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田园:捡个太子好种田-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凌烨闻言点点头,“估计是因为前次宫变,父皇不放心外头那些官员了,想要各地都调动一下,然后让这些人互相查上一任官员的底。

    父皇是被贺相一党闹的,这事不需要担心,由着父皇折腾吧。”沈凌烨听完这些,点点头,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听见沈凌烨这么说,袁明泽皱了皱眉头,“殿下难道还不打算上朝参与政事么

    如今太子妃已经生产,殿下难道要等着三个孩子满月之后再出面过问朝政

    陛下也奇怪了,朝中诸多事务忙碌的很,怎么不宣召殿下入朝参政呢”

    袁明泽的疑问,也是秦三和霍靖祺一直疑惑的事情。

    太子沈凌烨文武双全能力卓绝,处理政事也是好手,为何皇帝会让太子一直赋闲在家

    就算是之前为了陪伴太子妃,可是这时间也未免长了些吧

    而且,陪伴太子妃也不是非得寸步不离,白日里进宫去打理政事,晚间回来陪着即可,为何皇帝就是不肯召太子进宫呢

    之前还可以说是太子妃没生产太子无心政事,可如今太子妃已然平安产下三个孩儿,为何还不见皇帝召太子入朝打理政事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啊。

    沈凌烨闻言摇头笑笑,“既然是父皇不宣召,孤也乐得清净,正好孤也可以多陪陪清涵和孩子。

    秦三、霍二,你们虽然在边关立下功劳封了侯爵,又得了实差在朝为官,可你们毕竟年轻,在朝中根基不深,切记一样,就是韬光养晦不要出头。

    不管任何事,都记得这一点,让你们做就闷头去做,不让做就千万别主动找事情做,记住了,少做少错,明哲保身。”

    沈凌烨是怕秦三霍二他们年轻气盛,又是立下功劳回朝,总想着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那样说不定会引来别人的不满,越是有功,就越得小心,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才好。

    回京这些天,沈凌烨已经把他离开京城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都弄清楚了。

    尤其是前次宫变,沈凌烨了解的很是详细,也从中察觉了一些东西。

    皇帝很明显是对清涵起了戒心,不仅仅是清涵,就连对沈凌烨,也有了防备的心思。

    沈凌烨是太子,是储君,可毕竟不是君。

    这君与储君、储君与臣子之间的关系都很复杂,沈凌烨既是君也是臣,中间的分寸不好拿捏。

    以前是因为沈凌烨离京多年初回京城,皇帝对沈凌烨的能力还不了解,一心想培养一个合格的储君,所以才会派沈凌烨做许多事情。

    可如今,皇帝发现他这个儿子,大齐的这位太子十分有能力。

    可以处理朝政,还能领兵打仗,哪一样都十分出色,比他这个皇帝老子出色太多,皇帝的心里,多少会有些不平衡。

    身为一国之君,皇帝还不想太早放权,那就只能先让太子凉一凉,有意无意的让太子离开朝堂。

    自古君王多疑,就算对亲生的儿子,也不例外。沈凌烨这么聪明的人,如何能看不透这点

    所以他从未主动提起要帮着皇帝处理朝政,非但不提,还叮嘱秦三霍二等人,做事也不要太积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光是你们,还有连锦城曹云等人,都是一样,尽量低调。

    往后你们也尽量少来我府上,有事情还是老办法联络就好,明面上,不要让人察觉咱们联系密切。”沈凌烨神色略有些凝重。

    秦三霍靖祺三个都不是蠢笨之人,听了这话,忽地心头一凛。

    “殿下,您是不是想多了您是太子啊,未来的储君,需要这般小心翼翼么”:



    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家五口

    “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当心些吧,父皇最忌讳结党。

    尤其是贺相一党惹出这么多乱子,想来父皇不会乐意看到你们与我走的太近。”

    以前秦三等人是太子府的侍卫,不过是无名小卒,跟沈凌烨走的近了也无人过问。

    可如今不一样了,秦三是冠军侯征西大将军,如今还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管理着京畿大营的数万将士。

    霍靖祺是勇武侯龙虎大将军,如今又兼任了兵部侍郎,也是手握实权。

    至于袁明泽,他如今是驸马,还是工部侍郎,这一个个都是朝中重臣,皇帝不会乐意看到,皇太子与这些臣子走的太近的。

    以前沈凌烨没想这些,可如今,很多事情却不得不去面对。

    他现在是有家室妻儿的人了,不是以前的毛头小子,该小心的一定要小心。

    这几年他得罪了太多人,一旦他失势,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落井下石踩他一脚。

    沈凌烨并不留恋什么荣华富贵,他巴不得带着清涵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过逍遥自在的日子。

    可是他很清楚,那只是个梦,如果他手中没有权利,别说是过逍遥日子,怕是连妻儿都保护不了。

    事到如今为了清涵为了孩子,他也必须坚持走下去,不能有半步行差踏错。

    秦三霍二等人跟沈凌烨在书房中密谈了一下午,走的时候每个人都心事重重。

    回去之后,便各自吩咐府里的人,往后行事要万分小心,绝不可仗着如今的身份胡作非为。

    接下来的日子里,众人果然按照沈凌烨的要求,低调行事不张扬显露,只把分内之事打理好,其余事情一概不参与。

    皇帝果真没有下旨召沈凌烨入朝理事,沈凌烨也不急,每天就是在府里陪着清涵,不然就是看看书练练武,再不然就是领着人去打猎。

    冬天里猎物皮毛丰密,沈凌烨准备着多攒些皮张,给几个小娃做衣裳用。

    沈凌烨在家,清涵自然高兴,小夫妻俩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看着三个孩子一天一个模样,夫妻俩更是满心欢喜。

    “太子妃,方才称了,明惠郡主如今有六斤四两,郡王六斤七两,明馨郡主长的最多,如今也有六斤了。”

    这天郑姑姑领着丫头们给孩子洗了澡,给小家伙们称了一下,都长了不少,数着老三长的最快。

    “这才半个月多点儿,就长了这么多,小主子们都很健康。”郑姑姑特别高兴。

    小主子长分量了,证明她们这些人伺候的用心,要是小主子们一个个不长,万一太子和皇帝怪罪下来,她们哪里受得了

    沈凌烨和清涵听了也挺高兴,“我就说么,最近抱着老三,觉得分量长了,小东西长了一斤多呢,如今不比哥哥姐姐差多少。

    估计等着出了月子啊,就差不多一样了,也不枉我偏疼你一回,每次都让你吃饱。”

    清涵抱起来老三,看着小娃白báèn嫩的模样,忍不住在闺女额头上亲了一下。

    清涵的奶水不错,喂两个孩子足够,三个略微缺一点儿。

    每次清涵都是先喂老三,老大老二轮着喂饱一个,另外一个由奶娘喂。

    或许是这个缘故,老三长的比老大老二都快,如今三个娃放在一起,倒是分不太出来谁胖谁瘦了。

    “是太子妃的奶水好,养人,所以小郡主才能长的这么快呢。就是太子妃辛苦了,白天要喂三个孩子,只有晚间能休息。

    要奴婢说,莫不如等着出了月子,就全都交给奶娘们喂吧,省的太子妃辛苦。”郑姑姑这是心疼清涵了。

    郑姑姑自幼就在宫中,虽然后宫里没有几位嫔妃,可皇帝好歹也有五位皇子两位公主,郑姑姑是见惯了宫里女人不亲自哺育孩子的事情,遇见了清涵这样的,还真是有些不太习惯。

    主子就是主子,主子的话不管对错也得听,郑姑姑也知道清涵亲自哺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好,可是看着清涵那么辛苦,不免心疼,所以才会这么提议。

    清涵听了只笑笑,“姑姑,白天还是我来吧,我尽力多喂一段时间,若是往后我的奶水不足了,就让奶娘们喂。

    反zhèngfu里这么多人手呢,清雅清媛白天都在跟前帮忙,还有湘蕙紫苏她们,这么多人帮我,我也不过就是给孩子喂喂奶,累不着。”

    清涵还是舍不得,她是母亲,既然能生就能养,她可不想把孩子完全交给奶娘。

    “涵儿,姑姑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奶水虽然好,可身子却没怎么恢复,你瞧你的脸色,比起以前还是差了好多。

    不如你亲自喂养孩子到百天,百天之后,尽量把孩子交给奶娘带,你轮流喂一个就可以。

    放心吧,孩子们不会跟你疏远的,你是他们的娘亲呢。”

    沈凌烨比任何人都心疼清涵,就是因为心疼,不忍心跟清涵拧着来,才会同意清涵亲自给孩子喂奶。

    不然的话,大齐朝历代规矩,就没有这么做的。

    清涵想了想,最后点头,百天就该出正月了,那时候府里应该又会忙,她也不能一直伺候孩子不理事。

    三个孩子她轮流喂一个,另外两个让奶娘养着,这样也能腾出时间来,打理太子府。“嗯,也只能这样了,就听你的吧。”

    说话间,老三哭了,清涵赶忙抱起孩子来,解了衣裳喂奶。时候不早了,该把孩子们都喂饱,哄着他们睡觉。

    幸好清涵的奶水足,喂饱了老三,再把老大抱起来喂饱,剩下老二就只能吃个半饱了,这时奶娘过来继续喂。

    三个小家伙全都吃饱喝足,又换了尿布和衣裳,三个奶娘一人抱着一个哄睡,再放回清涵身边。

    然后奶娘便到里屋睡下,晚间这边一有动静,奶娘会立即起来。

    至于沈凌烨,他可是不会放弃与妻儿一起的机会,就与清涵一个炕头一个炕梢,中间是三个小娃,一家五口睡在一起,别提多温馨幸福了。

    三个小娃躺在中间睡得香甜,清涵和沈凌烨却心事重重有点儿睡不着。

    “绍远,明天你派人去保定府真定府那边一趟,我想知道那边作坊情形如何。

    今年两处作坊都扩大了规模,保定府那边不光是辣酱,还有挂面,也不知道卖的怎么样了,我这心里惦记着。”:



    第六百三十二章 和谈成功

    伺候小娃的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三个小娃也满月了。

    一个月的时间,三个娃都长了不少,等到满月时,三个娃都八斤多沉,肉呼呼的,几乎分不出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三。

    看着三个白白胖胖粉团子一般的小娃,沈凌烨成天高兴的合不拢嘴。

    皇帝一直没有宣召沈凌烨入朝理政,沈凌烨也不急,只安心的在府里帮着清涵哄娃,看着三个胖嘟嘟可爱的孩子,可比上朝见那些老顽固好多了。

    北辽北狄与大齐的和谈,也已经告一段落。

    国界真的就像沈凌烨之前划定的那般,定在了大金山小金山沿线,这就等于是大齐疆土向北扩张了数百里,总得算起来可是不小的地域。

    那边虽然天气寒冷农作物生长的不好,可是矿产资源丰富,广漠的草原上,还可以蓄养大量的牛羊马匹等,对大齐来说,十分有利。

    边界划定清楚了,可是这赔偿,却比当时预期的少很多。

    北狄王庭都被攻破了,数百年来积攒的财富被秦三全都运回了大齐,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赔偿也只能用一些牛羊马匹等东西来抵。

    北辽虽然比北狄强了些,可也不愿意拿出太多银子,最终只赔偿了大齐二十万两。

    另外给了牛羊各一千头,良马五百匹,另外还有北方的各种特产,一些珍贵的药材补品等东西。

    大齐要赔偿不过是想给北辽一个教训而已,倒也没有把北辽往死路上逼的意思,到最后也就同意了。

    双方意见达成一致,然后就在达尔罕城缔结盟约,从今往后北狄北辽再不敢兴兵作乱,归顺大齐。

    和谈顺利,朝中官员也都各自松了口气,这眼看着要过年了,要是还跟北辽扯不清这点儿事情,过年大家伙心里也不安生。

    好歹谈成定了盟约,最起码有个约束,北辽一时半刻的,不敢再作乱了。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京城里过年的气氛也十分浓厚,太子府里更是忙碌起来。

    这可是太子娶亲之后的第一个年,而且还当年就添丁进口多了三位小主子,这个年自然要好好操办。

    从进了腊月开始,外头田庄铺子作坊,不断流的往府里送银子送收成,府里那叫一个热闹。

    清涵当初临出嫁前,把云来居和尚品斋都留给了清雅清媛,只带了几个作坊还有几处田庄,不过这粉条、辣酱、挂面作坊,如今生意都十分红火。

    尤其是粉条作坊,真定府一个,辽东府一个,两下配合,生意特别好,进项自然就多。

    到了腊月,各处的管事都过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