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兰-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说:
  我断更了,但是王爷没有断顿,他换着花样,吃的可好。
  哎我真的纳闷,正经剧情我卡得喘不上气,搞这个就不缺灵感,怎么年纪大了方向都不一样了,之前有读者在评论里说我是不是换文风了,我还默默觉得真没有,现在嘴硬不起来了。


第74章 
  杨文煦走了。
  走之前; 他深深看了兰宜一眼,欲言又止; 终究什么也没有说; 转身离去。
  兰宜有点头疼,不是因为杨文煦莫名其妙搞的这出,而是——
  晚风吹拂; 带来沂王身上的尘土味与血腥气; 随着他骑马渐渐接近,那股压迫感与威势也不断高涨,像要将她包裹起来,好生拷问。
  但兰宜什么也不知道啊。
  天快黑了,一路簇拥过来的人群在沂王入府以后散去,有的归家; 有的又去别处欢声庆贺; 王府里外安静了一些下来。
  正院灯火通明。
  沂王立在堂中,由侍女忙碌着为他脱去盔甲; 兰宜下意识也搭了一把手。
  青州这次能守下来,沂王府出了大力,由着地方要护卫给护卫; 要粮给粮; 沂王更亲上城楼; 与将士们同吃同睡,才扭转了不利局面,打败乱民; 更擒得贼首。
  城中的百姓们因此转变了态度; 自发地拥护沂王回府; 兰宜见他周身的狼狈辛苦; 心里也不是不敬服,所以不用吩咐,自觉帮忙起来。
  沂王低头,觑着她的后脑勺,忽然开口:“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本王的事,心虚?”
  “……”兰宜正替他解膝上的一块软甲,闻言撩开手,转身走到椅边坐下倒茶。
  沂王顿了一会,叫她:“本王也渴了。”
  兰宜端着茶盅不想理他,但抬头见他嘴唇确实干得厉害,沉默了下,还是新倒了一盅茶过去。
  沂王还未净手,便没接,就着她的手连喝了两盅,方摇头不再要了。
  盔甲脱去后,他里面的衣裳也溅了不少泥污,兰宜忍不住问他:“王爷亲临战场了?”
  沂王摇头:“没有,还不至于。本王只在城门口守了一阵。”
  他如要出城,那范统领带领的王府护卫就只会来保护他了,反而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听他的命令砍下牛成首级。
  兰宜见他确实未有受伤,松了口气。
  侍女们忙碌不停,将浴桶热水也备好了,沂王自去洗浴,待他恢复整洁、衣饰一新地出来时,兰宜已不大记得杨文煦的事了。
  之后用完晚膳,回到内室,沂王往床头一靠,将长腿伸出,阻止兰宜上床时,兰宜都有点发怔:“——怎么了?”
  沂王目光深沉地打量她。
  兰宜渐渐反应过来:“我不知他怎么会来,我才看见他时,你已经回来了,我只问了他一句话,他也没答。”
  这在她是难得的解释了,倒不是惧怕沂王误会,只是觉得犯不着为此争执。
  沂王道:“哦?那本王要是没回来呢?”
  兰宜老实道:“那我就再问问他想干嘛。”
  此时再回想,她对杨文煦的出现有点在意,说不出来为什么,像有种东西没摆对的别扭感,总想去弄清楚纠正一下。
  沂王冷哼一声。
  兰宜不受他这个气:“王爷,你想说什么就说,不要阴阳怪气的。”
  沂王顿时瞪她。
  兰宜没有示弱,两个人互瞪一会儿后,沂王叫进见素:“去告诉窦梦德,让他在府前多安排些人巡视,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能来瞎转悠。”
  见素陪着兰宜一块见的杨文煦,心里很明白这个“乱七八糟”的人是谁,利落应了声,告退出去。
  兰宜跟着转身要往外走,沂王起身伸长手臂把她拽回来:“上哪儿去?又这么大气性。”
  兰宜否认:“我没生气。王爷这里容不下我,我自然只好去别处了。”
  沂王禁不住露出笑意:“胡说什么。别闹了,我也累了,上来早点睡吧。”
  他将腿让开,待兰宜进了被窝躺好后,他闭着眼睛,再补上一句:“明天再跟你算账。”
  兰宜:“……”
  虽觉他全是歪理,不过明天的事明天再说,这样的一天下来,她也提不起劲再多说什么了。
  **
  接下来一段时间沂王一直都很忙。
  仗打赢了,善后事宜还有许多,不过这没耽误沂王找兰宜“算账”,连着被算了三天,兰宜都忍了,沂王若有所思后,又找来窦梦德:“下次杨文煦再来,先不必撵他走,带进来,本王亲自问他。”
  一旁的兰宜:“……”
  窦太监走后,她没忍住拧了沂王一把。
  他哪里是想知道杨文煦的来意,根本是觉得杨文煦来了他也不亏!
  但她并不是因此才纵容他的。
  兰宜低头,将心意深藏。
  不过之后,杨文煦并未再来,而沂王始终忙碌,府城内的事终于告一段落,京里的圣谕又来了——与已经恢复正常秩序的青州比,京畿的情况要麻烦许多,牛成之兄牛志在昌平掀起战乱以后,不敌陆续赶过去的三路京卫,再度败退,但他也再度逃脱,换了一个地方,再次搅起风雨。
  只他一人还罢了,因他始终未曾授首,一些响马盗头受到鼓励,纷纷在各地响应起来,一地还未镇压下去,一地乱又起,虽还不至动摇社稷,可朝廷军队从开年奋战至今,渐渐疲于奔命。
  匪首逃了一次又一次,朝廷的脸面也越来越不好看。
  直到青州的战况报报到御案,得知匪首之一的牛成竟在青州丧命,满朝总算振奋了一下,圣旨命沂王解送牛成首级进京,以提振将士士气,也对小贼头们形成威慑。
  这次是公务,沂王带护卫上京,兰宜及小王爷都仍留在王府里。
  临行前,沂王教兰宜;“守好门户,出门多带人,不要和不相干的人来往。”
  兰宜当做没听出来他的言外之意,应道:“知道了,外面不太平,王爷路上小心。”
  与外面尤其是沂王将要经过的京畿周围比,青州反而太平多了,牛成一死,就算有贼心的也不敢再盯上青州了。
  闲言不及多叙,赶着收拾了七八天,沂王便出发往京城去了。
  他走了约莫十日左右,门房上遣人来报,又在府外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
  兰宜有点无语,杨文煦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专挑着沂王不在的时候来,她纵然问心无愧,可等沂王回来知晓,恐怕就不会再轻轻放过。
  不过等门房形容起来,她方知她想岔了。
  “——是个女人,挺白的,年纪不大不小,二十五六岁的模样,在外面打转两天了,小的问她哪来的,想干什么,她不回答,慌慌张张地想走,小的请示了当班头儿,就将她‘请’进来了。”
  沂王府平日的门禁不至于如此严格,但一来沂王之前吩咐过加强巡视,二来沂王又离开了府邸,府内只余妇孺幼小,三来,乱民围青州的事才过去不远,所以里外都不敢有一丝放松。
  可疑的女人被押进来了,兰宜一见,发现虽不是杨文煦,竟也是个熟人。
  姜姨娘,姜茹。
  与杨文煦一样,姜姨娘的外貌也没多大变化,只是眉宇间的神气黯淡下去,蕴着疲惫和不知从何而来的焦虑。
  侍女里面认得她的只有翠翠,翠翠非常警惕:“你们接二连三地,想干什么?我告诉你,你别再想害奶奶了!”
  姜姨娘被婆子押着,跪在地上,怔怔仰头望着主位上的兰宜,好一会后,才道:“你多虑了,我怎么可能还害得着大奶奶。”
  “你知道就好。”翠翠说着,又纠正她:“不是大奶奶,是王妃娘娘。”
  姜姨娘颇为顺从,自语般道:“是啊,是王妃娘娘。”
  而后不等翠翠再喝问她的来意,她重重磕下头去:“那就求王妃娘娘高抬贵手,放过妾身吧!”
  翠翠莫名其妙:“你说什么,谁想怎么你了,娘娘根本没想再跟你们计较,你们别来打搅娘娘就不错了。对了,你不是应该在乡下吗?怎么又回来了。”
  姜姨娘直起身子,淡淡道:“我去年八月就回来了。家里要人照料,大爷一个人忙不过来。”
  兰宜想了想,明白了,那时周太太出逃,杨老爷偏瘫在床,杨文煦大约是分身乏术,只有把姜姨娘再从乡下弄回来。
  这样算起来,姜姨娘总共在乡下呆了还没半年。
  翠翠也想到了这个账,嘀咕:“姓杨的说话从来不算话。”
  不过她如今跟着兰宜在王府过得很好,也不在意从前那些事了,便道:“那你安分在杨家呆着伺候人罢了,来王铱嬅府说什么疯话。”
  姜姨娘的面孔终于有一瞬扭曲,杨老爷哪里是好伺候的主,自从妾室怀着可能的野种出逃,他本来就糟糕的脾气更坏了一百倍,一天能骂走好几个下人,他火气越是大,病越是不好,越是下不来床,因此脾气就更坏——
  杨家拢共也没多少下人,姜姨娘单是在两者之间调停,就耗尽心力,还不如在乡下受罚的时候轻松。
  但也不全是苦,因为杨家内宅终于完全真正地由她一个人做主了,像她曾盼望过许久的那样。
  为这个愿望,姜姨娘不但能忍下那些苦,甚至还敢来王府,向兰宜当面陈情。
  “妾身来,只有一件事求娘娘。”姜姨娘这次没有伏身,直视着兰宜道:“求娘娘不要再见我夫君了。”
  翠翠大怒:“你胡说八道,明明是姓杨的跑来王府骚扰娘娘!”
  “但娘娘见了他,不是吗?”姜姨娘反问,又转为恳求声气,“大爷之前就在梦中呼唤娘娘闺名——”
  不但翠翠,侍女们也一齐喝止:“住嘴!”
  兰宜摆手,看向姜姨娘:“你继续说。”
  她有种感觉,之前杨文煦留给她的违和感,能在姜姨娘这里得到解答。
  姜姨娘便继续道:“还说什么生死两茫茫的话,那日见过娘娘回去以后,更将自己关在书房,晚饭都没用——”
  她顿了下,因为发现兰宜的眼神变了。
  不是悸动也不是厌恶,而只是非常锐利,又带着像从幽冥间流泻出来的一丝幽冷。
  “杨文煦现在哪里?”
  姜姨娘并不想痛快作答,但在这种无形的压制之下,下意识道:“他不在家,出门了。”
  “去了哪里?”
  姜姨娘这次忍住了没说,兰宜直接道:“上京?”
  姜姨娘控制不住惊讶的眼神。
  她又不由道:“娘娘怎么知道?他又来找过娘娘了?”
  兰宜没空跟她啰嗦了,起身道:“他哪日出发,走的水路陆路?——见素,传板子来。板子来了,你还不说,就直接打,打到说为止。”
  姜姨娘惊呆了:“……”
  她见到兰宜遍身绮罗,心里酸痛之余都不算意外,她都能说服自己,兰宜还见杨文煦,她心里甚至有一分自得,她还能与兰宜相抗说话,直到这时候,她方意识到,事情跟她以为的完全不一样。
  她那点自得根本是笑话。
  兰宜如能狠得下心,把她打死在这里都不算多大事。
  姜姨娘忙道:“别,我、我说——”


第75章 
  杨文煦半个月前去了京城。
  比沂王还早一些。
  姜姨娘其实对于他的去向有些怀疑; 因为杨文煦并未交待为什么要去京里,只是让她简单收拾了点行李; 姜姨娘试探问他; 他不答,多问了两句,他的态度还变得严厉起来。
  姜姨娘嘴上不敢再说; 心里不甘且不放心; 她以自己的见识及直觉联想到了他之前来王府徘徊的事,疑心与兰宜有关,所以想来想去后,才会也出现在王府外面。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姜姨娘跪着,低声道。
  兰宜不语。
  她比姜茹肯定,杨文煦确实是去了京里。
  虽是只言片语的描述; 但她曾飘着观察了那么久在她死后的杨文煦; 太熟悉他那种似乎深情的做派了。
  占尽好事,还要得遍名声; 人前人后,演得他自己都深信不疑。
  兰宜本已觉得杨文煦不对劲,“生死两茫茫”这样的悼亡词句一出; 她再无疑问; 就是前世的杨文煦回来了。
  与她重生的情况不同; 杨文煦应该是于梦中得到了前世记忆,他回来的晚了,许多事与他的记忆已经不一样; 所以他费了一点时间; 理清楚后; 立即就赶往京城。
  因为兰宜做了沂王妃; 他不可能再重复前世成功的青云路,接近不了小王爷,那他在青州就无法有作为,他必须也只能去京里,将握着的这张牌换个打法。
  守孝之前,他在争取太子属官詹事府里面的官职。
  被丁忧打断后,官职为邻居范翰林得去。
  他要续上这条线非常容易。
  倘若他请求范翰林帮忙求见太子,以两家从前表面上处得还不错的关系,范翰林不会不同意。
  他回来得晚了,但他还有机会,他还可以做到不少事。
  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