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有点不明白发生什么事了。
  温暖好笑的道:“咦,你掌心的雪花跑哪里去了?怎么不见了!小黄,你知道它跑去哪里了吗?”
  小黄看了温暖一眼,又看看自己的掌心,又看向天空。
  完了,他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他张大了嘴巴,动作有些猛烈的将手塞进嘴巴!
  啃了几下,然后什么都没有吃到,总算死心。
  温暖和陈欢陈喜都笑了。
  陈欢笑着道:“小主子真的太可爱了!”
  “小吃货,小老头一枚!”温暖笑着道。
  小黄“咿呀”了两句,然后看向天空,伸出了手。
  还要!
  “还要吗?”
  小黄眨了眨眼。
  于是温暖握住他的手,又将他的小手伸了出去。
  母子两人安静的等雪花落下。
  这回,雪花一落到小黄的掌心,他便握紧了,然后直接往嘴里塞,一副不吃到不死心的样子。
  结果又和上次一样。
  小黄不可置信的握了握掌心,又松开,然后转了转头,眼睛四周转了转,又看了一眼小手心。
  他看向温暖,“咿呀”了一句。
  温暖点了点他湿润的掌心:“雪花在你的掌心里融化了,变成水了!你看,你的掌心是不是湿了。”
  温暖拿他另一只手,摸了摸他湿润的掌心。
  小黄也不知道听明白没,他又伸出了手。
  他还要雪花!
  ……
  于是纳兰瑾年回来的时候,便看见两母子在屋檐下玩起接雪花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纳兰瑾年走到两人身边,他看见儿子湿了一小截的衣袖,弯腰蹲了下来,一把握住了温暖和孩子的手,两人的小手都冰冰的:“不冷吗?”
  他将温暖的手塞进自己的怀里捂暖,大掌握住了小黄的手。
  小黄转头看了一眼纳兰瑾年抽回手,又探了出去接雪花。
  颇有着不吃到雪花,不罢休的劲头!
  “小黄要吃雪花。”温暖笑着道。
  “蠢!”纳兰瑾年语气分外嫌弃,他看向奶娘道:“将大皇子带下去,换一身衣服。”
  衣袖都湿了。
  “是!”奶娘赶紧应了一声,匆匆的上前抱走了小黄。
  奶娘在边上已经忧心忡忡半天了,她不明白皇后怎么会和孩子一起玩雪,这万一受凉了怎么办?
  幸好,皇上回来了!
  陈欢和陈喜都识趣的退下了,只留下了温暖和纳兰瑾年。
  纳兰瑾年看着天空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口道:“北溟国那边雪灾很严重,庭轩传信回来,问要不要继续赈灾。”
  北溟国又有雪灾了?好倒霉!
  温暖转头看向他:“那你打算如何?”
第1443章 求和
  纳兰瑾年抬头看着天上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雪花,眉头微皱:“这一次受灾的地方很广,我们纳兰国新的城池,那些百姓也受灾严重。朝廷已经从各地调粮食过去那些城池赈灾,这一次恐怕我们都自顾不暇。”
  他有预感,来年不仅仅是北溟国和东陵国,他们纳兰国百姓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优先自己国家的百姓的。
  温暖握住了他的手:“不怕,今年秋天,百姓们都大丰收,就算又天灾总不能一年都过不去,百姓们的存粮能够熬过去的。”
  纳兰瑾年点了点,他伸手将温暖拥入怀:“这都是你的功劳。”
  以往,只要遇到灾年,必然会有许多百姓饿死。
  但是现在,他们纳兰国的百姓许多已经不怕天灾了。
  因为只要许多普通百姓收一季的粮食,便足够吃一年。
  一年收两季粮食,他们便能存下一年的粮食了。
  更不要说那些地主。
  很以,何惧什么天灾?
  ~
  纳兰瑾年猜测得不错,整个冬天,四国天气都或重或轻,有点异常。
  北溟国的天气异常的冰冷,东陵国也是,他们都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寒冬。
  冻死了许多百姓。
  而纳兰国和西华国却出现了罕见的暖冬。
  一些有经验的老庄稼人,觉得这天气反常,下一年的收成绝对会受到影响。
  百姓们都不敢卖手中的粮食,以防万一。
  年底的时候,登基大典,封后大典,祭天大典一起举办。
  京城的百姓们,家家户户的摆了一张香案在外面,和皇上一起祭天。
  一是百姓们祝贺新皇和新后登基,他们借此来表达他们对皇上和皇后的敬意。
  二是今年天气反常,大家齐心协力,向上苍祈福,祈求下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庄严的钟声响起,代表这繁琐的登基大典结束,百姓们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
  这响亮的高呼,穿过层层厚重宫墙,直达天听!
  震撼人心!
  纳兰瑾年拉着温暖的手,一步一步的走下祭坛,两人听见这些高呼,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
  登基大典过去后转眼间,年便过了。
  北溟国经过一场又一场暴雪的洗礼,开春过后百姓们本来以为总算可以缓一口气了,毕竟瑞雪兆丰年。
  可是融化的雪水过去后,便没有水了!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北溟国和东陵国,已经进入了夏天了,可是依然不见雨。
  北溟国大部分地区只下了一两场小雨,地面都还没湿透那种,然后便一直阳光普照。
  接下来几个月小半个北溟国的城池都陷入了大旱,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
  辽阔的田野露出了一条条巨大的裂缝。
  山林也出现火灾。
  许多百姓纷纷逃到没有受灾的城池。
  四处涌现了许多难民。
  暴乱严重。
  立夏已过,天气是越发的炙热了,可是天空一直阳光普照,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
  将北溟国国君愁得夜不能寐,吃饭也不香了。
  北溟国皇宫
  早朝上。
  北溟国的丞相进谏道:“陛下,今年旱灾严重,百姓颗粒无收,帝都涌现了无数难民,没有受灾的城池,赋税增了一次又一次,百姓们怨声载道,微臣认为我们应该暂时停止攻打纳兰国,向纳兰国议和,缓过这口气再说。”
  兵部尚书这时站了出来:“陛下上,天灾难以改变,人力无意抵挡,可是纳兰国那边北方出现过一次蝗灾,南方出现过一次水灾,其他城池都没事!更重要的是百余年来,那块土地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天灾,由此可见纳兰国就是一块福地。现在只有我们北溟国和东陵国受灾严重,涌现难民无数,难民暴乱,怨天载道,微臣认为,我们可以将这些难民收为兵,稍加训练,率领他们前去攻打纳兰国!他们饿狠了,一心只觉得没有了活路,心存怨气,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来定然凶猛。”
  户部尚书眼睛一亮:“陛下,兵部尚书所言甚是!那些难民饿狠了,根本不怕死,为了抢夺粮食,到处杀人放火,引起暴乱,他们心中戾气甚重,与其让他们这些戾气发泄在百姓身上,发泄在朝廷身上,不如让他们发泄在纳兰国身上!如此说不定我们还能一举攻下纳兰国!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其他大臣有人反对,有人附和:“陛下,我们北溟国受灾严重国库空虚,已经经不起大战了!为今之计是向纳兰国求和,休养生息,待到养精储锐,来日再战才是正道!”
  “陛下,将难民收归为兵,攻打纳兰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纳兰国现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里的庄稼长得简直可喜可贺!我们只要攻下了纳兰国,北溟国的灾难便过去了。”
  “陛下,万万不可,现在北溟国千仓百孔,因为攻打纳兰国,国库空虚,赋税调了一次又一次,百姓怨声载道,要是不及时止损,让百姓休养生息,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陛下,那些难民只是想要一口饭吃而已,只要攻下了纳兰国,便有粮食了!为今之计,只有让难民去攻打纳兰国,才能解决难民泛滥的问题!”
  ……
  北溟国国君心里也是认同让难民攻打纳兰国的。
  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哪来救济那些难民了,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去攻打纳兰国,抢纳兰国百姓的粮食。
  总比那些难民在北溟国生事,制造暴乱好。
  于是为了解决那些难民,北溟国君直接将难民征为士兵,然后派去攻打纳兰国。
  只是他却没想到,两军对战的时候,大部分难民纷纷投降,导致北溟国节节败退,纳兰国几乎是不战而胜,轻而易举的攻下了两座城池。
  那些由难民组成的士兵纷纷投降,跪求纳兰国收留他们。
  纳兰国的新政,分田到每一个百姓身上,每个人都有一分田一分旱地一分宅基地,而且朝廷还提供亩产千斤的粮种,这对百姓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还有,纳兰国这些年只要有天灾,朝廷便赈灾。
  这么多年,纳兰国朝廷未增加过一丝一毫赋税,反而还减过赋税。
  哪怕四国联攻,愣是一分一毫赋税都没有涨过。
  不知道多少别国的百姓羡慕。
  那些难民如何不心动?
  才会投降的。
  于是,至此北溟国已经丢掉大半城池。
  又是一年寒冬至,冷得惊人!
  雪灾又来了!
  北溟国君迫于无奈,无力再战总算向纳兰国求和。
  东陵国也苦撑不住了,见此也发出了求和书。
第1444章 儿子怎么这么傻?
  纳兰瑾年不是好战之人,因为天灾不断,之前攻下来的城池也有许多难民,纳兰国就算再富有,也难以养战的同时,又养起这么难民。
  而且钦天监夜观星象,说未来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是纳兰瑾年也曾经发现过的。
  虽然一举攻下北溟国和东陵国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会牺牲更多的士兵。
  天灾不可避免,人祸还是可以的。
  不是说自己的儿子是天下之主吗?
  这大概就是天意。
  他就不插手了。
  纳兰瑾年考虑过了,北溟国国君是非常好战之人,绝对不甘心输掉了大半壁江山,沦落为纳兰国的附属国,成为北溟国千古罪人。
  这是每一个国君都愿意面对的事。
  所以他接下来几年一定会养精储锐,然后再战。
  但是,以北溟国现在的情况,要想拥有足够的实力来撼动纳兰国,太难了!
  国力就是民力。
  北溟国君不是一个会考虑百姓日子过得如何的君主,他必须在他有生之年将北溟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未来,那些北溟国百姓估计日子不好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既然北溟国的未来比现在更容易对付,他何必要花更多的兵力,物力,让更多的士兵牺牲,来换取一个一统天下的名声。
  他本就不在意这些虚名。
  倒不如内外稳定,让百姓可以喘一口气,休养生息,繁荣昌盛,然后他就可以和暖暖一起到处游山玩水,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因此,这场由四国联合发动的战事,以北溟国,东陵国和西华国割地赔款,每年进贡不少东西,而结束。
  纳兰国成了中原大陆土地面积最大,国力最强的强国。
  ~
  除夕这一天。
  天还没亮,温暖和纳兰瑾年便起床了,今天不仅仅是除夕,更是各队大军从各国边境班师回朝的日子。
  温暖和纳兰瑾年,包括满朝文武百官都需要前往城门外迎接大军凯旋归来。
  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没有他们的英勇无敌,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纳兰国今日的强大和安宁。
  两人匆匆的穿戴好后,便出发。
  只是没想到刚刚打开房门,便看见小黄提着一双鞋子,仰着头,看着他们奶声奶气的道:“请父皇,母后安!小黄也要去迎接大军凯旋归来!”
  奶娘福了一福,低着头恭敬的道:“小主子今天醒的特别早,一醒来穿好衣服,便提着鞋子跑过来了。”
  因为温暖让奶娘只要不是危险和错误失礼的事,都不要限制他的自由。
  他想去哪里玩便由着他去哪里玩,只要不是荷塘边,井边这些危险的地方便行。
  他想自己走路便让他自己走,跌倒也没关系。
  纳兰瑾年皱眉,直接拒绝:“不行!”
  小黄直接转头看向温暖,通常霸君说不行,他对母后说,母后都会同意的,然后霸君就没有办法了!
  霸君只听母后的话。
  幸好,母后只听小黄的话。
  四舍五入,霸君算是也只听自己的话。
  “母后,小黄想去迎接英雄,母后不是说他们是伟大的英雄,所以父皇和母后都要亲自去迎接吗?小黄也想去!小黄想看看英雄长什么样子的,我长大了也想当英雄。”
  两岁多的小黄平日话不多,只喜欢自己静静的玩。
  别人打扰了他,他便会皱着眉头道:“不要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