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太守闻言,皱眉看了眼他。
  神神秘秘,也不知这伏危什么意思,总该不会让他出其不意地攻打周家军吧?
  伏危含笑抬头:“太守大人莫不是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谁知他想什么,还当他是他腹中的蛔虫不成?
  沈太守白了他一眼,继而看向信上的内容。
  看到关键之处,蓦然看向伏危:“这信你看过了?!”
  伏危如实点头:“看过,郡公的命令,同时也是我与郎将商议过后的决定。”
  沈太守这才放松了一些警惕,往椅子上一坐,琢磨半晌后再度抬头看向伏危:“有把握吗?”
  伏危如实道:“把握不是我等能算得出来的,太守大人既已在船上了,除非冒着汹涌海浪下船,不然时下也只能孤注一掷。”
  伏危此话不中听,却也是实话。
  沈太守沉默不语好半晌,缓缓收紧手心,纸条也被他捏皱。
  他站了起来,略一拱手,沉声道:“一切听从郡公安排。”
  两人商议了一会细节后,伏危要离去之前,沈太守喊住了他。
  “你是怎么进城的,又是如何进太守府的?”
  伏危浅浅一笑:“太守大人不全信任我,我也不全信任太守大人,这条保命的路还是保密吧。”
  沈太守冷笑:“你便是不信我,我也与你有恩,你别忘了武陵郡那边的人几次三番想对你动手,可是我保下的你,你如此未免过于忘恩负义了?”
  伏危:“太守大人于我有恩,伏某自是会铭记,所以在离去前不知是周毅大人领兵来征,还是建议大人挖了护城渠,今日若是其他人来袭,大人这护城渠也能起到护城作用,不是吗?”
  沈太守忽然笑得揶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一半是因为城外的难民,才会提出挖护城渠。”
  “大人往深处来想,我既能为难民着想,难道不足以说明我是个有仁心之人?既有仁心,品格也还是能说得过去的,自然不会忘恩负义,往大人身后捅刀子。”
  这么一说,伏危所言,好像是有几分可信度。
  沈太守琢磨了一会后,道:“希望你日后还记得这份恩情,也记得你今日所言,他日别指刀相向便可。”
  说罢,摆了摆手:“快些走吧,你若被抓了,我可不保你。”
  他有意隐瞒和误导,现在城中的百姓都以为是叛军攻城,伏危被擒住,他可不会自打脸面保住他这个“叛军”幕僚。
  伏危拱手一揖,戴上面巾,转身从窗户离开。
  从沈太守屋中离开,伏危抬头看了眼黑漆漆的天空。
  但愿今晚夜黑风高,老天爷并没有听到他方才与沈太守说的那一席话。
  毕竟,沈太守若在中途换了船,站在对立面,他必会拿起兵刃,与之相向。
 
  大考两日后,成绩公布在榜。
  位于榜首,不是郭先生柳先生的弟子,更不是虞滢的弟子,而是原本就在军中当军医,后来进医塾深造的学子。
  二十八岁的年纪,学医多年,取得榜首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前三皆为军医。
  第四至第六则是郭柳二人的弟子。
  而占据第七名的人,却让一众学子有种心梗的感觉。
  输给军医出身师兄,或许学医数年人也就罢了,
  他们竟然输给了不到十二岁的一个孩子!
  伏安取得了第七名。
  陈副手也参考了,正好第十名。
  三十来名外的卫墉看到伏安的排名之后,整个人蔫蔫的,他三个月来废寝忘食学习,竟然还追不上比自己小几岁的伏安!
  还比试什么,他都已经注定要给伏安做小厮了!
  卫墉还未等到让他心下忐忑的比试,就先等来要去岭南援军的消息。
  满十五岁,按成绩来排名,排够五十人,不日从军去岭南援军。
  这消息冲散了众人原本名次靠前的喜悦。
  郭先生知晓学子要去岭南后,便求见了郡公,自请一同前去。
  “郭先生还是留在医塾吧。”周宗主淡淡道。
  郭先生道:“他们年纪轻,学艺尚不精,在下实在不放心,但求一同前往。”
  周宗主让他先坐下,然后才道:“郭先生还请放心,这一点余院长已经提出来了,她也早提出了同行之事。”
  郭先生闻言,一惊:“这简直是胡闹,这战场岂是妇道人家能去的?再说那全是男子,她一个妇人万般不便,她去了只会帮倒忙!”说着便站了起来,朝着周宗主拱手请求:“还请郡公三思,莫要应下。”
  周宗主瞧了他一眼,略微飘然地道:“那没辙了,我已然应下。”
  郭先生立刻道:“郡公不若收回成命,郡公之令,那余氏自是不敢硬来。”
  一声余氏,周宗主便听出了他依旧是不服这女子为院长。
  服不服,周宗主也不怎么在意,但还是提醒道:“我听郑管事提起,你们三位先生似乎打了一个赌。”
  郭先生背脊顿时一僵。
  “听说只要有余娘子只要有弟子能在大考考入前十,你们二人便会对于院长心服口服。”
  话到此,周宗主脸上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意:“可我这怎么听着,郭先生似乎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语声渐缓:“郭先生自己不守诚信,难不成也想让一郡之主的我也做个言而无信之人?”
  似乎带着说笑的语气,可落入郭先生耳中,却让他心惊胆战,背脊冷寒。
  他连忙道:“在下并无此意,方才是在下失言,还望郡公莫要大人有大量,莫要计较。”
  周宗主收敛了温和之色,肃严道:“我与郭先生不同,在我这,不管老少,也不管男女,只要有用有才,我皆会重用。”
  “我更不管郭先生对余院长有什么不满,不管你是否想取而代之院长一职,但不要用嘴上说,用能耐说话。”
  郭先生不敢再妄言,低着头应道:“在下受教了。”
  周宗主一摆手:“回去吧。”
  郭先生战战兢兢地退出了书房,待离开了周宗主的院子,在前院看见郡公夫人身旁的管事,脸色苍白朝其略微一摇头。
  管事明白他的意思后,低头转身离开,回去寻了郡公夫人。
  郡公夫人正与儿媳饮茶,管事来后,她屏退了除却儿媳以外的人。
  管事道:“事情似乎办砸了,顾先生脸色很差的从郡公的书房中出来。”
  郡公夫人脸色变得难看。
  原想着借着这一批军医,把那郭先生安插在周毅身边培养成暗桩,可计划不曾想还是落空了。
  世子妃在旁道:“阿娘也不用太过失望,郭先生的几个得意嫡子也在其中,总归还是渗入进去了,周毅那边有什么消息,他们也能探听到一些。”
  虽是如此,但郡公夫人还是恨铁不成钢道:“好在还是有人进去了,那郭先生怎如此庸才,连一个妇人都比不上!”
  世子妃道:“那妇人与她丈夫一样,也是个有心计的,如今有公爹做靠山,郭先生自然是比不过。”
  郡公夫人皱眉怀疑道:“郡公连三郎都甚少夸赞,那妇人本事真能大到让郡公刮目相看?”
  话到最后,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蓦然一沉:“可别是走了什么野路子才让郡公刮目相看。”
  世子妃明白了婆母的意思,惊了一下后才琢磨半晌,觉得不太可能。
  “阿娘多虑了,府中的人都说了,公爹也就召见过两回那妇人,每回都有旁人在,不可能有什么的。”
  闻言,郡公夫人脸色才稍霁。
  看向管事:“不管走没走什么野路子,这夫妻二人留在周毅身边,对三郎而言始终是个祸害,不能留,找个机会再把夫妻二人解决了。”
  目光不知不间涣散了开来:“此事切莫让世子知晓,他只管外头的大事,这些阴私便由我来做就好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哪怕三郎说过让她不用再管,可身为母亲的她,在知道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儿子,她怎么可能不管!
 
  去岭南的人选定下,也确定了三日后出发后,便让他们回去收拾行囊,同时与家人再相聚几日。
  家中都知虞滢也要一同前去,都知夫妻俩说一不二的性子,也就没有人劝她。
  只是大家都闷闷不乐罢了。
  罗氏趁着这几日,给儿媳准备了干粮和衣物,还有让她一同给两个儿子带去的衣物。
  临行前一日,罗氏把一枚平安符给了虞滢:“这是我昨日去求的平安符,我不求你们三人建什么功,只求你们平平安安的回来。”
  虞滢收下了平安符,应道:“会的,我们都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婆媳说了一会话后,温杏与伏宁抱着枕头来敲了门。
  温杏道:“宁宁知道你明日要离开,今晚闹着与你一块睡,我琢磨着我可能也睡不着,也一起过来了。”
  一大一小睁着圆不溜秋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着虞滢,让人难以拒绝。
  罗氏看了她们母女一眼,想了想后,也试探道:“我今晚也睡不着,要不我与她们也睡在这屋?”
  虞滢:……
  大家怎就这么爱凑热闹?


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章
  有两匹反向而来的快马几乎同时入了武陵郡; 直奔太守府。
  岭南和皇城的两封密函也同时到了武陵郡霍太守手中。
  霍善荣阅了两封密函,脸沉沉地看向心腹。
  “先前抢夺豫章送去的那一批军粮,未运出岭南便被岭南的悍匪抢了。”
  心腹郎将一惊:“军粮被抢; 大人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霍善荣冷笑了一声,把最后皇城的密函捏在手心之中,面色沉沉:“陛下送来的密函,正是询问豫章军粮一事,还道若是第二次送粮,便继续劫。”
  若是这次军粮不能顺利上缴,恐怕皇帝也会怀疑他私藏; 欲谋反了。
  郎将一愣; 沉默一会后呐呐道:“军饷怎是那般好劫的; 先前一次借粮便损失了不少的将士; 此次豫章再送军饷,必然部署更严; 陛下就算再忌惮豫章; 也不能让大人一次又一次把兵力折损在这里头,怎瞧着陛下这是在……”
  话到嘴边; 郎将却不敢再言。
  霍善荣瞧了眼他:“只你我二人; 有何不能言?”
  郎将闻言; 只踌躇了两息,便把未尽之意说了出来。
  “陛下在削弱豫章兵力的时候,好似……也在削弱武陵的兵力。”
  霍善荣毫无意外。
  如此浅显的道理; 一看就明白了。
  新帝登基; 不服之人比比皆是; 不管哪一方势力,新帝都在提防着。
  哪怕他暗中为其效力了二十年; 新帝也在提防着他。
  现在天下不稳,本应该拉拢有从龙之功的功臣,而不是愚蠢的怀疑打压,或是削弱。
  帝王不是蠢笨,而是身居高位,年事已高。早已习惯下令,下边的人只管做便成,哪里管你是否难做,只要结果。
  郎将开头说了大不敬的话,索性继续低声道:“陛下近七十的高龄才登基,这难免年老了糊涂,疑神疑鬼,如今乱事四起,陛下虽用武力镇压,可却也是让各地领兵平乱,皇城的兵力却是半点也不损。”
  下属所言,也是霍善荣心结所在。
  七十岁高龄即位,储君却未立,皇城暗探送来的信息中,夺嫡的皇子一众,已经没了两个,这里边没新帝的推波助澜,霍善荣是不信的。
  显然,帝王疑心越发的重了,不光是他们这些地方势力,便是亲儿子都在防。
  毕竟觊觎那个位置已经数十年了,如今好不容易登上了高位,看谁都像是要抢他的皇位。
  如今揭竿而起的有,打着诛杀乱臣贼子的也有,他看这皇位未必真的能坐稳。
  沉思半晌,忽然开口:“与其效忠风雨飘摇的皇城,不如另辟一番天地。”
  郎将猜测一二,问:“大人可是要向豫章投诚?”
  霍善荣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哈哈哈哈大笑,笑得郎将莫名。
  笑声截然而至,神色蓦然一厉:“这皇位他能坐得,我怎就不能坐了?”
  既能说出这样的话,便说明早有所想。
  郎将一惊,略略定神后,抱拳拱手表忠心:“属下誓死追随大人!”
  霍善荣把手中捏得皱巴巴的密函扔到了桌面上,悠悠的道:“百年间,帝位更换了三回,怎么轮都该轮到武陵了。”
  郎将心绪已然沉稳:“大人,那这豫章的军粮如何打算?”
  “豫章百年世家,实力雄厚,周家宗主不是什么善茬,未必会真心屈于乱臣贼子之下,定然想了后招,那位置可不止我一人想争。”
  琢磨了一下后,道:“差个人秘密出城赶去豫章,把皇帝一面让豫章平乱,一面又派我截粮,让豫章军与苍梧郡两败俱伤之事告知周宗主。”
  郎将斟酌后,道:“周宗主虽会信大人所言,可未必会愿与大人同盟。”
  霍善荣一笑:“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