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这些事情是儿子儿媳的私事,人家小夫妻间如何相处,旁人还是少插手的好。
皇帝一心维护儿子,又对清涵印象极佳,自然不会让这对儿年轻人为难,故而抢先一步开口,直接驳回了贺相的提议。
“太子与柔嘉郡主相爱甚笃,中间容不得旁人,贺卿家就不必费心思了,至于方家,朕心中有数。”
“方爱卿,此次你前去辽东救护太子有功。
前军都督府缺一位左都督,方爱卿武艺goqiáng熟读兵书,应该能够胜任,还请爱卿莫辞辛劳,出任前军左都督如何”
皇帝处理朝政这么多年,哪里会被这点儿小事情难为住心念一动,便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方二爷原本只是兵部侍郎,从三品的官职,如今一跃成为从一品的大都督,而且手握兵权。
这一份恩赏不可谓不厚,算作是对方府救了太子一命的报答,也足够了。
果然,方二爷一听这话,立即高兴起来,闺女没能嫁给太子不要紧,自己得了实权才最重要啊。
这些年来,他一直被兄长压着,如今好不容易扬眉吐气,哪里能不高兴至于闺女,来日方长,往后还有机会。
想到这里,方二爷连忙跪下磕头谢恩,“微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边方二欢欢喜喜谢恩,那头的贺相爷则是差点儿气歪了鼻子。
那前军左都督的职位,贺家中意好久了,跟贵妃还有大皇子提了好几次,可皇帝那边就是不松口。
没想到竟然被方家给夺去了,贺太师心里这个恼火啊,合着他搅合了半天,实惠都让旁人得了,他什么好处也没落到。
“陛下,太子身负国脉,子嗣不可轻忽。
柔嘉郡主毕竟年岁还小,就算嫁到太子府,怕是一年半载也不能替太子开枝散叶。
方府千金年十七,正是女子最好的时候,若是进了太子府,定然可以一举得男,那才是大齐之幸啊。还请陛下三思。”
贺相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咬着牙再次奏禀。
这个时候,大皇子等人也都反应过来,知道不能让贺相爷一人孤军奋战。
于是不少官员都纷纷附和,提议让太子另外再选两名侧妃,到时候一同进太子府。
眼见着底下很多官员都提议让太子选侧妃,皇帝的脸色可就越发难看起来。
当年他就是先选了侧妃,后来才册立皇后。
大皇子比太子早出生了两年,弄得太子只占嫡不占长,如今才不要儿子也重蹈覆辙。
贺家当年就是占了这个便宜,如今又想故技重施,没门儿。
“朕观柳氏面相乃是旺夫旺子,有宜男之相,定然能为皇室绵延子孙。
柳氏今年已经十五,钦天监选日子大概是秋日或是明年春季,何来年岁小不能开枝散叶之说
诸位卿家都不必多言了,太子只娶正妃。
至于侧妃么,若柳氏成亲三五年后仍未能诞下一儿半女,朕自然会为太子另选才貌兼备的女子开枝散叶,无需诸位卿家劳心费神。”
这位皇帝脾气可不怎么好,这些年一手掌控朝政,哪里允许旁人反驳
尤其这件事算作皇家私事,本来就该是皇帝和太子商议着处置,一群臣子跟着瞎搅合算什么
当即有不少忠于皇帝,支持太子的大臣们也发话了,都赞同皇帝的意见。
如此一来,朝堂上分作了几派,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不过支持皇帝和太子的人数多,最终贺相等人败下阵来,只能垂头丧气,不再说其他。
“好了,若是诸位卿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早朝就散了吧。
朕有些累了,要回宫去休息。烨儿,清涵,你们两个留下,朕还有事情要跟你们说。”
时候不早,皇帝早就饿了,一上午别的没干,就看着贺相等人唱戏,皇帝早就不耐烦。
故而这时也不管其他,挥挥手,示意退朝。
皇帝都发话了,谁还能再说其他于是早朝散去,群臣陆陆续续从大殿出来。
贺相爷一派个个都垂头丧气精神不振,倒是方二爷升了官职,不少人都上前来贺喜。
方二爷虽然遗憾闺女的亲事没着落,可是自己毕竟升了官,也是大喜事一件。
故而很是高兴,欢欢喜喜的受了众人恭贺,就这么笑着下朝。: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家父子
皇帝下了早朝,领着太子和清涵一起去了乾元殿书房小坐。
皇帝不爱亲近后宫,大部分时间都在乾元殿,这边的书房几乎成了皇帝的起居室。
“烨儿,涵丫头,你们两个都坐下吧,跟朕好好说说话。”
皇帝随意坐在了书房里的小炕上,旁边的苏总管赶忙拿了大靠枕放在皇帝身后。
皇帝常年累月批阅奏折,其实腰有些不好,今天早朝时间有点儿长不免有些疲乏。
反正此刻也没有外人了,皇帝也懒得再端着架子,故而便斜歪着放松一下。
“苏安,去御膳房传膳吧,今日早朝散朝太晚,朕有些饿了。”
当皇帝也不容易,半夜就得起来,天还不亮就要去上早朝,很多时候就是垫一口点心。
像今天这样,早朝散的太晚,肚子难免饿的不舒服了。
“陛下,让清涵一起去吧,亲自做几个小菜,陛下应该会喜欢。”
清涵对皇帝可是万分感激,方才在大殿上,要不是皇帝出口拦住了那些大臣的提议,只怕方云芝也要跟着一起进太子府了。
那样就算清涵和沈凌烨一条心,也难免膈应的慌。
皇帝听见清涵这话,眼前一亮,清涵的手艺,比起御厨来毫不逊色。
说起来倒是也挺怀念的,只是清涵的称呼,让皇帝有点儿不高兴。
“朕已经下旨给你们赐婚了,怎么还不叫父皇”皇帝笑呵呵的看着清涵,语气很是亲切。
清涵一听这话就笑了,“主要还是不习惯,谢谢父皇,今日若不是父皇护着儿臣,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些人呢。”
既然皇帝态度这般亲切,清涵本来就不害怕,此刻自然要顺着皇帝的意思,于是言谈间比之前多了几分轻松自在。
“一群闲着没事儿就知道盯着皇帝家事的老东西,要不是他们处理政事还算有些手段,朕才不耐烦跟他们zhouxuán呢。
朕能为你们做的仅止于此,往后还是你们两人相扶持才能继续走下去。
未来如何朕不敢断言,但是有朕在一日,定然护着你们。”
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对璧人,满眼欣赏欢喜之意。
“父皇,沈大哥,我这就去御膳房弄点儿好吃的来,你们先聊着。”
皇帝亲切的态度,让清涵心里跟舒坦,自然不再拘谨,反而像是与家人相处一般。
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随着苏安出门,去给这对父子弄好吃的了。
看着清涵出门,皇帝含笑的点点头,“你小子有福气呢,找了个这么贤惠的媳妇。
朕记得当初跟你母后也是如此,每天朕去上早朝,你母后就精心准备早饭,等朕下早朝回来,正好跟你母后一起吃早饭。”
“你母后的厨艺也非常好,朕最爱吃你母后做的饭菜,有家的味道。”
提起往事,皇帝神色不由得有些恍惚,仿佛又看见了心爱的女人,端着热乎乎的羹汤,含笑伺候他用膳的情形。
“父皇,太子府离着宫中也不远,往后儿臣会经常带着涵儿回来,陪父皇吃饭。”
或许是自幼离开皇宫的缘故,沈凌烨对皇帝没有太多惧怕,反而更多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孺慕之情。
回到皇帝身边后,两个人相处起来也不像是父皇和儿臣,更像是普通人家的父亲与儿子,甚至更亲近。
也正是因此,皇帝对沈凌烨越发爱护。
在皇帝心中,沈凌烨是他的儿子,骨肉相连亲人。
而不像大皇子等人,少了分父子间亲密的味道,更多的是对皇帝的敬畏。
听见儿子这么说,皇帝自然是高兴万分,“那敢情好。
涵丫头手艺好,见了朕也不像其他人那般又惧又怕,胆战心惊的看着都难受。
朕喜欢与涵丫头相处,感觉见了她比那几个公主还亲切。你们能回来陪朕,可是再好不过。
等着过两年,你们再生几个小娃,到时候几个小娃围着我身边喊祖父,那场景一想就觉得无比幸福。”
“烨儿,身在帝王家,着实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当初父皇愧对你母后,不想让你重蹈覆辙。
朕只想你和心爱的女人相依相伴白头到老,涵丫头不错,是个好孩子,你可不许辜负人家。”
此刻的皇帝,就是一个爱子心切的父亲,不是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帝王。
“是,涵儿很好,很出色,对儿子更好,我与她心灵相通,曾发誓今生绝不负她。”
提起心爱的女人,沈凌烨那一身冷凝的气息消失殆尽,就仿佛寒冰遇到骄阳,瞬间便全都化成春水了。
“父皇莫小瞧了她,涵儿的武艺,已不亚于儿子。儿子总觉得,她就是个谜,还有不知道多少儿子未发现的本领呢。
只怕是穷其一生,儿子也未必能全都解开。”沈凌烨笑的那样开心又温暖,再不是人见人怕的冷面太子爷。
听见沈凌烨这么说,皇帝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指点着沈凌烨,去那边架子上取下一个盒子来。
沈凌烨不明所以,只乖乖地取了盒子打开,结果发现里面是一套水杯和水壶。
只是这水杯水壶太别致了,竟是透明清澈,而且造型别致巧夺天工。
“父皇,这是哪里进贡来的贡品这般精巧别致,怕是造价不菲。父皇将其放在书房里,想来是非常喜欢呢。”
沈凌烨见到那一套精巧别致的茶具,也十分惊艳,“想不到大齐竟有此等能工巧匠,倒是让réndà开眼界。”
皇帝闻言摇头笑了,“这不是贡品,这是你那小媳妇送给朕的。
你应该听她说过朕与她相识的经过了吧第二次云来居见她,离开前,她送了朕这一套东西,朕着实喜欢,经常拿出来瞧瞧。
你那小媳妇,可不仅仅是厨艺好,人家脑子更好用,你瞧这东西做的,多精巧啊。”
皇帝对清涵的欣赏溢于言表,谁都能听得出来。
沈凌烨闻言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东西竟然出自清涵之手。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涵儿她竟然会做这些”
想了想,沈凌烨忽然明白了。“估计是她画出来的图纸纹样,找工匠打造的,这丫头,倒是有几分巧思。”: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的味道
御膳房里什么材料都齐全的很,虽然那些御厨们一个个比酒楼的大厨还牛,可是当苏安宣布清涵是未来太子妃时,这些御厨们也就不敢再嚣张,毕恭毕敬的听从清涵吩咐。
有这些御厨们帮忙打下手,清涵做菜自然是容易的多。
一声令下,各种材料便切好准备妥当,清涵只需要掌勺炒一下就可以了。
这顿饭自然做的特别快,没多长时间六个菜就出来了。
不是清涵故意做这么少,主要是皇帝跟太子都饿了,还是赶紧做了饭菜送过去比较好。
等清涵领着宫人太监提着食盒回到乾元殿时,正好见到皇帝和太子两人在喝茶。
喝的正是那天在云来居清涵泡的花果茶,用的是清涵送的那套杯子。
“父皇喜欢花果茶那我回去写几个方子,父皇可以让身边的人换几个花样儿。”清涵笑道。
皇帝闻言点头,“好啊,那最好不过了,自从那次在云来居喝过花果茶,朕一直就惦记着。
苏安记性不错,倒是照着那天的也给朕沏了几回,可是总觉得味道差了些许。
你要是有方子自然好,这东西太医也说了,有许多好处。
朕如今年纪大了,喝不得太多的茶叶,喝一些花果茶倒是有益处。”
“这个容易,花果茶的方子有很多,我挑几个写了给父皇就是。”
清涵一边回话,一边将饭菜摆在了桌子上。
“父皇,沈大哥,这一大早就起来上早朝,估计也都饿了。
我怕你们等的着急,没做太多菜,父皇尝尝看合不合心思,不行我再去另外做几个。”
皇帝跟太子也的确是饿了,于是移步到外面厅中坐下,皇帝看着桌上颜色鲜丽香气扑鼻的菜肴,心情大好。
“看着就很有胃口,挺好,六个菜不少了,多了也吃不下。
朕最怕的就是一到吃饭就摆一大桌子,看了更加没胃口。
你母后还在的时候,也是每次只做三五个小菜,我们夫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