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意说了,他明年不去参加春闱,他要出门去游学,好好学点儿东西。”秦三夫人那边开口说道。
提起这个,三夫人就有点儿郁闷,儿子乡试的成绩不错,参加春闱很可能中进士,可这小子却成天喊着,明年不参加,他要出门游学去,这可真是够气人的。
更气人的是秦侍郎,他竟然也觉得,儿子这样做是对的。
秦谨意年纪太小,中了进士也不会放实差,反倒不如出去走走开阔眼界,多体会一下民生艰难,对将来或许更有帮助。
三夫人素来疼孩子,一想到孩子要出门去游学,在外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三夫人就忍不住生气。
清涵瞧见三夫人脸上些许遗憾之意,多少就有些明白了,随即笑笑。
“三婶,谨意已经十五了,又中了举人,算是大人了,他想做什么就做去,三婶别拘着他,男孩子还得去闯。
像三哥,若不是父亲母亲由着三哥的性子学武,哪有今天的冠军侯”
清涵本意自然是想劝一劝秦三夫人,可没想到这话出口,秦二夫人和三夫人却是唉声叹气连连摇头。
“唉,别提了,这阵子简直闹腾的慌。自从谨行得胜归来封了侯爵,我们家的谨琛,你三婶家的谨耀,都喊着不打算念书了,要跟着谨行学武去。
你是不知道,这些日子他们都搬去谨行的侯府了。”
“本来呢,咱们家也不在乎孩子们做什么,不管习文练武的只要正经做事就好。
可谨琛和谨耀两个以前也没练过拳脚,而且俩人也不小了,十三四的小伙子了,这时候再练武,能有什么成果
谨行那可是四五岁就开始打底子,才学了这一身的功夫啊。”
提起家里这些孩子们,二夫人三夫人也是各种愁的慌,孩子们都大了,各有各的主意,再不是小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唉,养儿养儿,到什么时候都得跟着操心。”二夫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可不是不管孩子大小,当母亲的就从来没放心过。
清涵扭头,看了眼自己身边躺着的这三个小家伙,也不知道他们三个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儿
估计到时候,她也会像二夫人三夫人一样,各种操心受累吧
不过,即便是操心受累,她也心甘情愿,这是她的孩子,跟她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亲人,即便是再累,她也甘之如饴。
“二婶三婶也别犯愁了,男孩子大了,就随着他们折腾吧,说不定真能折腾出个名堂来。
秦家如今已经很不错了,后面这些小的,适当宽容些也无不可。”
清涵笑笑,这些世家大族里人才济济不假,可也不是每一个都特别有出息,若是那样,反而会招人嫉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秦家儿郎太过优秀权倾朝野,早晚会惹来别人眼红,到时候可就不一定什么结果了。
“韬光养晦也不错,挺好的。”清涵没多说,只点了这么一句。
二夫人也不是傻子,清涵这句话一出,立即就明白了些,“是啊,还是太子妃看的透彻。索性他们都小,就让他们随便折腾去吧。”:
第六百二十七章 方夫人贺喜
清涵正跟秦二夫人等人说话的工夫,外面丫头又领了靖北侯府方夫人,镇南侯府霍夫人,广平侯府周夫人三位进来了。
靖北侯府是太子的外家,这种场合理所应当前来,霍家不用提,只说霍靖祺跟太子和太子妃的关系,也不能不来啊,更何况霍家跟袁家还是姻亲呢。
至于周家也不用说,那是淑妃的母家,秦三的媳妇还是周家的外甥女,这都沾着亲戚呢,当然要来。
其实不仅仅是这几家,京城各府里,不知道多少人想来凑热闹。
只可惜太子府没下请帖,有那脸皮厚些的,今天早晨特意来拜见,基本上都被太子府门房给拦下了,根本进不来门。
洗三本就是亲朋好友才能参加,沈凌烨可不想见到一些不相干的人。
三位夫人进门,脸上都挂着笑容,却又有些不同。
霍夫人和周夫人与清涵交好,这是真心实意替清涵高兴,至于方夫人,靖北侯府被二房连累了,声势大不如前。
方夫人前来,一则是与清涵修复关系,另一则也是想借此跟沈凌烨套套近乎,让沈凌烨想办法拉方家一把。
这带着目的来的,笑起来就没那么自然。
再加上靖北侯府最近破烂事情那么多,方夫人心力交瘁,人都瘦了一圈,也很是憔悴。
就算梳妆打扮的再精心,也掩不住眉宇的愁绪,所以看起来这笑容就有些勉强了。
这么多人都来了,清涵也不好一直躺着,于是在丫头的搀扶下,倚在靠枕上半坐着。
“多谢几位夫人前来,有劳各位了。”清涵笑着朝霍夫人她们点点头。
“太子妃生下龙凤三胞胎,喜讯已经传遍了京城,大家伙都好奇的不得了,都想来看看这三个娃长得什么样子。
我们也是想过来瞧瞧,跟着沾沾喜气儿。”
霍夫人性情爽朗利落,这时便笑了,走到炕前来,看了看三个正在熟睡的小娃。
“哎呦,这三个娃长得可真好啊,白白胖胖的,瞧那小脸蛋儿肉呼呼的,多稀罕人啊。
旁人怀一个娃都够辛苦了,太子妃一下生三个,还不知道受了多少累呢,不过看着三个孩子都这么俊俏又健康,就算辛苦也值了。”
清涵听见这话便笑了起来,“是啊,怀的时候真是辛苦,要不然后期也不能闭门谢客不见人,着实是怕吓着旁人。
就像夫人说的,再苦再累,看见眼前这三个娃,也是心满意足。”这是清涵的心里话,三个娃是上天赐给她的宝贝,为了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幸好这三个娃倒是没怎么折腾我,不到两个时辰就生下来了,还算顺利。
如今奶水也不错,喂两个足够,估计再有几天,喂他们三个也能差不多了。”
怀孕生产的确对清涵有所损伤,不过好在有冯云朗帮着调养,太子府各类饮食补品又充足,所以清涵的奶水还真不错。
喂两个孩子有富余,三个就是略微缺些,白天都是清涵自己喂,晚间睡觉前挨个儿喂饱了,半夜再哭,就是奶娘起来伺候。
“太子妃自己喂孩子”众人听见清涵的话,倒是一愣。
大户人家的女人,基本上都是请奶娘,没人自己哺育孩子。只有没钱请奶娘的乡野妇人,才会亲自哺喂孩子。
太子府也不是请不起奶娘,太子妃怎么还亲自喂奶众人不免有些吃惊。
清涵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自然是怎么对孩子好就怎么做,从来没去想其他。
这会儿听见人家问,她才想起来,这些夫人们基本上都是不用自己喂孩子的。
“嗯,我打算自己喂,也不完全是自己喂,白天基本上都吃我的奶,不够了再找奶娘。晚间就是奶娘喂,我休息。”
“做母亲的亲自哺育孩子,跟孩子的感情深,不然孩子被别人带在身边,就算是亲生的,也觉得少了几分亲近。乡下人都是这样,我觉得挺好。”
清涵并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什么不好,自己生的孩子为啥不能自己喂
太子府里也没有什么妾室,沈凌烨一心一意只有她一个人,清涵不用跟什么妾室争宠。
再者府里的事务有郑姑姑和湘蕙等人帮忙处理,也不需要她费太多心思,为什么她就不能亲自哺育孩子
府里这么多人手帮着她呢,又累不着,她觉得这样挺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她才懒得管。
“是,太子妃这么想也有些道理,明泽他们小时候,我也是自己喂到三个多月之后,才交给奶娘带。
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用心,奶娘就算再好,终究不是亲生的。”
袁夫人只一开始有点儿吃惊,主要是担心清涵的身体,瞧着清涵这精神不错,也就放心了。
霍夫人、周夫人她们虽然不太赞同清涵的话,却也没说什么,倒是方夫人,微微撇了撇嘴。
终究是乡下丫头出身,就算行事再利落大气能干,有的事情上,还是显得小家子气了。
当然,方夫人可不敢说什么,人家怎么喂孩子那是人家的事情,轮不到她插嘴。
“老夫人得知太子妃生下三个孩子,高兴的不得了,本来今天要一起过来的。可毕竟是年岁大了身子骨儿不行,经不住折腾,就没敢让老夫人来。
老夫人说了,等着孩子出了月子,得空的时候,太子妃殿下抱着孩子过去,给老夫人看看重外孙。”
方夫人知道,她在太子和太子妃跟前儿没什么面子,所以直接把老夫人搬出来。
沈凌烨对方老夫人还是满尊敬的,方夫人只希望沈凌烨看在老夫人的情面上,照看方府几分。
如今靖北侯的伤势已经完全好了,可朝廷一直没有命令让他回边关,靖北侯着急万分。
身为一个武将,他要是不去边关,留在京城能做什么
靖北侯府如今都这个样子了,他必须去边关立功,才能重振威名啊,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侯府没落。
而这些日子以来,太子足不出户就在府里陪伴太子妃,靖北侯府数次派人来,都被挡了回去。
靖北侯根本见不着太子,哪里能说得上话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今天。
不过方夫人对清涵十分了解,知道她要是这会儿直接提起,清涵肯定会以女人不能干预政事给推开。
所以方夫人索性不说,只提起老夫人,说老夫人想看看孩子。:
第六百二十八章 婉言拒绝
方夫人的意思,清涵哪里不明白可如今的形势却与之前不同,很多事情都得仔细琢磨才好安排。
沈凌烨领兵大败北狄北辽,得胜回朝,北辽派了使臣议和,朝廷也派了臣子前去边关与北辽商谈相关事宜。
大齐这边的态度很明显,北辽既然是败了,想要求和,就得拿出相当的诚意来。
一则,大齐与北辽北狄的疆土要重新界定,就像沈凌烨当初预想的那样,从大金山小金山一带分开国界,南面都是大齐的疆土。
二个,北辽要赔偿大齐的损失,大齐调动兵马打仗耗费巨大,这一部分,北辽必须给予补偿,不然大齐雄师将挥军北上,直捣北辽都城。
这两个条件都有点儿苛刻,大金山小金山一带是著名的金矿产地,北辽北狄这些年来为什么发展越来越好还不是因为那些金矿
如今大齐占了这些地方不还,就等于是扼住了北辽的命脉。
北辽去年冬天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寒,牲畜冻死过半,国力减弱,今年又是一年苦战,被大齐打的七零八落。
说实话现在北辽国内也是怨声载道,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银子赔偿
大齐提的条件苛刻,北辽那边自然不会轻易就答应,这和谈,就是在不断的拉锯扯皮,看谁的耐性足。
若是这个时候让靖北侯回边关,以靖北侯那急于立功重振侯府威名的心理,弄不好就会不管不顾,再次带兵出征北辽,破坏和谈,连带的也让大齐将士们受苦。
再者,靖北侯府虽然没有不臣之心,可毕竟方二是方家的人。
这一次方二的事情没有直接牵连到方府大房的头上,一个是看在靖北侯镇守边关立下赫赫战功,另一个就是看在沈凌烨的面子上。
不然以方二的作为,靖北侯府不说是抄家灭门,罢官夺爵那是肯定了。
这种情况下,靖北侯府最好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不声不响别招摇。
等着再过三年五载,大家伙也都忘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想办法起复,就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了。
沈凌烨就是想到了这些,这才对靖北侯府避而不见。不光如此,清涵还有别的担心。
这一次沈凌烨领兵出征得胜而归,虽然是为大齐争光扬眉吐气,可是他这一次也显露出非凡的指挥领导能力。
那些曾经跟着他一同出征的将领士兵,对沈凌烨都言听计从誓死效忠。
皇帝对沈凌烨明面上十分欣赏,各种赏赐不断,但实际上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按说,朝廷如今各种事务繁杂,不说别的,光是官员调动这一项,到现在也没弄出个头绪来。
更不用说还有其他诸多事宜,皇帝和文武百官每天都忙的晕头转向。
若是以前,皇帝肯定会宣召沈凌烨进宫帮忙,然而这一次,皇帝却丝毫没有这个意思。
表面上来看,皇帝是心疼儿子在北疆吃苦,加上儿媳妇即将生产,让沈凌烨在家多陪陪清涵。
可实际上,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