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回头要找懂这方面的人慢慢拆封,当心有些纸因年代久远而破损。”
  谢景元对这个十分感兴趣:“明日我们一起去看看,你拉了几十车东西回来,就只有这些?”
  柳文渊笑了笑:“有一半的车里头都是砖头,唬人的。”
  谢景元哈哈笑起来:“高,不愧是柳玄机。明儿孙太后知道了,还以为我得了多少金银珠宝呢。这些金银我们不能投到外面去,但也不能存在手里,拿去跟孙太后买东西,她要是不卖,我们去找晋王。”
  柳文渊点头:“这倒是不错,反正都是白得来的金银,拿去换东西最好。”
  郎舅两个又说了一阵子的话,柳翩翩没有留他,打发柳文渊回家去,还把自家里的东西让柳文渊带回去了许多。
  等柳文渊一走,谢景元将柳翩翩抱进怀里:“我的乖乖,我们发财了。”
  柳翩翩笑起来:“王爷高兴什么,你不是说整个北方到处都是窟窿,你这点东西补窟窿都不够的。我倒是觉得那些书籍不错,有了吃饭的本事,何愁没饭吃。”
  谢景元开玩笑道:“这两样兵器没有白白损失掉,回头得找工匠给我仿照两把更好的。”
  谢景元找到谢家老祖留下的宝藏,这一消息如同一阵风一样吹遍天下。
  孙太后终于按捺不住,紧急召秦孟仁进宫。
  已经在家反省了好几个月的秦孟仁进宫后十分恭顺,见到孙太后认认真真行礼:“罪臣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安。”
  孙太后温声道:“秦大人请起。”
  秦孟仁起来后低眉顺眼地站在一边不说话,孙太后只能主动开口:“秦大人,哀家听说那个土匪找到了什么宝藏?还是他们家老祖宗留给他们的?”
  秦孟仁回道:“娘娘,臣也听说了此事,真假臣暂且不论,事情肯定假不了。娘娘若想知道详情,可以将先淮阳侯叫来问一问。”
  孙太后嗯一声:“倒是可以,没道理他一个被赶出家门的人,比淮阳侯知道的还多。”
  在孙太后的示意下,先淮阳侯谢领峰很快进了宫。自从谢景元跟朝廷彻底闹翻,以安阳郡主被秦孟仁欺辱为由攻打朝廷后,谢领峰就被褫夺了爵位,身上只剩下个五品官。好在谢家还有个女儿身上还有个贵人的名分,谢领峰心里还抱着希望。
  听说太后娘娘传唤自己,谢领峰忙不迭地跟着人进了宫。
  到了上书房,谢领峰跪下行了个大礼,孙太后叫起后直接问道:“你们谢家有宝藏的事儿你怎么不早点说?”
  谢领峰吓了一跳,立刻跪下解释:“娘娘恕罪,微臣原是次子,不得父亲欢喜,故而家中许多事情家父并未告诉微臣,连祖传的谢家刀都给了侄儿。微臣并不知道有此事,若知有宝藏,微臣岂敢私藏。”
  孙太后见到他这副蠢样子就想生气,摆摆手让谢领峰下去。
  等谢领峰一走,孙太后看向秦孟仁,见他脸庞有些消瘦,心里有些心疼:“秦大人往后有什么计划?”
  秦孟仁认真回道:“罪臣无能,吃了败仗,往后听从娘娘吩咐。”
  孙太后有些生气:“你丢了那么大一块地,指望哀家去想办法给你打回来?你的雄心壮志呢,你的梦想呢?人家都做亲王妃了,你成了个鳏夫,怎么,这口气你就这样咽下去了?”
  秦孟仁被孙太后这样一问,迟疑了片刻后道:“娘娘,臣过失较大。”
  孙太后想了想道:“兵部还缺个侍郎,你去不去?”
  秦孟仁抬头看着孙太后道:“娘娘,臣想外放。”
  孙太后几乎毫不犹豫反对:“不行!”
  秦孟仁道:“娘娘,臣自入翰林院开始,八年来一直在京城打转,从未出过京城。因有娘娘眷顾,臣才能……”
  说到这里,他默默看着孙太后,沉默好久后道:“娘娘,臣若是继续在这里,一来无立足之地,二来会被群起而攻之,臣请外放,去北面,帮助娘娘将贼人拒之门外,过个几年臣再回来,若是娘娘不弃,臣愿意将来继续为娘娘鞍前马后。”
  孙太后有些发怔,她当然知道秦孟仁现在面临的困境,但她想的是让他慢慢在朝中积攒功劳,将来好东山再起,而他想的却是外放,离开她。
  孙太后看着眼前脱去以前的锐利的秦孟仁,心里有些发酸。
  她以前就喜欢看到人前锐利清冷的秦孟仁,到了人后变得温柔多情。那种反差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他对家中的妻妾都比较冷淡,只有到了她面前才会放下所有的防备。
  现在他的发妻没了,他为此背负了凉薄无情义的名声。听说他那个妾有名无实,他就跟个鳏夫一样。
  孙太后看着秦孟仁的时候,秦孟仁也在看着孙太后。
  孙太后起身从椅子上走了下来,缓步走到他面前,轻声喊了一句:“仁哥儿,你走了,我要怎么办。”
  从秦孟仁进屋开始,这屋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秦孟仁抬起手轻轻在孙太后的鬓角抚摸了两下:“娘娘,臣还会回来的。这次的屈辱,我将来要成倍地还给他。娘娘放心,臣以后会更加谨慎,不会再因为心里的执着而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从此以后,臣的心里只有大雍江山,只有娘娘,再无他人。”
  孙太后不知道该说什么,红唇微动:“你说走就走吗?”
  秦孟仁的眼神深邃起来,他看着眼前风韵犹存的孙太后,伸手将她拉过来楼进怀里,俯身在她耳边低声道:“娘娘别怕,臣就算不在京城,也会时刻跟娘娘保持联系。娘娘若有拿不稳的事情,可以给臣传信,臣时刻为娘娘披肝沥胆。”
  孙太后感觉耳后有些发烫:“秦大人,你若是真的想走,我不拦你,但你不要忘了自己以前说的那些话,不要忘了对哀家的承诺。”
  秦孟仁低低地嗯了一声,然后伸手将孙太后又抱紧了一些……
  此后,秦孟仁每天都进宫,仿佛又变成以前那个宠臣。满朝文武都在等候,等着孙太后要给秦孟仁个什么官位。各部尚书都惊慌起来,感觉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不是那么稳当。
  听说秦大人与太后娘娘异常亲密,女人一糊涂起来,那可是六亲不认的。这么多年掌权,孙太后在朝中的权威已经非常大,她若是非要扶持秦孟仁,就算他吃了败仗,时间久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但秦孟仁的任命迟迟没有下来,秦孟仁每日进宫与孙太后一起商议国事,帮孙太后梳理清楚之前遗留的政事。孙太后感觉有秦孟仁帮忙,自己能轻松好多,可他偏偏要走。
  不管孙太后有多么不舍,过完年一开印,秦孟仁的任命就下来了。
  原御史中丞秦孟仁任中州二品巡抚,即刻上任。
  作者有话说:
  早上好宝子们,这几天温度好高;春天仿佛提前到来,困成狗~


第144章 入宫廷扶持堂妹
  正月里; 京城里偶有晴天,谢领峰家里一大早就吵了起来。
  谢领峰让谢二太太给小女儿做几身新衣裳; 总是陛下未来的贵人; 过年连两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马上开春了,姑娘们之间肯定要来往,谢家已经没了爵位; 再不做两身像样的衣裳,姑娘出去不丢人?
  好歹将来进宫也是个贵人; 只要能进宫; 谁都不知道将来谁的前程大。
  谢二太太有些不高兴:“老爷说的轻松,我们的祭田被收走了; 家里进项一天比一天少,这么大一家子; 人情开支不要钱?吃喝不要钱?孩子们出去活动不要钱?老爷光知道说,老爷给我钱; 我肯定给六姑娘做一箱子新衣裳。”
  谢二太太自己两个儿子呢,还有个女儿没出门子。两个儿子原来一个是世子,另外一个也有份差事,哪知因为谢景元的事儿; 大儿子的世子没了; 小儿子的差事也没了。
  谢二太太恨得压根痒痒,过年时谢景元父母的坟墓都没人去上!六姑娘虽然被定为贵人,但谢二太太压根没把她当回事; 一个老实巴交的姑娘; 就算有两分姿色; 进宫后能有多大出息; 有那钱给她做衣裳; 还不如留着给自己的女儿当嫁妆。
  谢六姑娘几年前就被定为幼帝的贵人,因着幼帝年幼一直没进宫,但身为皇帝将来的女人,谢六姑娘是有俸禄的。以往谢二太太还不把她的俸禄放在眼里,自从谢家一落千丈,谢二太太开始打谢六姑娘的俸禄的主意。
  连着被克扣了大半年,谢六姑娘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大过年的,她身上的衣裳都是旧的。
  谢领峰还想靠着这个女儿打个翻身仗呢,见谢二太太这样刻薄,大正月的跟她吵了起来。
  听见谢二太太这样说,谢领峰气得不再顾及老妻的脸面:“怎么,大郎媳妇二郎媳妇能做新衣裳,六丫头做不得?我谢家虽然爵位没了,还没穷到要克扣女儿俸禄的地步。这家里一草一木都是我谢家的,她是谢家的女儿,就有权力使。你这个蠢材,再敢刻薄她,你就把你自己的首饰当了,去给她做新衣裳!”
  谢二太太气得骂了起来:“好啊,老爷爵位没了,你不去问那个狼崽子的罪,反倒来骂我,我辛辛苦苦在这家里操持几十年,这些狼崽子都比我金贵是不是?”
  谢领峰咣一脚把门踢的关上,低声怒吼起来:“你给我住口,你是个什么东西,你还敢看不起皇家的人!怎么,你见陛下不大聪明,你就敢看不起他?你看六丫头还没得宠,你就敢轻视她?谁给你的胆子!你想死自己去死,别连累我一大家子!以后再让我发现你克扣六丫头的东西,这个家你就不用当了。”
  骂完谢二太太,谢领峰扭身就走了,留下谢二太太一个人在家里骂骂咧咧。
  谢家的爵位没了,侯府被收走,谢领峰只是个五品官,最多只能住个四进院子。谢领峰嫡子庶子加起来一共六个,还有一堆的姨娘,一大家子挤挤挨挨地凑在一起,拥挤的脚打后脑勺。
  谢六姑娘原来有个单独的院子,现在只有个单独的房间。
  父母吵架她当然知道,她默默在自己屋里纳鞋底。
  幼帝已经十四周岁,他过生日早,虚一虚也能算十六岁,大婚快近了。谢六姑娘只想着早日离开这家里,哪怕宫里是龙潭虎穴,她总有一线机会。
  在这家里,她永远都是个庶女,哪怕她已经被定为贵人,在嫡母眼里,她仍旧是个低贱的庶女,可以随便欺辱。
  贵人又怎么样,她的首饰被嫡母收走了,说是给嫡出的姐姐当嫁妆,内造的东西拿去婆家比较体面,全然不顾她以后的体面。过年宫里赏赐的料子被嫡母拿去给嫡姐做了衣裳,说是嫡姐穿了好料子婆家能高看几分。反正她现在又不进宫,在宫外不需要那么体面,穿着朴素一些,宫里娘娘喜欢。
  谢六姑娘想起曾经的堂兄,那个嫡母嘴里的下三滥、杂种,他已经是北地之王。
  谢六姑娘看着门口,如果我离开这里,我能像堂兄一样吗?
  谢六姑娘的梦想很快迈出了第一步,过完年没多久,一直沉寂的于大人忽然上奏,陛下年过十六,当大婚。
  这一封奏折仿佛在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凉水,整个朝廷都沸腾起来。
  于大人那个老梗果然不愧是老梗,也就他敢提这事儿。好不容易秦大人走了,孟家元气大伤,白敬朝被降级,孙侯爷正想大展拳脚呢,他居然说让陛下大婚。
  大婚意味着陛下成大人了,他可以理政了。虽然陛下对政事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但不能做和有没有资格做还是不一样的。
  一旦陛下大婚掌权,连孙太后都要退回后宫,到时候陛下还不知要被谁拿捏呢。
  众人有些吃不准于大人到底是想帮谁,但他说的也没错,陛下确实到了该大婚的年纪。
  孙太后接到这折子后迟迟没有回复,过了几天,孙太后先做出了让步,先让几个低位嫔妃进宫。
  消息传到谢家,谢六姑娘一个人躲在屋里呜呜咽咽哭了一场。
  没过几天,谢六姑娘在一片渴望和憧憬中进了宫。与她一起进宫的,还有于家的于贵嫔。孟淑妃要在孙皇后进宫后再进宫。谢贵人虽然位分低,却是最早一批进宫的人。
  谢领峰悄悄给女儿塞了些钱,让她拿去打点宫里的关系。
  京城里的这些动向分毫不差地传到了镐京城,谢景元看着陆双平呈上来的折子在那里思考问题。
  他想了片刻后问旁边的姚太傅和柳文渊:“你们怎么看此事?”
  姚太傅看着谢景元道:“王爷,这于大人以前跟臣共过事。依着臣对于大人的了解,他不是想帮陛下夺权,也不是想逼孙太后退回后宫,更不是想帮孙侯爷把陛下掌控在手心里,他就是觉得陛下年龄到了,该大婚了。”
  谢景元笑一声:“看来这个于老梗倒是一心为公了。”
  姚太傅回道:“臣也不肯定,但此人一向不贪财不贪权,唯一好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