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田园:捡个太子好种田-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大皇子顺顺利利的将乌兰朵迎娶回府。

    大皇子妃虽然满心不甘,却也无可奈何,谁让贺家已经倒台,没人能给她撑腰了呢

    倒是宫里的贵妃很高兴,儿子又找了一个大靠山,而且还借着机会让皇帝解了她的禁足。

    这可是大好事,只要不继续关在翠华宫,她往后就有办法重新夺回统理六宫的权利,这个后宫,早晚还是她说的算。

    大皇子娶了侧妃,接下来就是二公主与驸马定亲过礼的日子。

    皇帝让钦天监选了日子,定在了冬月初八,这时间也有点儿紧。

    幸好袁家一早就预备了像样的聘礼,再临时凑了些,一共一百六十抬的聘礼,送去了淑妃的景宸宫中。

    二公主与袁明泽,按照皇家的规矩定下了亲事。

    进了冬月,开始零星的飘雪,外面天气越来越冷,晚间多少会有冰冻。

    这个时候,定兴那边的作坊,开始制作粉条。

    漏好煮熟的粉条捞出来挂在木杆上,拿到外面冻一晚,冻的梆硬,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才更筋道好吃。

    定兴那边清涵早就吩咐过,上冻之前将所有的洋芋和番薯都粉碎了做成粉子。

    作坊的管事干活很不错,加上作坊里的人手也足够,果然赶在上冻之前,将所有的番薯和洋芋都加工了出来,接下来一直到年前,就是抓紧时间漏粉。

    第一批粉条,在冬月初十前后便送到了京城,清涵一看,这粉条的品质果真不错,当下也就放心了。

    于是在京城找了一家合作的商铺,跟人家说好了,在外面弄个免费试吃的摊子。

    然后清涵让云来居的几个大厨过去帮忙,就在铺子外头支起好几口大锅,锅里炖着猪肉粉条、鸡肉粉条、白菜粉条,路过的人可以盛一小碗品尝,不用花钱。

    人都是这样,一听说不要钱,恨不得整个儿京城的人都过来凑热闹,将铺子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幸好清涵手底下的人都有经验了,秩序维持的不错丝毫不乱,所以别看那么多人围观凑热闹,倒是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大家伙尝了这粉条做的菜,都觉得味道不错,赞不绝口,接着铺子里的人还给大家讲解了做法,同时告知众人,粉条的价格。

    大家伙一听,这价钱不高,当即就有不少人买上一二斤回家去,做着吃个痛快。

    免费试吃三天,粉条这种新鲜物件儿算是在京城里打开了局面,好多人都到铺子里去采买,更有不少客商前来找清涵,打算也销售粉条。

    清涵从这些客商里,又挑了两家,其余人都没答应。

    粉条是个新鲜玩意儿,最开始价钱不高不低,若是太多铺子销售,就怕是商家为了争生意,压低了价钱,那还挣什么钱

    清涵派人给定兴作坊那边送了信,让作坊那边严格控制出货。

    每一个前去进货的商铺,都要跟人家签契约,每一个县城只有一家销售,府城可以有两家,这样才能确保销路和价格。

    并且作坊这边统一定销售价格,不允许私自降价销售,如果被发现违规,商铺交的押金就会被扣下。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价格一致,又控制了销售渠道,各地的粉条卖的都不错,定兴作坊这边,前来进货的客商排着长队等。

    各地客商前来进货,总要吃住,相应的也就带动了定兴城的经济。

    定兴知县一见这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简直高兴的都合不拢嘴,暗中动员附近村镇的百姓,来年要多种洋芋和番薯。

    百姓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乐意,不少人都提前准备,预留出洋芋和番薯种,人们的观念,在一点一点的改变。

    定兴的粉条作坊生意红火,清涵在京城外面弄的那一处小作坊也没闲着。

    清涵将他们从保定真定两府运回来的辣椒,除了留一部分给云来居使用之外,大部分都送到了作坊。

    清涵亲自试验,配制出十几种风味儿的辣酱。这些辣酱先是在云来居试着推广,反响不错。

    接着就有客商过来谈合作,清涵从中挑了些比较有实力的商户合作,帮着她销售这些辣酱。

    如今的人们对辣椒这个新鲜事物还不是特别了解,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种吃法。

    尤其是这大冬天里,弄了辣酱回去做菜佐餐都很好,有的人甚至拿去涮锅子,味道更是奇佳。

    一时间,这辣酱竟然风靡京城,好多人都买了回去吃。:



    第四百七十章 冯家提亲

    粉条和辣酱的销售都很好,相对的也带动了云来居的生意,毕竟云来居是第一个将粉条用在菜品上的。

    云来居的大厨在清涵的指点下,弄了不少新花样出来,再加上冬天冷了,云来居推出了多种口味的火锅,生意比天暖的时候更红火。

    云来居的生意异常火爆,清涵也越发忙碌。

    城外的庄子要往府里报收成,两处作坊也时不时的往回报收益,再加上太子府那边还有一摊事情,清涵每天都不得闲。

    冬月十六这日,冯云朗冯云舒两兄弟请了媒人,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郡主府提亲。

    清涵这边,请了袁夫人和秦尚书夫人帮忙。

    清涵毕竟是个没出嫁的姑娘,很多事情也不懂,更不知道京城这边的规矩,找袁夫人她们来帮忙,省的闹笑话。

    巳时中,冯氏兄弟带着人来到了郡主府,郡主府这边敞开大门迎接,将冯家一行人让到会客厅。

    众人见了面,一番寒暄之后分宾主落座。冯家请的官媒照例按着规矩,向柳家提了亲事。

    云舒和清雅的亲事早就说定了,如今也不过是走过过场,柳家这边也不会特意难为冯云舒,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这还是小妇人做媒以来最轻松的一回呢,不用小妇人来回费口舌,亲事就说成了,这份谢媒钱拿着真有点心虚。”

    媒人在接过冯云朗给的大红封时,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天上无云不行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劳动徐夫人前来,费心费力,些许谢媒钱是应该应分的,徐夫人尽管收着,往后还有好多事情要麻烦徐夫人呢。”

    袁夫人也给媒人塞了个大红封,一边笑着说道。

    媒人并没有出多少力气,却得了两份谢礼,自然欢喜万分,“夫人有事情尽管吩咐就是,小妇人随时听候差遣。”

    自古以来,能做媒人的都机灵通透,徐夫人在京城做官媒也有些年头了,哪家什么情况她都烂熟于胸。

    像郡主府这般出手阔绰又省事的活,她巴不得多遇上几个呢,自然会尽心尽力帮忙,反正人家也不会亏待了她。

    提亲的程序正常走完,接下来清涵命人预备了酒宴,留冯氏兄弟还有媒人一起用酒席。

    这时候清涵也让人将清雅请了出来,一身锦衣华服精心打扮的清雅出现在众人眼前,冯云舒的目光直接黏在清雅身上挪不开了。

    虽然早就知道清雅长得很好,但云舒还从没见过清雅这般精心打扮的模样呢,当即脸红心跳,想要低下头,却又舍不得,还真是有点儿。

    好在大家都是过来人,谁也没点破,冯云舒缓了缓神,好歹平复了情绪。

    清雅其实跟云舒的心情差不多,今天的冯云舒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宝蓝色的锦缎长袍衬得他面如冠玉。

    别看云舒只有十五岁,个子却已经很高,只是身形略有些瘦,显得单薄了点儿。

    站在那里就如同青松翠竹一般,挺拔有朝气。

    冯云舒长得自然是不错,五官端正眉目清俊,尤其是眉眼间那股子书卷气,更显得温文儒雅彬彬有礼。

    清雅有心多看云舒几眼,又怕别人笑话,只打量了几眼,便满面羞红的低着头,不敢再看云舒了。

    瞧见云舒与清雅这般,清涵多少也算放心了,之前她还担心呢,不知道这俩人之间有多少情意,是否能够让他们携手走完这一生。

    如今看来,俩人还真有点儿意思,往后相处多了情意更深,应该不会错的。

    时候不早,酒宴摆在花厅就要开始,正好沈凌烨忙完了朝廷里的事情也赶过来,于是清涵请了众人移步花厅用酒席。

    有沈凌烨陪着冯云朗冯云舒兄弟,袁夫人和秦尚书夫人陪着媒人,加上郡主府预备的酒宴丰盛无比,中午这顿酒席,自然是无可挑剔。

    “云朗哥,嫂子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快要生了啊”

    酒席过半,大家便开始闲聊,清涵想起来冯云舒的妻子秦芷萱。

    当初冯云朗夫妻进京时,秦芷萱怀孕三个多月了,清涵仔细算了算,好像就在最近应该要生产。

    “嗯,是快了,估计就在这十天半月。

    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城外一处庄子上,跟着师傅一起住。

    前两天师傅说我的医术已然小成,接下来需要多给病人看病,从中总结经验,不能再靠着书本上所写,需要活学活用才可以。”

    “师傅有事情要出门云游,加上芷萱也快要生产,我打算在京城里找一处小院子住下,安心等着芷萱生产。

    待她生了孩子满月,我想着找个地方开一家小医馆,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学习。

    师傅送了我许多珍贵的行医手札,还有各种药方,师傅的医术不能被埋没,我得多实践才行。”

    冯云朗说起了自己跟随云真人学医的一些事情,还有未来的规划。

    自家师父是个什么脾气,没有人比沈凌烨更清楚了,云真人向来是闲云野鹤悠闲惯了,不爱拘束,也不喜在某一处停留太久。

    这一回要不是为了救沈凌烨,云真人才不会在京城外住上一年多,想来师父是真的住够了,这才离开的。

    “嗯,开一家医馆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当然,如果你同意,我可以安排你进太医院。

    太医院里多得是杏林高手,你到了那边,或许能学到更多。”

    沈凌烨原本打算,就是让冯云朗跟云真人学医之后,将他安排进太医院去历练学习,当然,这件事还得冯云朗自己同意才行。

    冯云朗摇摇头,“太医院虽好,却是为达官贵人治病的所在。

    云朗空有一身医术,却不能为贫苦百姓做事,总觉得心中有愧。

    开一家普普通通的医馆就好,也不指着挣大钱,够吃用即可,我想多帮助一些贫苦人。”

    沈凌烨一听这话,忍不住苦笑,难怪师父会这么喜欢冯云朗,原来这师徒两个都是一样的性子。

    云真人也是这样的性格,不爱与达官贵人打交道,只想为贫苦百姓出力。

    当初要不是皇帝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云真人,又救了云真人两次性命,云真人才不会同意抚养沈凌烨呢。:



    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顿冯家

    “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心意吧,住处铺面的事情都不用你费心。

    今天下午我就派人去把弟妹接进城来,我在城里还有几处院落,不大不小,你们一家人住着正好。

    等下让涵儿派几个丫头婆子过去伺候弟妹,你一个大男人就算是学医,也不是伺候月子的材料,这种事情还是女人方便。

    我看弟妹身边那两个丫头年纪小,怕是也不顶什么事。”

    冯云朗夫妻是沈凌烨他们带来京城的,自然要尽心帮忙安顿,冯云朗不愿意进太医院也好,可以留着作为一招暗棋。

    谁也不知道以后能遇上什么事情,有个医术高超的人在,沈凌烨也能安心些。

    对于沈凌烨的安排,冯云朗开始是想拒绝的,可是转念一想,他一个大男人照顾媳妇月子的确不太方便。

    以后要是他开医馆,家里没有人搭把手帮忙,怕是秦芷萱也忙不开。

    想到这里,冯云朗也就不好再拒绝了,“那就多谢殿下的美意,如今我这边也的确是铺摆不开,着实需要人手帮衬。”

    “你这么说就太客气了,说起来我们还是师兄弟呢。

    师父这辈子就收了两个徒弟,医术传给了你,武功教给了我,咱们是师父的传人,师兄弟本就应该互相照顾。”

    沈凌烨与冯云朗同年,不过冯云朗比沈凌烨小了几个月,按师门规矩来算,冯云朗可不是要管沈凌烨叫师兄怎么

    “即便不提冯家与柳家的交情,单单是你我师兄弟,我这个做师兄的照顾一下师弟,还不是应当应分么

    你安心在京城落脚便是,咱们师兄弟在一处,互相照应着,以后有什么事情,也方便些。”

    沈凌烨对人向来如此,只要是他认定的人,都会多加关照。

    “嗯,就是,云朗哥,你们且安心在京城里住下,我相信以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