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危:“不用了,我没那么不堪用。”
  话虽这么说,还是屈服于虞滢强势的态度。
  在这房中,只要虞滢觉得有理的,多半是得听她的。
  虞滢坐在床上,问:“你有什么想不通的?”
  说的是刚才他说的话,顾后的死。
  伏危:“我与景王殿下的人都打听过顾后急症而亡的事,但那一墙之隔的皇宫却是瞒得密不透风,就是一直在坤宁宫伺候的婆子也死了,说是殉主了。”
  虞滢愣了一下:“真的殉主”
  伏危摇头:“那婆子虽跟了顾后几十年,但有儿有孙,还在豫章置办了不少的家产,如何会殉主?”
  虞滢拧了拧眉:“难道顾后的死有疑点,还是说……诈死?”
  伏危:“诈死不至于,宫中那么多的太医和内侍,侍卫,皆为帝王眼线,地位越高,诈死的可能越小,更别说是顾后,她是真死还是假死,圣上自然会一而再的查证,绝无作假的可能。”
  “倒是急症,很是蹊跷,就像是人死了,要有一个正经的死亡的名头给安上的。”
  “所以,我想不通。想不通是怎么死的,又是因而而死。”
  伏危想不通的地方,轮到虞滢也想不通了。
  这宿,两人都没怎么睡,都在琢磨着各种可能性。
  很快,送殡的日子到了。
  依旧是满城素衣,无人敢穿上鲜艳的衣裳。
  恰逢阴雨天,引魂幡挂在前头,棺椁后行。
  满皇城都洒满了路钱,悲鸣的乐声走了一路,阴沉森然。
  虞滢见到了英王,面色比前几日还要憔悴苍白。
  同行的还有英王的妻室与几个子嗣。
  皇室中人,部分官员,还有高官官妇和寻常官妇,成了一条常常的行伍。
  虞滢停在城门处,望着行伍徐徐离开的皇城,看着那棺椁淹没在人群之中,暗暗呼了一口气。
  她也有几分闷然。
  有种直觉,接下来,皇城似乎要不太平了。


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
  皇城似乎要不太平了。
  虞滢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伏危今日才下值; 才与她说几句话,便有人匆匆来报。
  送殡行伍忽然没了消息。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他们的预感没错。
  没过多久,周帝便传了伏危进宫。
  伏危与虞滢道:“这些日子不要再去医馆; 也让阿娘和大嫂他们别出府,府中下人少出去,也不要让任何人进府,便是宫中来了人,也要是相熟的面孔,再加上圣谕。”
  虞滢点头:“好,我现在就去安排。”
  没有任何迟疑; 夫妻两人分开后; 便各行其事。
  入了宫; 等宣入了大元殿; 殿中已有了好些个大臣,周帝趁着脸坐在位上。
  气氛甚是凝重。
  此番一去; 所有皇家子嗣都在其中; 周帝如何能不在意。
  便是个别大臣,脸色也跟着苍白。
  无外乎送行中也有自己的家眷。
  周帝看向伏危; 忽然冷冽开了口:“听礼部说; 你夫人原本也是要去的; 但却是你让其去了名单,这是为何?”
  伏危应:“回禀圣上,因臣妻先前随着去岭南做军医; 伤员居多; 军医艰辛; 日夜兼程医治伤员,臣妻身体有损; 后来从彭城到皇城,也操持着医馆和医塾,一度劳损过度,昏厥在课上,臣有私心,是以没让臣妻同去。”
  说得有理有据,挑不出任何的端倪。
  周帝也没有怀疑,但所有的皇子皇女,皇孙都在其中,而余六娘却是逃过了一劫,周帝心情如何能好。
  不能做到全然不怒,总有几分迁怒在其中,语气也不大好:“好你个私心,礼部定下的名册,你也敢更改,谁给你的胆子?!”
  伏危跪下,伏身:“臣私心有错,请圣上降罪。”
  周帝到底曾蛰伏多年,虽有几分迁怒,但也很快平缓。而且底下的人还是能臣,余六娘也是女子中的人才,他如何会不辨是非。
  深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情绪。
  “时下最重要的是寻人要紧,降罪一事等人平安归来再说。”
  看了眼跪伏的伏危,沉声道:“起吧。”
  伏危站起,走到了一旁。
  周帝:“送殡行伍没了消息。派人去打探,也还迟迟未归。我现在命顾将军和伏卿你们二人领兵五千人立即去搜寻。”
  伏危与顾将军相继领命,一同前去。
  伏危匆匆回府,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是以简单做整后便出了城。
  伏安伏宁也随着他们阿娘一同回来了,也都听了一些送殡行伍失踪的消息。
  伏安问:“小婶,为何是小叔与顾将军出去,小叔不是文臣吗?”
  虞滢默了默,是呀,这事怎么也轮不到伏危。略一琢磨,她反应了过来。
  周帝显然迁怒了。
  伏危走了关系,她得以避免于难。
  于公,只要这事没有到明面上,也没有出事,周帝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可偏偏捅到了明面上,也出了事。
  于私,家眷凶险之中,她独安,但凡有情绪的人都很难不会倩女。
  让伏危去搜寻,多半是有这两种原因在。
  另外一个原因,应当也是看中伏危的本事。
  搜救并非儿戏,不只是迁怒就不顾后果。
  “小婶,小婶?”伏安连唤了两声失神的虞滢。
  虞滢回过神来,因:“兴许是圣人看重你小叔本事大。”
  虞滢回了屋子,还是惴惴不安。
  不是因为担心伏危。
  而是担心景王和景王妃。
  景王是皇位夺逐中的胜者,可发生了什么事,她不清楚。
  她恼恨自己当初看小说的时候,看到后头的夺嫡戏就一目十行,只看了个结果,看了个番外。
  结果是景王是胜者,可她没有看景王妃和那一双儿女的剧情,更没有看这一次顾后崩逝的剧情。
  可千万不要出事。
 
  送殡行伍失踪,满朝哗然。
  英王和景王都在其中,一时之间,两个不同阵营的人,一时间也有几分恍然。
  这可不兴全都出了事!
  搜寻的人已经出去两天了,每日都会派人送信回来告知消息。
  可依旧没有消息传回来,便是去往皇陵的一路上也没有任何的大打斗痕迹。
  至于顾后的棺椁是否已经顺利下葬,大抵明日才能有消息。
  众人心思都在送殡的行伍之中事,夜晚悄然降领,将皇宫笼罩在其中,哪怕烛火再明亮,却也是似有一层暗色乌纱笼罩着。
  周帝坐在大元殿上,心烦意乱地揉着眉心。
  大内侍端上了茶水,劝道:“夜深了,圣上为了圣体着想,还是早些休息吧。”
  周帝端过茶水饮了一口,复而放下:“如何能休息,朕的这些皇子皇女,皇孙都生死不明。”
  说到这,周帝脸色沉了沉:“若非顾氏,又怎会如此?!”
  大内侍低下头,不敢妄议亡后。
  周帝也不想多说这个发妻,只一口把剩下的半盏水拿起一饮而尽。
  忽然殿外传来匆匆脚步声,周帝面色倏然一凛,看了眼内侍。
  大内侍走到殿门后,朝外问守夜的内侍:“发生什么事了?”
  内侍应:“奴才这就去询问。”
  片刻后,内侍去而复返,说:“是宫中有贼人入内,左右武卫领着卫军护卫大元殿,左右威卫则去追捕。”
  周帝不是没有心计城府的人,听到内侍的话,微微一拧眉。
  先是送殡行伍出事,一众皇子皇孙,还有朝中忠臣的家眷都失踪了。
  现在又有贼人入宫,不得不让周帝多疑。
  随后又传来左右武卫的声音:“左武卫大将军秦邵求见圣上。”
  大内侍转头看向周帝,正等着命令。
  谁知一转头,便瞧见周帝低沉冷凝的脸色,心下微凛。
  到底伺候这么多年,多少有些明白主子的情绪。
  这般凝重的神色,好似当初出战迎敌的神色。
  周帝朝着大内侍略一摇头,大内侍会意,随即朝外应道:“圣上在偏殿歇下了,秦大将军只管护卫皇宫,莫要惊扰到圣上未好。”
  外头沉默了片刻,应:“臣有要事要禀,还请大管事禀告圣人。”
  几乎一瞬间,周帝就能猜出猫腻。
  他站了起来,取下了挂在一旁的重剑和一柄刀。
  便是登基为帝了,多年习惯,还是让他刀剑不离。
  大内侍不动声色的朝外道:“秦大将军有何要事,不妨与我说一说,若真是要事,我便立刻去禀告圣人。”
  说着话之际,接过了周帝垂着递来了刀。
  能近身伺候,身手自是不会差。
  周帝朝着大内侍做了几个手势,大内侍点了点头。
  周帝思索清晰,若是遵守,便会在外候着。
  若是有疑心,定会引闯,那便把秦邵给擒住了。
  外边的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声音比方才沉了,隐隐透着丝丝怒意:“事关重要,还请大管事去通传一声!”
  “秦大将军此言,似有不敬圣人之意,还请将军慎言!”
  此话一出,大殿的门猛然被人从外推开。
  外头的人还未反应过来戒备,忽然寒光闪过,推门的四个人,已经死了两人。
  秦邵也是军中出身,靠着本事拼出来的。
  几乎一时间便反应了过来,抬起刀去挡砍来的刀。
  是周帝!
  竟让他察觉到了。
  心思略一乱,再者周帝年纪虽大,可确是实打实大的本事。
  掌管豫章军多年,没有真本事,怎能服众。
  不过数招,便被抵住了脖颈。
  周帝冷冷的扫了周遭侍卫一圈:“尔等真要做那造反之人,现下放下兵器,饶其全族不死,只流放,若待其他禁军至,便诛全族。”
  周遭的侍卫实在没想到他们的将军就这么简单的就被擒住了,且造反本就不是本意,心下惴惴不安,再加上周帝威严雄厚,顿时动摇了。
  秦邵忽然到:“圣上,外头也围了人,不是只擒了臣一个人,就能脱险的。”
  “便是禁军赶到,可如今围住圣上的,是左武卫,只要一声令下,箭一来,圣上只怕凶险难测。”
  左武卫中,有十数人举着箭向着他们。
  周帝收回了目光,镇定从容问:“你们的目的是什么,要自己做皇帝?”顿了顿,顿时想到便是想做皇帝,未见得朝臣支持,随即想到了送殡的行伍。
  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顿时凛冽:“是顾家,还要老三。”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百官或有不服,可老二和官妇都在他们手上,如何敢不服!
  话一出,忽然从人中传来一道声音:“父皇,儿臣自是不会弑父,不过是想让父皇拟一道退位诏书。”
  是英王的声音。
  周帝挟着秦邵一同转了身,望向说话的方向。
  只见他那本该失踪的儿子,却是一身左武卫侍卫的衣裳从侍卫中走了出来,缓缓抬起了头,定定的看着他。
  “果真是你。”周帝心彻彻底底的沉了。
  英王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确实是我。”
  周帝呼了一口气,问:“为何这么做?”
  英王:“父皇问这些话,想知道是其一,其二是在想拖延时间吧。”
  笑了笑:“虽然禁宫宵卫不归儿臣管,可这皇城宵禁还是儿臣管的,只要没有命令,城中兵力入不了宫,还是多亏了父皇。”
  说到这,又说:“父皇想知道为何儿臣要这么做,不妨先回殿中写下退位诏书,等写好了,我再与父皇好好说一说。”
  周帝微微眯起了眼:“我不写又如何。”
  英王不再说话,拿过一旁弓箭手的弓箭,朝着没有妄动的大管事直接射去,箭支瞬间插入大管事的大腿。
  大管事一声闷哼,却没有叫喊出声。
  周帝定定的看着英王,看着他这个儿子。
  以前他觉得他太过优柔寡断,如今倒是成长得果决,连亲老子都敢加害。
  周帝不废话,手中的重剑一动,鲜血自秦邵喉间喷洒而出,随即推开了抽搐的秦邵,把重剑扔到了地上,发出了“哐当”的一声响。
  两袖一摆,负手在腰后,哪怕被众箭所支,却依旧一派至尊的模样。
  “我周焱从不受人威胁,退位诏书不会写,你若要弑父,杀便是。”
  淡淡的一句话,却是无比硬气。
  原本面无表情的英王,却有失控,脸颊抽了抽,几乎咬牙道:“难道父皇就不担心周毅和四弟,和那些皇孙的安危?”
  周帝淡淡的扫了他一眼:“朕人都死了,还担心他们作甚,大不了在地下见上一面。”
  英王失控了,猛然把弓箭摔到了地上:“你怎么如此冷心冷肺!他们是你的子孙儿女,我母后是你的发妻!”
  周帝面色依旧:“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英王自嘲的笑了:“果然,你只有你自己,自私,冷漠。”
  周帝没有否认,随即道:“你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