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让胡氏知道了就更麻烦,清涵一个人快去快回,就是去看一眼。
说完,清涵几口吃完了包子,随便洗洗手,便径直往冯郎中家走去。
下午没有看诊的病人,冯家静悄悄的,只见到冯郎中在院子里晒药材。
清涵走进门,上前行礼,“冯大叔好。”
冯郎中闻言回头,一见是清涵就笑了。
“你这丫头是过来看那个人的吧瞧你这风风火火的模样,这是去哪里撒野了满面尘土的,活像走了好远的路回来一样。”
不得不说,冯郎中的眼力的确不错,一下子就看出来,清涵这是走了远路。
如今这时候都是泥土路,这些日子冰雪消融,路面干爽起来,自然就少不了飞土扬尘。
清涵从柳树屯到镇上走了个来回,头上身上可不是罩着一层薄薄的尘土怎么
旁人不太细看注意不到,冯郎中是做什么的要的就是这一份眼力,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清涵心中一凛,她还没注意到这个呢。
看起来往后回了村子,她要洗洗脸收拾收拾才能回家,不然哪天被胡氏看出来就不好了。
“大叔说的没错,我是来瞧瞧那个人的。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清涵顾左右而言他,冯郎中也就没有追问,只是指了指倒座房。
“在屋里呢,早晨就醒了。
这人年轻身体好,早晨醒过来就敢下地,不过他伤的不轻,走不了几步路,现在在屋里躺着休息呢。
你要想见他就进去吧,没事儿,大叔陪着你进去。”
这年月虽然是民风比较开放,可也没有一个没成亲的大姑娘跑去见个小伙子。
冯郎中这样精明的人,哪里会不懂这些于是转身陪着清涵进了倒座房。
“小哥儿,我那个大侄女过来看看你。
就是她在山神庙里发现了你,要不是她,你这条小命就够呛了。不说别的,昨晚天那么冷,要是你在山神庙里躺一晚上,肯定没命了。”
没等人进屋,冯郎中的声音先传了进去。
屋子里的人没睡,只是躺在炕上,一听见外面的动静,连忙坐起来。
正好这时冯郎中和清涵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男子抬头往对面看去,就见到冯郎中身后,一个年纪不太大,身形纤细瘦弱的女孩跟着进来了。
等这女孩走的近了,男子才发现,这女孩看起来就是十三四岁的模样。
个子倒是不算矮,只可惜好像平日里吃的不怎么好,头发有些枯黄,脸颊也没有多少血色。
不过这女孩长得倒是不错。
巴掌大的小脸肌肤雪白,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小巧秀气的鼻子,淡粉色犹如花瓣一样的唇。
这女孩的五官精致美丽,只是气色略差脸色苍白,加上她太瘦了,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倒是别有一番楚楚可怜的味道。
女孩一身旧衣服,衣襟和膝盖都补着补丁,一看就知道家里的日子很不好。
男子的目光停留在女孩额头上缠着的白布条,不知道为什么,心头蓦地一紧,这女孩受伤了:
第十八章 伤势无碍
清涵一进门,就被炕上倚着墙坐着的男子吸引住了目光。
那天在山神庙,她就注意到这个人长得极好,只是当时他昏迷着,看不到眼睛的模样。
而此刻见到他清醒的模样,清涵震惊的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清涵心里只有这句话可以形容眼前人。
前世的那些什么小鲜肉,跟眼前的人相比,根本不够看。
这人身上那种温润儒雅雍容华贵的气质,绝对不是一身粗布衣裳能够遮掩的。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一身重伤的流落到柳树屯这穷乡僻壤的破地方清涵不解。
“公子醒了既然清醒就表示伤势无碍,那我也可以放心了。”
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来历,都跟清涵无关,只要他活着就行,总算没有枉费了自己出手救人的心。
“多谢姑娘出手相助,若非姑娘仗义援手,在下即便是没有因为伤势恶化丧命,也会在晚间冻死。
姑娘救命之恩,在下铭记在心,日后定当报答。”
男子并非一般乡野粗人,自然不会盯着人家姑娘一个劲儿的看,只扫了两眼便垂下眸子,拱手向清涵道谢。
“公子莫要多礼,救人危难是应尽之事,当不得公子谢字。
公子既然无事我也就放心了,公子在冯大叔这里好好养伤吧。冯大叔医术高明,公子有他照顾,定然痊愈无忧。
小女子打扰了,就此告辞。”对方行礼道谢,清涵也福了一礼算是回礼。
原本还想问问这人怎么会失忆的,可是在见到这个人之后,清涵忽然什么都不想问了。
眼前这人看起来很正常,言谈之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势。
清涵觉得,这个人应该只是短暂性的失忆,或许是头部受伤影响,过一阵子就会好起来,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既然这人安然无恙,清涵也就没什么心事了,于是点头向那人告辞,转身便出去了。
男子好像没料到清涵会这么快就离开,眼中闪过些许落寞之色,只是忍住了什么都没说,盯着清涵的背影默默无语。
清涵从屋里出来,到了院子里,这才低声问冯郎中。
“冯大叔,我听清雅说,这人记不清自己以前的事情了
是不是因为他头部受过伤,里面有淤血的原因啊”
冯郎中点点头,
“应该是这个缘故了,我这几天下给他治外伤。等着他外伤好了,再试试给他开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再配以针灸,试试能不能将他脑子里的淤血化开。
这种伤不好说,或许过一两个月就能好,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记不起来以前的事情。”
“放心吧,我会尽力的,至少外伤保证没事儿,至于他的记忆,我只能尽力,能不能恢复,看天意。”
冯郎中也不瞒着,实话实说。
清涵点头,“劳烦冯叔,对了,他的药费怎么算如今他记不起自己的身份了,怎么给您药费啊”
清涵想起来这件事,随口问了句。
“要是他没钱给,那就得麻烦大叔等一阵子,等我挣了钱慢慢还给大叔。”
冯郎中摆摆手,“不用了,你大婶在他破了的衣裳里面发现了一个荷包,荷包里有几张银票,还有一大把金豆子。
这人身上不少钱呢,付得起药费诊费,不用你担心。”
冯郎中笑笑,“你这丫头倒实在,你哪里来的钱替他付药费”
听到冯郎中这话,清涵彻底放心了,
既然这人身上带着钱,那就算他记不起以前的事情,也不愁着生活。
“嗯,那就麻烦大叔了,我这一时心软,倒是给大叔添了不少麻烦。
大叔,我得回家做饭,那个人就麻烦大叔多照顾吧。”
这边没什么事,清涵当然要赶紧回家去。
冯郎中也没留,就这么送清涵出了大门,看着清涵一路飞奔的离开,冯郎中忍不住摇头叹气。
“多好的一个姑娘啊,聪明伶俐勤快又心善,只是可惜了,摊上胡氏那么个后娘,唉。”
不说冯郎中如何感慨惋惜,只说清涵从冯家出来,找到了清雅清媛,姐妹三个这才一起回柳家。
昨晚上柳志财估计是跟胡氏说了什么,胡氏今天倒是没有像往常一样横挑鼻子竖挑眼。
见到清涵姐妹回来,啥话也没说,只哼了一身就进屋了。
清涵姐妹也不在乎胡氏什么态度,放下了背筐,径自进厨房收拾做晚饭。
大家伙互不干扰,这一天柳家院子里倒是很平静。
柳志财回家时,见到家里一派宁静和谐的样子,也特别高兴。
柳志财硬气了一回,果然效果不错,这下子也有了底气。心道要是下回胡氏还闹,他还用这一招。
胡氏心里有了顾忌,加上清涵姐妹忙起来成天在外头,除了吃饭的时间基本上不跟胡氏碰面,这样也就闹不起来。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柳家还算是比较清闲。
这几天的工夫,清涵和清雅更是利用一切时间抓蛤蟆。
能够挣钱的机会不多,万一哪天下雨了,蛤蟆就会上岸,那样别人也都去抓蛤蟆。
到时候蛤蟆一多了,价钱卖不上去不说,就怕是酒楼也不肯多要了。
为了挣钱,这时候也顾不上别的了,姐妹几个恨不得把河里翻遍了。
这天下午,清雅姐妹等在村口,远远地见到清涵回来,赶忙迎上去。
“姐,今天咋样”清雅见到清涵脸色有点儿不好,心里咯噔一下子。
清涵摇摇头,“蛤蟆的价钱掉下来了。
别人也知道了咱的法子,有人往酒楼里送蛤蟆,醉仙居不肯再出那么高的价钱了。”
还不到蛤蟆上岸的季节,醉仙居竟然就推出了蛤蟆宴,在镇子里可是传遍了,不少人都去醉仙居品尝开春的蛤蟆。
有的人觉得奇怪,特意去打听。这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很容易就让人打听到,原来是从河里抓的蛤蟆。
这个年月大多数人家的日子过的都不咋地,但凡有一点挣钱的门道,都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得知可以从河里抓蛤蟆,不少人就动了心思也去做。今天清涵去醉仙居的时候,就碰上了好几个人也去送蛤蟆。
要不是醉仙居念在老主顾的份上,就收别人的了。不过这样一来,蛤蟆的价钱就掉到了原本正常价格。:
第十九章 蛤蟆上岸
清雅一听就着急了,“姐,那可咋办啊往后是不是咱就挣不到钱了”
这难得的挣钱机会,姐妹几个都很珍惜,此时听闻挣不到钱了,清雅不由得有些难过又失望。
清涵叹口气,“不知道呢,今天走的时候,小伙计倒是没说不要了。
不过我想着,往后蛤蟆肯定会越来越多,咱这买卖也算到头了。
没事儿,这个不行还有别的,放心吧,大姐会另外想办法挣钱。”
蛤蟆抓了七八天,一共攒了差不多六七贯钱,其实也不算少了。
寻常人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如此。
只是清涵所谋划的事情比较大,需要的钱也多,眼下这些还不太够,估计需要再想办法。
“清雅,别难过了,其实我原本估算的也就这样。
今年天气反常,你没觉得这几天暖和不少么你瞅着今天这天阴的,我估计着弄不好就要下雨。
天暖只要一下雨,蛤蟆上岸,咱这买卖也就没法做了。
更何况,这些天咱姐妹抓了多少蛤蟆啊咱村这条河里的蛤蟆,差不多都让咱抓了,知足吧。”
听见姐姐这么说,清雅和清媛也不好再说什么。
“嗯,那咱往后再想别的办法,反正大姐脑子灵光,一定还有更好的主意。”
两个丫头对清涵是无条件的信任,于是各自笑了笑,把刚才那点儿担心抛在脑后了。
“这就对了,小小年纪的愁眉苦脸做什么都开开心心的才好。来,吃包子。”
每天下午,清涵都会带包子回来,能吃到美味的包子,对于三姐妹来说就是最满足的事情。
不出清涵所料,做晚饭的时候外面就开始掉雨点。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外面的雨已经不小了。
三姐妹对视一眼,知道今年的蛤蟆买卖到此结束。
清涵心中也颇为遗憾,还以为能够再坚持几天呢,罢了,大不了再去找其他路子。
倒是柳志财挺高兴的,开春嘛,春雨贵如油,下一场透雨,再过一阵子就可以种地了。
况且,下雨了可以抓蛤蟆啊,故而柳志财一边吃饭就喊着让胡氏找出蓑衣来给他,晚间他要去抓蛤蟆。
当地人每年开春下雨的时候都要出去抓蛤蟆。
蛤蟆是极品河鲜,抓回来烫了炖着吃,味道鲜的很,那可是开春最极品的美味。
柳树屯前面就有条河,村里人一般都不会错过机会。往年柳志财一晚上也能抓二三十个蛤蟆回来,到时候大家伙解解馋。
庆祥一听抓蛤蟆,当时就高兴的直蹦。
“爹,你今天一定多抓点儿蛤蟆,太少了不够吃,我要吃蛤蟆腿儿。”
庆祥那馋猫最近没吃到几回肉,早就馋的不行了。这时抓着柳志财的胳膊,一个劲儿的念叨,让老爹多抓些。
柳志财对儿子那是一百分的用心,不管儿子说啥他都不会生气,一直都笑眯眯的。
“行,行,多抓,一定多抓蛤蟆回来,给你们吃。
晚上乖乖在家陪你娘,不许调皮捣蛋。等着吃完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