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师傅没好气道:“不用你贿赂我也会照顾赵棉,她比你可上进多了。”
  “那肯定的,我姐嘛。”赵柯很骄傲,“不过我可不是为了这个贿赂您,我是为了厂里男工友追求我姐的时候,您能帮着把把关。”
  于师傅想到赵棉漂亮温柔的模样,“是得把把关。”
  “您就收下吧,不收我哪好意思麻烦您。”
  于师傅这回没拒绝,转而邀请赵柯在她这儿吃肉酱面,“我爱人从市里捎过来的肉酱,味道很好,过几天我儿子来,我让他多带点儿,你带回去给你父母尝尝。”
  “那我得厚着脸皮先尝尝。”赵柯没客气,随口问了一句于师傅儿子待多久,心里琢磨到时候拿什么回礼。
  肉酱面确实很香,赵柯吃了两碗,相当满足。
  “你姐宿舍住着不挤吗?你可以在我这儿住。”
  于师傅的单人宿舍是一张上下床,上床空着。
  舒服肯定是一人一张床睡着舒服,但这上铺卷着一床被子,估计是于师傅家人来用的,赵柯有分寸,还是婉拒了。
  而她在于师傅那儿蹭了饭,赵棉打得饭菜就只能带回家吃。
  转过天天一亮,姐妹俩就出发。
  两人换着骑,车座上驮着一个人,速度快不起来,才走到半程,后头追上个邮递员。
  “赵柯?”
  赵柯笑着打招呼:“你下乡啊?”
  邮递员见到她也高兴,“我今天得跑好几个地儿,正好有个你们大队的包裹,你顺带帮我捎过去吧?”
  赵柯以前也帮生产队的人取过信,直接伸手,“行,给我吧。”
  邮递员停下车,从绿布袋里抱出一个挺大的包裹,递给她,“京城寄过来的,给个叫傅杭的知青。”
  交接完,邮递员从身上单肩包里拿出几块糖,“这是谢礼。”
  赵柯收下了糖,又从她自己的包里拿出昨天崔大姐给的核桃酥,递给对方,“吃了吗,垫垫肚子,赶巧碰见你,我也有点儿事儿找你帮忙。”
  邮递员接过来,“啥事儿啊,你说。”
  “家里有个亲戚坐月子,想攒点儿鸡蛋送过去,我家少,你下乡顺嘴帮我收一点,能一筐就一筐,没一筐半筐也行。”
  越远的地方,收这些越不值钱,下乡的邮递员很辛苦,有的私底下也会收一些到公社偷偷卖掉,只要不显眼,油水很足。
  邮递员答应得爽快,赵柯给了他五毛定金,约定好周日下午去他家取,两人就互相道别。
  赵棉全程看下来,对妹妹的人缘已经麻木,“你连邮递员都熟……”
  赵柯谦虚,“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赵棉看着妹妹的背,沉默。
  赵柯真的不上进吗?
  她要是不上进,她多个朋友多条路是为什么?就为了给莫须有的亲戚攒鸡蛋吗?
  作者有话说:
  关于男主的评论,回应一下。
  按照常规意义上,跟女主有感情线的角色是男主的话,本文男主就是傅杭。
  不过本文主剧情,设定里赵柯是绝对主角,然后生产队群像,感情戏只占小篇幅。
  提前告知一声,不能接受的读者可以及时止损。


第16章 (捉虫)
  姐妹俩不到八点就回到村里; 赵二奶、赵五奶并几个妇女坐在古槐树下唠嗑。
  赵二奶看见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扭过身去,背对着俩人。
  赵棉问好问到她时,有些莫名。
  赵柯倒是厚脸皮; 若无其事地挨个叫人:“二奶、五奶、东婶儿……”
  东婶儿热情地招呼赵棉:“大姑娘回来了?在厂里咋样啊?”
  赵棉乖巧地回答:“小柯托她熟人照顾我; 一切顺利。”
  赵五奶笑眯眯地夸赵柯:“赵柯有本事。”
  赵柯当没听出东婶儿的区别对待; 对大家伙说:“我明天送我姐回公社; 你们有啥要带的提前跟我说,我帮着捎回来。”
  东婶儿立即说:“俺家你三哥要订婚; 我想捎两块儿红布; 你能给捎回来不?”
  “东婶儿你拿布票给我就行。”
  “生产队还没分红; 先赊着; 秋收给你。”
  赵柯挑眉,笑容不变,“行,回头我跟牛会计说一声; 记上账。”
  东婶儿瞬间有些悻悻; “我还能不给你是咋地。”
  “三哥大喜在前,事事捋顺,往后都顺当嘛。”
  她话说得这么讨喜,东婶儿还能有啥情绪,满口答应,“行行行; 就按你说的办。”
  赵棉适时出声:“小柯还得代送包裹; 我们先走了。”
  赵柯就踩上自行车; 驮着赵棉先往家去。
  众人看着姐俩的背影; 说不出的羡慕。
  赵五奶推搡赵二奶一下; “你连个孩子都不如。”
  赵二奶甩肩,扭开她的手,翻了个白眼,站起来就走。
  另一头,赵柯先送姐姐到家,然后蹬自行车到知青点,冲着男知青屋子喊:“傅知青,有你的包裹。”
  傅杭先在窗户露面,有些意外地看着赵柯,“稍等。”
  赵柯等他的功夫,跨下自行车,勾下脚架,取下后座上的包裹。
  傅杭穿着剪裁得体的白衬衫长裤走出来,走动时左手自然地挽下右手臂的袖子。
  赵柯视线在他右小臂上打量两眼,无法透过袖子看透对方的伤情。
  “赵……同志。”傅杭选了个礼貌的称呼,伸手接,“沉吧,给我吧?”
  “叫我赵柯就行。”赵棉将包裹递到他的左手上。
  包裹不是规则的形状,赵柯松手的一瞬间,较大的一头偏坠。
  眼看着就要掉落。
  里头说不上有什么东西,万一有易碎品……
  赵柯的双手连忙又扣在包裹两侧,托住。
  与此同时,傅杭的右手也是相同的动作。
  他慢了一瞬,修长的大手直接覆在赵柯的手上。
  一秒。
  两秒……
  傅杭仿若触电一般,迅速拿开手。
  赵柯没感觉一样,双手仍稳稳地搁在包裹上,手指都没动一下,神情也没什么变化。
  不就是碰一下手吗?
  赵柯很善解人意地解围:“傅知青手臂还疼吗?”
  对比之下,傅杭刚才的举动有些少见多怪。
  傅杭压着心里的怪异,右手重新压在包裹上方,面上十分镇静地说:“不疼了。”
  赵柯松开手,“那我就先走了,要是红花油用完,记得找我要。”
  “谢谢。”傅杭既指包裹,又指红花油。
  赵柯蹬开脚架,长腿一迈跨上自行车,潇洒地挥挥手,“不用客气。”
  傅杭目送她走远,低头看向右手,微微出神。
  片刻后,傅杭的视线转向包裹上的地址,眼神变得冷漠。
  刘兴学看见他拿着那么大的包裹进来,羡慕地说:“傅杭,你家里对你真好。”
  傅杭情绪不太高涨地应了一声,坐到书桌边,慢慢拆开包裹。
  里面有一些日用品,两件新衣服,一条手织围巾,两本物理笔记本,以及两个很厚的信封。
  信封打开,每个都装满钱票,其中一个附带一封信。
  傅杭收好钱票,沉默许久才面无表情地打开信——
  【儿傅杭:
  展信佳。
  父亲母亲月前才突闻噩耗,悲痛万分……】
  ·
  赵棉一进家门,受到相当热烈地欢迎。
  余秀兰和赵建国围着她上下打量,“瘦了瘦了。”
  赵棉摸了摸脸颊,“才一周,哪里会瘦得那么快?”
  赵枫挤不进去,就给她倒水,附和爹妈:“大姐,你确实瘦了。”
  “你看吧?”余秀兰拉着她的手到桌边,坐下,“这么早到,你们还没吃饭吧?”
  赵棉想起她带回来的饭盒,要起身,“还没有,我去厨房热一下昨天在食堂打得菜。”
  “你别动,让你弟去。”余秀兰抢走饭盒,递给赵枫。
  赵枫拿着饭盒,边往出走边说:“大姐,你喝水,我去热饭,等二姐回来,你们就能吃上。”
  赵棉很不适应,还想起来。
  余秀兰按住她的手,“你就好好坐着。”
  赵棉只能坐着,回答爹妈各种问题的同时,打量着堂屋里外。
  院子里整整齐齐,屋里窗明几净,焕然一新。
  她原本以为她不在家,家里可能会不习惯,四处乱,没想到完全没有。
  就好像有她没她,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家里也没有那么需要她……
  赵棉心里不免失落。
  赵柯回来,饭菜差不多热好,赵棉又想去端碗筷,又没能动弹得了。
  赵枫端菜上桌,鱼汤,野菜炒蛋,油饼……
  而且鱼汤竟然是白的。
  赵柯看见,故意酸溜溜地说:“妈,你这也太偏心了,我回来就是一锅水,姐就是浓汤。”
  余秀兰手拿两双筷子,一双温柔地递给大女儿,一双直接塞给二女儿,嘴上也不客气,“吃你的得了,哪那么多话。”
  赵柯转头向姐姐告状:“姐,你看妈~”
  赵棉低头笑。
  赵枫又端上来一个铁饭盒,边走边控制不住地吞口水。
  肉香味儿飘得满屋都是。
  “食堂的红烧肉?”赵柯高兴地贴贴赵棉,“还是我姐对我好。”
  余秀兰受不了她接连不断的马屁,“你可得了吧,没完了是吧?”
  赵柯冲她嘚瑟地挑眉,在余秀兰同志发火之前,夹起一块儿红烧肉,喂到她唇边。
  余秀兰半推半就地张嘴吃下去,吃完还嘴硬道:“诶呀,你们吃就是了,我可不爱吃这油腻腻的玩意儿。”
  “妈不爱吃我爱吃。”赵枫毫不嫌弃地说,“姐你俩把肉吃了,汤汁留给我,我中午泡饭。”
  余秀兰直接给了他一杵子,“我缺你吃喝了?”
  赵枫仿佛农民斗地主那么英勇,嘀咕:“你那油,就差用筷子点一下了,哪有味儿?”
  “要不是我省吃俭用,你们仨能长这么大?”余秀兰揪起赵枫的耳朵,“滚蛋,别在这儿碍眼。”
  赵枫瞬间趴菜,“我滚我滚,妈你松手。”
  一家人吵吵闹闹,亲密无间。
  赵棉含笑道:“中午我做饭吧,正好跟食堂大姐学了一道菜,全家都尝尝。”
  余秀兰一口拒绝:“不用你,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休息休息。”
  赵棉失落地垂眼,筷子数碗里的米。
  赵柯瞥见,开口:“妈,我姐又不是一年半载才回来,你这好像我姐已经嫁出去,咱家不是姐的家了。”
  “谁说的,你们就是嫁出去,娘家也永远都是你们的家。”赵枫又遭殃,余秀兰戳他的头,“以后你要是敢当你两个姐姐是泼出去的水,我一脚给你踹出去。”
  赵枫很冤枉,有他啥事儿?他明明什么都没说。
  而赵棉得了亲妈的一句话,心蓦地一下豁朗,抬头说:“妈,既然是回自己家,你就别什么都不让我做,要不我心里难受。”
  心不咋细的余秀兰看了她好几眼,终于察觉到大女儿回家后情绪的转变,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咋不学学你妹?天生劳碌命!”
  赵柯:“……”
  人在吃饭,锅从天降。
  赵棉只是抿嘴笑。
  之后的时间,余秀兰和赵建国就坐在桌边对赵棉问东问西。
  赵棉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的性格,不过有赵柯,她从各方面得知,大姐这一周在工厂里过得不错,所以夫妻俩听下来还算放心。
  而夫妻俩都有正经事儿,坐到实在不能再坐,不得不离开家。
  饭后,赵柯捡碗,赵棉洗碗收拾完厨房,就去检查家里人的衣服。
  赵芸芸过来串门儿,和赵柯一起看着赵棉把赵柯之前给赵枫缝得补丁都拆了,重新缝上细密的针脚,然后心满意足地去厨房准备午饭。
  她实在太勤劳贤惠,赵柯和赵芸芸俩人待在这位大姐旁边儿,都像是废物。
  赵芸芸用肩膀撞撞赵柯,问:“你觉不觉得羞愧?”
  赵柯反问:“你在家的时候,羞愧了吗?”
  赵芸芸一点儿不卡壳地回答:“没有。”
  “那我比你还强两分,我更没道理羞愧。”
  “哪两分?”
  “贴心一分,脑袋瓜灵光一分。”
  赵芸芸眼神里溢出不加掩饰的嫌弃。
  赵柯当即展现给她看,甜甜地喊:“姐,我给你烧火。”
  赵芸芸无语,抖了抖鸡皮疙瘩,撤离赵柯家。
  赵棉离家一周后的第一个假期,因为有赵柯插科打诨,全家很快从异常热情的嘘寒问暖中脱离,恢复常态。
  晚上,姐妹俩靠在一起。
  赵棉轻声说:“你总能救我,我现在真的每一天都很开心。”
  “怎么说救?”赵柯轻轻摩挲她的手指,才一周就有了薄茧,特有江湖义气地说,“咱们既是亲姐妹,又是在余秀兰同志的严厉鞭策下相互扶持的战友。”
  赵棉被她的话逗笑,“是,战友。”
  ·
  “啥?那个赵棉成工人了?!”
  李大胜妈听到同村李宝强他妈的话,不敢置信地尖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