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新山眼里现出喜色。
  赵柯则是抓紧机会,笑道:“张场长同喜。”
  “我有什么好喜的。”
  “我们就是咱们县下辖的大队,我们大队选上,跟县养猪场选上有什么区别?”
  肯定是有区别的,要不为什么不选他们县养猪场?
  不过……全省那么多养猪场,赵村儿大队选上,比其他县的养猪场选上,更让他舒服。
  张场长面上浮起一丝笑,叮嘱一句:“你们大队好好把握这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定的。”赵柯大方地说,“赵村儿大队就是咱们县的一份子,我们有任何所得,回来都会毫无保留地与县养猪场分享。”
  张场长意外,“你们舍得?”
  这不只是简单的养猪培训,技术、人脉、资源、政策扶持……后续会有各种好处。
  他们难道不知道?
  赵柯跟段书记不一样,她谈判的时候,通常喜欢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让对方认为她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然后达成自己的目的。
  她不觉得自己的位置放得低,这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手段没有高低。
  所以她怎么忽悠,对面的人一般不会不舒服,顶多是好气又好笑。
  而眼下,赵柯就一个目的:赊猪崽。
  赵柯又拿出她那套“资源置换,互利共赢”的磕儿,“我们大队就是小打小闹,实力肯定比不上县养猪场,市场广阔,咱们本来就是所属关系,同根同源,合作才能共赢。”
  “没有人想要这个机会,只是为了多养两头猪,无论是扩大规模、进行科学转型,还是形成产业链,肯定是想有更大的发展。”
  张场长点头。
  她这么说,明显不是不知道培训的好处。
  赵柯持续发力:“我们大队现在有一定的实力,公社又大力扶持,同时又有其他兄弟大队作为储备资源,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自给自足,循环利用,并不是要占县养猪场的便宜。”
  “赊猪崽只是一笔小钱,却是县养猪场和我们赵村儿大队养猪场之间的重要桥梁,用一个纽带将我们两个养猪场联结在一起,更方便我们后续合作。”
  “没有县养猪场,还有别的养猪场,但是我们大队私心里,并不愿意舍亲求远,我们是希望和县养猪场携手共进的;当然还有更次的情况,别的养猪场也没有,但有我们有公社的支持,我们大队的养猪场只是走得慢一些,绝对不会发展不起来。”
  “培训之后的交流分享是我们大队初步的诚意,如果后续的合作建立,我们公社也可以在饲料的原料提供上给予一些让步,再往深远一些看,县养猪场如果想要转型,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链,应该也需要一个可靠的猪肉供应吧?”
  张场长越听越专注,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张场长,我们之间的合作,其实大有可为。”赵柯最后轻声问一句,“那么,县养猪场是不是也要表示出一些诚意?”
  张场长陷入沉思。
  石头听得目瞪口呆。
  没钱,赊个猪崽,能说出这么多吗?
  而且,赵主任一开始不是不知道他们拿到培训名额了吗?
  赵新山也服,但他听多了,承受能力强一些,还能分出精神来碰一碰石头,提醒他注意表情,别扯后腿。
  石头赶紧合上嘴巴,抿紧。
  整个场长办公室安静极了。
  石头紧张地咽了一口水,声音他听得清清楚楚,吓得他以为吵到其他人,赶紧小心地打量。
  没有人注意他。
  石头绷紧神经。
  张场长终于出声,“你们大队的养猪场打算赊多少猪崽?”
  赵新山和石头看向赵柯。
  大队来之前商量过,如果拿到公社的砖钱,就买四十到五十只猪崽。
  然而赵柯开口就是“一百”。
  张场长险些坐不住,“多少?!”
  赵新山和石头也都震惊地看着赵柯。
  一百?!
  疯了吗?
  赵柯平静地重复:“一百。”
  天不热,竟然出了些汗。
  张场长摸向衣兜里的手绢,又松开,没拿出来擦汗,忍不住嘲道:“你们一个大队,才几个人,心挺野啊……”
  赵新山控制着没点头。
  他们大队那几个人,要真养这么多猪,心是挺野。
  赵柯很淡定,“人总要要梦想嘛。”
  张场长看着她的眼神,怀疑中带着一丝警惕:“这么养下去,你们大队养猪场的规模,很快就要追上县养猪场了……”
  他怎么觉得他们的梦想是“干翻县养猪场,取而代之”呢?
  赵柯一脸正气,高觉悟道:“我们国家是广阔的,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和集体创造效益,是在响应国家‘恢复经济’‘大力养猪’的号召,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绝对不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张场长:“……”
  行吧。
  事实上,即便现在的产业基本都是国营和集体所有,产品只能提供给国营的饭店、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市场也是广阔的,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广阔。
  不管是赵村儿大队的养猪场,还是县养猪场,根本就吃不下。
  张场长深吸一口气,松口:“县养猪场现在没有那么多猪崽。”
  他们县养猪场在整个市里,发展规模数得上第一,但统共也就两百多头猪,还不是同一批,是两年的猪。
  为了培养品质更好的猪出来,种猪养了十几头,也不是都能顺利地同时期揣上崽的。
  今年春天都算是不错的了,现在有七头母猪下崽了,还有三头正揣着。
  “县养猪场挑走一批猪崽饲养,剩下的只有五十多只。”
  赵新山看着赵柯,喜气止不住,赊五十多只猪崽,也行啊。
  赵柯说“一百”,就要一百,“我听方哥说,还有三头母猪怀着呢。”
  这个老方!
  张场长道:“去了我们自留的,也不够。”
  “还能配种吗?到七八月也行。除了要卖的,我们大队还想要几只不劁的种猪。”
  张场长听完,还是怀疑他们想要取代县养猪场。
  他也很想替母猪发声。
  她要累死母猪吗?
  母猪的命不是命吗?
  “非得一百吗?太多了。”
  赵柯看出他是真为难,便退一步,“六十也行,不过我想帮我们公社赊三个月的猪粪做肥料。”
  赵村儿大队养的猪多起来,粪肥自给基本够用,但不能他们吃肉,别的大队干瞅着,好歹喝喝汤。
  而张场长脸上的表情很木。
  猪粪也赊。
  老方有一点没说错,她确实很有本事。
  这谁听谁不懵?
  偏偏他还很心动。
  张场长口干舌燥,端起茶杯想要喝一口,发现已经空了,只得又放下。
  还得拖延一下,仔细琢磨琢磨。
  张场长道:“这个事情,得跟讨论一下,明天你们过来,给你们答复,可以吗?”
  赵柯答应得爽快,“我跟县革委会也打过些交道,有问题,随时叫我,我们就住在招待所。”
  她还跟革委会打交道……
  张场长猛地想起报纸上说的,双山公社种白菜渡过涝灾,背后就是她提出并且先期游说的。
  有预感,要答应了。
  张场长浑身湿淋淋的,有种刚从水里游了好几圈儿才捞出来的无力,“行。”
  赵柯三人空手离开养猪场。
  刘志刚送他们,还挺奇怪,“妹砸,没买猪崽吗?”
  赵柯笑得十分无害,“数量有点多,还得再商量一下。”
  刘志刚立即邀请:“那你们今天不走了吗?去家里吃呗!”
  赵柯找了个借口婉拒:“提前约好了人,今天不行了,下回,下回一定。”
  刘志刚遗憾。
  赵柯问:“拖拉机能停在养猪场吗?离得近,我们走回去。”
  “可以,晚上有人巡逻,丢不了,推进来吧。”
  石头马上撸袖子。
  刘志刚也帮忙,没用赵柯伸手。
  三人跟刘志刚道别,步行回县里。
  石头还处于大脑超负荷之中,运转缓慢,语速也慢,“赵主任,能赊到吗?”
  赵柯道:“不知道。”
  没有确切的回复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赵新山问:“参加培训的好处,真要分出去?咱们自己搞也行吧?”
  赵柯泼一盆冷水,帮他清醒一下,“大伯,咱们现在为了省点儿柴油钱,步行回去呢。”
  别人也就算了,他怎么也跟着头脑发热呢?
  赵新山一僵,终于想起来,他们还穷得给社员们打欠条呢。
  “吁……”
  赵新山冷静了,问:“时间还早,咱们回招待所等着?”
  “一时半会儿没人找我,闲着也是闲着,去看看玻璃。”
  石头问:“看玻璃干啥?玻璃不少钱呢。”
  “学校盖好,如果能按上玻璃窗,娃娃们白天上课,多亮堂。”赵柯描述了一下那画面,“窗明几净,天儿晴的时候,光从玻璃窗洒进教室,应该是金色的吧?”
  石头想象着,“那得多舒服啊……”
  学校都要用盖砖,按玻璃有啥不行的?
  赵新山没啥不敢想的,“看!”
  三个人溜达到卖玻璃的地方,问了价格。
  毫无意外的,现在他们买不起。
  石头鼓胀的情绪缩了点儿。
  赵柯道:“学校还没建呢,先看看,看看又没毛病。”
  人家怕他们碰碎了,不让靠近,于是三人就站在一米外,盯着透明的玻璃瞅。
  石头盯着盯着,想象到他以后的娃,上学之后,在有玻璃窗的亮堂教室里坐着,光是金色的,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等待的是美好的未来,每一刻都是幸福的。
  中午,三人到国营饭店吃了三碗面,才回招待所休息。
  下午三点半,张场长就安排了个人来招待所找赵柯,三人又来到养猪场。
  “我们商量过,鉴于对你们大队诚信以及赵同志能力的信任,县养猪场同意赊六十只猪崽和三个月的猪粪给你们。”
  赵新山和石头霎时满脸喜气。
  张场长看着赵柯,郑重地说:“希望你们大队不要辜负我们的信任。”
  赵柯答应:“我们大队以后还要跟人打交道,当然会爱惜羽毛。”
  不白纸黑字签的明明白白,不够稳妥。
  赵柯跟县养猪场一起商量出一份双方都满意的协议,一式两份,签完之后,约好明天天亮就来挑猪崽,这才再次踏出养猪场。
  赵柯走出来的时候,精神抖擞。
  这到手的便宜,味儿才对。
  舒服了。
  石头傻乐,“这……咱们赊到了?年底结钱就行?”
  赵新山拿着薄但是重若千斤的纸,红光满面,“事实不就摆在这儿吗?这下好了,不耽误建新窑了。”
  石头看向赵柯,惊叹:“赵主任,你可真厉害。”
  赵柯昨天的憋屈一扫而空,整个人也浑身舒畅呢,就没谦虚。
  “走,我请你们吃肉去。”
  “不用你请,我花钱。”
  赵新山递给她协议,示意她揣好,便脚下生风,昂首阔步地向前。
  省钱了,赵柯不跟他争。
  赵新山点了一碗红烧肉,要了三大碗米饭,浇汁吃。
  赵柯吃不了那么多,大半是由赵新山和石头瓜分。
  石头吃得满嘴流油,返回招待所的路上,眼睛满足地弯着,时不时舔舔嘴唇回味。
  “赵同志?”
  赵柯他们刚一踏进招待所的大门,便听见一个男声。
  三人望向招待所里。
  赵新山和石头满眼陌生。
  而赵柯看清人,警铃大作,出口的语气有些微妙:“方同志,这么巧?你这是……要去双山公社?”
  方煦手里提着暖瓶,站在楼梯口,走向他们,点头道:“我妈这个月底的工作结束,就要回省城轴承厂了,我正好请到几天假,过来帮她收拾一下。”
  只是为了于师傅?
  赵柯怎么看这人都像是大尾巴狼,听他说话也觉得冠冕堂皇。
  方煦坦然地接受她目光的审视。
  赵柯心里哼了一声,即便不情不愿,还是看在于师傅的面上,道:“我们明天一早要带猪崽回双山公社,方同志不嫌弃,坐我们大队的拖拉机走?我们比小客车走得早。”
  方煦略微思忖,“那就麻烦了。”
  赵柯告诉他时间,便跟他分开。
  第二天一早,赵柯三人和拿着两个行李箱的方煦在招待所一楼汇合。
  那行李箱得有三十寸,他两只手提着,似乎不轻。
  石头伸手要帮忙,“方同志,我帮你提吧。”
  赵柯没想到他还带着这么重的行李箱,“养猪场在县外呢,这么提过去,胳膊要废了。”
  方煦闻言,便道:“如果不方便,我还是坐客车吧。”
  都邀请了,不好反口。
  赵新山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