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田园:捡个太子好种田-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这是突发奇想,也没能预备酒席,只备了些茶水点心瓜果,诸位请随意。”

    沈凌烨的态度不算冷淡也不算亲切,面容平静看不出喜怒,当然,这般态度在旁人眼里,已经是挺亲切了。

    地上跪着的人这才起身,一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各种奉承的话层出不穷。

    “殿下英明神武,一来到辽东便剿灭了云屏山匪寇,又铲除了魏骏达于永德这两个贪官,着实是大快人心啊。

    殿下不知,如今殿下在辽东府百姓的心中,就如同神明一般,太子殿下救民于水火,实在是我等的大恩人啊。”

    “不瞒殿下说,往常我等每日都是战战兢兢,府城各种苛捐杂税非常多,名目繁复花样频出,我等真是不堪其扰。

    如今殿下开恩,免了我等一年的税负,往后也都照着朝廷正常税负征收,对于我等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也能让我等稍作喘息休养。”

    “以往哪有这等机会不交税负不成,为了交税负就得更加努力经营。

    可偏偏这云屏山匪寇一个个眼睛都盯着我们呢,但凡是从外面运来点儿值钱的货物,肯定就被云屏山的匪寇半路劫了,唉,日子艰难啊。

    如今好了,没有云屏山匪寇袭扰,我等都可安心做生意,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沈凌烨听着这些话,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波动,一如之前,“诸位过奖了,孤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辽东府百姓受了几年苦日子,往后就好了,孤此次回京之后,定然奏请父皇,升孙大人为知府。

    孙大人为官清正,定不能像魏骏达那般,往后尔等要多支持孙大人,齐心协力让辽东越来越好。”

    这些人也都知道孙大人的品性,如果孙大人能够成为知府,辽东百姓的日子肯定能好过许多。

    于是都纷纷表示,以后一定多支持孙大人,支持府衙的决定等等。

    沈凌烨听了点点头,再次开口,“辽东府如今算是有了盼头,可真定府保定府的百姓,却深陷水深火热当中。

    这几处府城开春时遭逢大旱,好不容易把地种了,本以为有点儿盼头,结果又遭了蝗灾。

    如今这几处府城百姓民不聊生,灾民遍野,着实可怜。唉,孤听闻这等消息,心中着实替这几处的百姓担忧。”

    “孤请诸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拜托诸位,各自捐出一些粮食来,用作朝廷赈灾。

    不知道各位能否替朝廷,替陛下,替孤,分忧解难”到了这儿,沈凌烨才算是说出了这次品茶的真正目的。

    众人一听这话,都愣了下,还没等有人说话,太子拿出了一摞纸,不是旁的,正是方才这些人送来的礼单。

    “诸位,孤身为太子,有食邑有封赏,诸位辛辛苦苦攒下的这些东西,着实收不得。

    若诸位肯替孤分忧解愁,能否麻烦诸位,将礼单上的这些礼物,折换成相应的粮食

    孤派人送去真定保定,救灾民的性命,也算诸位功德一件,如何”

    此话一出,所有人全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使这么一手,这可该怎么办:



    第三百零九章 捐赠粮食

    “殿下说的这是哪里话殿下忧国忧民,一心为百姓着想,大齐能有殿下这等储君,乃是百姓的福气。

    既然真定保定两府受灾,我等自当援手相助。”开口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秦老爷。

    太子宴请府城比较有名望的乡绅富商,秦老爷虽没有官职在身,可是在辽东府却威望极高,自然不能少了他。

    秦老爷就坐在太子的左下首,这时便直接开口说道。“秦家愿意出粮食一千石,支持朝廷赈灾之用。”

    秦老爷慷慨解囊,一下子就捐出了一千石。

    如今这年月,大宗的粮食都以石做重量单位,基本上,一石粮食差不多是一百二十斤。

    一千石,那就是一万二千斤,可不是小数目了。

    当然,以目前的粮价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白米一石左右,买高粱米或者苞谷两石左右。

    这么算下来,一千石如果都是白米的话,就是一千两。

    对于秦府来说,自然无关痛痒,对于在场的这些人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他们给太子预备的贺礼,算下来也差不多有这些了。

    众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两者价值相差不大,而且还能落一个好名声。

    当然,指望讨好太子是指望不上了,不过眼下这个情形,他们也不敢说不同意,要是谁敢说个不字,估计就要等着太子殿下清算了。

    于是,众人纷纷开口,都同意捐赠粮食。

    当然了,沈凌烨事先言明,只收粮食不收银钱,让各家量力而行。

    毕竟此时新粮还没下来,去年的粮食存储也未必那么多了,不能因为要捐粮食,就把人家的粮仓掏空。

    所幸,辽东府这边土壤肥沃粮食产量不错,这些人手里都有良田无数,每年收上来的粮食数万石。

    有句老话叫做手里有粮心不慌,但凡大户人家,都会有专门的粮仓。

    存下的粮食三五年内都吃不完,可以说是新粮压旧粮,捐出千八百石的,倒是不成问题。

    就这样,众人各自报上自己能拿出多少粮食来,拿出来的是哪一种。

    那边沈凌烨命孙同知等人记录,并且跟孙同知说好了,沈凌烨留下五百士兵帮忙收粮。

    等粮食全都收齐,有秦三霍二领着,直奔真定那边前去救灾。

    这些等于是太子发话,民间自行筹集,不用等朝廷的批复,省的一层层手续走下来,粮食不知道要被扒走多少,还耽误了时间。

    众人见太子的确是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一个个倒是也挺感动,于是各家另行派出家丁护院十人,随同一起前往真定保定,帮忙赈灾。

    “诸位高义,孤十分感激,诸位放心,捐赠粮食的名单,孤会留一份送往京城。

    诸位此番仗义援手,必须让朝廷知晓。”

    其他的话,沈凌烨没说,不过大家伙都明白,就算是朝廷知道了,大概也不过是口头嘉奖一番。

    可不管怎么说,太子这般做法,总比那些贪官污吏好多了。

    这是正经替百姓做事,而不是收受好处中饱私囊,所以大家伙也都很是敬佩,谁也没有怨言。

    就这样,沈凌烨请人喝茶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众人又在一起随便闲聊了一会儿,接着便各自告辞回家,准备粮食去了。

    等着这些人一走,秦三就朝着沈凌烨竖起大拇指来,“高,实在是高啊。

    太子这一招用的太妙了,既让这些人出了钱,还落了个好名声,又能解真定保定两府百姓燃眉之急,果真是高招。”

    沈凌烨叹了口气,“我宁愿不用这样的办法,只希望大齐百姓都安居乐业。只是这天灾非人力可控,我也是无奈。

    天灾不可控,但可控,你们前去真定保定,切记一定要谨慎行事,第一确保百姓能填饱肚子。万万不能让灾民聚集闹事引起更大的荒乱来。”

    “我会给你们令牌便宜行事,当地官员如果敢有所阻拦,记得立即派人回报,我会处理。”沈凌烨神情严肃的叮嘱。

    “是,殿下放心,我等定不负殿下所托,一定会把辽东府捐赠的粮食,一粒不少的送到灾民那里,让灾民填饱肚子。”

    秦三跟霍二也都神情十分严肃,他们知道,这可是关系这无数百姓的生命,有半点儿差错,弄不好就有人会因此而饿死,所以谁也不敢大意。

    “好,那明日就由孙大人领着你们两人收粮,粮食装好了找车统一送去真定保定。

    那五百将士护送你们前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沈凌烨又叮嘱了几句。

    就这样,事情安排妥当,众人这才有心情说点儿家常话。

    秦老爷告诉沈凌烨,方夫人在满月宴之后的第三天,就领着陆氏还有方云芝离开了。

    方云芝自然是百般不乐意离开,非得等沈凌烨回来,可惜没拧过沈凌烨,最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

    “殿下,按说方家跟秦家有亲,我不该跟殿下说这些。

    可方云芝的事情,殿下最好心里有数,早点儿解决,不然,怕是会惹出其他麻烦来。”

    秦老爷已经从秦三那里知道了清涵跟沈凌烨最初见面时的情形,不由得有些担心。

    那方云芝一看就是个任性跋扈的女孩,估计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尤其是这一次来辽东,沈凌烨根本不搭理她,就怕她恼羞成怒,往后万一暗地里对付清涵就不好了。

    提起方云芝,沈凌烨也有些头疼,“秦伯伯,这件事我回京会去方府,跟外祖母说清楚的。外祖母通情达理,想来会帮忙劝着。

    我跟方云芝根本不可能,还是让方家给她找个合适的亲事出嫁算了。”

    沈凌烨对方云芝没有半点儿心思,自然也不愿意看见方云芝这般纠缠,只是自打他回京以来一直忙着,还顾不上方云芝这边呢。

    看方家的态度,似乎大房对这件事并不在意,唯独二房还不肯放手。

    或许他真的应该跟外祖母还有二舅舅好好谈谈了,不能由着方云芝这么胡闹下去。

    秦老爷点点头,“嗯,殿下心里明白就好,我也是替清涵担心。

    清涵性子傲,这些事情若是处理不好,哪天清涵跟方云芝闹起来,就更难办了。”秦老爷叹气道。:



    第三百一十章 赶回京城

    朝中出了事情,沈凌烨自然没那个闲心还在辽东久留,于是第二天就带着人离开了辽东,返回京城。

    沈凌烨着急走,肯定又要日夜兼程赶路。

    原本打算自己带人先走,留下清涵姐妹还有冯云朗等人后面慢慢走呢。可清涵不乐意,非得跟沈凌烨一起不可。

    于是只好留下清雅清媛郑姑姑她们,还有冯云朗等人,跟着秦老爷秦夫人等人一同出发。

    正好方氏刚出了月子没多久,秦芷萱怀孕刚满三个月,也不好太着急赶路,他们一起作伴也方便些。

    沈凌烨和清涵等人日夜兼程往回走,途中路过永宁州和永平府时,两处的官员长了记性,倒是没像之前那样惊扰百姓出城迎接。

    不过沈凌烨心中有事,倒是在这两处都停顿了一下,依旧用老办法,从这两处又征得许多粮食。

    这一次沈凌烨派了曹云、连锦城、赵文虎等人率领将士们护卫粮食,等秦三霍靖祺来到时汇合起来一起往真定去。

    沈凌烨在这三处地方一共征集了粮食近二十万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马车根本不够用。

    秦三和霍靖祺想了不少办法借调还是不够用,只好分作几批。

    幸好沈凌烨留的人手足够,加上三处的知府知州都比较机灵,派了人手帮忙,秦三、霍靖祺护送第一批走,连锦城、赵文虎、曹云等人在永平府等候,等秦三领着车队回来,再运送第二批。

    这边众人都在为运送粮食而忙碌着,那头沈凌烨和清涵等人只率领了一百护卫和五百将士,轻车简行日夜赶路。总算在五月二十六这天上午,回到了京城。

    沈凌烨谁也没惊动,就这么悄悄地进了城,直奔皇宫而去。

    进了宫来到乾元殿,侍卫们一见到太子和柔嘉郡主也都十分惊讶,连忙往里通报。

    皇帝正在乾元殿书房批阅奏折呢,冷不丁听侍卫说太子和郡主回来了,皇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快,赶紧让他们进来。”

    儿子离京一个多月,皇帝早就惦记着了,这时干脆连奏折也不批了,放下笔,等着儿子进来。

    少顷,就听见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接着便看到儿子儿媳双双从外面走进来。

    这二人一看就是才进城,身上穿的都是骑装,清涵还是一身男儿打扮呢。

    两人头上脸上都罩着一层灰,是路上的尘土,看上去果真是有些狼狈。

    “儿臣、儿媳叩见父皇。”二人走到近前,便要跪下行礼礼。

    “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了。”沈凌烨说的,是人头的事情。

    皇帝哪能让儿子儿媳跪拜不等二人跪下,便赶忙摆手,命旁边的内侍将儿子儿媳扶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能平安回来就好,在朕跟前儿,还弄那些虚礼做什么

    快,赐坐,上茶,太子和郡主一看就是风尘仆仆急着赶路回来的,快弄点儿茶水来,让他们润润喉领。”皇帝赶紧吩咐身旁的内侍道。

    苏安最有眼力劲儿了,沈凌烨和清涵刚一进来,苏安就去沏了茶水,此刻端着茶水送到了沈凌烨和清涵的面前。

    “太子殿下,郡主,先喝杯茶润润嗓子吧,一路辛苦了。奴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