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魏知府做的那些坏事,百姓们激动非常,随便拿了石头烂菜叶等等,砸向囚车里的人。:
第二百八十一章 拍手称快
囚车绕着辽东城走了一圈,沿途的百姓见到魏知府于通判等人被押在囚车里即将去斩首,无不拍手称快。
好多人随便捡起来什么东西都往魏知府等人头上砸,还没等走到府衙呢,魏知府等人已经是头破血流了。
押解囚车的官兵见此情形,赶忙禁止,不然还没等斩首,这几个人就要被打死了。
百姓终究是怕官的,官兵既然不让,这些百姓自然不敢再动手,于是全都跟在囚车后面,直跟到府衙外的宣化坊之下。
宣化坊下,已然搭起了三尺高的高台,太子沈凌烨连同府衙官员端坐于高台之上。
等囚车来到,有差役将魏知府于通判以及云屏山几个当家都从囚车里弄出来,扣上枷锁跪在高台之下。
孙同知从座位上站起来,看了看台下群情激愤的百姓,做了个肃静的手势。
接着才开口说话,“诸位乡亲,今日台上坐着的,是咱们大齐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奉命来辽东,就是为了惩处贪官,肃清府衙吏治,剿灭云屏山的匪寇。”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前天夜间带着两千将士扫平了云屏山,抓住了云屏山一众匪寇。
现将大当家三当家四当家这些罪大恶极之人处以斩首之刑,其余人等,或从军流放,或罚做苦役,皆罪有应得。”
“另外,原辽东知府魏骏达,在任其间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勾结山贼杀害朝廷命官。
原辽东府通判于永德,与魏骏达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做尽坏事。
太子殿下亲自审理判决,今日一同斩首示众,以这些贪官污吏的人头,祭奠那些被无辜ohài的百姓。”
“从今日起,辽东府吏治清平,百姓不再受贪官污吏欺压,不再受匪寇袭扰,可乐享太平,安居乐业。
太子殿下恩准,免辽东府百姓一年税负,以示朝廷安抚之意。”
孙同知在辽东数年,是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好官,沈凌烨安排他来宣布,自然是想让孙同知笼络民心。
毕竟沈凌烨即将离开,名声再好,百姓再拥护爱戴也没有实际用处。
而孙同知则不然,沈凌烨已经决定奏请皇帝,由孙同知升任知府,接下来孙同知还得在辽东数年,他的声望越高,辽东府就越好治理。
沈凌烨的心意,孙同知倒也明白一二,言辞间更加推崇太子殿下,将所有功劳都记在太子头上。
果然,底下的百姓一听这些话,对太子简直是感恩戴德,众人齐齐跪下磕头。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草民等谢过殿下大恩,朝廷恩典,草民永生不忘。”
沈凌烨坐在高台上,看见底下百姓感激涕零的模样,心中却十分难受。
老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小小的恩惠,就会让他们感激不已。
明明魏骏达等害辽东府数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可朝廷只是派人来处理了这些贪官,再减免一年的税负,老百姓就感恩戴德无比感动,这就是大齐最好的百姓。
“诸位父老乡亲,都快起来吧,是朝廷对不住各位。
朝廷失察,任由这等贪官污吏横行,祸害百姓而未能及时处置,才让各位乡亲的日子如此难熬。
幸好当今天子圣明,虽一时被蒙蔽却能及时发现,派了孤前来查案,还诸位一个公道。”
“今日孤在此亲自监斩,看着这些贪官污吏嚣张匪寇人头落地,还辽东一个清平盛世。
还望诸位父老乡亲,安心过日子,往后勤恳耕耘,朝廷减免一年税负,可以让诸位略作休养。
大齐朝廷还需要诸位父老乡亲的支持,孤在这儿,给诸位赔礼了。”
沈凌烨开口说话之时,便已经从椅子上站起来,此刻朝着台下无数百姓深施一礼,以示心中歉意。
台下百姓哪里见过这等事情别说太子了,就是普通的官员,也没有哪个给老百姓行礼赔罪的啊。
底下这些人也不敢站起来,继续跪在地上磕头。
“太子殿下这般,可是要折煞草民了,只要朝廷还想着我们这些老百姓,我们就知足了,知足了。”
一个年纪很大的老者,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沈凌烨见到这个情形,心中也有些不得劲儿,于是再次开口让百姓起来。接着便回到座位上,示意孙同知下令问斩。
几个手执鬼头刀的刽子手早就准备好了,此时孙同知一声令下,刽子手端起一碗酒饮下,最后一口喷在鬼头刀的刀刃之上。
接着手起刀落,五六个人顿时人头落地,鲜血喷涌而出。
人群里发出一声惊呼,接着不知道谁起头,众人高声喊着。
“吾皇圣明,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千岁千岁千千岁。”一时间,欢呼之声不绝于耳。
更有甚者,也不知道是谁那么机灵,竟然跑去找了鞭炮来,就在人群外面点燃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如同百姓们激动的心情。
有一个放鞭炮的,其他人也跟着学,好多人都涌去买了鞭炮燃放,这一下子,卖炮仗的铺子倒是红火了一把。
清涵虽然没有亲自去看斩首,而是在点心铺子里查看情形,不过外面百姓奔走相告的情形,清涵也是看在眼里。
尤其是各处不断响起的鞭炮声,还有百姓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更让清涵觉得心里不舒服。
不过是惩治了一个贪官,就让百姓这等欢呼雀跃。
这就足以证明,魏骏达在辽东府这些年,恶事做尽,惹得百姓深恶痛绝,所以他的死,让百姓们欢欣鼓舞拍手相庆。
然而大齐疆域如此大,不知道还有多少地方的百姓,依旧受着贪官污吏的ohài呢。
沈凌烨来辽东只是机缘巧合,遇见了就不好不管,自然要严惩贪官,还百姓一个公道。
可其他地方呢在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肯定还有更多贪官污吏横行,那些地方的百姓,要怎么熬过去
沈凌烨虽然身为太子,却能力有限,终究不能将天下贪官惩治殆尽。
只愿这件事能够给朝中大臣警醒,让皇帝狠下心来整顿吏治,还百姓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才好。
并不是说整顿贪官一个不剩,那根本不现实,但是那些巨贪大鳄,却必须严惩不贷,这才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第二百八十二章 启程回乡
沈凌烨亲自监斩魏骏达于永德等人,辽东府百姓齐齐欢呼庆贺,太子殿下赢得了辽东城百姓的爱戴。
好多人甚至回家供奉了长生牌位,早晚焚香磕头,祈求老天爷保佑太子殿下,早日登基为帝。
经过这件事,不但太子殿下赢得了好名声,孙同知也跟着受益,辽东府百姓纷纷呼应,请求朝廷让孙同知出任辽东知府。
沈凌烨当即表示,会酌情上奏朝廷,朝廷也会适当考虑民情yi。
魏府已然败落,魏骏达的尸首无人收殓,还有那几个山贼的尸首,只能由府衙义庄收殓之后,埋在了府城外的乱葬岗。
倒是于永德,虽说是抄了家,可家人还在,有人给收殓了尸首。
埋葬之后,于家人便悄悄离开了辽东府,再也没有出现过。
府城百姓一直欢庆到傍晚,鞭炮声这才渐渐没有了,沈凌烨和清涵这天哪里也没去,就在驿馆里吃了晚饭休息。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三,正是秦府小xiaojie秦婉容的满月宴。
秦府在辽东人缘极好,府城里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几乎都跟秦府有往来。
早就听说秦府得了个千金,大家伙都在盼着秦府的满月酒呢。
正好又赶上了秦大郎秦二郎荣耀归来,可以说是双喜临门,一大早,前来贺喜的人便络绎不绝。
秦府这边更是喜气洋洋热闹不已,府里上下人等欢天喜地满面笑容,秦老爷秦夫人招呼着前来贺喜的客人,忙了个不亦乐乎。
秦谨言一直陪在媳妇身边,看着媳妇怀里酣睡的女儿,更是无限满足。
方夫人还有陆氏和方云芝,一早也跟着忙活,方云芝的目光一直朝着门口看,就等着太子表哥出现。
前次秦府家宴上,方云芝被陆氏提点了几句,心境大有转变,今天特意装扮一番,想要好好表现,让太子另眼相看,故而这时便有些着急。
方云芝正在左顾右盼等着太子出现的时候,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喊道,“太子殿下,柔嘉郡主送贺礼两份,祝贺秦府千金满月。”
听见这声音,方云芝精神一振,表哥果然来了,方云芝下意识的拢了拢头发,想要以最优美的姿态出现在太子表哥的面前。
然而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太子出现,只见到一个随从模样的人,从外面进来。
那人走到秦老爷面前行礼,“小的奉太子殿下之命,送来贺礼,恭贺秦府千金满月。
太子殿下和柔嘉郡主思乡心切,已经带人离开府城前往东宁柳树屯了。殿下留下话,说是会在柳树屯住一阵子,等着那边处理妥当之后,再回府城。”
此话一出,满屋子的宾客都愣了下,大家都以为太子今天也能出现呢。
好多人都想趁着今天这个机会跟太子见面,不说是拉拢关系,好歹混个脸熟也不错啊。
不成想,太子竟是直接离开了府城,不少人心中都有点儿失望。
倒是秦老爷不觉得如何,清涵思念亲人,哪里还能在外面继续住着这边的事情既然已经有个了结,太子和清涵自然要回乡探亲。
“惟愿殿下与郡主一路顺风,早日与家人团聚。”
秦府的réndà多都能理解太子和清涵的举动,方云芝却被气坏了,她一大早晨精心打扮就是为了让太子表哥发现她的好。
结果呢连表哥的人影都看不到,她怎么可能不生气气的方云芝差点儿将手里的帕子撕了。
要不是陆氏眼疾手快扯住了方云芝,估计方云芝当时就能夺门而出,跟着去追太子了。
“小妹,万不可冲动冒失,今日是婉姐儿的满月宴,你是婉姐儿的姨母,万不可做出任何失仪之举。
太子虽然离开,可早晚还会回来,总有见面的时候。
你若是这时胡闹,当心大伯母恼了,直接将你送回京城去,那往后别说是见太子,怕是连靖北侯府的大门,你也未必能出的去了。”
亲家府上闹出笑话来,方府的脸面可就丢大了,以方大夫人的手段,肯定不会饶了方云芝,到那时候,方云芝可就后悔莫及了。
陆氏眼gx亮看事准,自然不能让方云芝犯下这样的错误,所以一边伸手拦着,一边低声劝解。
方云芝心有不甘,刚想拨开陆氏的手,却听见那边大夫人轻轻咳嗽了一声。
抬头正好看见了大夫人朝着她这边看过来,目光里带着警告的味道。
吓得方云芝心头一跳,不敢再有所动作,只能低下头,乖乖不动了。
方云芝消停了,陆氏和方大夫人也都松了口气。
她们还真是怕方云芝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万一这个时候闹起来,那可真是把靖北侯府的脸面都丢尽了。
方大夫人暗中决定,在秦府住个三五天就走,不等闺女一起了。
看这个样子,太子殿下是从心里厌烦方云芝,就算他们住到太子回辽东府,太子殿下也绝对不会跟方云芝同行回京的,到时候扔下他们先走,反倒更尴尬。
秦府这边众人贺喜,方云芝方夫人等人各自谋算。
清涵跟沈凌烨,已经带着一百名护卫,还有曹云赵文虎等十数个云屏山的人,骑马的骑马,赶车的赶车,也不管外面大太阳火辣辣的,就这么一路向着东宁行去。
“涵儿,这个天气赶路着实辛苦,你和郑姑姑她们在车子里,就不要穿太多衣裳了,怎么方便怎么来。
咱们今天出来的有点儿晚,要多赶路,尽量赶在初五晚间回到家里,所以路上辛苦些,告诉大家咬咬牙坚持住。”
沈凌烨骑着马,始终跟清涵的马车并行,一边走一边叮嘱清涵道。
“沈大哥放心吧,我准备了不少消暑的东西呢,马车里都放了冰,还好不怎么热。
我们都没事,倒是你们在外面骑马,这大日头底下,千万当心,别中暑了。
后头车上有好多瓜果,休息的时候分给大家伙吃,这么热的天赶路,一定要当心。”
清涵出门做了万全的准备,今天早晨做了好多冰,分发在每个马车里。而且后头一辆马车上,拉着的全都是瓜果。
府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