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鹃用力地握住君宁的手,哈哈笑道:“对!太对了!唉呀,阿宁,我真感觉和你是一见如故,咱们俩的想法实在太像了,让我感觉咱俩好像就是认识了很多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很亲切,没有距离感,就想和你多说说话。”
君宁也握紧了她的手,“鹃姐,我也有这种感觉,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杜鹃用力地点头,“会的,一定会的。”
这时,宋维安牵着换好衣服的宋恺和宋甜走了出来。
他笑着对两个孩子说:“小恺、小甜,快喊阿姨。”
宋恺和宋甜看着君宁,听话地笑着喊:“阿姨好!”
君宁立刻拿出两个红包,塞到宋恺和宋甜的手里,“来,小恺,小甜,这是阿姨给你们的见面红包,拿着!”
宋维安和杜鹃齐声说:“不用,不用,阿宁,你快拿回去。”
君宁笑说:“就是一个小红包,这是我这个做阿姨的第一次见孩子的一点小心意,你们就别推来推去了,再推就太客气了。”
杜鹃见君宁这么说,也就笑道:“行行行,收着吧!反正咱们以后就当姐妹来往,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的,你也别客气。”
说到这里,杜鹃这才一拍自己的脑袋,“唉哟,你看我这脑子,说了半天,都没说到正事。”
她又拉着君宁坐了下去,悄声对她说:“阿宁,那天我们维宁的婚宴,来了不少各单位的人物,我们厂的厂长和采购也都来了,他们所有人都被那红烧肉和鸡蛋的极致美味给征服了。”
他们夫妻俩是厂里的干部。
新郎宋维宁又是商业局的干部。
他的岳父岳母又都是好单位的干部。
这样串连起来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庞大的,可以说,把禺城一半的单位干部都给串连起来了。
吃在羊城,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从古至今,羊城人是出了名的喜欢吃,什么都敢吃,天上飞的,地下游的,就没有羊城人不敢吃的。
即使是在动荡年代,羊城的餐厅数量依然多得惊人。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是羊城的一大特色。
而喜欢吃美食的羊城人,大多数都有一张养刁了的嘴巴。
东西好不好吃,食材新不新鲜,他们一入嘴就知道。
宋维宁和梁静宜摆婚宴的地方,也是禺城比较出名的禺城饭店。
他们提供食材,饭店的大厨帮忙做菜,他们给人工和租用饭店的钱。
这一天来吃结婚酒的各单位干部,都来这个饭店吃过不少次。
而宋维宁上班的商业局,更是管这些饭店的上级单位,掌控生猪的屠宰供应,还有菜、糖、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所以,这个饭店大厨的手艺怎么样,他们商业局调配给饭店的食材怎么样,他们这些商业局的人,心里可门儿清了。
这些红烧肉和鸡蛋的味道,他们这些人可不就是一吃就知道了嘛。
等吃完喜宴,购买食材的宋维安和杜鹃,就被他们给围住了,纷纷问他们,是哪里买来的食材?还能不能买到?
杜鹃把当时热闹的场景跟君宁说完了,这才带着欣喜对君宁说:“阿宁,现在你的猪肉和鸡蛋已经在我们禺城各单位的圈子里出名了。”
“我和维安都还没有跟我们厂长和采购说你的事,他们吃完喜宴,就主动跟我和维安说,能不能和你联系联系,给咱们厂也提供提供这些猪肉和鸡蛋。”
“除了我们单位,还有维宁的商业局那边,还有饭店,还有其它单位的朋友,都想跟你订货呢。”
君宁听了这个好消息,又是欣喜,又有些担忧。
“鹃姐,我倒是可以给你们厂和他们都提供猪肉和鸡蛋,甚至还有其它的好东西,只不过,这阵仗会不会闹太大了?到时候,万一有人眼红,他们会不会查?咱们会不会收不了场?”
杜鹃看向君宁,一脸认真地问:“阿宁,我能不能冒昧地问一句,你这些货是哪里来的?”
君宁找了一个借口,“是有人偷偷在大山里养的,我负责帮忙销售。”
她这话也不算是假话,只不过,养猪养鸡的地方是她的空间,不是大山。
杜鹃想到君宁说的话,也有些担忧,“如果真有小人要查,那你这事可经不起查啊!”
君宁无奈苦笑,“所以,我只敢在乡下的大集、还有黑市上卖这些东西啊!”
杜鹃也跟着愁上了,“那怎么办?虽说现在查得没有以前严,但政策到底还没有彻底开放,还是只允许公社或大队这样的集体开办养殖场,如果现在就可以放开政策,那就好了。”
君宁的心里倒是有一个大致的设想,如果可以实施,倒可以完美地掩藏她的空间出品。
她心里还有些问题,干脆直接问杜鹃,“鹃姐,如果我在港城建一个大型的养殖场,那可不可以和这边的商业局对接,由商业局出面,从港城那边进口这些猪肉和鸡蛋?”
杜鹃听到君宁的这个建议,眼睛瞬间大亮。
她有些激动地说:“可以啊,当然可以了,我们国家本来就一直有对外采购粮食和物资,如果你在港城那边有路子,那你这出处就经得起查,完全没有问题了。”
第32章 工作问题
君宁立刻下了决定,“行,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就派人去港城那边建养殖场,然后再由港城那边安排货物进口,这个问题就能直接解决了。”
杜鹃也高兴地一拍巴掌,“那太好了,以后我就跟那些人说,这些东西都是港城进口的特级好货,他们还能高看一眼呢。”
在华夏还没有改革开放之时,港城就已经发展得非常好,高楼大厦林立,工业非常发达,有“亚洲四小龙”之称。
港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要比内地好很多。
粤省有很多人拼死也要偷跑过去港城,就想在那里找一口饭吃。
港城是一个自由贸易港,政策非常开放,只要合法,私人可以开工厂,可以开房地产公司,可以建养殖场,全都没有限制。
华夏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也会对外进行大量的招商引资,国家也给那些外资企业让出很多的优惠政策。
很多爱国的港商也响应来自华夏的号召,纷纷回国投资,参与国家的建设。
港商在粤省开了大量的工厂,特别是在鹏城和珠江三角洲这一块建的工厂最多,也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人来粤省打工赚钱。
而大量的港商过来投资建厂,也为鹏城、羊城和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未来三十年内,港城的地位,对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君宁在规划她的事业版图时,就把港城划进了她的发展圈里。
原本她是想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再去港城开公司。
然后,她再以外商的名义,回国投资建厂。
这样就能得到很多政策上的优惠,还能一路开绿灯,好处多多。
但现在看来,她马上就要找机会去港城建一个大型的养殖场,还要开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为几年以后的大力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现在她要面临的问题是,要怎么才能摆脱她的知青身份,再悄悄地跑到港城去发展?
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城里的工作。
只要有城里的工作单位接收,她就可以办理回城工作的手续,就可以脱离现在的环境。
而这份工作,最好是自由度比较高的,比如:要出差的采购员,或者是跑长途的司机……
想到这里,君宁又问杜鹃,“鹃姐,我这有件事,想请你帮帮忙,可以吗?”
杜鹃立刻回她,“什么事?你说,只要我能帮的,就一定帮。”
君宁缓缓向她道来:“是这样的,我的名字叫谢宁,我有一个远房表妹,名叫君宁,她现在正在禺城的石岗公社那边下乡当知青。”
“我马上就要去港城发展,所以想给她找一份城里的工作,让她回城来帮我做联络员,以后我这边有什么事,我也可以委托我表妹出面去办。”
原主君宁的母亲,叫谢丽芳。
她说她叫谢宁,其实就等于是跟原主的母亲姓。
这个年代,很多关系好的表姐表妹、堂姐堂妹也会按字排名。
君宁的这个说法和名字,也没有让杜鹃起疑。
只不过,君宁为了掩饰自己的空间和真实身份,对杜鹃有所隐瞒,她心里对杜鹃还是感觉有些抱歉。
说起工作这事,杜鹃也轻蹙起眉,实事求是地说:“阿宁,现在城里的工作可不好找呀,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知青留在乡下,安排不了工作。”
杜鹃像是怕君宁误会她不肯帮忙,她马上又说:“不过,如果能遇上有人卖工作岗位的,倒是可以花点钱买个岗位;或者,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先找个临时工干着,等以后有机会再转正。”
君宁立刻又问:“鹃姐,那现在有没有人肯卖工作岗位的?多少钱都可以。”
她又压低声音对杜鹃说:“鹃姐,像你们厂采购部能不能加个临时工名额?如果能给我一个临时工名额,我可以保证给你们厂提供猪肉和鸡蛋这些物资,其它的物资,有需要的话,我也能联系港城那边弄过来。”
听到君宁的提醒,杜鹃眼睛一亮,“如果只是加个临时工的名额,就能换来大量的物资供应,我想厂长和采购主任一定会答应的,一会儿上班我马上帮你问。”
临时工的招聘,没有正式工那么严格。
厂里可以招一个月,也可以招两个月,表现好的,转正也可以,表现不好的,立刻炒了你,你也没话说。
总之,都是厂里领导说了算,活动的空间也很大。
君宁和杜鹃说定之后,看了一眼时间,都快到八点了。
她呆的时间也不短了,杜鹃他们也马上要去上班。
君宁就起身跟杜鹃告辞,“鹃姐,那我先回去了,要是有好消息,麻烦你打个电话去石岗公社的白鹭大队找君宁,我会跟我表妹说好,到时我表妹会知道怎么做的。”
杜鹃看着时间不早,也爽快地点头,“行,那你把电话号码写给我。”
君宁就把白鹭大队部的电话号码写给了杜鹃。
杜鹃将电话号码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口袋,一会儿等问到结果,她也好及时给君宁打电话。
杜鹃看到君宁准备出门,拿起君宁带来的东西,想让她带回去。
君宁却嗔瞪了她一眼,“鹃姐,你要是这么客气,下次我可不来了。”
杜鹃只好又把东西放下,亲自将她送出了家属院的大门。
等看到君宁走远之后,杜鹃这才转身,正准备回家收拾收拾就去上班,就被姜小丽和丁佳琪两个家伙给拦住了。
姜小丽坏笑着问她,“阿鹃,你老实交待,刚才那位姐妹是不是给你送肉来了?”
丁佳琪也眼睛亮亮地看着她。
杜鹃一脸无奈地看着两个好邻居,“肉是有一点,可我们家要送人情,自己还不够吃呢,这次真的不能分给你们,下次吧,下次一定分给你们。”
姜小丽和丁佳琪一听,顿时一脸失望。
姜小丽还不死心地问她,“真的不能分我们一点吗?就半斤,半斤行不行?”
第33章 大伯的关心和爱护
丁佳琪也一脸急切地:“对呀,阿鹃,我们只要半斤,就半斤,绝对不多要。”
“没有,这次是真的没有,下次我再让给你们啊。”
杜鹃不想每次有好东西都让着她们,再这次的猪肉,她还打算切出一斤来,送给采购主任做做人情呢,哪还能分给她们?
姜丽和丁佳琪见她们尽好话,杜鹃却怎么也不肯松口,只能叹息一声,不敢再勉强她。
若再勉强下去,坏了彼此的交情,大家的脸上也都不好看。
也可能这一次杜鹃手上的猪肉真的不多,那她们就等下一次吧!
但一想到孩子们吃了一次红烧肉之后,现在闹着要吃肉,心里又有些难受。
别孩子了,就算是他们这些大人,吃过那美味至极的红烧肉之后,也一样馋呀,感觉没红烧肉吃的日子,吃饭都不香了。
杜鹃回家之后,切了一斤的猪肉,拿了一个肉酱罐头,用一个布袋给装好,再安排好两个孩子,就赶紧和宋维安去上班了。
夫妻俩在上班的路上,杜鹃又悄悄地把君宁打算去港城开养殖场、还有请她帮忙找一份厂里临时工的事,跟宋维安了。
宋维安立刻:“那你就帮忙问问吧,如果工厂这边走不通,那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