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三夫人本来是打算让兄长劝劝儿子谨意,没想到兄长也同意,无奈之下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倒是一直站在秦夫人身边的清媛,听见这些话,忍不住往那头一群少年看去,一眼就瞅见了秦三身旁,比秦三矮了些,面容还有些稚嫩的秦谨意。
秦侍郎家这位谨意公子,清媛之前也听说过他的名头,据说三岁时便能吟诗作对,五岁时就能通读四书五经,被人称为神童,天分极高。
去年冬天的秋闱,他考中了顺天府头名解元,十五岁的解元公,真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儿京城。
秦家虽然跟柳家姐妹走动的比较近,不过这位谨意公子一直在书院读书,见面的次数却极少。
要不是这大正月里都闲着,想要见一见大名鼎鼎的谨意公子,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清媛对这个秦谨意也有点儿好奇,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想要瞅一瞅,这位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谨意公子,到底是什么模样
秦家儿郎都是好相貌,这个秦谨意也不例外,容貌上随了秦三夫人多一些。
要知道,秦三夫人可是出了名的美人,这秦谨意随了母亲,相貌自然不俗,虽然面容多少还有些稚嫩,却也隐隐有绝世佳公子的风采。
这等人品相貌,俨然是无数闺中少女梦寐以求的夫婿人选,只是不知道,这位谨意公子将来的夫人,要长成何等倾城倾国之貌,才能配得上他的风采了。
想来寻常女子是不敢想,站在谨意公子身旁,有如珠玉在侧,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比下去,那可是太丢人了。
正在与堂兄弟还有冯云舒柳庆安等人聊天的秦谨意,察觉到有人正在打量他,于是微微转头看向目光的来处,不想正好与清媛的目光对上。
那一双水汪汪犹若上好宝石般光华璀璨的眸子,看的秦谨意心头一震。
秦谨意知道那是太子妃的亲妹妹,太子妃跟秦家交好,是大伯母的义女,这位柳三姑娘也因此跟秦家走的很近。
以前倒是也见过一两次,不过都是远远地扫一眼,没什么机会接触,今天这是怎么了,柳三姑娘为何这般打量他
柳家姐妹都是好相貌,容貌也略有些相像,只是太子妃眉眼间带着不同于女子的英姿爽朗,柳二姑娘文雅秀气。
这位柳三姑娘,可能是年纪还小一些的缘故,小圆脸肉呼呼的。
上扬的唇角,明媚的双眸,怎么看怎么带着喜气,一看就是活泼讨喜的性子,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特别好,让人见了她,心情也好起来。
秦谨意朝着那边的清媛点点头,扬起笑容来,算作是友好的打了招呼。
清媛正打量秦谨意的,哪成想秦谨意竟然转过头来,两人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瞧见秦谨意朝着自己点头,清媛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偷着打量人家被发现了,终究是有点儿失礼,见到秦谨意朝着她点头笑笑,清媛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清媛的长相本就带着喜气,这一笑越发灿烂明媚,竟是比初升的朝阳还绚烂夺目。
秦谨意只觉得心头猛地狂跳起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脸上有些发热,忙点了点头,赶紧扭过身了来,不敢再看清媛。
可是不看,心里似乎又有些遗憾,于是又悄悄转回头,小心的打量那边,结果见到清媛已经跟旁人聊天不再看向这边,秦谨意心中又失落万分。
要是能让三姑娘再朝着他笑笑就好了,三姑娘的笑容暖人心脾,真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秦谨意略有些遗憾,刚才就应该过去跟三姑娘说几句话才对啊,两家交情这么好,他就算是过去攀谈,也不算失礼。
可是这会儿人家已经不看他了,他再过去,岂不是尴尬
不知道怎么回事,秦谨意心情有些低落,刚才还兴高采烈谈论的话题,这会儿竟是一点儿兴致都没有了,于是意兴阑珊的坐到一旁喝茶去。
大厅里人多,大家伙都在欢欢喜喜的说笑聊天,谁也没注意到清媛与秦谨意这小小的互动,更无人留意秦谨意此刻的小失落。
亲人难得见面,大家伙高兴还来不及呢,都想知道对方这些时候过得怎么样,尤其是秦二爷秦三爷,不停的打听着老夫人的病情。
“都是ǎáo病了,天气一冷了就会犯,咱辽东冷的早,只要天气一变,咱娘肯定就要病一场,等着天气回暖了就能好。
人家郎中都说,咱娘这病,要是换到南面去,其实没那么严重,很容易就能调养好。
可是咱娘年岁大了,哪里经得起折腾谁敢送她去南面也就只能是小心的用药调养着吧。”秦老爷叹了口气。
秦二爷秦三爷听了这话,也跟着叹口气,“是啊,我们兄弟两个都在朝为官,不得ziyou,大哥又得管着辽东府一切事宜。
就算母亲身体康健敢去南面,咱们兄弟哪能腾地出时间相陪啊”:
第六百五十一章 犯颜直谏
秦家和冯家人齐聚太子府,大家伙在一起少不得又是一番热闹庆贺,直到外头天擦黑了,众人这才散去,各自回家。
冯云舒回京自然是好事,清雅也不用成天惦记着了。
不过云舒二月里就要参加会试,虽说云舒不是那种埋头苦读的人,可也少不得被齐氏拘着在家看书,即便是回京来也没多少机会跟清雅常见面。
清雅知道云舒读书辛苦,于是就常常炖了补品让人送去冯家。
齐氏知道了自然是高兴不已,这样贤惠的媳妇去哪里找云舒更是不用说,送来的补品都一口气喝完,然后傻笑着读书用功去。
总是这么用功也不是回事儿,齐氏也怕云舒累着了,于是就让云舒约了清雅,正月十五的时候一起去赏花灯。
今年的花灯比去年的规模还大,正月十五下午,天还没黑呢,承天门前面那条东西大街上,就已经灯火通明了。
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绵延数里,就像是一片花灯的海洋。
正月十五宫宴,沈凌烨和清涵少不得也要进宫去,当然了,这回没抱着孩子,只夫妻二人带着几个丫头。
宫宴一如既往的隆重又奢华,而且宴席上的菜品,似乎比去年的更加贵重。
德妃淑妃都抱病没有参加,丽妃依旧是坐在了皇帝身边,妖妖娇娇媚态横生,引得不少大臣侧目。
众臣之中有不少年纪大的都见过先皇后,再看看这个跟先皇后容貌有几分相似的丽妃,不由得生出几许唏嘘来。
先皇后端庄雍容,哪里是这妖妃可比看着这妖妃那故作姿态的样子,好多人心中都有些厌恶。
可惜,他们不是皇帝,皇帝看着丽妃那个眼神别提多亲热着迷了。
众人忍不住叹气,皇帝英明了一辈子,怎么如今犯起了糊涂
宠幸个女人而已,后宫里怎么宠怎么疼那都是皇帝的ziyou,可是宫宴这等大场合之下,还由着丽妃胡闹,可就真的不对了。
皇帝身边,只有皇后才能坐着,丽妃就算再得宠,也该坐到一旁才是啊,这也太不成体统了。
大家伙看向太子的目光里,都透着几分无奈和可惜,太子殿下这么优秀出众,皇帝到底是哪根筋不对了非得处处针对太子殿下不可
从太子殿下领兵回京,到现在皇帝都没说让殿下上朝议政,更是什么差事也不给太子安排,这不是摆明了要冷着人家么
那可是太子啊,大齐的储君,不让他接触朝政不让他历练,将来怎么接管江山社稷
有那性情耿直的老臣就忍不住了,直接开口劝谏,“陛下,今天是上元节,本应该是合家团圆高兴的日子,臣也不该多言。
可是臣见不得这些不知规矩不守礼法的事情,必须要说。”礼部尚书黑着脸站起来说道。
“历代以来,皇帝身边的位置,只有皇后才可以坐得,其他妃嫔没资格与陛下平起平坐,那是大不敬之罪。
丽妃不过是个北辽进贡来的歌舞伎,身份低贱,位份连四妃都不如,凭什么她可以坐在陛下身侧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黎民的表率,难道陛下是想让京城甚至天下的百姓,都学陛下这般,宠妾灭妻不成”
这礼部尚书年纪不小了,六十几岁眼看着快七十,先皇在时就已经在朝为官,资历老能力也够,不然哪能在礼部尚书的位子上这么久
礼部尚书掌管礼部,讲究的就是这些规矩礼仪,人也是有些古板,哪能看得惯皇帝这般,所以才不管今天是什么日子呢,直接开口就怼。
果然,这礼部尚书一开口,皇帝的脸色就难看起来。
“许爱卿,你只管好你礼部的事情就可以了,朕愿意宠幸哪个妃子,那是朕的私事,旁人无需多言。”
皇帝对丽妃那是宠爱无边,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了给她,哪里能允许旁人说丽妃一个不好
“陛下乃是天下的君主,哪有私事但凡陛下的事,就是国事,关系到江山社稷,关乎国运。
陛下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更应该重规矩守礼仪,否则岂不是让天下百姓笑话”
礼部尚书既然能在尚书的位置上这么多年,自然有他的厉害之处,才不会被皇帝的三言两语就吓住了,而是据理力争。
这话一出,皇帝的脸色更加难看,双目中透着怒火。
偏偏这个时候,身旁的丽妃却抽噎起来,哭哭啼啼说道,“陛下,都是臣妾的错,是臣妾不知道自己身份,臣妾应该有自知之明。
臣妾在旁人眼中就是个玩物,哪有资格坐在陛下身边陛下,还请允许臣妾离席吧,别让臣妾影响了你们君臣间的和气。”说着,丽妃便作势要起身离开。
皇帝一把扯住了丽妃,“爱妃别走,你是朕的宠妃,不是什么玩物,谁要是敢这么说,朕决不轻饶。
这天下是朕的,朕想要怎么样那是朕的ziyou,别人管不着。今天你就在朕身边坐着,朕倒是要看看,谁敢管”
说着,皇帝扭头看向礼部尚书。
“许大人,朕念在你年纪不小,在朝为官时间也很长,对朕对朝廷一直都忠心耿耿的份儿上,今天你说的话,朕就权当是没听见,朕不予追究。
今天是上元节,普天同庆的好日子,朕不想与你动肝火,你还是好好享用酒菜好了。”
皇帝这话里含着警告的意思,那就是告诉礼部尚书,别开口说话了,不然惹火了皇帝,有你好看的。
然而礼部尚书既然敢站出来,又岂会是害怕皇帝这三言两语的人就见到这老大人非但不坐下,反而从座位上走了出来。
“陛下,微臣苦心相劝,乃是为了陛下的名声,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
“陛下往年的英明睿智都哪里去了以前的勤政简朴又哪里去了
自从这妖妃进宫以来,陛下赏赐的财物就像流水一样送去云秀宫。好,那是陛下的私库,陛下可以随便。
可是陛下为了讨好这妖妃,今年又办灯会又有烟花的,劳民伤财祸害百姓,这等举动,是明君所为么”
“以往三五年都不曾有一回灯会,可如今呢今年的灯会比去年的规模还要大,还要奢华。
今年的更是命令工部将战场上做信号之用的烟火,加以改良用来燃放。
陛下,您这是要做什么这等铺张浪费奢侈成风,大齐国库空虚,还能支撑多久”:
第六百五十二章 告老还乡
礼部尚书许大人直言进谏,毫不畏惧皇帝铁青的脸色,这份骨气让在场不少官员都十分佩服。
就连沈凌烨和清涵,瞧见这个架势,也是钦佩不已,他们夫妻都没能开口劝说呢,不想到这许老大人竟有如此勇气。
当然,许大人这么不给皇帝面子,皇帝哪能不生气这会儿已经气的七窍生烟,额头上青筋暴起,于是重重拍了一下桌案。
“够了,许元琪,朕看你年岁大才对你客客气气,你以为朕是怕你不成”
“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当这是什么场合今天是上元节,所有人都热热闹闹的在这庆贺,你在这给朕念的什么经
朕是天子,一国之君,朕宠幸个妃子又怎么了朕苦熬了这些年,如今北狄被灭,北辽大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朕就算是享受些又怎么了
不过就是一个灯会烟火,能花多少钱朕做了这二十来年的皇帝,难道还不许朕高兴高兴么”
皇帝是真的生气了,气这个礼部尚书太没眼色,竟然当着文武百官还有丽妃的面,就这么指责皇帝。
更生气的是许大人竟然直呼丽妃为妖妃。丽妃若是妖妃那皇帝是什么,昏君么
历朝历代,只有昏君才会出妖妃,许大人这么说,分明就是说皇帝是昏君啊,皇帝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