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志财,这状纸上所写一切,可否属实”照着审案的惯例,于通判都要这么问一下。
柳志财的腰受伤了,肋骨断了两根,另一条腿也断了。
此时躺在藤椅上根本动弹不得,只能勉强点点头。
“回大人的话,状纸上所言句句是实,柳清涵为人子女不孝父母,与人私定终身不肯顺从家中定下的亲事。
为了与情郎厮守,联合族中长辈联合向草民施压,逼迫草民同意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草民当时被打断一条腿,柳清涵与她的情郎以草民性命相威胁。
草民怕万一不答应丢了性命,被逼无奈之下只得写了文书,与她们姐妹断绝关系。
如今我身在府城落魄无依,想要找到她们姐妹让她们姐妹奉养,不想竟被赶了出来,还被她们指使的人打成了重伤。
大人,求大人为草民做主,重重惩治这不孝女,还草民一个公道啊。”
柳志财声泪俱下的陈述,这一番表演着实到位。
公堂外有些看热闹的百姓见了,对柳志财十分同情,指着清涵议论起来。
于通判又拍了下惊堂木,“柳清涵,你父亲所言可是属实
你老老实实招来,不许有半句虚假,否则的话,本官可不会姑息。”
审案惯例均是如此,就算于通判得了魏知府的授意,也必须把应该走的过程走完。
清涵听见堂上那官员问话,便往前走两步,屈膝行礼。
“回大人的话,柳志财所言没有一句是真,都是胡编乱造。”
“民女生在柳树屯柳家,自幼母亲因病身亡,父亲娶了继母回家。
继母来到柳家,对民女三姐妹百般nuèdài,非打即骂,一次失手打了民女,将民女打晕差点儿丧命。
即便如此,民女三姐妹也从未敢有过半点儿不孝的心思,依旧勤勤恳恳替家里忙碌干活。”
“父亲与继母贪心,觉得养了三个女儿亏本。
想要将民女卖给平安镇一个糟老头子,要把民女二妹卖去做婢女,还要将三妹卖了给人家做童养媳。”
“继母心思狠毒,未与任何人商议就擅自接了那糟老头子的银子,想要将民女送去糟老头子府里。
民女不肯便逃了,糟老头一气之下来到柳树屯绑了柳家人,以柳家人性命相威胁。
民女出面打跑了那些人,为了以后民女姐妹三人不再受人摆布,无可奈何之下这才跪求村里长者作证,自请离开柳家,不再做柳家的女儿。”
“当时在村人的见证下,民女将母亲袁氏留下的房屋土地等尽数留给了父亲,分文没有带走,另外还给了父亲十五两银子算作补偿。
父亲当时也同意了,在断绝关系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如今民女暂住在秦府,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消息赶过来耍赖皮,想要占便宜打秋风。
民女不愿意见他们就没让他们进门,谁成想他们竟然以次为借口,便来状告民女。
至于说什么民女找人打了他们,更是无稽之谈。”
“谁知道他们是得罪了什么人估计是把人家得罪狠了,人家找机会打了他们,此事与民女何干
无凭无据就这么凭空污蔑,民女可不敢认承。”
清涵也不是好惹的,当堂便把前因后果尽数说了个清楚。
此时公堂外的这些人总算明白了,闹了半天,是这夫妻俩不干人事儿。
打骂nuèdài女儿不说,还要把三个女儿都卖到火坑,人家闺女不干了,被逼无奈才断绝关系的。
听明白一切的众人,看着柳志财夫妻的目光里,都带着鄙夷的味道。
“大人,民女这里有当日村长亲笔书写,柳志财签字画押的文书,上头还加盖着东宁县衙的印鉴。
此事已然经过县衙判断,民女姐妹离开柳家,乃合情合理。还请大人过目。”
说话间,清涵便取出了那一份文书,递交给审案的于通判。
于通判接过文书一看,上面写的明明白白,柳志财不肯善待女儿,三个女儿无奈之下只得与柳志财脱离父女关系。
并在村民的见证下,将母亲所留嫁妆田产全数留给了柳家,另外还给了柳志财十五两银子。
那文书上面有柳志财的手印,还有村子里几个证人的签字画押,同时还盖着东宁县衙的大红印鉴,的确属实不是作假。
于通判拿着文书,心中暗暗叫苦。
这种明摆着的事实,知府大人非得要混淆黑白,让那个什么柳志财回头反咬一口,这案子怎么判
可要是不按照知府大人的意思去判,他这个官儿估计也做不长了,这可怎么办
通判在心里权衡许久,只能无奈叹气。
为了他的官位,为了以后的前程,没办法,他必须得按照知府大人的意思去做。
于是一狠心再次拍了下惊堂木,“大胆柳清涵,满口胡言。
自古以来儿女孝顺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父母之命不可违背。
你们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不管父母如何处置,也决不可有半句怨言。
你等竟然不遵父母心意,违背父母命令,就是大不孝。”: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反告柳志财
于通判受了魏知府的委托,一定要判清涵姐妹不孝,要让清涵姐妹重新回归柳家。
这样一来,魏知府才能通过柳志财,拆散清涵和林远的婚姻。
于通判是魏知府的心腹,当然要尽力完成任务,此刻便不管外面多少人议论,径自判断。
“大齐素来以孝治国,从未听说过有女儿敢要求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这等大不孝之举,断然不可纵容。”
于通判一拍惊堂木,就要当堂宣判。
“于大人,等等。”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高喊一声。
众人一愣,扭头看向声音来处,结果就见到三个年轻男子从人群中走出。不用说,这三人自然是秦三还有袁明泽他们了。
袁明泽走上前来,朝着于通判一拱手。
“于大人,自古以来都有父慈子孝一说,父慈在先,子孝在后。
儿年幼时,父亲慈爱养育幼儿,儿长大之后,方有儿子孝顺父亲。
若父亲不慈,又何来儿子孝顺儿子女儿都是一般。
这柳志财任由妻子打骂nuèdài女儿,还见财起意将女儿卖入火坑,这等行径本就是不慈,又如何要求女儿孝顺”
“更何况,柳清涵已经将母亲留下的嫁妆田产留给了柳志财。
另外还给了柳志财十五两银子,已经算是买断了十几年的养育恩情,又何来说不孝
大人这般断案,实在有失偏颇,今日公堂上的对答宣判流传出去,不知道辽东府的百姓会怎么想”
袁明泽这一番话,引起了公堂外一众百姓的共鸣,众人这时也不管那些了,都高声附和。
“对,对,这位公子言之有理,这柳志财夫妻不肯善待女儿,凭什么还要闺女孝顺他们
再者说了,他们已经收了人家三个姑娘的银子,也同意写下了文书。
这件事已成定局,哪里还能反悔”
“我看啊,这是见到三个闺女离开家,非但没有混不下去,反而日子越过越好,他们这是不甘心了,又想来占便宜。
没想到人家闺女不肯,他们恼羞成怒,就想着反咬一口诬告人家了。”
外头看热闹的百姓也不是傻子,谁还能看不懂这些
“我告诉你们是怎么回事吧,还不是那位小霸王小衙内看中了这个柳姑娘成天惦记着人家朝思暮想。
可是这位柳姑娘已经有了婚约,早就定亲了。
小霸王没办法,就找到了柳姑娘的爹,想要让柳志财劝说闺女跟原本的未婚夫解除婚约,嫁给小霸王。”
“柳姑娘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也不贪图魏家的富贵,断然拒绝了。
这边柳志财还有魏家恼羞成怒,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场诬告。
这件事最近几天府城里都传遍了,你们难道没听说么”
人群里,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副知情者的模样,与众人交头接耳像是在私下议论。
可是那声音却非常大,旁边的好多人都听的真切。
听到这话的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闹了半天,这是有人在幕后操控呢。
哎呀,那可坏了,这位柳姑娘就是个寻常百姓,如何斗得过那位衙内啊”
众人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谁不知道那位小霸王的名声凡事被他看中的人,哪有能逃脱的
一时间,公堂之外百姓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声音也都很大。
于通判坐在公堂之上,听着外面众人的议论,只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热。
知府大人竟是这般用心,如今又被人当面点破,这可要如何收场
于通判觉得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于是红着一张脸,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堂下何人大胆狂徒,公堂之上岂容你放肆
来人,将这狂徒给本官抓起来,重打二十大板。”
于通判心里憋着一口气无处可发,只好冲着堂下站着的袁明泽去了。
旁边的差役听了这话,不由得叫苦,于大人盛怒之下估计没看明白,他们可是看的真切啊。
说话的这位公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更何况人家还是跟着秦三公子一起进来的,很明显人家这是跟秦府有关联。
他们是什么人就是个衙门里当差的,敢去招惹秦府
就在差役们犹犹豫豫不敢上前,于大人又要发火的工夫,袁明泽含笑往前又走了两步,朝着于大人拱手笑道
“学生袁明泽,京城人士,三年前在江南侥幸中了解元,家父去年刚刚升任顺天府尹。”
袁明泽最开始并不想说出身份,只是这官场之上最是狗眼看人低,他要是掖着藏着,人家还以为他怕事呢。
索性亮出身份来,也让这个于通判知道知道,别以为他好欺负。
大齐律,有秀才和举人的功名,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见官不跪。
举人就可以做官,知县、县丞、推官等等都可以,如果有门路的,也可以做到通判这等位置。
所以当于通判一听说眼前这是个举人的时候,心头就是一凛。
等到袁明泽说自己是顺天府尹家的公子时,于通判差点儿站起来。
顺天府尹啊,那可是天子脚下,比辽东知府还高一品的官员呢。
能够做到顺天府尹的,在朝廷里都是有背景有靠山。
顺天府尹家的公子,人家还有举人功名,他刚才差点儿让差役把人家抓起来打板子。
这要是真打了,估计他这个通判也就做到头了。
于通判一想到这里,冷汗就忍不住往下流,刚要开口说话,不成想对面的袁明泽又开口了。
“这位柳姑娘,是学生的表妹。
学生的姑母当年嫁到了柳树屯的柳志财,可惜天不假年,年纪轻轻便过世了。”
“大人,学生此次乃是受家父所托,前来辽东府,状告柳志财。
柳志财只因为妻子生了三个女儿,便伙同母亲一起nuèdài妻子,导致刚生产不就的妻子染上重病不治过世。
柳志财拿了袁家无数好处,却nuèdài袁家女儿和外孙女。侵占妻子嫁妆财产,实在不配为人夫为人父。”
“大人,这是家父亲笔信,还有状纸一份,还请大人受理,为学生死去的姑母伸冤。”
袁明泽说着,便将一封信和一份状纸递到了于通判的跟前儿。:
第一百七十四章 证据俱在
如果说袁明泽亮出身份就已经够让堂上堂下的人吃惊,那后面他这一番话,更是吓得不少人差点儿跳了起来。
于通判看着面前这一张状纸一封信,就如同烫手的山芋,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柳志财nuèdài妻子,袁氏生下女儿清媛第三天便亲自下地洗衣做饭还要伺候家人。
以至于妻子袁氏生下三女清媛之后便染上重病不治身亡,这一点柳树屯许多村民可以作证,算作对妻子不仁。”
“柳志财在妻子死后不足百日,便又娶回了胡氏。
大齐律法,丈夫死亡,妻子要守孝三年方可另行改嫁。
妻子过世,虽没有明确规定要守孝三年,但约定俗成是要一年后方可另娶。
然而柳志财连百天都没过就娶了胡氏,算作对妻子不义。”
“袁氏死后,她留下的嫁妆本应该退回袁家,或是留给袁氏的三个女儿。
结果柳志财却昧着良心想办法霸占袁氏嫁妆,将家中财物占为己有,还把袁氏陪嫁的土地自行变更户主。
这等欺诈行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