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逆袭人生的女配-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桃看着他睁开眼睛,看见陶桃,他依然像之前一样没有任何表情,看见她就像看见床边的桌椅板凳一样。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最绝望的就是这一点,你就是对他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心血,都得不到他的一点点回应,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声妈妈。

    所以许多家长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甚至十年,都得不到孩子的回应,都是在心力交瘁中不得不放弃了。

    “乐乐,你醒了?”陶桃热情主动的跟他打招呼。

    乐乐的眼神朝陶桃看了看,之前,他的眼神是涣散而又空洞的,现在,他的眼神有些迷茫,但是,那眼神却是比之前有了一点灵性,不再是空洞和虚无。

    陶桃心里一喜。

    她伸手摸了摸乐乐的小脸,经过一个月的养护,之前消瘦的小脸,如今有了一点肉,显得脸比之前圆了,有了一个三岁孩子该有的萌软和可爱。

    陶桃把他抱了起来。

    跟自闭症的孩子交流,多用肢体接触,因为声音对他们来说,就像沉在水底的人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一样,遥远而漂浮,无法捕捉。

    陶桃怀抱着柔软的,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味的乐乐,再次在他的耳边轻轻的问:“乐乐,你醒了吗?”

    “如果你醒过来了,就叫一声妈妈好吗?妈妈特别特别希望能够听到乐乐叫一声妈妈。”

    陶桃一边说一边注意观察乐乐的表情。

    他还是一脸懵圈的表情。

    陶桃依然一直不停的跟他说话。

    “乐乐,你说话呀!为什么不说话,妈妈跟你说话,如果你听到了,你应该回应妈妈的,要不然妈妈会伤心的。”

    陶桃说了许多话,乐乐还是无动于衷。

    就在陶桃有些灰心丧气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听到乐乐说:“妈妈,我饿!”

    声音清晰,逻辑分明。

    这是乐乐第一次这样直观的表达他的意思。

    陶桃又惊又喜。

    “乐乐,你刚才在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饿了,妈妈!”

    这句带着童音的软糯的话就如惊雷,炸响在陶桃的耳边。

    如果说前面那句话是无意识中说出来的,现在这句话却是在回应陶桃。

    乐乐竟然能够回应她的话了。

    这对于乐乐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就像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一样有革命性的转变。

    “乐乐想吃什么?面条、米线、鸡蛋、豆浆,油条……”

    跟小孩沟通的要诀,不要问他复杂的问题,只能让他做简单的选择题。

    “鸡蛋,豆浆,油条。”

    他竟然第二次回应了陶桃。

    陶桃激动得差一点要落泪。

    这一个多月,她对这姐弟俩操碎了心。

    之前她也养育过孩子,但是那些孩子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懂心理学她只要稍微引导,孩子就能够往好的方向发展,成人成才。

    养育孩子,每次看见他的一点点进步,取得一点点成绩,那种成就感,比任何行业取得的成绩都令人兴奋。

    所以,之前养育一个正常孩子,每天都有惊喜,都有发现,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这些幸福和满足,足够冲淡带孩子的辛苦。

    但是现在,她花了整整一个月,才终于看到乐乐的一点希望,不过,陶桃已经很满足了。

    这种情况的孩子,有的父母一辈子都看不到一点希望。

    当然,也有的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把孩子唤醒的。

    陶桃知道自闭症孩子得病的原因,所以就掌握开启自闭症孩子这把锁的钥匙。

    所以她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打开了这把沉寂了三年的锁。

    陶桃知道,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她还得不停的跟孩子互动,引导他学会跟别人沟通交流。

    欢欢刚刚做手术回来以后那段时间,陶桃也是只要有空,就不停的跟欢欢说话,引导她快速学习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始的时候,欢欢不太习惯用语言表达,她还是连说带比划,陶桃看见她只比划不说,就露出不悦的神色。

    欢欢从小生长在石家那种家庭里面,小小年纪早学会了察言观色,是一种讨好型人格,陶桃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最信赖的人,陶桃做陶桃喜欢的事,不做陶桃不喜欢的事。

    陶桃了解她这个特点,利用她这个心理,让欢欢用语言表达来代替她习惯性的用比划来表达。

    整整一个月,欢欢终于习惯了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所以陶桃终于对欢欢放下心来,她也才有时间来关注乐乐。

    乐乐经过七天的叫魂,终于知道跟外界的人互动。

    这种机会,要趁热打铁,让他频繁的很快的适应跟别人互动,并且不断强化形成习惯。

    每个人,在形成一种习惯以后,无论这个习惯是好是坏,他都会就会陷入这个习惯的舒适区里面很难改变过来。

    乐乐之前因为魂魄不全,无法跟别人互动,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沉浸在他的世界里面。

    在他醒过来的这段时间,如果不趁热打铁,会很容易陷入之前已经习惯的那种舒适模式里面,以后再想打破,就会更难。

    那么,他就是恢复成一个健全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甚至是古怪的人。

    陶桃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正常的孩子,能够和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能够正常的和身边的人交流。

 385。傻孩子的妈妈

    385。傻孩子的妈妈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谁也离不开人,既然生活在人群中,就应该学会和别人打交道。

    这是一个人立足于这个世上的基本生存手段。

    所以,欢欢手术后的第一时间,一个月内,陶桃快速帮她学会用语言表达,让她学会用正确快捷方式和别人建立链接的方式。

    欢欢如此,乐乐也应该如此。

    陶桃让乐乐自己穿衣服,她在旁边一边指导一边鼓励。

    然后去卫生间洗漱也是如此,陶桃尽量让乐乐自己做。

    这时候欢欢也起来了,陶桃让欢欢督促乐乐自己洗漱,她到厨房里面做早餐。

    欢欢也是有样学样,她也只是鼓励,让乐乐自己做。

    细心的欢欢也觉察到乐乐这一天的不同寻常,因为他竟然能够回应姐姐的话。

    他仰着圆圆的脑袋,道:“欢欢,帮我洗脸。”

    欢欢一本正经的板着小脸纠正他,“叫姐姐。”

    乐乐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奶声奶气的道:“姐姐,帮我。”

    之前的乐乐,就像一个漂亮的洋娃娃,虽然漂亮,但是没有生的气息,如今,他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灵气,这么可爱的弟弟把欢欢的心都快要萌化了。

    欢欢用她肉乎乎的小手,把小毛巾拧干净水,笨拙的帮弟弟擦他同样肉嘟嘟的小脸。

    一个多月,姐弟俩都长肉了,不仅脸变圆了,手肉乎乎的,感觉比之前有劲儿了。

    欢欢帮弟弟洗了脸,就带着他到了楼下的厨房,陶桃已经做好了早餐。

    豆浆油条是早就买好的,她煎了三个金黄的鸡蛋。

    欢欢迫不及待的把她的新发现告诉了陶桃。

    “妈妈,乐乐叫我姐姐了,这是他第一次主动的叫我。”

    陶桃把鸡蛋端到桌子上。

    她一边招呼两个孩子过来吃饭,一边笑着道:“乐乐现在已经长大了,会叫姐姐,也会叫妈妈了,真棒。”

    欢欢惊喜的道:“他也叫妈妈了?”

    “是啊!早上起来就叫妈妈了。”

    陶桃夹起一个金黄的鸡蛋,“乐乐,这是什么?”

    “鸡蛋。”

    “你想吃吗?”

    乐乐一边点头一边道:“想吃。”

    陶桃这才把煎鸡蛋放进乐乐面前的小碗里。

    其他油条豆浆也是这样,陶桃利用乐乐想吃这些东西的心理,引导他说话互动。

    吃过饭,陶桃就陪着两个孩子玩认字的游戏,她出字牌,让两个孩子认,谁认识的字多,就奖励他一颗糖,谁能够把认识的那些字组合成一句话,谁就能够得到一个玩具的奖励。

    结果,乐乐认识的字竟然比欢欢认识的还多,所以乐乐得到了一颗糖的奖励。

    但是把那些一个个的字组合成一句话的时候,欢欢明显要比乐乐组合成的句子要多。

    反复几次都是这样。

    渐渐的,乐乐在冥思苦想之后,也能够把字组合成通顺的一句话。

    两个孩子都对这种游戏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的认字,组句,开始的时候,是为了赢奖品,后来,是对此着迷了。

    所以,枯燥的识字,变成了趣味无穷的组字游戏。

    陶桃也从刚刚开始的简单的字和句,增加到稍微有点复杂的字和句。

    两个孩子用这种方式,不仅快速认识了许多字,还通过组句,加深了这些字的记忆和应用。

    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还有互动反应的敏锐度。

    陶桃告诉欢欢,让她多带着乐乐玩儿,多跟他说说话,所以陶桃没空或者去做饭的时候,欢欢接替陶桃,带着乐乐玩儿。

    就这样,陶桃利用生活中身边的人,还有认字过程中奖励的诱惑,时时处处引导乐乐跟别人互动。

    因为及时的引导和刺激,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乐乐变化挺大的,他从之前那个懵懵懂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听到别人说话并且能够作出反应的孩子。

    到了周一,小晴来了以后,她都惊讶的发现了乐乐的这种极大的转变。

    所以,在陶桃,小晴和欢欢的轮番引导下,乐乐跟别人互动的意识被带起来了。

    一个月后,只要有人叫乐乐,他都会抬头看对方,并且有所回应。

    但是,在主动跟别人交流方面,乐乐还是有所欠缺。

    对于目前乐乐的状况,陶桃已经很满足了,至少,乐乐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他会跟外界建立起了链接。

    只要他能够对外界有所反应,其他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半年以后,乐乐看起来已经跟其他同龄小朋友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乐乐学会了笑。

    这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微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根本就不需要学,他天生就会,但是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学会对别人微笑,是从被动接受别人的互动到他主动跟别人互动的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如今的乐乐,圆圆的脑袋,肉嘟嘟的小脸,大大的黑眼睛,还常常见谁都微笑,简直是人见人爱。

    特别是他的认字方面,极有天赋,短短半年时间,他认识的字,相当于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的认字内容。

    他能够独立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

    对此,陶桃有喜有忧,喜的是,这个孩子在识字方面有天赋,而且非常喜欢阅读。

    忧愁的是,孩子常常一个人坐在一边捧着一本书看,看得着迷,完全就跟旁边那些嬉笑打闹的同龄小朋友大相径庭。

    陶桃担心她过分沉迷于书里的世界,又会变得封闭不合群。

    自闭症孩子,是这个世上最孤独的人,乐乐虽然已经好转了,但是他的身体里面,就有这种孤独因子,陶桃好不容易才把乐乐拉到人群中,如果他沉迷于书本,他会不会又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回到他之前的那个畸形的舒适区里面去?

    还得继续引导乐乐开口说话,引导他多跟小朋友接触。

    后来,陶桃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让乐乐看了一个故事,就用心记下来,然后,每天的故事课,就让乐乐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386。傻孩子的妈妈

    386。傻孩子的妈妈

    开始的时候,乐乐给大家照本宣科的读故事。

    乐乐的记忆力很强大,不管什么样的故事,他看一遍就差不多能够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所以,后来,他丢开书直接给大家讲。

    渐渐的,他的胆子锻炼出来了,面对十多个比他大的同龄小朋友,他也能够泰然自若的给大家讲故事。

    当然,陶桃也会教给他一些讲故事的技巧,比如,怎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怎么讲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怎么抑扬顿挫设置悬念的引人入胜。

    令陶桃很欣慰的是,乐乐学什么都特别专注,所以学习效果很明显。

    陶桃还专门买了一个小收音机,让乐乐听那些广播剧,让他感受讲故事的节奏和语感。

    所以,锻炼和学习了一个月以后,乐乐讲起故事越来越有感觉,他讲的故事,小朋友们都喜欢听,乐乐也乐在其中,所以,每天讲故事这个环节,都被乐乐承包了。

    一个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