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田园:捡个太子好种田-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知县是个胸有大志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本来想着到了五原后可大展身手一展毕生所学,可是到了这里之后却傻了眼。

    县城里不说十室九空也差不多,战乱之后留下来的百姓不及全盛时的三分之一。

    大部分人不是被北辽贼寇杀害劫掠,就是战乱初起时仓皇逃难,以至于县城萧条冷落,都比不上别处寻常村镇热闹。

    面对这种情形,何知县倒是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奔走各处调查下辖村镇人口。

    跟当地的长者请教,又四处张贴榜文,派衙役各处宣扬,好歹的又召回了不少百姓回城居住。

    可是这些举动相比于战争带来的创伤,简直微不足道,五原的经济,一直都无法恢复。:



    第六百九十四章 获得信任

    何知县所说,应该是北疆各处州县目前面临的共同困难。

    去年那一场战乱,让大齐边境的数座城池沦陷,被北辽北狄抢掠一空。

    虽说后来沈凌烨带兵平定边关,驱逐贼寇,可死去的百姓无法复活,被抢走的粮食和牲畜也无法归还。

    虽说朝廷对边关各处有一些补贴,减免了税赋,可战争带来的创伤哪里是一些税赋减免能弥补的

    如今边关各处民生凋敝,内地的商户都不肯再来边关,当地出产无法换来银钱和其他日用所需,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像丰州这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未曾被敌军攻破的城池,生活还容易些。

    那些曾经被敌军攻破洗劫一空的城池,更是萧条无比,想要恢复往日的热闹,不知道要多久。

    沈凌烨听了何知县这话,也是忍不住叹气。“这也正是朝廷派孤前来边关的主要意图。

    孤虽不懂民生经济,可好歹能够震慑北辽,使其不敢再次进犯,百姓可以安稳过日子。

    只要生活稳定,不用但心随时有性命之忧,不必担心家园被毁,民心安定,其他都可以慢慢来。”

    “孤此次来北疆,估计两三年内不会回京,留在北疆,与诸位一同努力。

    还请诸位大人莫辞辛劳,多多用心,与孤一起,为百姓谋划,让北疆安稳繁荣,成为塞北江南,北疆粮仓。”

    沈凌烨语气诚恳,态度端肃,让人明白,这不是在说空话开玩笑,他是认真的。

    “还是那句话,请诸位畅所欲言,不管需要什么,只要是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用,孤都会尽力配合。

    当然,孤若是有什么好主意,也会与诸位分享,孤与诸君共勉,一同努力。”

    沈凌烨这一番话出口,在场众人都很是动容震惊。

    原本大家以为,太子殿下来北疆,只为了驱逐北辽敌寇袭扰,为了修筑边关城池,大概也就是三五个月而已。

    等着北辽贼寇打跑,边关各处城池修建有点规模,人家就该回京城了。

    谁能想到,堂堂大齐太子,竟然不在京城里享福,却要来边关这等苦寒之地

    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皇帝怎么会同意众人心中都有些疑惑,却是没敢问出口。

    “诸位大人怕是不知道吧,殿下此次来北疆,带着家眷呢。

    这处宅子也是殿下自己出银子买下来的,殿下是真的要在北疆长住,只为了领着北疆百姓过上好日子。

    诸位,有殿下给咱们做靠山,咱们还怕什么认真做事,好好替百姓谋划打算就够了,其余的事情,都有殿下呢。”丰州知州陈大人在一旁又添了几句话。

    一众官员听完陈大人这话,震惊之余更加感动,谁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带着家眷来到了北疆。

    大齐太子妃一胎生了三个儿女的消息,早就传遍各地,算一下好像小郡主小郡王都才几个月而已。

    这么远的路把孩子都折腾来,又要在这天寒地冻的北疆生活,可见太子是真心实意的要为北疆百姓谋福。

    太子殿下能做到如此地步,他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当差做事

    “我等替北疆百姓谢过殿下,若是百姓得知殿下心意,也会感念殿下的恩情。”众人站起身行礼,真心实意的说道。

    沈凌烨摆摆手,“坐下说话,在孤这里,无需太多拘谨,诸位大人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了吧”

    沈凌烨一番表态,就是想让眼前这些官员都消除顾虑,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果然如沈凌烨所料,众人此刻心情都有些激动,只觉得一肚子的话要往外说。

    于是大家伙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沈凌烨也从众人的口中,对当地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北疆并不是单独指某一处地方,而是泛指大齐与北狄北辽接壤,从东到西很广阔的一片区域。

    由于其跨度较大,有山林丘陵,也有草原荒漠,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出产。

    不过总体来说,农业上以种植谷子、高粱、莜麦、苞谷、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也有的地方可以种植小麦,比如五原县那边就有些地方可以中小麦。

    当然,还有其他作物,比如胡麻、葵花、蜜瓜等等,不过这些都种植很少,不过是百姓种了自家用而已。

    靠近大齐这边的地方种植业还算发达,农作物种类也比较丰富,同时也有许多人放养牛羊等。

    至于原本的边境线以北,去年新归属到大齐的那些地方,基本上就是种植业就略差,畜牧业比较发达。

    当地养殖绵羊等,剪羊毛擀制毛毡,也有一些巧手的农妇,会用羊毛编织地毯,大多都是自家用。

    另外这边还出产专门供肉食用的牛,与大齐用来耕地的牛不太一样,生长快,肉质嫩,味道鲜美。

    以前百姓都用牛肉制作牛肉干,行军打仗是极好的军粮,补充营养和体力。

    不过自从去年这些地方归属大齐之后,大齐律令不允许宰杀牛,好多人养了不少牛却无法食用,反倒给生活上带来一些不便。

    “还请殿下做主,放开当地关于禁止杀牛的禁令,这边的牛真的跟大齐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下官这次特意赶来一头牛,殿下若不信,让人杀了尝一尝就知道。”五原知县何文生开口说道。

    “竟有此事不知道何大人带来的牛在何处不如就让府里的厨子宰杀了,正好孤与诸位大人一同尝尝,若是真的不同,这件事孤负责协商。”

    沈凌烨还真是不晓得有这种专门食用的牛,觉得有些稀奇,于是便吩咐外面的人,立即将何大人带来的牛送去宰杀,中午的宴席上,多几道牛肉做的菜肴。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孤听诸位大人一番话,岂止十年书受益颇深啊。

    这样,孤闲暇时,会带着太子妃和孩子们到各位治下的地方去走走看看。

    说实话,关于民生经济这些,孤所知不多,太子妃比较在行,这些事情,还得劳烦太子妃出手。”沈凌烨也不怕没面子,笑道。

    “孤愿与诸位大人齐心协力,共同为北疆百姓谋个出路,让百姓过上安稳富庶的生活。

    不管缺什么少什么,需要哪方面的支持,诸位尽管开口,孤一定尽全力。”沈凌烨郑重表态。:



    第六百九十五章 勤俭节约

    一众官员畅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当地一些情形都说了出来,沈凌烨一边听,一边示意旁边两名师爷将其中的重点记录。

    原本今天应该让清涵也来见见这些官员,可是娇儿昨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些发热,清涵不放心孩子,留下守着了,不能出席。

    关于民生经济这些,沈凌烨并不太懂,清涵才算内行,既然清涵不能来,就得有人将众人的话整理下来,把其中关于当地农业生产的一些事情记下,清涵得空了看一看。

    刚开始众人还有些惊讶,沈凌烨解释了一下,大家伙这才释然。

    这边众人共同探讨议论,气氛热烈,那边厨房也在忙活着,煎炒烹炸各式菜品陆续出锅。接着有丫头在会客厅摆了宴席。

    “诸位,时候不早了,孤这里略备些水酒菜肴,留诸位在这儿吃顿午饭。孤这里地方太小,比不得京城,只能委屈诸位了。”沈凌烨笑道。

    沈凌烨在丰州的府邸只是个民间商户所住,规格与太子府差出十万八千里去,别说什么花厅偏厅都没有,就连这会客厅也没多么宽敞。

    所以不能像是在太子府或者宫中那般摆宴席,只能是几张八仙桌拼在一起,众人坐下也就是了。

    “下官惭愧,没能给殿下预备个宽敞舒适的住处,让殿下住在这小院子里,着实委屈了殿下。”

    那边,陈知州满脸愧疚之色的接过话。i察民情,不许惊扰百姓,宁可委屈自己也不做强逼旁人搬家之事,下官佩服。”

    丰州城也算是边关比较大的城池了,其中也有不少乡绅富户宽敞豪华的宅子,只是都有人居住。

    当然,如果放出风去,说太子看中了哪家的房子,估计对方也不敢不给腾地方,只是沈凌烨不想这么做。

    沈凌烨来丰州是为了边关安稳,为了边关百姓的生活,并不是为了享乐。

    所以他不想惊扰百姓,也不想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宁可自己花钱买下这处院子居住,也不愿意用其他手段。

    “陈大人言重了,孤此来báèn管也不是为了享福,有个地方落脚便足够了。

    这宅子孤瞧着还可以,虽然地方小了些,看着却很顺眼,挺好的。”沈凌烨笑笑,并没有觉得委屈。

    在座众人,都是各州县的父母官,多数都是住在县衙里,会客的地方比眼前这屋子宽敞多了。

    眼见着堂堂大齐太子却心甘情愿住在这小院子,众人对沈凌烨更加钦佩。

    “殿下高风亮节,实乃我等之楷模,我等定当以太子殿下为鉴,清廉为民,克己奉公,方不愧为大齐的臣子,更不愧曾经与太子殿下相识一场。”有人忍不住感叹,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诸位都言重了,主要是孤在这边最多不过住三五年,孤实在是不想大兴土木建造府邸,劳民伤财而已,何苦来

    随便有个地方住着就可以,百姓能住,孤就能住,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面矫情。

    外面还有那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省下大笔银钱安置那些百姓,岂不是更有意义”

    沈凌烨自幼在外,知道百姓生活艰难,日常处事也奉行节俭的原则。

    当然,他的身份在那里,衣食住行处处都有规制,就算有心节俭,也必须保持太子应有的排场规制。

    倒是如今出了京城,一切都可以随意,于是沈凌烨与清涵都处处节省,别的不说,尽量不给当地官员和百姓增添负担。

    “别的都不重要,酒席已经预备妥当,还请诸位入席吧,正好,孤还想尝一尝,何大人带来的牛肉呢。”

    沈凌烨不想在宅子大小的问题上纠结,于是转移话题,引领众人来到桌边坐下。

    虽说太子府邸小了些,可太子府里的吃用却并不差。

    清涵是爱好美食之人,府里的厨子个个都技艺精湛,即便是丰州这边食材简单,厨子一样也能做出丰盛的菜肴来。

    众人瞧着桌上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一个个都赞叹不已,不愧是太子殿下的府邸,这等菜肴,别处真是不曾见过。

    桌上的菜品,其中有几样是清涵的拿手绝活,府里的厨子学去了,今天又做了来待客。

    这些麻辣口味的菜肴虽然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开来,不过在北疆这等偏远的地方,还是很少见,所以众人瞧了都觉得新鲜。

    沈凌烨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当即便笑了,“这几道上面泛着红油的,是太子妃研究出来的菜品,用了大量的辣椒。

    辣椒由海外传来,如今大齐已经有很多地方种植。此物辛辣燥热,北疆苦寒之地,冬日里可多食用此物,祛除寒湿之气很有些作用。”

    “太子妃在京城有数个酒楼,做的就是这些,另外还有几处作坊,也是经营与辣椒制品有关的调料。

    孤与太子妃探讨过,如今辣椒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如果各位下辖适合种植的话,太子妃可以命人收购,或者在当地也设几处作坊,销路之类的都不用愁。”

    沈凌烨故意这么说,就等于是抛出一根橄榄枝,表示他们夫妻治理北疆为民谋福的诚意。

    要知道清涵的作坊生意十分火爆,外地好多客商都大老远的去真定那边进货。

    如果北疆也可以弄几处作坊,再配以其他各色特产,通过一些手段在南面推广,肯定能吸引大批的客商前来,又何愁当地经济和人口带动不起来

    当然这些只是开始,最主要的还是深度开发当地资源优势,把当地特产推出去,做到人无我有无可取代,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