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子怀璧-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僧人答道:“窗下的油灯倒了,大火应当是从那儿烧起来的。”
  “好好的油灯怎么会倒?”
  “这……兴许是没有关窗,叫风吹倒了吧。”
  卫嘉玉没有说话,他从架子上捡起一个铜锁,那也是从护心堂的废墟里捡出来的,上头还沾着烟灰,不仔细看几乎都看不出形状来。他拿手指摩挲几下孔眼,拈下一点烟灰,黄铜上还有些暗沉擦拭不去,凑到鼻尖下一闻有股铁锈的气味。
  二人在护心堂附近走了一圈,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又往山下走。
  闻玉问:“你接下去要做什么?”
  “先回去看看那晚的卷宗。”
  “那我要做什么?”闻玉接着又问。
  “你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停下脚步看着她,“首先你要先回去好好睡一觉。”
  女子眼下微微发青,比之夏天又消瘦了几分,显然已有许久不曾睡过一个好觉了。起先是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是铺天盖地的鲜血和大火;后来是不敢睡,因为害怕睡着之后,思乡毒发,再睁开眼不知道眼前会是个什么场景。短时间的欲望和困顿并不足以摧毁一个人,但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怀疑可以。
  闻玉站在原地,目光古怪地瞧着他小声咕哝了一句。
  “你说什么?”卫嘉玉没有听清。
  “我说——我之前说谎了。”她清了清喉咙,不大自然地说。卫嘉玉以为她要招认什么与那晚有关的细枝末节,不想却听她说,“你能来我很高兴。”
  这句话倒是说得很清楚,卫嘉玉却还是不禁愣住了,过了片刻才微微笑道:“我刚才也说了个谎。”
  闻玉一听,果真好奇地抬眼朝他看来。
  “我说我是特意来的姑苏,其实也不尽然。”卫嘉玉负手站着她跟前,似真似假地说,“我是不想留在金陵,又想到你在这儿,想来看看,这才到的姑苏。”
  二人像是对彼此招供完最后一点罪责的疑犯,站在山道上如释重负地无奈一笑,这才又朝山下走去。
  “百丈院是个什么地方?”
  “六年前,封鸣输给南宫雅懿之后错金山庄在江南名声大振,其他江南门派生怕错金山庄一家独大,于是有人提议成立一支武林盟,百丈院便是由此而生。”
  话虽这样说,但这两年百丈院内部纷争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各大世家都想争权,想尽办法将自己的人安插进百丈院中。这次千佛灯会,原本无妄寺是请了错金山庄前来护塔,不想却出了那样的事情,百丈院趁机介入,派了葛旭等人到寺中调查此事,要是能查出些什么,正好借机打压错金山庄。
  闻玉虽不知道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博弈,不过从白天发生的事情,她也看得出来那三个人明显不是一条心:“今天那三个都是谁?”
  正是夏末,路边还开着一两枝夹竹桃,卫嘉玉随手折下一枝:“三人中身形清瘦的名叫严兴,他是青云门的人,只要证明这件事是你所为,他再稍作文章,就能给你和错金山庄安个里应外合的罪名。所以他才格外不想我搅和进来另插一脚,这段时间,对他你要格外小心。”
  他一边说一边将花枝上枯黄的叶片摘下来,丢在一旁:“最高的那个名叫祁元青,他与错金山庄走得很近。这回跟来应当是受了南宫家所托,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力保你平安无事,要是情况当真不太乐观,他也要保证,能叫错金山庄与你撇清关系。非常时期,他对你会有所帮助。”
  闻玉见他说到最后,手中仅剩下一个花骨朵:“为首的那个名叫葛旭,他是机关师葛洲的后人,轻易不会与人结仇,但也不是毫无本事。这回百丈院派他来当领头,想来是希望他能当个和事佬,别将场面弄得太过难看。此人非敌非友,是三人之中最想查清真相之人,或可加以利用。”
  卫嘉玉说完这些,将手中的花递给了她。
  闻玉看着那仅剩的一个花苞:“这花摘下来就活不久了。”
  “清水插瓶,细心照料,未必没有生机。”
  他话中似是意有所指,心有期待,总比坐以待毙要好。闻玉迟疑片刻,到底还是伸手将那朵浅色的花接了过来。
  二人走到山脚,碰见一个小沙弥匆匆赶来。这小沙弥名叫怀智,是寺中负责后山杂务的弟子,听说眼前这位卫公子来头不小,是以与他说话时还有些拘谨:“卫公子,再过几天就是千佛灯会,这几天寺里其他厢房已经住满,只剩西厢房还有几间屋子空着,百丈院的几位大人也住在那儿,不知两位搬到那儿去是否方便?”
  这多半是百丈院的意思,想将闻玉放在眼皮子底下方便监管。
  “寺里没有专供女客留宿的厢房吗?”
  “南厢房本来是女客的住处,但已有贵客搬进去了,所以……”
  护心堂刚出了事,按理说寺中戒备甚严,不再招待外客。可竟然破例又叫人住在寺中,何况还是个女子,倒是叫人好奇对方的来头。
  卫嘉玉还未发问,不远处的山路上忽然听见一阵风铃声。只见远远的山道上行来一顶软轿,那软轿不大,只能坐下一人,但是轿中装饰华丽,绫罗绸缎悬挂其间,金铃银饰缀于其上,轿顶上挂着一层轻烟软纱,将轿子里的人与外头隔绝开来,隐隐能够看见轿内一名身穿黛色长裙的女子坐于其中。她脸上带着轻纱,额间有宝石点缀,手臂脖颈上挂满金饰,显然身份尊贵,气度不凡。轿子周围四名番邦武僧替她抬轿,一路走来只能听见风铃摇曳之声,却听不见任何脚步声。
  “那是从北方琉铄国来的圣女,琉铄国的国君信奉佛祖释迦摩尼。他听说雪月大师年轻时曾从海上带回经书,一直心向往之。于是派来圣女前往东海,替他出海求取真经。圣女远道而来,在出海之前特意到寺中拜会,正巧几天后便是千佛灯会,所以现在就住在南厢房。”
  闻玉听后道:“那琉铄国的国君自己信佛,却叫女人替他出海,我真是没见过信佛信得如他这般容易的人。”
  这儿离南厢房已经不远,软轿朝着南边走去,他们三人站在山道上并不起眼,不过似乎还是引起了轿中人的注意。隔着紫色的轻烟软纱,闻玉注意到轿中的女子仿佛侧头朝她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眼太快,不等闻玉确定是否只是错觉,软轿就已经消失在了山道下的拐角处。


第22章 护心堂
  闻玉一觉睡醒之后,外头天已经黑了。怀智给她送了斋饭放在门口,她推开门时,立即注意到对面院子的守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显然时时刻刻留意着这里的动静。这种盯梢的感觉叫人不快,如同周遭多了几只苍蝇,想赶也赶不走。
  她坐在屋里扒拉了几口饭,忽然听见身后墙上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闻玉动作一顿,草草用完饭,便起身去了隔壁。
  卫嘉玉打开门,先看了眼她的脸色,经过一个下午,她看上去果然比他这回第一眼见到她时要好上许多。他她放进屋,关门前看了眼院子,同对面守卫的目光撞个正着,冲着对方礼貌颔首。那两个守卫一愣,心中有些别扭,反倒不好意思地将头转开了。
  闻玉走进屋子第一眼便瞧见了桌上放着护心堂大火那晚的卷宗,她拿起来一看,据上面所写,当晚护心堂内有过激烈的打斗,其中十八武僧同雪云俱死于护心堂外的院子里,雪心死于护心堂外的台阶上,一剑毙命。其余人等身上大大小小多处伤口,多为剑伤,伤处不一。
  当晚护心堂起火,火势蔓延至护文塔,好在扑救及时,只烧到西南一角,损失不大。不过护心堂几乎烧成灰烬,再难重修了。
  闻玉其实看见这些才头一回知道那晚的情况,毕竟她当时神志不清,许多事情都已不记得了。卫嘉玉站在她身后问道:“起火时你还记得自己在哪儿吗?”
  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她在干什么?闻玉脸上露出几分茫然。卫嘉玉见状也并不勉强:“罢了,不过这火烧得蹊跷,这当中或许另有文章。”
  “你怀疑有人故意放火?”
  “当时护心堂一共二十一人,除你之外的二十人都死了。要是将你放在凶犯的位置,看似填补了空缺,但还是有个问题——”卫嘉玉注视着她,缓缓道,“你为什么没有受伤?”
  闻玉一愣。
  出事之后她就被赶到的僧众严加看管起来,那晚过于混乱,第二天才有人给她找了套干净的衣服换上。她那会儿状态很不好,内力空空如也,浑身是血,几乎走火入魔,衣衫也叫大火烧得破破烂烂。寺里都是僧人,不方便替她换衣服,还是第二天闻玉自己醒后才拿药处理了身上的伤口。
  出事后她自己浑浑噩噩,也没人告诉她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到现在卫嘉玉一说她才想起这个问题——她身上确实没有什么严重的外伤。
  卫嘉玉:“寺中十八武僧加上雪云大师,就算那晚你当真有以一敌十的本事,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毫发无伤。”
  闻玉:“你是说那晚在场的还有其他人?”
  卫嘉玉却又摇头:“千佛灯会在即,每晚都有人守在护文塔周围。护心堂离护文塔很近,堂内十八武僧个个都是高手,要想避开他们的耳目混进去,难上加难。”
  他说了一圈又回到原处,闻玉觉得什么话都叫他一个人说了,卫嘉玉像是看出她的腹诽,微微笑了起来:“不过凡事无绝对,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什么意思?”
  “你内力恢复的如何?”
  “七八成。”闻玉正奇怪他为何突然问起这个,紧接着难以置信地朝他看了过来,“你要我夜闯护心堂?”
  “要证明你不是凶手,就要证明那晚护心堂还有别人。”
  闻玉觉得他疯了,同他确认道:“你知道我要是失手被抓会有什么后果?”
  卫嘉玉神色自若:“你若是叫人发现,便是我的责任,恐怕你我要同罪论处。”他分明知道后果,这会儿还要激她,“但我见你也不像是个循规蹈矩的性子,莫不是对自己的身手没有把握?”
  闻玉仔细瞧着他,像是第一回 认识这人。她自小顽劣,本来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倒是卫嘉玉看上去文质彬彬,一看就是学堂里夫子不在,就算所有孩子都逃课溜出去玩,他也得一个人坐在屋里定定等一下午的乖学生,没想到疯起来,比她还出格,不过倒合她的性子——
  闻玉隐隐感到有些兴奋,扬眉瞬目道:“谁不敢谁是小狗!”
  今晚月色昏沉,是个干些不那么光明磊落的事情的好时候。
  夜色掩护下,一个黑影轻巧跃过围墙朝着后山护心堂去,一眨眼便消失在了山道上。
  百丈院来到寺中之后,在护文塔四周加派了人手。至于护心堂虽已被烧毁,但是因为凶案尚未查清,所以每晚依然有寺中弟子在护心堂周围超度诵经。
  闻玉穿了件黑衣,借夜色隐藏了行迹悄悄来到护心堂外。见院外站着两名弟子,从正门走必定是不行的了。于是只好绕去后面,但是无妄寺依山而建,这护心堂在这东山的一处山崖上,西面是崖壁常人难以攀登,东面则是护文塔,要是从这儿进去,必定会惊动塔外的守卫。北面是陡峭的山峰,雪心大师在山上开辟了一大片药田,怕有百姓上山误食毒草,又在附近种了荆棘,叫人难以翻越。
  闻玉绕着这四周走了一圈,才发现这地方当真算是固若金汤,若是那晚真有别人潜入,不与周围的守卫勾结,也难以成事,难怪出事之后,错金山庄也受到怀疑。
  她躲在东边的树上,苦思冥想一阵。等月亮渐渐升高,远处传来敲更声,忽的瞥见夜色中有个人影朝着护文塔飞去。
  今夜除她之外还有其他不速之客?闻玉心中大感奇怪,出于好奇也紧跟着那道人影往护文塔去。
  这塔原本不叫护文塔,雪月从海上带回经书,一年后又一次启程出海,这批经书存放入塔中,此塔这才改名叫做护文塔,而寺中今年的千佛灯会与护文塔也大有关系。
  雪月第二次出海之后,留下大量没有来得及翻译的经书存放于寺中。转眼五年过去,雪月依旧未归,众人猜测他多半已经遭遇不测,再不会回来了,于是他留下这批经书的翻译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当时尘一法师刚刚圆寂,雪信年纪轻轻接手主持之位,佛门各界弟子对无妄寺是否还有人能够翻译经书产生了怀疑。各方几经讨论,想要无妄寺将这批经书转送到长安,由明洛寺主持翻译。
  这个提议遭到了雪信的拒绝。当时这个情况,要是将经书转出对无妄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相当于坐实了外界对无妄寺后继无人的揣测,不但如此,将来经书哪怕翻译完成,世人也只会认定是明洛寺的功劳。何况这是雪月历经千辛万苦带回的经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