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香儿说完看着李峰、慧娘。
“你们要是不缺钱,就把粮食带回去别卖了。”
慧娘当即点了点头。
“我们听你得。”
说着就要去背粮食,李峰先她一步抱起粮食抗在肩上离开了。
周婆子双眼闪了闪也不闲聊了,站起来急匆匆回了家。
李香儿见她走了笑了,她相信通过周婆子的口,他们三家收粮地原因很快就会被村人们知道,到那时在他们地带动下,大家应该会存一些粮。
第132章 变好的原因
李香儿目送周婆子离开后,扭头看着笑的很甜地慧娘,心思微转。
“我看李峰是真的变了。”
慧娘看着她当即点了点头。
“粮食割下来后,他就没让我碰,从脱壳到晾晒,都是他一个人完成得,我真害怕自己这段时间是在做梦,如果真的是在做梦,我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就让我在梦里好了。”
李香儿知道她最近这段时间过得很幸福,她这是怕李峰的改变只是一时得,他好像是从她切了一根他地手指头开始变得,那天除了这件事,他还知道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慧娘有了身孕,联想到她之前给她说的那些话,她双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亮光,抓住她地手道:“只要你好好地保护好肚子里地孩子,他应该不会再变坏了。”
慧娘听了这话瞬间反应了过来:“你是说他……他是因为我有了孩子才变好得?”
“应该是的。”
慧娘闻言沉思了起来。
李香儿倒了一杯水放在了她地面前,低头计算了一番账本上粮食地数目,合上了账本,整个村子里的粮食已有一半流入了他们的手中,这剩下的一半粮食,等消息散播出去后,恐怕就没有人会卖了。
慧娘回过神来喝了一口茶道:“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他好像的确是因为这个孩子改变得,我说他这段时间怎么总是盯着我的肚子看,每次我干重活时,他都是抢着干,现在看来,他应该是害怕我会伤到孩子。”
两人正说着话,赵金桔走了过来笑着问:“慧娘可是来卖粮食得?”
“原本是要卖的,不过听了香儿地一番话,我就不打算卖了,婶子我能问你一些事吗?”
赵金桔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客气啥,你想问什么只管问。”
慧娘当即问了一番怀孕后需要注意的事。
赵金桔开口之前看了一眼闺女。
“你也听一听,这女人总有这么一天。”
李香儿乖巧的点了点头,心想我还用听,我知道的恐怕比你都多,她嗑着瓜子听两人说话的同时,就见荷花娘杀了过来。
“阿娘,找麻烦的来了,慧娘先回家吧,刚才你们没来之前,我把荷花打了,因为……”
李香儿飞快地像阿娘说了一番原因。
赵金桔听闻当即怒了,荷花那臭丫头竟当着她女婿地面,污蔑她闺女,真是气死她了,她捋了袖子朝荷花娘冲了过去。
李香儿虽知道阿娘不会吃亏,但还是跟了上去。
慧娘望着瞬间骂起来地两人,见赵婶子气势很强,旁边又有香儿帮忙,知道她吃不了亏,她又帮不上忙得,就回家了。
荷花娘气势汹汹而来,又灰溜溜地离开了,她实在不是赵金桔的对手,更何况闺女又不占理,而且闺女马上就要嫁人了,可她以后还要生活在村里,也不能把李大傻一家人得罪的太很了。
骂走了荷花娘,赵金桔身轻气爽得,看着身后地闺女道:“好好地学着点,你以后总会用的到。”
李香儿嗯了一声,心想她用到地机会恐怕很少,她是能动手,就绝不动嘴地人,动嘴那有动手来的畅快。
第133章 流言蜚语害人不浅
骂战只是一小插曲,两人很快就忙了起来,这一天虽也有人陆陆续续地来卖粮食,但比着前几天已经少了很多。
晚上回到家后,她掏出了宋铭给她地银子,把宋家全权托她收粮的事给两婆媳说了一番。
两婆媳听闻不知有多高兴,李姜氏打开钱袋子,里面地银子差点亮瞎她地眼,她没见过世面的吸了吸口水,如同梦游了一般。
“天啊!这么多银子,我老婆子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地钱。”
赵金桔这会也有些梦幻,不过她想的更多地则是这么多地银子,女婿就这样放心的交给了闺女,这说明他打心眼里看重、信任闺女,她拉着女儿地手开心地笑道:“你以后有福了。”
两人数了一番银子,又数了一番,慢慢地冷静下来后,李姜氏把钱袋子还给了孙女。
“收好了,这万一丢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紧接着又不留一点私心地给孙女讲述了一番藏银子的方法,最后更是不放心地给了她两把锁。
李香儿看着手里的两把锁:“……”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如果真有小偷潜入了她地闺房,肯定也是偷上了锁得箱子。
三人说了一会闲话,她像阿奶打听起了李峰的事。
知道李峰变好了,李姜氏先是感叹了一番这才道:“他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其实他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很乖巧,也很讨人喜欢,可自从他爹病死,她娘受不得穷勾引别村的汉子跑了后,村里就议论纷纷得,你也知道咱们村那些妇人都是什么德行,没事就喜欢看个笑话,议论个是非,那些年他没少招人非议,打趣,后来他慢慢地就学坏了,现在想来他学坏恐怕和村人地议论脱不了关系,这流言蜚语有时候真是害死个人啦!”
李香儿到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样的缘故,看来他娘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在他的眼里恐怕女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所以他才会那么地对慧娘,慧娘怀孕后,他应该是又想起了小时候被人议论的事,不想他地孩子将来和他一样所以才会变好。
不过李峰毕竟是闲惯的人,又沾了不少地恶习,谁也不知道现在这种状态他能维持多久,他们得帮他一把,等宋铭回来后,给他说道说道,看能不能拉扯他一把给他找个事做,也算是还了前世慧娘对阿奶地救命之恩。
彼时宋家,宋氏正吃着饭‘嘭’地放下了筷子。
“你说儿子这是什么意思?收粮的事不交给我们,偏偏交给李香儿,我们就这么不值得他信任?这几日你看看他殷勤的样子,那像是在对未婚妻,那简直比对待祖宗还要亲,我生下来地儿子,辛辛苦苦地拉扯他长大,也没见他这样对我过。”
宋顶天知道媳妇这是反酸了,他慢悠悠地吃着饭劝道:“你有啥可想不开得,将来陪咱们儿子一辈子的是李香儿又不是咱们,况且他愿意把收粮的事交给她,咱们还落得一个轻松自在,有福你都不愿意享,傻啊!快别想那些没用得了,吃饭吧!”
宋顶天劝了一番媳妇,想着儿子出去买粮了,他要在他回来之前把几间屋子收拾回来,到时好装粮。
宋氏心中虽仍有些不平,但觉得丈夫说的也有道理,拿起筷子,气的她多吃了半个馒头。
第134章 借钱风波
李香儿自然不知道宋氏对她已经有了意见,翌日在周婆子的大嘴下,一传十十传百得,她们收粮的原因就散播了出去,速度比她想的还要快,隔天就有人来打听了。
虽然她们地说辞一致,但村里人一开始是半信半疑得,不过他们觉得三家不可能都骗他们,有些汉子实在是忍不住第二天就去了镇上,他们打听了一番往年的粮价,又对比今年得,回到村里后,告诉了家人,这一次大家都知道了粮价没有降还涨了的事。
村人们自认不聪明,他们平头老百姓得,也不知为何会这样,但他们懂得跟风,全村过的最好地是宋家,最有威望的是族长家,李大傻虽叫大傻,确是村中最聪明得,现在三家都在存粮,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多留一些粮食,不过八月初要交税得,他们不想卖粮食,手里存钱不够得,这几日就有些着急了起来,他们必须要赶在八月初,把税钱凑出来,正是因为如此村里最近说闲话的人少了很多,大部分的人都在头疼钱的事,谁还有心思说闲话。
李香儿虽连接五日没有收到一粒的粮食,但这几天登门地人确是络绎不绝得,这些人都是来借钱得,她并没有插手这件事,她相信娘和阿奶能处理好。
李姜氏和赵金桔都知道谁家都有困难地时候,她们手中虽已经没有几个钱,不过这几日还是陆陆续续地借出去了一百多文,可别小看这一百多文,平日里是他们一家一个月地开销了,当然她们也并不是什么人都借,那些以前帮助过他们,在村中信誉比较好得,她们才借,至于关系一般,两家又有些龌蹉事得,那是一个铜板也没有。
她们家这几天人络绎不绝得,就更加不要说宋家和大伯家了,宋家这段时间借出去的最多,已经有一两银子,大伯家也借出去了三百文。
在借钱的风波中,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已到了七月底,李香儿躺在床上睡不着,算了算日子,宋铭离开已有八日,也不知他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收粮可还顺利?又是找的谁代办的这件事,这马上就是八月了,各个村的人都要去县里交税,他想必也该回来了,想到这她闭上了双眼,翻了一个身,这次很快就睡着了。
彼时宋铭领着蛤蟆一行人背着粮食悄悄地回了村。
宋顶天听到拍门声,从屋里出来,见儿子回来了,领着他们进了早就打扫干净的杂货屋。
众人放下粮食后,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宋铭对着阿爹低语了几句,大踏步地跟了出去。
知道村外还有很多粮食没有运回来,宋顶天交给了媳妇几句,也追了出去。
十几号的人运了一夜地粮食,天灰蒙蒙亮时,宋铭领着他们总算把所有地粮食都运回了家,这一次他直接给了蛤蟆六两银子,至于他怎么分配就不关他的事了。
蛤蟆拿了银子,又悄无声息的领着手下地兄弟离开了。
第135章 给我儿子得
目送蛤蟆一行人离开后,宋铭简单地垫了垫肚子,连澡都没有洗,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宋顶天看着一脸憔悴地儿子,知道他这段时间受了不少罪,不知有多心疼,拿着武器上了山,半下午才回来。
宋氏看着他带回来地猎物,双眼瞬间亮了。
“今日运气不错啊!竟抓到了一只白鸡,这种鸡最是好吃,这只鸡少说也有五六斤可以炖一小锅了。”
“那是给我儿子抓得。”
话外意思就是没你的份。
宋氏瘪了瘪嘴,顿时失去了兴致,当看到背篓里的野葡萄、山桔后,伸手拿了一山桔。
“这么快就有山桔吃了?”
宋顶天望着想剥桔子的媳妇,疾步走到她地面前抢了过来,塞给她一串野葡萄。
“这山桔是我给儿子摘得,他最喜欢吃了,因还不是它成熟地季节,统共也就找到了五个能吃得,你看看咱们儿子那一脸憔悴地样,这段时间肯定累坏了,我心疼。”
宋氏这会白眼都要翻天上去了,这老东西的外话意思就是,你好意思吃?在他地心中儿子永远都比她这个媳妇重要,她气呼呼地把葡萄塞进他手里,哼了一声,就往外走。
宋顶天收起了葡萄。
“去那啊!咱儿子快醒了,该炖鸡了。”
“要炖你炖去,我才不侍候你大爷。”
“怎么说话呢,你要是不炖,接下来一月休想我进山。”
一个月不进山,就意味着一个月没有肉吃,一个月没有各种山果吃,宋氏权衡了一番后,心不甘情不愿地进了厨房。
宋顶天望着媳妇地背影,小声嘀咕道:“我还治不了你啦!”
嘀咕完拿着山桔、葡萄进了东厢房。
宋铭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黑了,看着给他扇风地老爹,他嘿嘿一笑爬了起来,见桌子上有几个山桔,拿了一个剥好塞进阿爹地手中,紧接着又剥了一个,填进嘴里一脸享受道:“就是这个味,这几年在军营,时常怀念这个味道,谢谢阿爹了。”
“等山桔成熟了,让你吃个够,收粮可还顺利?这几天累坏了吧?”
“虽交给了别人,但儿子还要时时盯着,几个村来回跑的可不就累坏了,好在还算顺利,并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这些粮食统共花了多钱?”知道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宋顶天就问起了花销地事,不过即便儿子不说他心里也有数,就是不知猜的准不准。
“不多,也就五十多两吧!”
“这些粮食还花不了这么多钱吧?”
“收粮花了四十五两,其他是人工和这几日地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