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秦三和那么多护卫,路上即便是有几个宵小也不敢打清涵等人的主意,所以这一路上倒是挺平静。
秦三尽心尽力,每一处都安顿妥当,宁可少走些路,也要保证每天晚间都住在城镇客栈之中。
再加上有那几个丫头婆子一路伺候着,凡事也不用清涵动手,每天早晚清涵还喝着补养气血的药。
故而一路走来,清涵非但没有折腾的瘦了,反而气色越来越好。
于是,就这么走走停停吃吃睡睡的,一直走了半个多月,直到正月二十五这天,总算是赶到了京城。
古老而巍峨的城墙就在眼前耸立,清涵看着眼前这雄浑高大的城楼,心中不由自主涌起一阵感慨。
眼前就是京城了,这城墙比辽东府的城墙又高出好多,如此壮观的场景,是她前世所见不到的。
今生能有幸来京城见识此等景象,倒是也不枉了。
“秦三,我们在这儿呢。你们怎么才来啊”
还没等众人进城呢,就听见有人在前面不远处喊,仔细一看,正是霍靖祺和袁明泽二人。
原来是这二人早就接到了消息,特意出城来迎接的。
秦三领着人赶着车来到了霍、袁二人近前,跳下马来,跟两人抱了一下。
“袁老大,你不是快要考会试了么不在家闷头苦读,怎么还跑出来接我们了”秦三见到袁明泽,打趣道。
“就因为要考试了,才不能再胡乱看书,否则看昏了头,岂不是更考不出什么了
再者说了,我表妹来京城呢,我能不来迎接祖父和父亲母亲早就在家里等着了,天天都盼着表妹快点儿到呢。”袁明泽朗声笑道。
清涵这时从马车里下来,走到袁明泽和霍靖祺跟前,盈盈一礼,“小妹见过表哥,霍二哥。”:
第二百零六章 袁家人
清涵一行赶到京城,正好与袁明泽、霍靖祺等人遇见。
众人互相见了礼,稍微聊了几句,接着便又各自上马上车,进城去了。
有袁明泽二人在,守城门的士兵自然不敢难为清涵等人,于是顺顺利利的进了京城。
袁明泽的父亲,也就是清涵的大舅舅,如今是顺天府尹,自然在京城也有宅子。
清涵作为袁家外孙女,第一次来京城,理所当然要住到外祖家。
故而马车一路从北城走到了西城,大概走了三刻多钟,才算是来到了袁家的宅邸。
据说在京城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达官贵人多数都聚集在西城这边。
别看袁家才进京两年,可之前袁明泽的父亲袁绍安可是曾经做过两淮盐运使。
自古以来盐运都是最肥的差事,不用刻意去贪,也有不少的好处可拿。
所以袁家的底子很厚,进京之后就在城西买了一处很宽敞气派的宅院,住着很是舒坦。
清涵进京的消息早就有人提前禀报,此刻袁府大门敞开,袁夫人领着一众仆从就在外面等着。
远远地见到袁明泽和霍靖祺等人骑马走来,不用说也知道,这是外甥女来到了。
袁夫人立即带人上前相迎。“泽儿,可是你表妹到了”
袁明泽等人下马,来到袁夫人跟前,秦三率先上前行礼。
“见过袁伯母,秦三护送四妹前来京城,幸不辱命,四妹安然到达。”
自家外孙女认了秦夫人做义母的事情,袁夫人早就听儿子说过了,对于这个,袁夫人当然是乐见其成。
袁家和秦家交好,袁明泽跟秦三又是结拜兄弟,如今袁家的外甥女成了秦府四姑娘,这关系又近了一层,袁家当然是乐见其成。
“三郎一路辛苦,伯母已经让人预备了丰盛的酒菜,等下给三郎接风,也算是对三郎的谢意。”
袁夫人跟随夫君多年,早就历练出来了,再者她对秦三还有霍靖祺也是当儿子一样的疼爱,此刻便满面笑容的说道。
“还是伯母心疼秦三,伯母比我娘对我都好呢。”
秦三这宝里宝气的个性是没得治了,又开始耍宝。
袁夫人被秦三这话给逗笑了,刚要说什么,却见到那边马车里下来了一个女子。
就见到这女孩一身桃红色的锦缎袄裙,外头罩着月白色的斗篷,婷婷袅袅,楚楚生姿的走到近前,屈膝行礼。
“甥女柳清涵,拜见舅母。劳动舅母亲自出门来接,清涵着实汗颜。”
这女孩一举一动都规规矩矩,竟是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
不用说,这就是小姑家的长女了,袁夫人忙上前来扶起了清涵,细细打量。
“果然是妹子亲生的闺女,瞧这模样,有八分与你母亲相似呢,瞧见你,就如同瞧见妹妹一般了。
可惜,我那妹妹红颜命薄,怎么年纪轻轻的就没了呢”
袁夫人见到清涵,就想起了小姑,一时间心中酸楚,眼泪也有些忍不住了。
“是清涵不好,惹得舅母伤心了。”清涵见到袁夫人这般,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又被袁夫人勾动心中思亲之情,不免也湿了眼眶,忙拿了帕子擦拭。
“瞧我,见了你就像见到妹妹,一时伤感,反倒引得你也跟着落泪。
唉,你母亲也是福薄,或许这就是天命吧。罢了罢了,事情都过去这么久,如今再后悔也是枉然。
走,咱们进府去,自从去年大郎送了信回来,说是找到了你们姐妹,你外祖啊,就时常惦记着。
这一次听说你要来京城,高兴的很呢,日夜都在盼着见你,走,咱们先去见见你外祖。”
说话间,袁夫人便扯着清涵缓步而上,进了袁府大门。
大门内,早就停着暖轿,清涵和袁夫人都上了轿,有身强力壮的婆子抬着轿子,一路向后面走去,直奔袁老先生的住处。
至于袁明泽还有霍靖祺、秦三等人,则是先去了会客厅。
袁府不小,清涵坐在轿子里七拐八拐的走了有一会儿,这才感觉到轿子停了下来。
待轿子落地,有人挑开轿帘,清涵这才从轿子里探身出来,旁边的丫头赶忙伸手,将清涵扶出来。
“这就是你外祖父所居住的松院,你外祖最爱青松的苍翠,正好这院中有数棵百年老松,形态古朴遒劲,你外祖父便选了这一处院子居住。
走吧,咱们进去,怕是你外祖都等急了呢。”袁夫人走过来,挽着清涵的手,满面笑容的向清涵介绍,一边领着清涵进了松院。
院子里的婆子小厮等人见到袁夫人和清涵,赶忙上前行礼。
“老太爷一早就在念叨,不知道表姑娘什么时候来到可算是把表姑娘给盼来了,老太爷这回总算安心。”
其中一个年纪在四十几岁管事打扮的男子,开口说道。
这人一看就是在府里伺候好多年,很有些体面,此刻一边说话一边偷眼打量清涵,目光之中露出赞许之意。
瞧这姑娘容颜绝色,穿戴不俗,行止端方,果真不愧是表姑娘,就算与京中贵女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呢。
袁夫人略停下来,向清涵介绍,“这是周清,是这松院的管事,你外祖父身边最得力的人。
你外祖父年岁大了些,不喜身边有丫头伺候,这边院子里,大多都是小厮。
周清跟在你外祖身边也有好几年了,对你外祖非常用心,照顾的比我们都周到。”
清涵闻言,立即向周请行礼。
“见过周管事,外祖父多亏有您照料,我这个外孙女不孝,竟未能伺候过外祖一日,心中着实惭愧。”
清涵也不是那些没见识的村姑,自然知道应该说什么。
果然,几句话让周管事对清涵的印象更好了。
周管事在心中暗暗称赞,这位表姑娘虽然是出身乡野,可是这做派这气势,真的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反而像是精心教养的大家闺秀。
一个幼年便没了母亲的女孩,能出落到如今这般,果真让人钦佩。
“使不得使不得,表姑娘是主子,周请就是个下人,当不得表姑娘一礼。
表姑娘快进屋吧,老太爷等着呢。”说话间,便引领着清涵和袁夫人进屋。:
第二百零七章 外祖父
松院正房厅堂之中,坐着一位老者,看样子大概有将近七十岁了。
须发皆白,清瘦的面庞已然满布皱纹显出老态,只是那一双眼,依旧清明光亮,显得精神头十足。
这人正是清涵的外祖父,袁承业。
袁夫人领着清涵进了厅堂,几步上前,“父亲,涵儿来了。”
清涵赶忙上前几步,跪在地上,给袁老太爷磕头行礼。“不孝孙女清涵,拜见外祖父。”
眼前人是她嫡亲的外祖父,更是母亲的亲爹,清涵这一跪,是替母亲赔罪。
母亲年纪轻轻便离世,让外祖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外祖父难过伤心,在如今说来,也算是不孝了。
袁老太爷早就盼着与外孙女见面了,此刻瞧见这眼前跟女儿十分相似的容颜,不由得有些恍惚。
“芸娘”老太爷喊出了清涵母亲的名字。
“不,不对,芸娘已经不在了,我的芸娘好闺女,她早就不在人世了。”老太爷说着,泪水便忍不住流出来。
“孩子,你快起来,好孩子,到外祖跟前儿来,外祖一直盼着你来京城呢。”老太爷朝着清涵招招手。
清涵从地上起来,走到近前,那边有小子搬过来锦凳,清涵和袁夫人都坐下。
“清涵自出生都未能见外祖一面,今日总算见到外祖了。外祖父一切可好”
眼前人虽显老态,却依旧精神矍铄,眼神清明。
袁老太爷一生与书为伴,气质不同于常人,依旧儒雅从容,让人见了便心生好感。
老太爷看了看眼前的女孩,点点头。
“好,好着呢,耳不聋眼不花,一顿还能吃两碗饭,一口气还能写出一篇赋来,你外祖父我啊,老当益壮。”
袁老太爷很快便缓和了心态,此刻失去女儿的哀伤多少淡去,心头萦绕的是见到外孙女的喜悦。
眼前这女孩长得跟闺女年轻时像极了,只是眉眼间颇有些锋芒,与女儿的温婉不同,想来这女娃的性格,定然是倔强坚韧。
是啊,若非是这般,她一个幼年就失去了母亲庇护的孩子,如何能护得住两个妹妹安然长大
若是没有几分坚韧的性子,怕是早就被那恶毒的继母欺负死了。
眼见着外孙女如此优秀出色,老太爷心中也是欣喜安慰不已。
这才是他袁家的骨血,骨子里流淌着袁家优秀的血液,没有被柳家那些蠢货的蠢劲儿感染了。
“好孩子,见到你出落到如今这般,外祖真是高兴。
是外祖对不住你们,若是早些年就打发人回去柳树屯接你们出来就好了,也不至于让你们受那么多的苦。”
提起这件事来,老太爷就愧疚万分。
当年闺女重病冲喜嫁给了柳志财,再加上芸娘为了那个嫌贫爱富贪慕荣华的畜生跳水,这两件事都让袁老爷子觉得脸面无光。
为了避开闲言碎语,老太爷就离开了平安镇投奔儿子。
谁曾想,这一分别,竟然是永诀,他竟然再无缘见女儿一面。
当初袁绍安还在西南一个小城做知县,地处偏远离着辽东千里万里,再者老太爷也没想到闺女会有不测,便少了联系。
后来又跟着袁绍安到其他地方,路途遥远未能再回乡看望,好不容易前年举家来到了京城。
老太爷惦记着闺女,等家中安顿妥当,便差遣袁明泽前往辽东探望闺女。
不想袁明泽这一去,带回来的竟然是噩耗,他的女儿,乖巧懂事的芸娘,竟然早就不在了。
当初接到消息,老太爷便大病了一场,伤心了好久,到如今才慢慢缓过来。
此刻见到清涵,心中那份愧疚便又涌起,可惜再多的歉疚也于事无补,只能化作一声长叹了。
听见外祖父这般说,清涵心里也有些难受。
“外祖父无需介怀,当年那一切恩恩怨怨怕也是命中注定,合该着母亲跟柳志财有夫妻的缘分。
只是可惜了母亲,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未能亲眼见到我们姐妹长大。”
“柳家不肯善待母亲,如今也没能落个好下场,柳志财已经疯掉了,他后来娶的那个媳妇死了。作恶的人,终究不会有好结果。”
清涵知道老太爷心中还有怨气,于是就把柳志财一家最后的结果说了出来。
“我终究是没能忍心眼看着他们父子在府城冻死饿死,已经托人将他们送回柳树屯了。
那边有房子有地,只要他们能踏踏实实种地生活,混个温饱总可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