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田园:捡个太子好种田-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媛微微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这个秦谨意平日里看着还算稳重,到此时也沉不住气了,这是忍不住来见她,想与她一起分享喜悦呢。

    “让秦公子去暖房吧,我这就去暖房见他。”二人已经是未婚夫妻,见面也不算什么。

    尤其是这个时候,秦谨意没有在秦府招待贺喜的客人,反而是来到郡主府与清媛见面,清媛心里自然是高兴万分,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跟秦谨意好好说话。

    于是,府里下人将秦谨意请去了郡主府里的暖房。

    暖房之中鲜花盛放,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可是再好看的花也无法吸引秦谨意的目光,反倒是花丛中一身淡粉色衣裙,亭亭玉立的女子,吸引了他全部的心神。

    “清媛,总算不负你所望,我会试中了头名。”秦谨意快走几步,来到了清媛身边,满面喜色的与清媛分享心中喜悦。

    清媛展颜一笑,“是啊,真不容易,数千学子中脱颖而出,高中头名,谨意公子果真名不虚传呢。”

    眼前人是她的未婚夫,两个人今年秋天就要成亲了,未婚夫中了头名会元,她这个未婚妻脸上也有光彩。

    科举考试写字均用馆阁体,阅卷采取糊名制,这就排除了有人徇私舞弊的可能。

    秦谨意这一个头名会元,那是名副其实,绝不会因为他是秦侍郎的公子,皇帝未来的妹夫,主考官就放水通融。

    若真有舞弊之事,沈凌烨第一个就不能放过,所以秦谨意是凭着真才实学中了会元,自然值得骄傲。

    “只盼公子再接再励,殿试之时也能一切顺利,若能中了状元,便是连中三元,更值得称赞呢。”清媛笑盈盈的看着秦谨意,柔声道。

    秦谨意当年秋围便是京师顺天府解元,今年会试中了会元,若是殿试能中状元,便真是连中三元。

    这等人才,大齐数百年来也只出来一两个。

    清媛这么说,当然是鼓励秦谨意,让秦谨意戒骄戒躁,静下心来调整心绪,等殿试之时发挥出众,也算是光耀门楣替秦家争光了。

    秦谨意少年成名,虽行事低调谦逊,终归是少年心性,读书人的风骨和傲气不减。

    听见心上人如此激励的话语,更是雄心激荡,“谨意定不负贤妻所望,殿试之时定全力以赴。”

    一声贤妻,让清媛心尖一颤,脸颊飞起红云来,忍不住啐了一口。

    “胡说,还没嫁给你呢,谁是你的贤妻”二八少女含羞带怯的样子,别有一番风情。

    秦谨意看的痴了,忍不住伸手扯过清媛的手,“不是你还有谁你我早就定亲,只等你过门了,自然是我的贤妻。”:



    第八百零五章 商定婚期

    秦谨意与清媛两个早就定下婚约,原本就说好了今年要成亲的,只是成亲的日子没有定准。

    春闱一放榜,秦三夫人立即跟秦侍郎商议,干脆就把婚期定在三月中下旬算了。

    秦谨意会试中了头名会元,到了殿试肯定也不会差了,前三甲应该跑不掉。

    这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正是人生两大喜事,莫不如一起办了,双喜临门,也算佳话。

    于是,就在会试放榜第二天,秦二夫人三夫人双双进宫觐见皇后,同皇后商议婚期。

    原本清涵是打算让清媛秋天出嫁,可秦家这要求也不算过分,人家这是打算接着秦谨意高中的机会成亲,给清媛脸上增光。

    清涵不好拒绝,于是命人将清媛宣召进宫,商议婚期。

    清媛进宫之后得知婚期要提前,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她与秦谨意定亲一年了,嫁衣、嫁妆什么的早就预备妥当,就算立即成亲也无妨。

    秦家想要双喜临门添彩头,清媛对此也没什么意见,早嫁晚嫁都一样,那就随便吧。

    就这样,双方商议之下,决定三月二十六成亲。

    这日子可就有点儿赶,秦柳两家立即开始着手准备成亲事宜。幸好该预备的早就预备好了,需要添置的不多。

    婚期商定,秦家立即往辽东府送信,请秦家大老爷和大夫人过来。秦府这边也是忙碌的很,又是收拾成亲的新房,又要预备婚礼以及宴客。

    不管其他人怎么忙碌,却无人敢打扰秦谨意,秦谨意特意搬到了后院一处僻静的小院,每日看看书弹弹琴,清心宁神悠闲自在,丝毫不见紧张胆怯之意。

    转眼便是三月初六殿试的日子,秦谨意心境平和发挥正常,策论洋洋洒洒,立意新颖。

    其中对国计民生朝廷形势等问题看的十分透彻,一些观点和对策让人眼前一亮,很合沈凌烨的心意。

    故而沈凌烨钦点了秦谨意为状元,另外两人为榜眼探花,其他人赐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

    秦谨意连中三元,一时间才名远播,谨意公子的名头再次响彻京城。

    而这个时候,京城各府也受到了秦府送的请帖,上面写明,三月二十六,秦谨意将迎娶柳家三xiaojie柳清媛,秦柳两家结百年只好。

    秦谨意高中状元,接着就迎娶柳家三姑娘过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两大喜事接连而至,接到喜帖的人自然是万分感慨。

    这结亲的双方一边是皇后的亲妹妹,另一边是新科状元,正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然,也有的人说,柳家眼光毒,早就看出来秦谨意定然能高中,所以才一早便定了亲。

    若不然,等到这时候秦谨意高中了,还说不定是哪家抢了先呢。反正有那看着柳家姐妹不顺眼的,总能说出些酸溜溜的话来。

    对于这些,秦柳两家人自然是不在意,世间事向来如此,总有一些人看着别人好了就眼红。

    他们没法堵上别人的嘴不让说,那就只能不听,反正那些人不敢当着秦柳两家人的面说。

    殿试放榜之后,新科进士要进宫簪花,然后夸官游街参加荣恩宴,等这一切都结束,便已经是三月初十了,离着秦谨意成亲,只剩半月的时间。

    皇帝特许假期,允许秦谨意成亲之后再入朝为官当差,这样一来,秦谨意便可以在家安心准备成亲事宜。

    三月十四,辽东秦府众人赶到京城,秦老爷和秦夫人到了京城刚落脚,便请旨进宫拜见皇后。

    清涵在凤仪宫见了义父义母,亲人见面自然又是一番欢喜。秦夫人抱着小宇儿喜欢的不得了,直喊这孩子有福气,虎头虎脑的真招人稀罕。

    难得秦老爷秦夫人进京,清涵索性就在凤仪宫设宴,请了秦家袁家霍家等人进宫团圆。

    众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欢喜,热热闹闹的谈笑到很晚,这才各自散去。

    清媛要出嫁了,作为姐姐,清涵清雅自然少不得要帮忙。

    可清雅生了孩子才刚满百天,孩子吃母乳,哪能离得开最后清雅跟冯云舒一商量,索性抱着孩子回娘家去住一阵子算了。

    清雅生孩子满月之后,本应该搬月子回娘家住的,可那时候正是大正月,天也冷各自都忙,于是就没能回娘家,索性此时回去住一阵子,等清雅出嫁了再回来。

    清雅能带着孩子回娘家住,清涵却不行。不过她不用亲自喂养宇儿,宸儿娇儿几个都大了也没那么黏人,每天出宫回府看一看,倒是可以。

    于是姐妹三个每天在郡主府里聚齐,帮着清媛准备成亲事宜。

    清媛的嫁妆,大部分都是清雅出嫁前,清涵就给预备好了。

    当然,这一年来,清媛自己又攒了一些,加上清涵和清雅再给添置些,还有秦家当初送来的聘礼,这一份嫁妆可就不少,比清雅当时还多些呢。

    “三妹这一出嫁,我也就算是没了心思。咱们三姐妹从小就在一起,吃了这么多的苦,总算走到今天,着实不容易。

    我只盼望着,你们姐妹俩成亲以后都能夫妻和睦,将来儿女成群幸福温馨,我也算是对得住咱们死去的娘了。”

    看着地上收拾整理好,用红旗礼盒装着的嫁妆,清涵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长姐如母,这话真是不假,清涵这些年一直努力,为的就是两个妹妹能过上好日子。

    如今总算盼着清雅成亲生子,清媛也即将出嫁,嫁给名门京城的谨意公子,清涵觉得,这一生到此,也算是圆满了。

    “可惜,咱娘的坟还在柳树屯,咱们三姐妹也不能经常回去照看。

    明天咱们一起,去一趟白云庵吧,那里我给娘设了长生牌位,去祭拜一下娘,也算是咱们做女儿的一点儿孝心。

    清雅生孩子,清媛出嫁,这都是好事,也该告诉咱娘,让她跟着高兴高兴。”清涵想起了早逝的亲娘,不由得一阵伤心。

    “嗯,是该去看看娘,我生了儿子也没能去给娘上喜坟呢。如今三妹也要出嫁了,是该告诉娘这个喜讯,让娘跟着高兴一下。”

    提起母亲,三姐妹都有些难过,若是母亲还在该有多好他们一家人亲亲热热团团圆圆,那该是何等幸福

    “好了,别难过,如今咱们过得好,母亲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清涵瞧见两个妹妹都情绪低落,又赶忙相劝。:



    第八百零六章 女子学院

    三月二十六,秦侍郎家的公子,新科状元秦谨意,迎娶当今皇后之亲妹柳清媛过门。

    有皇后给撑腰做主,这婚礼的规模自然不小,柳家三姑娘十里红妆风光出嫁,赢得了一片欣羡之声。

    清媛是个聪明的姑娘,别看没出嫁时坦率爽直,出嫁之后却一改行事风格,温婉贤淑颇有大家之风。

    秦家上下都十分喜欢这刚进门的新媳妇,秦谨意更是对清媛百般疼爱。

    不管清媛想做什么,有时候甚至清媛没等开口,秦谨意就能心领神会主动帮忙,新婚小夫妻浓情蜜意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新婚三日之后,秦谨意前去翰林院当差,满一月之后,清媛回娘家住对月。

    之后沈凌烨下旨,收回郡主府,又因为这曾经是皇后居住过的地方,不好再赐给别人,于是便改建成娘娘庙,供奉天后娘娘。

    多年以后,天后娘娘庙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众多,也是京城一景。

    转眼便是永成二年的六月,清涵在城郊所买下的大片土地山林之上,建成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学院。

    这就是当初清雅清媛所提议的,要在京城建一chunu子书院。

    清涵融合了两个妹妹的想法,将此处命名为新华女子学院。学院之中除了教授诗书六艺之外,还另外开设了医学课。

    新华女子学院主要招收的是中下等收入百姓家的女儿,不需要出学费,学习好的人,还可以领数额不小的奖学金。

    入学的女孩子可以选医学也可以不选,选医学的,如果成绩优秀出众,可进入太医院做医女,负责给后宫女子治病,或者在惠民药局做事,都有薪俸可领。

    书院只收九岁到十一岁年龄之间的女孩子,女孩要在书院里读书四年,这四年里学费书本费都免除,中午还提供午饭。

    这样优厚的条件,引得不少人家心动,纷纷将自家女孩送来读书。

    当然,能来读书的,大部分都是家境中等的人家。

    高门大户自家就可以请私塾先生教导,寒门小户连糊口都成问题呢,哪里还有闲心送女儿读书

    有那个工夫,不如让闺女在家做些针线缝缝补补,多少还能补贴家用,再不成也能帮着家里干活啊,哪能送到书院里耗费四年光阴

    而那些中等人家则不同,这些人自己请不起先生教孩子读书,又不甘心自家女儿庸庸碌碌一辈子。

    有当今皇后的例子在眼前,大多数百姓也都明白了,女子若是出息了,不比男儿差,所以很多人家都愿意培养自家的女儿。

    如今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不少人家都巴不得把闺女送到书院里读书识字。

    学院招收学生也不是什么样的都收,除了年龄xiànzhi之外,还要挑选有一些天资,比较聪慧懂事的孩子。

    清雅亲自负责招收学生,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测试,觉得合格了才收下,那些天资鲁钝的,自然不能收。

    书院第一年落成,所请的夫子不多,所以只招收了五十个聪明灵秀的小女孩。

    这五十个女孩被选中,自然是欢天喜地高兴不已,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女孩,难掩伤心难过。

    后来还是清媛看着有点儿过意不去,索性又从中挑选了十五个还算不错的,单独教授医学课,打算专门培养出一批精通医学知识的女孩来,将来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就这样,新华女子学院第一年一共招收了六十五个学生,七月初,孩子们来学院报道,开始上课。

    清雅任山长,清媛传授医术,兰芝兰若过来传授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