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兰-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沂王道:“不恨。”
  他语声冷淡而平静,令小王爷怔住了。
  “我留你性命,就是看在你母亲的份上,你好自为之吧。”
  这句话说完,沂王不再管他如何,带着兰宜出门去了。
  小王爷的声音在背后隐约追出来:“那父王是不是有意带我去宫里——”
  兰宜脚步停住了。
  小王爷闹着要见她,真见了面,其实没和她说一句话。
  因为问题是存在于他和沂王之间,他真正想对答的是沂王。
  她只是没想到,最后会听见这么一句。
  “不是皇上想见小王爷?”回到正院后,她忍不住问。
  见素是这样告诉她的。
  沂王道:“是。”他顿了顿,“不过是张友胜提醒父皇的。”
  兰宜:“……”
  张太监已经向他投了诚,这等于说,就是沂王提醒了皇帝,皇帝才召见了到京的小王爷。
  次序一变,整件事的意味都不一样了。
  沂王算到东宫会忍不住利用这个时机,才放下了吊钩,借此完成逐出废太子的最后一步——
  怎么说,兰宜想叹气的同时,又并不感到意外。
  他这个人,一点真心之外,是九分野心勃勃。
  沂王见她的表情不对,皱眉道:“怎么了?本王并没骗你,不过没说的那么细。”
  兰宜望着他:“我也没说话,王爷着急什么,是心虚吗?”
  沂王:“……”
  他虚声恫喝:“你好大的胆子,敢这么指责本王。”
  兰宜静静地看着他。
  沂王声气渐转:“本王是想,我若是为人和善一些,你是不是能有所改观。”
  他们的相遇始于囚禁与利用,她出走的那段日子里,他于人前冷酷暴怒,但是冷寂的深夜里,未尝没有自省过,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够。
  兰宜道:“然后王爷就学会了说一半留一半,连瞒带骗?”
  即是说,改是没打算改也改不了的。
  沂王矢口否认:“说了没骗,不过是怕吓着你。”
  兰宜微哂。
  她怎么会被吓到。他性情里的各个方面,她都已经很了解了,只是这样笨拙的一面,令她有点想笑。
  大约这于他来说是全新的问题,他表面若无其事,其实做起来很不顺手,没有章法。
  沂王打量她的表情,有点不快:“你不喜欢就罢了,何必嘲讽本王。”
  “我没——”
  兰宜摇头摇到一半,沂王打断:“那就是喜欢了?”
  兰宜动作顿住。
  她知道沂王的意思,但她还是无法回应。
  沂王脸色淡下来,他没掩饰失望,因这失望,他必得找补点什么,便道:“本王把杨文煦一块送去凤阳了。”
  兰宜愣了一下,道:“哦。”
  沂王又道:“他一直想做太子属官,本王这次就成全他,让他追随废太子去吧。”
  兰宜再:“哦。”
  她想一想觉得这个安排很妙,算得上有始有终。
  沂王见她毫无动容,自己有点没意思起来,情绪又缓和了,道:“他知道实哥儿的事,本王后来审他,究竟从何处得知,他起先竟说是梦见的。”
  兰宜这时忍不住低下了头。
  她一直不知道杨文煦落到沂王手里以后,是如何供述的,她没问过相关话题,因为担心弄巧成拙,沂王不提,便权当没有此事罢了。
  此时沂王主动说了,她才听着,只听这一句,就知道杨文煦一定经过了一番严刑拷打,才会把真话招出来。
  这是太子倒台后的事了,沂王说着冷笑:“他一个文人,嘴倒挺硬,太子都被废了,他到了本王跟前,还敢糊弄。”
  兰宜:“……”
  沂王瞥她,又不快了:“你这么看着本王做什么?难道还想替他说话?”
  兰宜有点困难地摇头:“没有。”
  她明白了,沂王不信鬼神,因此杨文煦说了真话,他反而不信。
  她问沂王:“后来呢?”
  “后来他改口,说是在翰林院时得知的——他刚进京那时,本王抓了他,他就这么说,倒是更可信一些,但再细问,他又招不出来历,只说是无意听说,不认识说话的人是谁,他当时怕惹祸上身,也不敢打听,就埋在了心里。”
  兰宜缓缓点头:“嗯。”
  她怕自己忍不住笑出来,不好解释。
  但是沂王从她的表情上看出了端倪:“你怎么高兴起来——本王让杨文煦遭罪,趁了你的心意?”
  兰宜捂唇轻咳:“算是吧。”
  沂王沉默了。
  好一会后,他语气复杂地道:“你是不是永远也不会待我这样。”
  兰宜:“——啊?”
  她这声疑惑出于真心,因为真的听不懂他的问话。
  感觉他有点泛酸,但又完全不知酸的点在哪里。
  沂王盯着她,道:“他负了你,与你反目,都仍能牵动你的心绪,而你待本王,就像现在这样,本王说话,你都无动于衷。”
  “……”
  兰宜真的无语,这种不知拐了几道弯的无理取闹,难为他从何处想来。
  “我累了,想休息了。”
  她无可回应——这能回应什么,索性直接起身向里走去。
  这时,见素过来,行礼道:“娘娘,周太太来了,说想见娘娘有事相求。”
  兰宜才知周太太也在府里,这在情理之中,小王爷都进京了,青州沂王府等于没了主人,周太太一个客人总不好独自留在那里。如要出去,又会担心被杨家找麻烦,所以还是跟回了京里。
  兰宜先问:“她有什么事?”
  “周太太说,想出府去,看望一下病了的张太监。”
  兰宜有点意外:“张太监什么病?”
  见素摇头,她不知道。
  兰宜便看沂王。
  张太监如果因病不在御前了,沂王一定知道。
  沂王却不说话。
  兰宜没勉强,道:“那就叫周太太进来吧——”
  沂王向见素摆一摆手:“她要去,让她去吧。”
  见素出去传话了,沂王回过头来,才道:“这个张友胜,还是不老实。”
  兰宜没能见周太太,只能再问他,奇道:“张太监到底怎么了?”
  “那碗毒茶是他喝的。”
  “……”兰宜反应过来,“啊”了一声。
  对了,沂王没喝那碗茶,那总要有人喝,才能将毒暴露出来,激怒皇帝。
  没有比张太监更好的人选了。
  张太监能误饮毒茶,就意味着皇帝本人也有这个可能,皇帝怎么能再忍。
  兰宜只是又不明白:“那他怎么不老实?”
  张太监这算是拿命投靠沂王了,沂王还挑剔他,就算他投靠得晚,也有点过于严苛了吧。
  沂王眼神微眯:“周氏怎么会知道他中毒出宫了在家养着?”
  连见素都不知道,沂王出京期间,周太太也不被允许出门,按理更不可能知道。
  只能是张太监冒险设法将消息送了进来。
  兰宜不知说什么好:“这——”
  “使苦肉计使到本王府上来了。”沂王有话说,说完还冷哼。
  兰宜听出来,沂王没真的生气,不然他就不会同意周太太出去了。
  只觉得他似乎又冒些酸气。
  她的感觉没错,沂王跟着就问她:“本王要是不去找你,你听说本王重病垂危了,到底回不回来?”
  兰宜想叹气:“——我不是回来了吗。”
  沂王强调:“我说的是,如果我不去找你。”
  兰宜真的叹气了,边叹气边点了点头。
  她怎么会不回来。
  她有很多犹豫挣扎,但是她心底知道,那些犹豫挣扎过后,她会回来的。
  “那本王要是好好的呢,你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兰宜:“……”
  兰宜白了他一眼。
  他这么没完没了,她就不奉陪了。
  作者有话说:
  沂·算账小能手·唯物主义者·无所不醋·王


第92章 
  那次会面还是起了些效用; 兰宜后来听说,小王爷渐渐恢复了正常饮食; 只是仍不肯出屋门见人。
  这就算不错了; 余下的需要交给时间,时间也许能带走伤痛,也许带不走; 总之; 那都是将来的事了,眼下不必再提。
  腊月时,孟三从怀庆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带回了康王的亲笔信。
  康王很好说话,在信中起初对此事大为吃惊,紧跟着安慰沂王; 安慰完又盛赞沂王的心胸; 表示“大出意料”、“万没想到”,之后就爽快地同意了接收小王爷。
  总之; 是很康王的风格了。
  得到这封信后没两天,从宫里来了一个内监,传皇帝口谕宣沂王进宫; 这意味着沂王也终于到了可以病愈的时候; 便于这一天; 沂王府的朱门重新打开。
  立刻引来了雪片般的拜帖。
  沂王府闭门那么久,京中各座豪门贵府已忍耐很久,现在终于得了机会; 哪有不赶着来烧这口热灶的。
  这些拜帖一大半求见沂王; 也有一些要见兰宜——沂王府对她的出走始终藏得很紧; 直到归京之后; 沂王方命人放出消息去,说将她从青州接来,这在情理之中,也没有什么好让人多想的。
  兰宜的身体已不适合应酬,她也不好这个,便将送进来的拜帖都放去一边,等沂王回来去处置。
  不过,也有她需要见一见的。
  出身寿宁侯府的方太太,她没递帖子,直接登门了。
  方太太原来陪着老寿宁侯住在京郊庄子上,后来各处闹起了乱民,京外都不安全了,她只好又跟着父亲搬回了寿宁侯府。
  方太太与沂王府的关系不同,她是真的关切沂王,沂王装病的事是机密,她并不知道,所以一听到沂王府打开的消息,就赶忙来看望了。
  兰宜请她进去,告诉她沂王进宫去了,方太太才松了口气:“那是大好了罢。”
  兰宜含混地笑了笑。
  方太太并不深究,她的目光完全被兰宜的肚腹吸引住了,连忙问她:“几个月了?”
  “快八个月。”
  “好,好。”方太太非常欢喜,“我们竟不知道,哎,过去那一阵子,实在太乱了。”
  她这话是实情,从今年正旦起,到年尾的腊月了,将近一整年就没消停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京中势力都经过了动荡洗牌,如方太太这样未动筋骨还有进步的人家算是难得的了。
  方太太跟着又聊起孕育的一些事来,这个话题很容易聊开,兰宜也想多得点经验,便认真将方太太的话都听了进去,听着听着,她听出来,小王爷的身世,方太太是知道了的。
  方太太是个爽快人,见她的表情,意识到了什么,叹气把话说开:“五郎在宫里出事后送了信给我,吓得我说不出话。”
  兰宜明白过来,大概基于方太太先皇后娘家的出身,她也是沂王选的见证人之一,所以这件事没有瞒她。
  “五郎这孩子,打小过得苦。”方太太的表情变得哀伤,“他亲娘去得很早,位分又低,没留下人照管他,宫里那地界,不是好呆的。”
  皇子又怎么样,年纪小,不受宠,十天半月不一定能见一次皇帝,而宫里那些人精让人吃了亏说不出来的手段太多了。
  兰宜在京住过,听过一点,沂王生母只是一个普通宫女,偶然承幸,生下沂王后封了选侍,之后就因病去世了,与先皇后及成妃相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
  “姐姐后来看中他的脾性,收养他,想助他为储君,谁知——”
  兰宜以为方太太要说先皇后的身子也不好,没来得及,但她听见的却是,“唉,都怪我不好。”
  兰宜讶异地看向方太太。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会跟她有关。
  方太太没继续说,转回了之前的话题:“太子——废太子一直德行有差,总和五郎过不去,但我再没想到,他还干过那样没人伦的事!”
  方太太的声音愤怒起来,连着骂了废太子好一会儿,再和兰宜说话时,才缓和下来,“幸好你这时候有了,不然,五郎也太可怜了。”
  兰宜随着应声,不过她心里没觉得沂王可怜,她认识的沂王已经是成年后强大的模样了,他在她面前有过不掩饰心绪低落的时候,但从来没有真正软弱过。
  他并非强撑,而是天生本性如此,这大约也是当初先皇后看中他的缘故。
  方太太又坐了一会之后,就很体谅兰宜身体地提出了告辞,她为看望沂王而来,知道沂王无碍,也就放心了。
  方太太走了没多久,沂王回来了。
  他的脸色却不大好,带了火气,又努力忍着,不想让兰宜知道。
  兰宜看出来了,他不说,她也没想问他,便只将方太太来访的事告诉了他,见他应了,就不再管。
  直到晚间。
  兰宜:“……”
  孟医正含蓄地建议过他们该分床睡了,但沂王没听,西次间都整理好了,他也不去,且理直气壮:“本王又不是那等不知自制之人,不必费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