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七十四章 得到信任
得知丽妃有孕,几位尚书大人互相看了看,叹了口气,“殿下,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能由着陛下的性子胡闹
丽妃是北辽人,心怀叵测,北辽送她来大齐,就是为了下毒暗害陛下,挑拨陛下与殿下的父子关系,动摇大齐国本,让北辽有机可乘。”
“陛下念着旧情和骨肉亲情不肯处置了丽妃,殿下怎么能手软
这等妖妇断然不能留,她肚子里的孩子更不能留,一旦让她生下孩子,那将会是后患无穷啊。”
吏部尚书是个很耿直的人,刚正不阿,凡事都已朝廷利益为先。
“是啊,丽妃不能留,孩子也不能留啊。殿下,此事您要好好想清楚,不要再留下后患。”其他人也都劝。
沈凌烨摇摇头,“父皇既然要留她,做儿子的怎么好忤逆父亲的意思一个女人而已,就算她生下孩子,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至于说她的孩子,更不用担心。父皇子嗣少,好不容易有个孩子,孤哪里忍心下手除掉暂时就这样吧,反正延春阁那边有专人看管,出不了岔子。”
皇帝本来就对沈凌烨心存芥蒂,这一次沈凌烨擅自做主监国,等着皇帝康复之后,说不定还要怪沈凌烨呢。
若是沈凌烨再对丽妃不利,害了丽妃的孩子,皇帝不知道要多么恼火。
沈凌烨是个孝子,更重感情,不想跟皇帝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身为皇室子弟,能享受的亲情本就不多,沈凌烨很珍惜这一切,不想破坏。
听见沈凌烨这么说,几位尚书大人都摇摇头,“殿下心思太重,没有身在沙场时的杀伐果断了。也罢,既然殿下不想,我等也不再劝说,一切随缘吧。”
“陛下还有一些时日才能康复,可眼下还有件要紧的事情,不能耽搁,今年的恩科春闱已经结束。
会试考卷全数批阅完毕,张榜公布。可如今陛下这情形,殿试如何举行此事还得殿下拿个主意。”
春闱的shijuàn已经批阅结束,成绩也都张榜公布了,按理接下来就是殿试。
殿试都是皇帝亲自主持,钦点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可如今皇帝这个情形怎么主持殿试总不能把殿试无限趋拖延吧
提起这件事,沈凌烨也有些为难,皇帝现在醒了就闹腾,闹够了就昏沉沉睡去,这个情形怎么主持殿试
“这样,还请几位命人张榜出去,写明白陛下生病,殿试暂时延期,所有高中的贡士,可以暂时先进庶吉士馆修习,等陛下身体康复之后,再举行殿试。”
这殿试须得皇帝主持,沈凌烨的身份在这里,别的事情可以代理,此事却不可。
反正中了贡士的人都能中进士,也不过就是名次排行不同而已。
中了进士的réndà多数要进庶吉士馆修习一年或者两年,索性先让他们进庶吉士馆,等着皇帝身体好了,再亲自主持殿试。
沈凌烨主要也是摸不清皇帝的脾气,谁知道等皇帝康复之后,会不会因为这段时间沈凌烨监国代理朝政而心生不满
尤其是为了皇帝不闹腾,沈凌烨和清涵对皇帝都采取了强硬手段,万一皇帝小心眼儿记仇了怎么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不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毕竟沈凌烨现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没瞧见他这才监国半个来月,一干大臣就有不服气的来闹事了么很多时候,该避免的还是要避免。
众人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总不能开口,建议沈凌烨这位太子爷干脆登基当皇帝吧
有一些事情即便是心知肚明,也不能随意出口啊,谁知道将来什么样子,祸从口出,还是不要胡说的好。
“嗯,那就依殿下所言吧,让这些人暂时安顿下来,等着陛下康复再说。”
兵部尚书点点头,算是赞同了太子的提议,其他人也都附和,大家伙意见一致。
“诸位大人,时候不早,早朝该开始了,还请诸位与孤一同上朝,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朝政一日都不能荒废。
只是烦请诸位,关于父皇的病情还有身体情况,劳烦诸位大人暂时保密,不要说出去。
此事毕竟关系到父皇的脸面和大齐的尊严,说出去总归是不好听。”
沈凌烨处处替皇帝着想,不想英明了一辈子的皇帝,年纪大了反而要被人耻笑。
“殿下一片孝心,我等哪能不成全殿下放心吧,我等会替殿下替陛下保密。
陛下只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加上日夜烦心国事忧思成疾,所以才会因为一场风寒而卧床不起。
我等已经见过了陛下,陛下有旨,着我等全力辅佐太子殿下,任何人不得对太子殿下的决定做出质疑。”不等旁人开口,秦尚书率先说道。
秦尚书都这么说了,旁人还能再说什么于是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点头,“对,秦大人所说,正是我等心里话。
陛下生病,太子监国,我等更应该齐心合力辅佐殿下,不能眼看着朝政荒废。”众人纷纷附和。
听到这话,沈凌烨长出一口气,“有诸位帮忙,孤就放心了。”
他终究是狠不下心来,若他是那等心狠之人,就应该借着机会,直接逼着皇帝退位,他作为太子作为储君提前登基,处理政事也能名正言顺。
只是沈凌烨太顾着父子亲情,不想在这个时候再给皇帝一个致命打击。算了,来日方长,不急于这一时半刻,还是等着皇帝康复了再说吧。
秦尚书等人也都明白沈凌烨的心意,知道沈凌烨是一心顾全皇帝,并没有私心杂念,否则太子早就登基了,哪里还用像现在这样
要是从心里讲,眼下这情形还不如太子登基呢,最起码人心稳定。如今这朝堂上下京城内外,全都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反倒是不利于朝廷安稳。
只是这些话谁也不能说,大家伙心知肚明却不能出口,于是也只能叹气。
“殿下放心,我等定然尽心竭力辅佐殿下,安定局面稳定人心。只要陛下康复,一切流言都可化解。”
众人表明了态度,沈凌烨也十分感激,于是众人出了御书房,一同来到了乾元门外,吏部尚书走上前,看了一眼众人。
“诸位大人,我们六人已经见了陛下,陛下虽然身体还虚弱,精神倒是不错,已经吩咐我等,尽心辅佐太子,不得有丝毫怠惰。”:
第六百七十五章 处境艰难
六部尚书位高权重,他们既然开口替沈凌烨说话,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沈凌烨也知道,这只是第一关刚刚开始,如果皇帝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在朝堂上,接下来他还会面对更多的质疑。
今天来的是文武百官,下一次进宫的,弄不好就是宗室皇亲。
如今京城中还有几位宗室王爷在,而且还打理着宗政院等处,都很有威望,到时候还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沈凌烨叹口气,他还是打起精神来等着吧,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难缠。
文武百官虽然心里还存着疑虑,可既然六部尚书都出面替沈凌烨说话了,今天的事情也只能到此为止。
于是沈凌烨与文武百官一同回到了皇极殿,开始处理朝政要事。
沈凌烨每天要处理政事,清涵则是白天进宫照顾皇帝,晚间回家哄孩子,夫妻俩都忙的昏天暗地,连会试放榜这等大事,都没时间关注了。
等他们想起来的时候,放榜已经三四天了。
“哎呀,我都忘了问,云舒会试怎么样中了没有”
这天清涵从宫中回府,正好瞧见清雅抱着娇儿在那哄着呢,清涵忽然间想起来,好像会试都过了很久,于是问了这么一句。
“大姐,会试早就放榜了,云舒中了贡士,名次也不错,第二。庆安十八,明溪表哥中了二十,秦家谨信哥也中了,三十六,名次都不错呢。”
清雅对会试结果很关注,比较熟悉的这几个人都派人打听了,此时便一一说给清涵听。
清涵一听,这几个都中了,当即高兴起来,“不错啊,他们四个都中了哎呀,你瞧我忙的,什么都忘了,应该派人去恭喜一下啊。
中了贡士,进士就跑不了,以后就能做官了呢。”
一般来说,贡士参加殿试之后,不会再被淘汰,只是定下三甲的名次而已,一甲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多了个同字多少有些尴尬,但实际上跟进士的待遇都差不多,顶多也就是需要在庶吉士馆修习一年多,然后再选官。
当然,目前朝中缺少官员,也很有可能直接就派了官职,所以说,只要中了进士,早晚都是有官做的。
“大姐,今天朝廷张榜了,说是皇帝龙体欠安,殿试暂不举行,所有贡士先进庶吉士馆修习,等皇帝龙体康复了之后,再进行殿试选拔。”
云舒是清雅的未婚夫,清雅对今年的会试特别关注,知道的很多,今天贡院外一贴榜,就有人禀报给清雅了。
听见清雅这话,清涵也想起来了,白天见到沈凌烨的时候,好像听沈凌烨提了一句,说是殿试要延期。
是啊,皇帝如今这情形,根本无法主持殿试,不延期还能怎么办
“大姐,现在外面都议论纷纷,尤其是今天贴了殿试延期的榜文,京城里闹哄哄的。
大家伙都在说,皇帝一个可能是病重不起,另一个可能就是被太子软禁起来了,所以才不能理政。
好多人都在说姐夫呢,他们说姐夫不满皇帝的作为,故意将皇帝囚禁起来,就是想提前登基。”清雅一边说,一边看着清涵。
“姐,你和姐夫到底是怎么想的啊为什么就不能让皇帝直接退位呢
皇帝年岁本来就不小了,能禁得住这一场折腾么就算禁得住熬过去,身体也肯定糟蹋坏了,还能再像以前一样么”
清雅是清涵的亲妹妹,又是冯云舒的未婚妻,冯云朗自从春猎之后就被请进宫中住着,到现在没回来呢,任谁也知道皇帝的情形不对啊。
清雅那么聪明灵透的人,从清涵还有湘蕙等人的言谈之中,基本上也猜出了七八分。
“要我说啊,索性就让姐夫提前登基算了,不然等着皇帝以后真的养好康复了,估计更麻烦。
姐夫领兵出征回京,皇帝都能因此心怀芥蒂不让姐夫上朝理政,如今姐夫监国朝政大事尽在掌握,以后皇帝会不介意”
“皇帝一旦心里存了芥蒂,保不齐就要给姐夫还有姐姐穿小鞋了。姐啊,你比我聪明,这一点你应该也看透了,怎么就不劝劝姐夫呢”
清雅忧心忡忡,眼下的局势乱的很,要她说,就该快刀斩乱麻,沈凌烨一登基,皇帝就成了太上皇,以后想要使绊子也没机会了。
清涵听了这话,摇头苦笑,“这些话你也就在我这里说说,出去可千万一个字也别说。
这登基为帝也不是那么简单,要朝中百官拥护,要宗室皇亲认同,还得有皇帝的传位诏书才可以。”
“尤其是传位诏书,至关重要,须得皇帝亲笔书写才行,没有诏书,那就等于是篡位作乱,名不正言不顺,就算登基为帝,也很难让人信服。
再者你姐夫又是个重情的人,陛下如今这情况,他哪能只顾着夺位登基啊他现在一心就是治好了皇帝的病症,没有别的想法。”
说起这件事来,清涵也是忍不住叹气,说实话,清涵也觉得现在这样真的是憋屈。
以她的脾气,真是恨不得让沈凌烨干脆登基算了,也省的受这些窝囊气。
这一切分明是皇帝自作自受自找的,结果却要沈凌烨来收拾烂摊子,而且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要受别人的质疑和指责。
更重要的是,沈凌烨这么尽心尽力的出面替皇帝收拾烂摊子,皇帝还不领情。
白天都是清涵在宫中守着,皇帝一闹腾起来,就破口大骂沈凌烨,各种难听的话。
说什么沈凌烨不孝,眼睁睁看着父亲受折磨,就是想折磨死皇帝,好登基当皇帝。这种恶毒又诛心的话,皇帝一天骂了不下百十遍。
清涵听了,真恨不得上前去给皇帝两脚才解恨。然而为了沈凌烨,为了不让沈凌烨难心,清涵只能忍着,忍的她心里直冒火。
可清涵又什么都不能说,沈凌烨现在已经够烦心了,她要是再说这些,无异于火上浇油。
沈凌烨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君子,做不出忤逆不孝逼宫退位的举动。
清涵也只能成全沈凌烨,将这些烦心的事情全都压下来,不许乾元殿里的内侍告诉沈凌烨。
当然,沈凌烨也不可能一点儿不知道,毕竟皇帝有时候晚间也会闹腾,那些恶毒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