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彻不由敛起了笑意,蹙起了眉头,这段日子,前来恭喜他大婚的人不计其数,他都可以敷衍地笑,可是唯独明玉,听到她的恭喜,他心里只有刀割一般的难受。
“怎么突然不高兴了?”明玉看出了赵云彻脸色的变化,小心问道。
“不要恭喜我,这些天我已经听了太多的恭喜,腻烦的很,尤其是你,不要再同我说了。”
明玉不明白自己是说错了什么,便惹得他如此不快,人家说最是难测帝王心,赵云彻虽只是太子,可是看起来,他的心思也是越来越难测了。
孟府中,老太太的风湿痛越来越重了,接连几天的阴雨天,让她的双腿有如针刺一般,着实难受。孟瑾瑜倒是常去看她,但她心里还在生着孙子的气,只是闭门不见,还说除非将蓝双接回来,否则她便不会再见瑾瑜这个孙儿。孟夫人也是无奈,却又劝不动。这一日,孟夫人带了一个青衣少年进来,说是能治老太太的风湿。
孟老太太才不相信,说连宫中御医都无法帮她彻底根治,一个小小江湖郎中怎么可信?孟夫人便道,这少年说是有祖传秘方,既如此不妨让他试试。
反正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孟老太太这一阵子连床都不能下,便也由得这青衣郎中去给她敷药、针灸了。不过,还别说,一次下来,孟老太太的风湿腿疼倒真是缓解了不少,令她顿感轻松不少
孟老太太一边敷药,一边想要同那少年讲几句话,可是那少年却是咦咦啊啊,开不了口,孟夫人便在一旁道:“老太太,他医术虽好,却是个哑巴,您还是闭上眼歇息歇息吧。”
原是这样,孟老太太不由起了些同情之心,再加上这少年的确医治有效,便让孟夫人好好打赏。
针灸施完,老太太浑身舒爽不少,不多时便沉沉睡去了。孟夫人悄悄将少年领出了屋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小玉,当真是委屈你了,请你过来给老太太治病,还要你乔装打扮,扮成哑巴。”
原来这青衣少年正是明玉假扮的,她摆摆手道:“孟夫人客气了,我瞧着老太太精神的确是不好,想来多多少少也是有我的缘故,我心里也甚是过意不去,她既不愿见我,这样便是最好,也免得她生气。刚才我看老太太的风湿病比之上回似乎又加重了一些,这几日我会过来给她施针、敷药,上次我制的那些药也还是得继续给她服用,只不过若是直接给她,她不免起疑,因此我制成粉末,每日调在茶水中服用,若是坚持一个月,相信能够彻底治好老太太的风湿病。”
孟夫人点点头:“这些事我会吩咐下人去做的,没想到小玉你年纪轻轻竟得到百里神医的真传,若是老太太的风湿病能治好,她也能少受些苦了。”孟夫人看看天色,说道,“瞧着时辰,瑾瑜也该回来了,小玉,要不你到花园的亭子里稍坐片刻,等他回来了,你们俩再说说话。”
明玉当然也想见孟瑾瑜,孟夫人这般通情达理,明玉正是求之不得。
孟家的花园虽不大,可却是别致,花园里摆着几盆秋菊,都是名贵的品种,明玉一边赏着菊,一边等着孟瑾瑜。
这个花园是孟瑾瑜回自己园子的必经之地,明玉等着,不多会儿便见到孟瑾瑜的那件月白袍子正朝这边走来,她便悄悄躲了起来,想一会儿给他一个惊喜。
除了孟瑾瑜,他身边还有一人,明玉自然一眼就认出,那是他的哥哥明睿。怎么明睿今日也会来孟府呢?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明睿似乎有些气愤,语气中也不禁带了些埋怨:“那沈琰也太不知好歹了,这一次景王之乱,虽说他没有直接联系,可多多少少也是被牵连到了一些,你在朝堂上这般帮他说话、打点,为了他你还去求了太子殿下,这才让他免了流放之罪,不过是降职惩处,已是对他极大的恩德了,可他……不感谢你也就罢了,见了你竟还冷言相向,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明玉在一边听着,原来孟瑾瑜遇到了沈琰,他这般对孟瑾瑜,那自然是为了沈蓝双的缘故了。
“不妨,沈家叔父生我的气本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是说了我几句而已,没有关系的。蓝双一事,找机会我总还是要到沈家登门一趟,向他们致歉的,毕竟若不是因为我,蓝双也不会要到庵中清修。其实我是真心希望她能够嫁一个真心爱她疼她的男子的。”
说起沈蓝双,明睿也有些唏嘘,可是站在自己妹妹的角度上,虽有些自私,可他仍觉得沈蓝双能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决定,对明玉来说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对了瑾瑜兄,你今日找我过来到底是什么事儿?”
“知道你最近在忙婚事,放心,不会耽搁你太久的。”孟瑾瑜说道,“之前我见小玉雷电的马鞍有些旧了,我便去金工坊给她重新定做了一个。今日既遇着了你,你便帮我带回去给小玉吧。”
听到这里,明玉在一旁可待不住了跑出来道:“瑾瑜师傅,你给我定做了马鞍?”
孟瑾瑜和明睿哪会想到这里还躲着个人,不由吓了一跳,待看清了是小玉,明睿不由指着她道:“妹妹,你怎么在这里?还穿成了这个样子?”他问的也是孟瑾瑜想要问的。
“我?我是来治病的啊。”
孟瑾瑜问道:“你来看祖母?是我母亲去找你的吗?”
明玉点点头:“孟夫人是悄悄来找我的,她说老太太风湿疼得厉害,我又担心她知道是我会拿大扫把轰我出去,所以才打扮成了这个样子。”
“哎……”明睿叹了一口气,朝孟瑾瑜道,“我说瑾瑜兄,你那位祖母大人什么时候能不那么固执我家九妹那么好的姑娘,你要是搞不定你家那个老太太,我爹爹可说不定要替小玉说别的亲事了。”
明玉跺着脚朝明睿嗔道:“哥哥胡说些什么,谁要说别的亲事?我可不应。”
孟瑾瑜也牵过明玉的手道:“我也不准小玉许给旁人。祖母那边,我会再想办法去说服她。”他打量了一下明玉,心中也有了计较。
明睿本就是开玩笑的,见他们两人牵手站立,的确般配,他和明玫已经有了大好姻缘,自然希望明玉能和孟瑾瑜修成正果。
孟瑾瑜送的马鞍是用上好的水牛皮制成,坐在身下特别舒适,最特别的是,马鞍上面刻了一个“玉”字。明玉见了欣喜不已,便约孟瑾瑜得空了一起去骑马射箭,孟瑾瑜淡然一笑,自是点头答应。
一连几日,明玉都扮成了青衣郎中到孟老太太的屋里给她施针医治,再加上孟夫人放在茶水中的药,老太太的风湿病症一日日减轻了。好在明玉每次来的时候,老太太正是昏昏欲睡之时,又加上老眼昏花,看得不是特别清楚,是以几天下来,孟老太太也没能认出来来给她治病的就是明玉,只是吩咐孟夫人好好打赏这个少年,若是他在京中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定竭力相助。
孟夫人看出老太太是真心感激这个少年,只是担心她仍记挂着沈蓝双,并不敢告诉她实情。这几日,老太太对孟瑾瑜的态度倒是松动了些,毕竟是自己孙子,哪会真的动气的?
这日明玉走了之后,孟夫人见老太太心情不错,便坐着陪她聊聊天,同她说道:“老太太,今天一早瑾瑜就来看过你,不过您还睡着,他又要娶当差,便走了。一会儿晚上等他回来,我再让他来瞧瞧您?”
老太太倚在床上,低低“唔”了一声。孟夫人便又说:“其实瑾瑜心里一直是记挂着你的,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您还不清楚吗?”
老太太心里当然是清楚的,她的确固执,可也不是全然不通事理之人,孟瑾瑜同明玉之间的事,她多多少少也是听说了一些的,虽不愿承认,可她内心深处却是明白的,瑾瑜待明玉的确同蓝双不同。
“蓝双近来怎么样?那个尼姑庵是何等清苦的地方,她一个姑娘家待在那里,能受得了吗?”
孟夫人忙回道:“瑾瑜前两天去看过她,说那里日子虽不像家里那般什么都有人伺候着,不过倒是清静,蓝双在庵里读诗作画,倒也还好。”
老太太这才略放了放心:“那我也算放下些心来,你也多关照着些,可别叫这丫头在庵里吃了苦头。她若是想回来,想要许个好人家,咱们孟家能出多少力一定都尽上了!”
孟夫人愣了愣,随即回过神来问道:“老太太的意思是……?”
老太太“哼”了一声,说道:“你当我不知道吗?你啊,可是同你儿子一条心的,那日我如此发狠,他都没松半点口,看来他是真的不愿娶蓝双,同时,他对明家那丫头,也是痴心一片。”老太太顿了顿,仿佛是松动了一般,“好了,原本我是担心不知如何向沈家交代,可蓝双都走了,还谈这些做什么呢?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虽做不了我孙媳妇儿,可我心里一样疼爱她。等到我身子好些了,我定要去庵里好好看看她。”
孟夫人听到老太太这样说,心中别提有多欢喜了,忙道:“那可不是,蓝双自是好的。老太太,既是这样,不如什么时候让瑾瑜领着明家丫头过来看看你吧。”
“过段日子再说吧。”孟老太太掖了掖被子,似是有些困倦了,“他们明家这阵子又是娶儿媳,又是嫁女儿的,哪有功夫来理我这个老太婆呀!”
她虽说得恹恹,语气也不算太好,可是孟夫人却不由大大松了口气,看起来老太太应该是不再反对了。
☆、第52章 明睿成婚
转眼间便到了月初,也是明睿成婚的时候了。明家自是不用说,张灯结彩,大婚的前一日徐家还派了人过来一起铺房,明玉没见过这些,便跟着一起凑热闹,明玫不愿去看,便是听侍女青芷给她讲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明玉打趣她道:“反正六姐姐过几日也要嫁了,到时候啊,可就什么都知道了。”明玫拧着小玉的腮帮子道:“咱们都成亲了,你可什么时候嫁到孟家去啊?”明玉顿时涨红了脸,不再同姐姐玩笑,忙跑走了看热闹去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明睿从前虽嘴上总说不愿娶亲,说到底也不过是孩子脾气,真的遇上了合适的,他觉得娶亲也是件让人欢喜的事情。
到了大婚那日,明睿先骑着高头大马,气宇轩昂地往徐家迎亲去了。从明府往徐家去要经过几条街道,那里都挤满了前来围观的老百姓,都说明四公子风流倜傥,是个数一数二的人物,百姓们见了也都不由啧啧称叹,这迎亲的阵仗也只有淮王、景王娶亲那会儿能比得上了。
明玉和一众女眷们都待在家里等着新娘子前来,这时间,宫里也送了贺礼来了。惠妃自是不会少的,还有德妃、太子,就连楚帝也亲自书写了“天作之合”四字作为贺礼,这般的荣耀自是给明家的,同时也让其他前来道贺的宾客羡慕不已。
这一晚,道贺的宾客可不少,除了看着明言正面子前来的,还有不少是明睿的朋友,他平日里虽爱玩,可结识的人却不少,一时间明府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明玉不想去前面凑那个热闹,只想着要去看看新娘子。新房里边,徐昭蓉端端坐着,家里跟来的吴嬷嬷陪在一旁,给她讲着新房中的一些规矩。徐昭蓉哪有心思听这些,心里总是禁不住想着临出嫁前母亲同她说的,新婚之夜洞房时该注意些什么,她一个姑娘家,听着母亲说的话脸都要烧起来了,可倒是都记在了心里,现在坐在新房里,脸上遮着红盖,什么也看不见,母亲的那些话便不断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越想,便越是紧张,两只纤纤素手也不由自主地绞了起来。
“老奴说的这些,姑娘可都记下了?”
“记下了记下了。”徐昭蓉敷衍她道。
“笃笃笃”外面有人敲门,侍女小萝去开了门过来回说是明玉姑娘来了。徐昭蓉坐在这里几个时辰了,都快闷坏了,一听是明玉,就像听见救星一般,忙说:“快快快,快让小玉进来。”
明玉进来看见徐昭蓉头上戴着那沉沉的凤冠,不由“嗞”了一声道:“昭蓉姐姐,你头上戴着那么沉的东西,不重吗?”
何止是重,她感觉自己的脖子都快要被压断了呢!徐昭蓉想同明玉说说话,便将吴嬷嬷和小萝差了出去,吴嬷嬷自然不肯,说还有许多规矩没说与姑娘听呢!徐昭蓉哪管她,直将她往门外推,一边推一边说道:“嬷嬷放心,你刚才说的我都记下了!有什么你明日再来同我说吧!”
吴嬷嬷一出了门,徐昭蓉马上叫明玉过来:“小玉,你快来帮我将这凤冠摘下来,实在是太沉了!”
“好好好,我来帮你!”两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它拿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