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布下了。”
徐嫣然自诩聪颖,觉得自己算得准,不成想,有一日竟会栽在一个自己曾不怎么放在眼里的人身上。
“娘娘,夫人命人来传了话,说是梁三公子与乐大公子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了。”秋嬷嬷道。
“如何解决的?”
“今日在大殿上,梁国公当着众大臣的面,向丞相表了歉意。皇上为弥补丞相所受冤屈,给了一道特赦令,此事就这般平息了下来。”
“所以昨夜,皇上叫走丞相,梁国公和大学士,就是为了这件事……”徐嫣然一向温婉的神色维持不住了。
她还想着在此事上,做些什么,哪知还未来得及实施,便已有了结果。
今日见太后,并未见她提及,想来是还不知道的。
“娘娘,其实还有一件事,奴婢没有与您说。”翠红面色踌躇,“昨夜,皇后歇在了紫宸殿,是今日午膳之后才离开的。”
自皇上后宫有妃嫔以来,就只在三位宫妃那里歇过,皇后,颜妃和程妃,可在皇上的宫殿里歇过的,迄今为止,仅有皇后一人。
“我知道了。”徐嫣然神色淡淡,似乎并不在意。
“看来昨日之事,并没有让皇后与皇上之间生了嫌隙,反倒是越发亲密了。”翠红有些不甘地道。
“那么点小伎俩,又能有什么效果?”徐嫣然轻笑。
“之前太后说,让娘娘主动去看看皇上,娘娘可要去?”翠红问。
徐嫣然沉默了片刻,随后扬起了笑颜,道:“自是要去的,本宫上次让你们准备的,可有准备好?”
“早就备好了。”
“恩。”
紫宸殿。
“皇上,您这奏折已经看一炷香的时间了。”赵全提醒。
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的提醒了,自皇后离开之后,皇上便心不在焉,做什么都会发愣。
这模样,倒是实为罕见。
墨星澜回神来,将奏折扔到了一边,望向一侧:“皇后走时,瞧着很不适,朕是不是应该去瞧瞧?”
“皇后刚离开一个多时辰,想来是回到了望舒楼,正歇着。”赵全道。
“对对……是该让她好好歇着。”墨星澜呢喃。
他若是去了,怕是她也歇不好了。
视线重新回到了奏折上,没看一会儿,忽地站起身:“朕还是觉得应该去瞧瞧。”
“……”
第105章 回
“赵全,让你给皇后送去的东西,可都送了?”
“已经送了。”
“那可有收下?”
“收了。”
墨星澜寻思着,自我呢喃:“既然还肯收朕送的东西,想来也应没有很生气吧。”
赵全:“……”
这后宫里,皇帝赏赐妃嫔,有谁敢不收?
若真是那般,想是定是不想在这宫中好好过之人。
回到望舒楼的乐望舒,并没有如赵全所言的那般歇着了。
她泡了一阵子的热水,缓解了一下身子的疲乏,而后又给自己上了药。
做完这些,才靠在软榻上,闭上了眼睛,任紫玉用帕子擦着湿发。
脑海中,昨夜到今日的一幕幕,反复出现,挥之不去。
前世最想要得到的,现在得到了,她却并没有半分的开心,反倒是感觉有些悲凉与无力。
虽是贵为一国之后,然身份地位,也不过是在小皇帝的一念之间。
他若想让一个人好,那便可暂时好,如自己,也如前世的贵妃;他若不想一个人好,那便好不了,如贵妃,也如前世的自己。
兜兜转转,风水轮流,好似谁都逃不过。
他想要的,自己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
“紫玉,你给我配一些避子的药吧。”乐望舒忽地睁开眼,狐狸眼中满是坚定。
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不能让孩子也与她一起受这份罪。
尚在家中之时,初心萌动之际,曾幻想过未来的日子——有崇高的地位,有恩爱的夫君,有可爱的孩子……
梦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娘娘,无论是何药物,总归是于身子有害的。”紫玉并未有劝说之意,仅是道出了实情。
“我知道。”乐望舒轻声道,“但我相信,你给的,会将害处降至最低,这就够了。”
紫玉沉默了一阵,稍有些犹疑地开口:“其实,有了皇子,便会是皇上的嫡长子,于娘娘而言,是好事。”
皇室重子嗣,尤其是嫡子,那可是很有可能会成为太子,成为储君的人。
如此一来,皇后的地位,便是不可撼动的。
“我知道,但还不是时候。”
身边之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乐望舒又如何不明白。
前世到死之时,皇帝都没有子嗣,就连最疼爱的贵妃都无所出。
是贵妃不想要吗?
很显然不是的。
在这世上,女子出嫁,无论在夫家地位高低,有了孩子,才会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所以不是宫妃不想要,而是皇帝他不想要。
他既不要,便会有的是法子,让宫妃们没有。
与其日后让他动手,还不如自己识趣些。
乐望舒也不想将自己的孩子作为稳固地位的工具,若是日后,皇帝彻底掌权了,丞相府摆脱了前世的宿命,到那时,若有机会,便再说吧。
世间之事,变化万千,如今想那些,尚且太早。
眼下大哥的事情得以解决,于乐望舒而言,总算是去了一桩心头事。
余灵珊手里有皇上的诏令,若是她与大哥有缘,想来定会走到一起的,若是无份,那想必也是命运使然吧。
深呼了一口气,困意逐渐上来。
“娘娘,好了。”紫玉轻声道,然没有听到半分的回音,她低头看去,发现人已经睡着了。
她抱过薄被褥,盖在其身上,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屋子,关上了房门。
而后找到紫风,将一剂药方给她。
紫风瞧了下,转头看向紧闭的房门,什么都没问,收了起来。
这东西,在宫里配制,太容易被发现,最好的方式,便是从外面带进来。
紫宸殿。
墨星澜正看着奏折,耳边忽地响起赵全的声音:“皇上,大将军带着一众大臣,在大殿中候着,说是有要事要禀。”
墨星澜神色平静,放下笔,淡定地起身:“看看去。”
走进大殿,闹热一下子便静了下去。
墨星澜坐下来,看向一众大臣:“诸位爱卿,有何要事?”
“皇上,臣得到密报,安王无诏私自回皇城,还带着不少的人,其心怕是有异,请皇上准许臣带兵前去阻截。”镇国大将军徐钧单膝跪地,话语诚挚,一腔忠勇。
听闻此消息,墨星澜先是惊讶,而后神色转为了凝重,思量了一番,道:“父皇曾下过旨,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都不可动安王以及他的封地。此事情况不明,朕以为,当查清缘由,再做决断。”
“皇上所思甚是,这些年,安王安分守己,从未逾越,此次事发突然,当先查清楚,省的冤枉了人,违了先皇的旨意,使皇上背上不敬先皇之骂名。”乐绍远道。
“依丞相之见,难不成要等人入了皇城,占了皇宫,才叫查清?”
“大将军执意认为安王有异心,那你的证据呢?不能单凭着人向着皇城而去,便妄下定论,给人治罪吧?安王为何要如此做?皇上尚在,他安王纵是入了皇城,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悠悠众口,一人一口唾沫便可将他淹死。如此行事,于他而言,可是毫无益处,他为何要如此?”
“丞相的意思是,本将军在冤枉安王?那么请问丞相,我与安王之间,素来无怨无仇,又为何要如此做?”
“是啊,为何呢?”乐绍远轻笑了下,转头看向上方,恭敬地道,“皇上,臣记得,早在多年前,大将军便提议过,要将安王手里的兵马收回,不知皇上和在场的各位同僚,可还有印象?”
此话落下,大殿中当即便响起了窃窃私语。
“大将军所思,朕明白。”墨星澜沉声道,“藩王手中持有大量的兵马,若是其心有异,会危及皇城。然安王一事,乃有先皇的圣旨在,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心,朕也是动不得的。”
“已经带兵赶往了皇城,如何能说是没有反心!”
“大将军的密报里,安王带了多少兵马?可有攻打任何城池?”乐绍远问。
“三万。”徐钧语态不甘地道,“尚未攻打,不代表不会打!”
“如今皇城有十万禁军守着,禁军素来可以一敌十,那安王难不成是傻子不成?以三万兵马攻十万,以卵击石?”
“丞相莫不是忘了,那安王手里的人可都是禁军,而非普通将士,且这仅是表面上的,谁知暗地里还有没有别的算计?”
第106章 意见不一
“就算是禁军又如何,难不成大将军以为,皇城的十万禁军,抵不住这区区的三万?情况尚未明,大将军便将一顶意图谋反的帽子扣在了安王的头上,我倒是不知,大将军与安王之间究竟是有何仇怨,要这么急着给他定罪?”
“丞相这话语里,字字句句都隐含着他意,本将军行军打仗在行,可论文绉绉这一套,确实不及丞相。本将军行得正,坐得端,一心只为江山稳固,忠心天地可鉴。”
“将军有此顾虑是对的,防患于未然嘛。”有大臣站出来赞同徐钧的话语。
“丞相所言也不无道理,情况未明,便带着将士前去阻截,若是安王并无谋反之心,此举让他作何想?”也有大臣站在了乐绍远的这一边。
两边皆有理,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还有一部分大臣,选择了沉默。
墨星澜在上方看着,将众人的反应都一一受尽眼底,直至觉着差不多了,才给了身旁的赵全一个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直起身子,尖着嗓子高喊:“静——”
一声落下,吵闹嘎然而止,纷纷看向上座的小皇帝。
墨星澜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诸位爱卿,皆是为了我朝江山安稳,朕甚感欣慰。安王一事,非同小可,一个不慎,便可造成无法估量的结果,当慎重处理。大将军与丞相所思所想,都甚是有理。朕以为,直接武力阻截,很有可能激起安王的反心,然什么都不做,将显得软弱,亦也不可取。朕寻思着,不妨先派一位使臣,前去交涉一番,探明来意,再做打算。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皇上圣明。”乐绍远领先赞同,“先礼后兵,若是安王真有异心,先是以礼规劝,不从,再出兵,便能在理上占据上风,到时也不会有人会说皇上不敬先皇。”
不少大臣,均表示,此计可行。
“皇上圣明。”
瞧着众大臣异口同声,徐钧也不得不从之。
“诸位以为,这使臣人选,何人合适?”墨星澜看向众人。
一语落下,鸦雀无声。
“没有人自荐?”墨星澜敛下眸子,沉声问。
这安王突然前往皇城,还带着三万大军,无人知晓打着什么心思。
虽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一说,然也有不讲礼数的,若是前往,兴许会有去无回,没有人想要去趟这未知的危险。
“皇上,臣,愿意前往。”徐钧站了出来。
墨星澜沉思了片刻,而后摇头:“大将军英勇善战,若是派你前去,怕是会惹得安王多想。”
“禀皇上,臣愿意担任此次使臣。”一直沉默着的余固,主动道。
“大学士学识渊博,乃是老臣,也曾教习过朕与小皇叔一段时日,此次前去,自是合适的。然,情况不明,危险尚不可知,可想好了?”墨星澜神色严肃地问。
“臣想好了。”余固道。
墨星澜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诸位可还有异议?”
“愿大学士平安归来。”大臣们异口同声。
此次出使,必是会在文臣中择一人,但凡是在朝中有一定地位的,都可有可能。
现下,有人主动站了出来,他们哪还能提出什么异议来。
“既是如此,那就由大学士担任此次出使的使臣。”墨星澜一语落下,此事也便就此定了下来。
事情的发展,超乎了徐钧的预计。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小皇帝,确如太后所言,小皇帝变了许多,主见也是越来越大了。
以往这种大事,必是会先请教太后的,如今便直接这般定了。
回到书房,墨星澜还未坐下,便见太后身边的内监福来走了进来。
“皇上圣安。”
“可是母后有事?”墨星澜敛下眸中的异样神色,淡淡地问。
福来:“太后有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