅子了,以后你们家宽哥儿兄弟就是城里人了。到时候可别不认我们这些乡下亲戚才是。”
冯氏只装作没看见她眼神的不屑,客套的笑道:“嫂子说笑了,快来坐,喝点茶水。”
说着递过去一杯茶水。
小李氏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接着又吐了出来:“呸,这是什么茶,怎么都是些茶叶沫子?”
冯氏眯着眼道:“唉,家里日子艰难,能有这碎茶已经不错了。”
“瞧你这话说的,都是城里人了,怎么还越过越小气了?”小李氏不满的撅起嘴。
原本正在喝茶的老两口也有些不虞的把手里的杯子放下。
冯氏叹道:“唉,城里过日子不比乡下,样样都得花钱。你三弟又是个要强的,眼看着达哥儿科举有望,便说了砸锅卖铁也要供应玉宽读书。这家里如今都紧着孩子上学,别的地方就只好省着点。”
这话陈老爷子听着很顺耳,他赞许的点点头:“老三这回做的不错,子孙读书是大事,宽哥儿既然考上了海岱书院说明他在这上头还是有些天分的,不能耽搁了。”
闻言,小李氏有些不屑的翻个白眼,上个破书院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家儿子马上就是秀才老爷了,就老三家那皮猴子肯定是拍马也赶不上。
一边想一边把手中茶杯里的茶水都给泼在了地上:“你们家就没好点的茶叶了?”
冯氏笑眯眯的道:“刚才说过了,家里实在买不起茶叶。这点沫子还是头年孩他爹帮人拉货的时候人家给的。嫂子若是嫌弃,我就让绵绵给你倒点白开水。”
绵绵在一旁撅了噘嘴,这年头茶叶可是稀罕物,普通人家能拿的出茶叶末待客就不错,还想怎么样?
“白开水没滋没味的,搁点白糖吧。”小李氏大咧咧的吩咐。
想得挺美!娘俩同时腹诽。
冯氏笑道:“嫂子说笑呢,甭管红糖白糖都是金贵玩意儿,我们这状况,哪里能天天备着。”
小李氏刚才在二房那没占到便宜,那边有周太太坐镇,她也不敢再回去占便宜,这会只能紧着三房抠。眼见冯氏不接招,当即发难道:“没有就去买。三弟妹,你这样就别怪我说你了,咱爹娘大老远的好不容易来一趟,要啥啥没有,你就是这么孝敬公婆的?”
第71章 想买铺子
安哥儿原本在炕上玩的正嗨,看到小李氏凶神恶煞的样子似乎是吓懵了,瞬间晴转多云,“哇”的一下哭了起来。
绵绵赶紧过去把安哥儿给抱了起来,转身就听见自家娘亲对大伯母说:“大嫂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瞧把孩子给吓的。”
冯氏见小李氏不懂得收敛,一下就冷了神色。哼,姑奶奶我离开时间长了,都忘了老娘脾气了是吧?
看到老娘这表情,绵绵就知道亲娘这是忍不下去了。
再看另一边的大伯母梗着脖子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绵绵生怕老娘会忍不住爆发。
没想到这时,一向喜欢稳坐钓鱼台的老爷子竟然发话了:“行了,玉达他娘,有话好好说,看把安哥儿吓的。知道你为了孩子科举的银钱着急上火,可也不能逮谁咬谁。”
一边说一边不住的冲着小李氏使眼色,这个老大家的,怪不得昨天白来一趟。又想要银子又想摆谱,老子我都没那么大的脸!
小李氏看到公婆的眼色瞬间明白了过来,忙讪笑着说:“瞧我粗声粗气的喊惯了,忘了这还有个安哥儿呢。哎呦,这才几个月没见,安哥儿长的可真快,白白胖胖的瞧着就惹人爱。来,让伯母抱抱。”
说着,就想伸手抱他。
安哥儿却是傲娇的把身子一扭,然后把头埋在姐姐的肩窝里,只拿小屁股对着小李氏。
看着大伯母身上八成新的对襟褂子,绵绵有些遗憾的想,这衣服要是被童子尿渲染一番应该会更好看。
可惜这小子不配合。
颠了颠手里的小胖子,绵绵心里吐槽了小老弟一番,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说:“大伯母,弟弟有些怕生。”
“没事,小孩子都这样。”小李氏原本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心里一点也不想抱孩子。
这时,冯氏从身上的荷包里倒出十几个铜钱递给绵绵道:“你去街口那割一斤五花肉回来,顺带买块豆腐。”
“好嘞,我这就去。”绵绵把安哥儿递给冯氏,转身就朝门外走去。
一边走一边还使劲拍了拍自己的小胳膊,这个臭小子真是越来越沉了。
大晌午的,好些邻居都在门口晒太阳呢。
大家看着绵绵红着眼眶,忍不住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哟,你们小姐俩这是咋了,怎的都哭上了?”
绵绵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刚才她生火的时候不小心被呛了一下,流了许多眼泪。
看样子,邻居们这是都误会了。
没等她解释呢,又有人问:“我刚才瞧见有几个人去了你家,瞧着挺眼生的,是什么人呐?”
绵绵眼珠子一转,叹气道:“是我爷爷奶奶和大伯母。”
“倒是少见你老家来人,他们来干什么啊?”八卦是人类的天性。
绵绵扁扁嘴:“好像是大伯家的堂哥科举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哎呀,我娘还打发我去割肉呢。各位叔伯婶娘,等我回来再说哈。”
说话间已经一溜烟的跑远了。
“唉,真是个不知事的小孩子,乡下的亲戚来能有什么好事,我猜着八成是来要银子的。”一人笃定的说道。
另一个婆娘立马接口:“要我说啊,百分之百就是了。陈家妹子也是好脾气,要换了我,分家了还腆着脸上门要钱,不拿笤帚打出去就是好的了,还割肉招待?做梦去吧!”
“陈家妹子多大气,能跟你似的……”
众人议论了好一会儿,等到了饭点才慢慢散了。
绵绵揣着铜钱刚走到胡同口就遇上了准备回家的老爹。
陈三看见闺女甩着小辫子一蹦一蹦的样子,心想我闺女真是越看越好看。
“爹,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绵绵看到陈三十分惊喜。
“活干完就回来了。”陈三打了个呵欠,又问:“你跑这来干嘛呀?”
绵绵就把老家来人的事说了。
陈三皱着眉狠狠的拍了下大腿:“你娘昨晚收拾了大半宿,我还说她想多了,没想到还真被她给料中了。这老两口真是……”
他刚想吐槽爹娘一番,抬眼正瞧见闺女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望着自己,顿时把剩下的话都咽了下去。
不能在孩子面前乱说话,万一再把孩子带坏了那就白忙活了。想到这里,陈三对着绵绵招招手:“闺女上车,我带你去买卤肉去,你爷奶来了,要好好招呼。”
听到“卤肉”俩字,绵绵一下就想起了咸香酥软的卤猪蹄,她不争气的咽了下口水问:“不割五花肉了?”
陈三看了看天色摇头:“不割了,这都什么时辰了,割完肉再炒菜那得忙活到什么时候。”
绵绵屁颠屁颠的爬上牛车,笑眯眯的对老爹说:“爹,我想啃猪蹄子了。”
“小意思,一会买俩,你和你哥一人一个。”陈三满不在乎的说道,以他们家的私房,闺女就算顿顿吃猪蹄也不算事。
可惜了,明明有钱却非得藏着掖着的,忒不痛快。
转头想到家里那几位,还好自家家底没有外露,要不然这些人怕是张口就要几百两了。
绵绵大半个月没上街,现在一瞧,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已经换上了轻薄的春装,打眼望去,姹紫嫣红的还真好看。
突然,路旁的一家绸缎铺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因为那家铺子赫然打着“沈记”的招牌。
绵绵悄悄拽了下老爹的胳膊:“爹,那是沈半城家的铺子吗?”
陈三瞧了一眼点点头:“这县城除了他家,谁还敢用‘沈记’的名头。”
绵绵不解的咬咬下唇,明明之前沈家主母都急切到去找二伯母求助了,这会怎么一点事都没有?
算了,横竖跟自家也没关系,索性不去想了。绵绵收回自己的目光,继续浏览起街市风光来。
街道两边的铺子看上去生意都挺好的,即使不是年节也有不少人在买东西。
这年头,投资商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项吧,绵绵琢磨道。
可惜了,打眼望去竟然没有空置的铺子。
第72章 也掀桌子?
父女俩买好卤味回去,大伯母听到动静立马跑出来迎接:“老三回来啦!”
转眼一瞧他手里提溜的几包卤味,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哟,你怎么还买这么多吃的,真是破费。”说着伸手就要去接。
陈三态度热情的喊了一声大嫂,身形却灵活的绕过她,然后提溜着几包卤味进了堂屋:“爹娘,听说你们来了,我特意去买了你们最爱吃的烧鸡和猪头肉。”
“三儿回来了,你瞧瞧你又没外人,怎么还这么破费。”老太太嘴上客气,眼睛却忍不住朝那几个纸包看过去,这味可真香!
看到这些,老太太倒是想起陈三的好处来。乡下日子清苦,就算有钱也不是常常能买到肉的。之前陈三在家的时候,时不时的往家倒腾点野味,家里倒是没缺过油水。
倒是分家后跟着长子生活,日子越发的难过了起来。老大两口子过日子细作,平常别说荤腥了,菜汤里连点油花都难见到。就算捡个鸡蛋也先紧着老头子和大孙子吃,倒是把她给挤到了旮旯里。
想到这里,老太太有些不满的扫了大儿媳一眼。
然后满脸心疼的看着陈三说:“这才俩月没见,你这孩子怎么瘦了这么多!可是活计不好做?要是城里不好讨生活,你就带着婆娘孩子再回陈家村,家里再艰难也不能缺了你那口吃的。”
“你竟在这胡闹,城里不好讨生活,乡下就容易了?这小子从小就不是能下地的,在这好歹能讨口饭吃,真回老家还不喝西北风去!”开玩笑,如今十里八村的谁不羡慕他陈老汉有俩儿子进了城,这要是冷不丁的再回去,还不被人笑话死?
绵绵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们回老家的竟然是老爷子,有些意外。
紧接着她的大伯母也不甘寂寞的接茬道:“爹说的有道理,娘心疼老三也该为他想想,他不是吃庄稼饭的那类人。”
开玩笑,老三家的地还是自家种着呢,真回去了问自己要地怎么办?
想到这里,小李氏又笑道:“娘也别太担心了,您瞧瞧老三买的这些熟食,要是没钱,能舍得买这么多。”
“大嫂这话说的,爹娘好不容易来城里一趟,我就是借钱也不能亏着老人的嘴。再说了,大嫂嘴皮子那么厉害,我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