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丽的父母出现在施向东面前。
“向东啊!我们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对你们这个婚姻能不能给丽丽带来幸福抱有怀疑的态度。”
“爸妈,我和丽丽都结婚了,你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之前不知道,你哥竟然会打媳妇,还把媳妇的肋骨都打断了,我们听了以后很担心呐!要是丽丽以后到了你们家,你们家的人也这样欺负她怎么办?”
“爸妈,我哥是我哥,我是我,我哥打媳妇,不代表我也会打媳妇吧!”
“不仅仅是你哥打媳妇的问题,我们听说了,你哥打媳妇,是因为你哥把所有钱都给你随礼,你哥打媳妇的时候,你,还有你爸妈都在隔壁听着呢!不仅没有去拉,还对你哥能够这样管教媳妇很满意。”
“所以你们家那是老人做事糊涂,孩子也有样学样,都说大梁不正二梁歪,你还有个弟弟没有成家呢!到时候是不是为了三弟成家,你也把家里所有的钱拿出去,让老婆过年的钱都没有了?”
119。远嫁的女人
119。远嫁的女人
“在我看来,你哥的做法又蠢又浑,明理的老人,不会支持儿子这么做,也不会纵容儿子去打媳妇。”
“我保证,我不会打丽丽的。”
“你保证不了什么,在你哥打你嫂子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无动于衷,你心里其实也是赞成你哥的做法的吧!”
“那是我哥和我嫂子他们两口子的事,我一个做弟弟的不好插手人家夫妻俩的事啊!”
“哥哥嫂子吵架,还不是因为你哥把钱给了你,你说这件事情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他们既然因为这件事情吵起来了,你就不能把钱退回去,这样,他们不是就吵不起来了嘛!”
“再说了,他们吵架你不好插手,但是打架的时候,你也无动于衷,看着你哥哥犯浑不管,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认同你哥的这种行为。”
施向东:“我哥给我钱,是他愿意给,又不是我向他要的,而且那个钱,还不是为了娶丽丽吗?”
“你不要你哥的三万块钱,就娶不了丽丽吗?有志气的人靠自己,没志气的人才依赖别人。”
“好好好,我改,我以后依靠自己,不依靠别人,行了吧!”
“不行,这个婚,我们不结了,你们那个家,老人不明礼,大儿子不正派,可想而知小的又会什么样?我们不放心让丽丽去那里受苦受气。”
“你们这不是耍人呢嘛!不结,早说啊!结婚这天才说,成心要丢我们的家的面子吗?”
“现在丢面子,总比结婚以后打打闹闹过不了日子丢面子强,既然知道迟早会丢面子,。”
“好,不结婚也行,这次办婚礼的损失由你们赔。”
“赔什么赔,我们还没有让你家赔呢!作为女方,精神损失费怎么算?早知道你们家是这样的人家,我就不允许女儿嫁给你。”
双方吵了起来。
不过施向东刚刚做了手术,麻药劲儿刚刚过去,伤口开始疼起来,那个疼痛令他难以忍受。
撑不了多久,他就支持不住,只能回到了医院躺下了。
迎亲的其他人回到家,把丽丽家的态度跟老太太老爷子说了。
秋桂兰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破口大骂。
骂着骂着,她又骂起了陶桃,随后嚎啕大哭起来。
而在施家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陶桃却是带着两个娃儿坐飞机回到了娘家,善峒村。
六年没有见到闺女,现在鼻青脸肿的回来了,而且带着两个孩子,衣服也是六年前的旧衣服。
女婿也没有跟着回来,陶父陶母瞬间明白了大半女儿目前的处境。
他们什么都没说,接过孩子抱着亲。
两个孩子第一见外公外婆,显得有些拘谨。
外公外婆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他们吃,渐渐的,孩子也感受到了面前这两个叫外公外婆的人对他们的疼爱和友善,他们渐渐的对外公外婆也熟悉和亲热起来。
到了娘家,陶桃什么也不干,也不出门,就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星期的伤,父母也没说什么,每天就是帮她带孩子做饭。
陶桃恢复了之前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的养猪的生活。
脸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肋骨也不像之前那样疼。
这天早上起来,陶桃换上了这几天回家以后网购的衣服,化了淡妆,再加上这几天在家里养着,气色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
她跟爸妈说,要去县城办点事,让妈妈帮忙在家里照看孩子。
陶爸见女儿今天心情不错,多问了一句,“桃子,去县城干嘛?”
“我去买一个好一点的手机,手机卡也换成本地的,还有,顺便去把我和两个孩子的户口落一下。”
陶爸陶妈对看一眼。
“怎么?你把你和孩子的户口迁回来了?”
“是啊!那边已经迁出来了,我得赶快在这边落户,不知道有什么政策?听说现在的农村户口迁回来挺难的,要交钱。”
“桃子,这几天我们见你心情不好,身体也很虚弱,所以没有多问,想着你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你们是不是离婚了?”
“还没有办离婚手续,但是我打算跟他离婚了。”
“为什么?”
“他打我,肋骨都被打断了,他现在在派出所里面,我告的。”
陶爸:“已经闹到了派出所,看来是过不下去了,桃子,你要离婚,我们支持你,其他的毛病可以改,唯独打人这一条不行,你离我们那么远,他还打你,这次是肋骨断了,下次就是小命没了,到时候我们连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是,我错了,当初不听你们的劝,现在自食其果。”
“桃子,你还年轻,现在才二十七岁,重新开始也来得及。”
陶妈:“桃子,这离婚手续怎么办?你还要回去一趟吗?”
“妈,别担心,我的户口现在已经转到这边了,办离婚手续,在这边办也可以,所以我不需要再回去,我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去了,他们会来找我,到时候我会处理的。”
陶妈:“桃子,这两个孩子,你打算都自己带吗?”
“我自己的孩子,当然是我自己带。孩子要是跟了他,那可是遭罪了。”
陶妈叹道:“宁跟讨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父母离婚,孩子可怜,跟着妈还好些。”
“那他们家会愿意吗?”
“他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
陶妈还是忧心忡忡。
陶爸:“桃子,那就赶快把你和孩子的户口落上,当初你的户口虽然迁出去了,但是田地还没有退出去,而且你是独生子女,迁户口回来没有问题,但是两个孩子的户口,要落回来的话,就得交钱。”
“交多少钱?”
“你是独生子女,所以你的孩子,可以少交一点,好像每个人五千块钱吧!没关系,这一万块钱,爸给你拿。”
“不用,爸!我自己有钱。”
陶桃骑着老妈的电瓶车,先去了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了户口落户。
很幸运,那个管户籍的警察,是陶桃初中时候的同学,有熟人,很快就把复杂的手续由繁转简,给陶桃母子三人落了户。
120。远嫁的女人
120。远嫁的女人
陶桃从派出所出来,又骑车去了县城,买了一个好一点的智能手机,她原来的那个,是施向明淘汰下来的,上网又卡又慢。
之前,她是一个农村的家庭主妇,手机的功能只需要打电话,所以一部旧的智能手机足够了。
现在,她要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还有父母也年纪大了,她也要对他们承担起责任。
所以,要做生意,要赚钱,装备也要跟上,特别是使用频率特别高的手机。
陶桃又重新买了一张当地的手机卡,把之前的那张注销了。
注销之前,她查看了一下,公公婆婆,二姑,施向东,都打过无数次她的电话,但是她早把他们拉黑了,所以电话打不通。
现在,她彻底注销了手机号,他们永远也打不通她的电话。
陶桃又去逛了超市,给两个孩子买了一些必需生活用品。
从东宝村出来的时候,她怕引起村里人的注意,所以几乎什么都没带,现在到了这边,她这几天网购了许多东西,差不多都补充够了。
这天从县城回来以后,陶桃一改刚回来时候的那种懒散状态,变得勤快起来,她帮老妈做家务,自己带孩子,菜也做得有滋有味。
陶爸陶妈看见女儿的状态好起来,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往常,老爸开面包车拉人,从村里到县城八公里的路程的来回,定点给村里三家开小商店的人家拉水拉货,也给其他人拉各种东西,赶集日的话,人也特别多,从早到晚都挺忙的,平常的话,有人拉人,有货拉货。
陶妈的话,就去人家的花卉大棚基地打工。
陶桃回家这几天,父母都没有出去干活,就在家里陪着她。
现在看她好了,就放心的出去做他们的事了。
这天,吃饭的时候,陶桃说:“我想把大宝送去县城幼儿园上学,小宝的话,再过一年多,三岁以后再送,妈,你也不要去打工了,在家里帮我带孩子,做家务,我打算做点什么。”
陶妈却不愿意,“桃子,你就安心在家里带孩子做饭吧!我跟你爸商量过了,孩子上学之前,你就在家里,什么都不要做,你爸和我赚的钱,还有村里租田,分红的钱,足够咱们花的。对了,你现在把户口迁回来了,年底分红,你也有份,孩子的就可能没有了,这是队上的规定。”
“分红不分红的,无所谓,我把孩子的户口落回来,主要是方便他们以后在这里上学。”
“妈,你还是回家吧!我出去赚钱,哪有让父母出去赚钱,做女儿的年纪轻轻身体健康却靠父母养活的。”
陶爸:“桃子,你刚刚回来,孩子也小,你就安心在家里待着,咱们家不是特别有钱,但是过日子的钱还是有的。”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你们这么大年纪,还要养活我和孩子,说不过去呀!”
陶妈:“我们年纪很大吗?不过才五十多岁,国家干部都要干到六十岁才退休呢!等我们六十多岁再说吧!至少也要小宝去上学。”
陶桃本来打算去县城开一个花店,她穿越到那个被拐卖的女人身上,后来就是回家开花店起家的,她手里有点钱,也足够开一个花店了。
这在她是老本行了,业务和技术都是熟练的,保证能够赚钱,赚的钱,比老爸老妈两个人赚的钱都多。
但是父母怎么都不同意她出去做生意。
她知道,父母是心疼她。
舍不得她再吃苦受累。
而且他们是典型的农民,虽然现在不种地了,土地都租出去了,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小富即安的农民意识。
对于陶桃来说,她也可以做到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但是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父母以后会老,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毛病,她真的不能沉浸于目前的暂时的安逸状态,她应该未雨绸缪。
俗话说,粮食准备充足好过冬。
这件事情提议了许多次,父母都不支持陶桃出去开花店。
而且陶桃发现,父母真的是非常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他们每天出去干活跟熟人拉拉家常,聊聊天,一天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如果让老妈回家,天天带孩子做家务,她可能还没有现在的成就感。
就像他们说的,现在每天回家能够吃到现成的饭菜,能够看见陶桃和两个外孙,他们挺满足的,是这些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幸福。
陶桃想起前世,陶爸大年三十那天没了,陶妈一个人孤零零的凄惨无助,女儿远在外地,连老爸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原主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最终被冻死在路边。
不知道陶妈最后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孤独痛苦。
所以,这一世,陶桃做任何事,都是以父母开心为主,所以她也就不再坚持出去做生意。
她把大宝送到县城最好的幼儿园,带着小宝在家里做家务。
没空的时候,她就拿着手机乱翻,想在网上寻找一点不出门就可以赚钱的工作。
曾经是律师的她,自认为考过普通话证一级乙等,现在不是流行各种配音吗?给人语音配音就可以在家里做。
但是她的环境不适合这种工作,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一点点的杂音都不能有,他们家没有这种环境,他们住在村子中间,邻居各种人声,鸡叫声,狗叫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