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有许多话要嘱咐,但也怕误了时辰,只得停了下来。
  伏危上了马车,掀开帷帘,声音温润柔和地与阿滢,与家人道:“天冷,都回去吧。”
  他虽让他们回去,但他们还是停驻在巷口前望着马车离去,渐行渐远。
  虞滢望着马车离去,心头越来越空落落的。
  他才走,她就已经舍不得了。
  也不知他们夫妻要等到什么时候能相聚。


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
  玉县北去一千九百余里; 马车行十一二日左右才能到豫章。
  虽已入春,可却越往北,天气便越发的冷。
  伏危把母亲准备的袖套; 虞滢准备的衣裳都穿戴到了身上。
  他到底也是在靠北的南方生活了二十年,倒也算习惯这边的寒冷。
  初入豫章郡是一月中旬,下了场小雪,天气寒冷。
  到郡治前一晚,行伍在驿站休息一宿,明早再入城。
  到驿站安置后,周知县把伏危唤了过来; 交代:“我在周家身份尴尬; 入了周家后; 或有诸多为难和不便; 你届时见机行事。”
  停顿片息,似乎想到了什么; 忽然一笑:“你是个聪明人; 不用我提醒你也能随机应变。”
  伏危应:“大人且宽心,在下明白什么该说; 什么不该说。”
  周知县点了点头; 叹了一声气; 嘱咐道:“今晚休息好一些,明日入城后,可得打起精神了; 有些人惯会用腌臜法子陷害人; 让人防不胜防。”
  伏危听出了些旁的隐情; 但还是颔首应下。
  周知县回了房,知县娘子莫氏看见他进来了; 道:“方才叮嘱伏先生了?”
  周知县点了头:“周家不是什么好地方,总该提醒他一下。”
  莫氏闻言,轻叹一声:“我不怕旁的,就怕像当年你被迫离开豫章之时受过的诬陷,还会再受一遍。”
  周知县自嘲一哂:“我现在不过是一个穷乡僻壤的知县,还有什么可值得他们算计的?”
  莫氏闻言,沉默了下来。
  是呀,都去了偏远的地方做小官,已然碍不着那些人的道,又怎么会分出心思来对付他一个小知县?
 
  天亮,行伍出发回豫章郡治。
  昨日派人提前快马回城通报他们会在今日到,可入了城,至周家门前,也无人在门外相迎,冷清得很。
  伏危早有所料,先前便听说过周知县是因得罪嫡子被下放的传言,昨夜琢磨周知县的话,约莫猜出了个所以然来。
  周知县是受人诬陷才被下放到玉县做一个没什么希望往上升的小知县。
  有那么一瞬间,伏危想到了素未谋面的生父。
  也是这样被人诬陷,没了性命,妻儿被流放。
  虽然周知县不至于到那个悲惨地步,可受的依旧是一样的冤屈。
  周家为百年大世家,门府气派,两旁为石狮镇宅。
  周知县夫妇下了马车,周知县抱着儿子,莫氏牵着女儿行至周府门前被拦了下来。
  拦下他们的,是生面孔。
  “你们是什么人?”
  周知县冷着脸道:“怎么,我会自己家,还需得通禀才能进去?”
  周知县生得虎背熊腰,脸部轮廓刚毅,黑沉着脸甚惧威严,让人生畏。
  守卫一愣,不由自主的肃敬了起来:“小的才入府当值不久,不知爷是哪位,且稍等,我去唤管事来迎接。”
  说罢,一躬身,转身入府寻管事。
  管事却是迟迟未来,等了一刻时,管事才姗姗来迟。
  看到门口外头的人,眼底下闪过一抹不屑,但很快就隐藏了下来,挂着虚伪笑容上前:“原来是二爷回来了。”
  “二爷可终于回来了,老太爷这些天每日都念叨着二爷怎么还没回来。”
  面无表情的周知县听到“老太爷”三字之时,哪怕明白管事的态度问题,但面色还是温和了些:“祖父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管事应:“老太爷近来一直病卧在榻,情况时好时坏。”
  周知县点了头,转头看了跟着自己回来的人,再看回管事,冷淡的吩咐:“安排个院子让我的人休息。”
  既然回来了,就不可能在外住下。
  管事开口道:“近来府上来了许多看望老太爷,可能……”
  话还没说话,便被周知县冷冷地暼了一眼。
  周知县看穿了他的把戏,沉声道:“我虽离开了周家,但到底还是个主子,收起你那些小心思,不管你是谁底下的狗,别自作聪明。”
  管事余下的话全吞回腹中,讪笑应道:“小的是说可能没有其他的院落了,倒是二爷入军前住的院落空着,只是地方略小……”看了眼外头的人,继而道:“不够这么多人住下。”
  周知县自幼丧母,在周家不大起眼,后来跟着老太爷生活了一段时日,日子才逐渐好过。之前住处不大,直至入军中冒了头,才换了大院子。
  高门之中,下边的人最会看碟子下菜,若是软弱几分,你便是主子,他也能欺到你的头上来,全然不会去想主子落魄再翻身之后的事。
  为奴为婢者,世面见得少,道理懂得少,方会目光短浅。
  管事应:“小的现在就让人去收拾收拾,二爷里边请。”
  管事做了迎的动作,周知县这才抱着孩子迈进了府中。
 
  伏危一行人被管事领入了一方小院中。
  周府门府气派恢宏,甚是壮观,许是所居院子偏僻,直至一刻半时辰才走到院子中。
  此行三十人随行,这一方六间屋子的小院显得拥挤了。
  因都是糙老爷们,也就没什么太大的讲究。
  除了正屋没住外,最终安排是落主簿与伏危一间,其余二十八人分四间屋子,七人一间。
  好在时下天气寒冷,挤一挤也暖和。
  伏危把包裹放下,看了一眼还算光亮干净的屋子。
  去年年底升了职的洛典史,现在已经主簿的洛主簿走了进来,看了眼屋中的摆设,看了唯一的床铺,道:“先生睡床,我在地上打地铺。”
  伏危转头看向他:“不用。”
  洛主簿闻言,为难地看了眼只能睡得下一个人的小床,这难不成让伏先生睡地上,他睡床?
  这样他也睡不安寝呀!
  伏危偏头笑了笑:“大人会安排妥当。”
  周知县能让人信服,自然不会放任底下的人长途跋涉远道跟来,还要吃苦。
  这样的天气,没有足够厚实的被衾还睡地上,一两晚尚且好说,但长此以往,再强壮的身体也扛不住。
  周家老太爷病重,若是在这几天熬不住,去了,等发丧完再回玉县,起码也得有十日左右要留在周家,或者更久。
  帝王奢靡,不重律法,对官员管辖更是松懈,有大世家背景的,家中又逢长辈过世,自然也好告假。
  洛主簿疑惑地皱了皱眉。
  周知县是世家出来,可依着先前的传言,与方才周家下人的态度,无不说明被忽略。
  既然被忽略,又怎会管他们这些人住得怎么样?
  伏危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淡:“且等一等,大概一个时辰后就会安排好。”
  洛主簿疑惑地看向伏危。
  虽不知伏先生为何这般笃定,但却让人莫名觉得真的如他所言那般。
  约莫小半个时辰左右,周知县看完老太爷回来了,眼底似有些不同,应是红过眼。
  看过大家伙住的地方后,什么都没有说,转身走了出去。
  半个时辰过后,竟真的有人搬来了板子和木桩开始在每间屋子搭简单的大通铺。
  伏危的屋子里边也多搭了一张床。
  厚实的棉被陆续送来,还有热腾腾的饭菜。
  周知县一家则住在隔壁小院。
  管事的态度为什么会改变,也不用猜测,不过是和狗仗人势的道理。
  周知县再怎么说也是个主子,现在还是老太爷病重的时候,自是不敢太放势。
  若是周知县表现软弱,便会越发过分。
  若是周知县态度强硬,他便会害怕。
  不过看碟子下菜,欺软怕硬的下人罢了。
  周知县虽然受人诬陷,蒙冤憋屈的离开豫章,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任人欺负的软蛋。
  至今态度依旧强硬。
  夜深,屋内熄了灯火,屋内有轻微的呼噜声。
  连日千里奔波疲劳,洛主簿一沾床就睡着了。
  黑暗中,伏危睁开了双眼,身体疲惫,却是没有什么睡意。
  他心下在牵挂家里,在牵挂妻子,在琢磨接下来该怎么走。
  正思索着,忽然有嘈杂的声音传来,因是陌生的地方,洛主簿即便睡得沉,依旧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半坐起来时候,发现另一床坐着个人影,他缩着脖子打了个哈欠,疑惑道:“这周府是怎么回事,这么晚了,吵什么?”
  伏危站起,拿过床尾的外衫套上,沉吟道:“应是周老太爷仙去了。”
  洛主簿一惊,蓦然掀开被衾坐了起来,拉来盖在被衾上外衫,匆匆套了起来。
  等提着油灯出到院子外头的时候,周知县和妻儿也已经出来了。
  周知县面色沉重朝他们点了头,吩咐:“你们俩跟着我过去。”
  说罢,步履急切地朝着前边的院子走去。
  前边院子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在院门便遇上了周家宗主。
  周家宗主,也就是周知县父亲。
  周知县三十来岁,宗主应当也五十到六十岁之间,可却不见老态但依旧健朗如四十来岁。
  周知县与周宗主有几分想象,
  周家宗主身形也是很高大,也是浓眉大眼,轮廓刚毅。
  周知县一声“父亲”,周知县朝着他点了点头,叹息道:“你祖父这些天日日念叨着你,一直等着看你一眼才走。”
  说罢,目光一移,多瞧了眼儿子身旁的孙子,随之才收回目光朝院子里大步迈去。
  老太爷已是八十六高寿,寿终仙去是喜丧,但还是哭声一片,有真心实意,也有虚情假意的。
  入了内院,周知县吩咐伏危和洛主簿在院子候着,随之进了屋中。
  纷纷看过仙去的老太爷后,还需得回去换孝衣。
  周知县让妻儿先行回去换衣服,待嫡庶长幼在老太爷榻前磕了三个头后,才回去。
  出了院子,前边巷子停驻了一个约莫二十七八的年轻男子,正负手在后,望着迎面走来的周知县。
  周知县看到年轻男子,脚步微顿,但还是继续上前,
  “四年不见,二哥怎么一点都没变?”
  周知县因祖父仙去,脸色黯然,对上面前的人,面色也寡然:“四弟也似乎一如既往。”
  被唤做四弟的年轻男子笑了笑,似乎半点也不为祖父仙去而悲伤。
  看了眼周知县身后的伏危,好奇道:“听说你聘了个被赦的罪臣之后为幕僚,好像还是武陵中颇具盛名的霍公子,不对,现在喊伏公子才对。”
  伏危颔首:“在下伏危见过周少宗主。”
  周少宗主一笑:“以前常常能听别人夸赞你能干的话,还在想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能担得起那般多的美名。现在一见,果然是芝兰玉树,相貌不凡,要是没有身世变故,估计也不会屈身做小小幕僚。”
  “我也是个惜才的人,你若是愿,就不要再回玉县了,留在豫章给我办事。”
  说到最后,好似忽然反应过来一般,装模作样的长“啊”了一声,看向周知县:“我忽然忘了,这是二哥的人,抱歉,我应该得先问一问二哥肯不肯放人才算礼貌。”
  笑意更浓:“不知二哥可愿放人?”
  俨然笑里藏刀。
  周知县道:“人各有志,他想留,我也强迫不了他走。”
  伏危低头,语声徐缓:“大人与在下有知遇之恩,大人在何处,在下便在何处。”
  周少宗主“啧啧”一笑:“二哥有此人,倒是好福气。”
  说罢,一叹:“既不愿,那我也不强留,都先去换孝服,晚上二哥还要与我一块守灵呢。”
  说罢,负手在后,抬头离去。
  一离去,背对身后的人,脸色变得轻蔑。
  伏危看了眼周少宗主的背影,复而看了眼周知县,垂下眼帘思索。
  曾听闻周家有一庶子,派兵列阵精通,武艺十八般。
  这庶子,怕不是周知县?
  庶子出色,压过嫡子数筹,又比嫡子年长,旁人只知周家庶子而不知嫡子。
  如此,周家主母与嫡子焉有不把庶子当眼中钉而除之后快的道理?
  诬陷一事,或许就是这笑面虎少宗主的手笔?


第150章 一百五十章
  豫章周家百年底蕴; 家族势力强悍,更掌管着豫章数十万的兵权。
  让人既忌惮,又想巴结拉拢。
  老太爷去世; 周宗主必然袭封为豫章郡公,多的人想要与之交好。
  一宗老祖宗仙去,后事办得尤为隆重,四方势力纷纷来祭奠。
  灵堂设在前头大院。
  府邸入门,绕过影壁,便是灵堂了。而灵堂前的院子可容纳五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