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来居上-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击太大之下,直到被鬼乔人揪住和后面的纨绔送做一堆,迟钝的脑子才又开始转圈:

    “回来的怎么是你阿佑呢,你把沈佑怎么唔”

    却是被鬼乔汉子拿个毛巾就塞住了嘴巴。对沈承施了个礼后,拖着一帮纨绔上了早准备好的马车,阴测测道:

    “沈二将军在天罗山上逍遥自在,特意吩咐我等请各位去山上盘桓数日”

    沈承点了点头,视线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瞧见落在最后的郭伯言时顿了顿:

    “过了天罗山,就是叛军老巢林州。据斥候的消息,林州那里尚盘桓有三万叛军,除此之外,还有五千西寮铁骑,你们,有想留下的吗想留下的话,就做好战死的准备,可你们若是从马车上下来,沈承这里也向你们保证,沈承与诸位共存亡。”

    纨绔们怔了一下,恍惚间似是明白了什么,天罗山就是最后的屏障,山那边就是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先锋官的意思,明显是不愿自己等人拖后腿。

    如果说之前在帝都时,说起打仗来,所有人还都是看热闹的心情,可经历了之前沈承的铁血政策,再有方才乐极生悲片刻生死,所有人却已然明白,真是跟了鬼乔人去,说不得有些难捱,或者说颜面无光,可若是跟着沈承,说不得真是九死一生。

    一时场上静寂一片。

    倒是郭伯言最先从车上跳下来,“扑通”一声跪在沈承身侧:

    “我,末将郭伯言,愿随将军死战。”

    刚出口时声音还有些抖,渐渐却又变为铿锵有力。

    看郭伯言下来,其余纨绔面面相觑之余,竟又有五六个也跟着下了马车,和郭伯言跪在一处。

    “那些西寮人真的和叛军勾结在一起了”目送着马车上的纨绔远去,李大虎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

    “不错。”沈承也是眉头紧锁。本来只是怀疑,可方才斥候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西寮人果然参战了。

    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钦州那里是不要指望了。眼下只能速战速决,先收复林州并州,还要做好跟西寮人正面对上的准备。

    好在之前有这个猜测时,已然派人往钦州送了消息,如今只能寄望于沈大元帅并那个李绍不会太蠢,能做好万全准备,不然钦州,怕是就真的危险了。而钦州一旦失守,会发生什么简直不可想象

    “真是蠢蛋这样的话也信。”沈青云哼了一声,不经意的把手里的密信递给李绍,“我就说你们太瞧得起那小子了,就他那样没脑子的会是龙骑卫指挥使乡野村夫都比他强。”

    李绍探手接过,一目十行的看完信件上的内容,不觉蹙了下眉头:

    “但是叛军自然没什么好怕的,若是西寮人真有参与其中,事情怕是有些棘手”

    西寮虽国小,却惯是能征善战,骑兵更是所向无敌,若然直接对上,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真是不好论断。

    好在沈承递来的消息,只是一种猜测。

    “军师你还真信了”没想到李绍还真郑重其事,明显有些信了沈承的话。

    沈青云顿时有些无语,“不是我说你,军师是不是对那小子太过看重来时咱们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吗,可你看,西寮这两年风调雨顺,无端端的,怎么会肆意挑起和大正之间的战争真是惹恼了朝廷,他们又能落得了什么好”

    李绍点了点头:

    “沈公言之有理。只我既出山辅佐沈公,必会帮沈公谋划一个万全之策。绝不容许任何意外发生。好在对西寮人,我也早有留意,沈承所言是真是假,很快便有分晓。”

    正说话间,一只信鸽忽地落在窗台上,李绍面上一喜,大踏步上前,探手从白鸽脚上取下一个竹管,打开来,里面正是一个纸条。

    李绍很快读完,神情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冲着沈青云哈哈一笑,拱手道:

    “沈公果然是福将,有句话叫做心想事成,说的可不就是沈公照我瞧来,沈公这次必建奇功,必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军师的意思是”几句话说的沈青云顿时飘飘然,忙看向李绍。

    李绍笑着把手里的纸条递给沈青云:

    “不瞒沈公,这是我师兄的亲笔信。师兄前些日子正好云游到西寮。据他说,西寮老皇上病危,大王子二王子争夺储位,这会儿可不正朝纲不稳,哪有闲心在叛军的事上插一杠”

    “全赖军师吉言。”沈青云越发笑容可掬,“那一切就依之前商定布置”

    “自然。”李绍笑着点头。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沈青云隔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不是旁人,正是杨泽芳,脸一下拉了下来。径直站起身就要往后走:

    “跟个苍蝇似的,真是烦人。军师先招呼着,我去外面透透气。”

    杨泽芳进来时,正好看见沈青云远去的背影。气的脸色铁青,忙大步追过去,想要把人拦住,不想却被李绍斜刺里挡住去路:

    “真是稀客啊。杨大人日理万机之下,怎么还有空到军营来”

    “李先生这是明知故问”杨泽芳双眸圆睁,逼视着李绍,“明知道叛军不日来袭,如何还在此迟迟不动杨某虽是一介文官,却也明白战场上瞬息万变,决不可掉以轻心的道理。”

    从昨日起,钦州城外已经开始涌来为数不少的难民,据这些难民的消息,最迟三日,叛军必将兵临城下。

    这么迫在眉睫的时候,沈青云怎么也该日夜巡城,深挖壕沟,部署迎敌事宜才好,再不想,竟是优哉游哉躲在大营里享起清福了。

    甚而自己派人请求派兵援助钦州加深护城河,都一天了也没见个回音。没奈何,只得亲自赶过来,倒好,这里竟是一派祥和,哪有大战一触即发时的半点紧张和危急

    “杨大人担心什么”李绍依旧笑容可掬,探手指了下密密麻麻的营帐,“这里可有十万大军,不是在下夸口,叛军只要来了,就只有以卵击石送死的份。这么一道坚固屏障挡在钦州城外,杨大人还有何忧心就是你们那护城河,叫我说,只管叫百姓休养生息坐等胜利便好,大可不必这般大张旗鼓,没得劳民伤财。”

第186章

    “军务繁忙,杨大人要没事的话,不然先回钦州城”李绍慢条斯理的整理着手中的公文;装模作样道;“正如杨大人所言,眼瞧着大战在即;还有诸多事端需要部署”

    别人都开口撵了,杨泽芳自然不好继续赖着,无奈何,只得站起身形;忍气道:

    “既如此,在下告辞,但盼诸公以国事为上。”

    待得走出辕门,回看身后依旧祥和平静的大营;不由跌足叹息:

    “有此庸将;如何不误国误民”

    钦州城内;周靖文对御敌事宜处处推诿;再比照方才沈青云的态度;已是隐约察觉到对方怕是另有所图。

    “我们回去。”杨泽芳神情复杂的瞧了一眼身后大营;咬牙道。没了张屠户;照样不吃带毛猪。无论如何,钦州防务一定得在这两日之内布置完毕。

    即便担上个劳民伤财的罪名,也必须防患于未然,钦州城,绝不容有半点闪失。

    “老爷,不然先回府衙歇息片刻”从钦州至大营,来回往返可不有将近百里甚至到得军营时,那沈青云连杯热茶都没给准备。如此鞍马劳顿,武人这会儿也定然疲累至极,更不要说自家主子不过一介文人罢了。

    “先去护城河那儿瞧瞧。”因周靖文的不配合,这几日钦州的战略部署都是杨泽芳一手抓着。今儿离开时,特意嘱咐钦州知府孟镰,令他留在护城河这里一力督促河务事宜。

    只孟镰这人性子太过软和,杨泽芳还是有些放不下心来。

    看杨泽芳神情坚定,下人也无法,只得跟着杨泽芳往护城河的方向而去。

    待得来至河岸边,一眼瞧见下面的情景,几人顿时面面相觑护城河上空荡荡的,哪有半个人影

    倒是河岸旁的茅草庵里,一个老苍头往外探了探头,手搭凉棚朝着杨泽芳等人的方向张望了片刻,嘴里嘟哝着:

    “好不容易消停会儿,怎么又来人了光叫马儿跑,不叫马吃草,这些官老爷们,欺哄百姓倒是一等一的在行。若非周大人明事理,说不得大家还被哄着在这瞎折腾”

    看杨泽芳等人已是下了马,往这边儿来,不耐烦的挥挥手:

    “走吧,走吧,别在这儿瞎转悠了,钦差大人有令”

    说话间已是走到近前,待看清来人竟是杨泽芳,惊得一下住了嘴,“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杨,杨大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泽芳指着空旷无人的河堤道。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大冬天的,老苍头出了一身的冷汗,抬手就给了自己一巴掌,“是小的老糊涂了,满嘴喷粪,大人饶命啊”

    “我不和你计较,你只跟我说,挖护城河的人呢”

    “人,都回去了。说是钦差周大人说的,有朝廷十万大军护着,钦州根本不会有一点儿事河堤上早传遍了,说您之前许的干完活给粮食的话也做不得真,周大人说了,朝廷赈粮有限,容不得随意,随意挪用”

    “混账东西如何这般鼠目寸光”杨泽芳再有涵养,这会儿也止不住破口大骂。不说眼下钦州形势危殆,本就是特殊时期,便是这种以工代赈的做法,也符合朝廷律例,如何也说不上随意挪用。分明是周靖文故意和自己唱对台戏罢了。

    “老爷”下人吓了一跳,忙上前劝阻。两位钦差可是以那周靖文为尊,真是被他知晓,自家老爷怕是少不得一个忤逆犯上的罪名。

    哪知杨泽芳却是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怒声道:

    “这话就是当面也说得。”

    说着,一拨马头,朝着府衙的方向疾驰而去。

    待得来至府衙,远远的正好瞧见知府孟镰。

    那孟镰明显也看到了杨泽芳,惊得一转身,就想避开去。不妨杨泽芳一撩袍子大踏步就追了过来:

    “孟知府,留步。”

    眼瞧着没法子躲过去,孟镰只得站住脚,却是不等杨泽芳开口,已是喊起了屈:

    “杨大人,杨大人,你可回来了。您是不知道啊,那些个刁民,口口声声说要先见到粮食才愿意出工,下官也是没法子啊。您听,这会儿还闹着呢。”

    仿佛为了应和孟镰的说法,府门外果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杨大人不是回来了吗”

    “我们要见杨大人。”

    “官府不能这么糊弄人。”

    “咱们这都干了十来天了,欠的粮食一粒也不能少。”

    “这些人消息怎么这么灵通我们老爷刚回来,就立马聚集起这么多人”真当人是傻子吗,这么多人在这儿等着,说不得是某些人早设计好的吧

    只这会儿却也不是计较的时间。眼下这么多民夫围上来,要是真拿不出粮食来,说不好会出大乱子:

    “老爷,您先躲躲吧。”

    杨泽芳还未开口,不妨已是被眼尖的民夫发现:

    “咦,那不就是那位杨钦差吗”

    说着,一窝蜂的就涌了过来。

    孟镰见势不妙,慌忙一扯杨泽芳:

    “让人挡一挡,杨大人还是避一避吧。”

    心里却委实对这位杨大人有些同情。

    这会儿如何不明白,分明是那周靖文存心收拾杨泽芳啊。之前看着周靖文颇为文雅,虽比不得杨泽芳气度雍容,也算是文人中的楷模,这会儿瞧着分明就是只笑面虎啊。

    可也不得不说周靖文这一手玩的高明

    之前安顿百姓,赈济灾民,诸般事宜皆是杨大人一手操持,来钦州这么多天,硬是树起了比自己这个知府还要高的声望。反观周大人,却是稳坐府衙,舒舒服服。

    亏自己还疑惑,这周靖文可是五皇子的岳父,眼下既然跑到形势堪危的钦州,无疑定会最大限度的为五皇子收买民心,如何能表现的这么不居功。倒没想到,是在这儿等着呢。

    不得不说这一手玩得好。瞧周靖文的模样,明显是和那沈青云商量好的,只要护城河成了烂摊子,城里百姓拿不到之前说好的赈粮的话,定会怨声载道,便是朝中御史也饶不了他。

    等到叛乱平定,什么好的光的,全成了周靖文的功劳。什么烂的脏的自然全交由杨泽芳背着了。

    “孟知府自便。”杨泽芳却是动都没动一下。瞧着那些衣衫褴褛,大冬天的冻得脸色发青的百姓,甚而中间还有瘦的不成形的七八岁的娃娃,只觉胸腔里一阵阵的烧得慌。

    不独没往后退,反而摘下官帽,转身迎了上去。

    被撇下的孟镰顿时目瞪口呆什么当朝大儒,自己瞧着,这杨泽芳分明是个没脑子的二愣子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