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去年许诚监督社员们给傅知青盖房子,他就变得有点儿奇怪。
  以前许诚也爱打扮,但没有那么招蜂引蝶似的。
  后来,她给许诚洗衣服,偶尔就会发现一些不该存在的东西——女人的头发。
  男人沾点儿腥,没啥,只要这个家不散,她的儿女好好长大……
  丁巧巧一直隐忍,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可最近好几次,许诚的衣服上沾染的味道都变得很重……
  眼泪流下来,落在许诚的衬衣上。
  丁巧巧用力地咬着嘴唇,克制着呜咽声,手指大力地扯着衬衣,几乎要扯碎。
  万一害她的孩子抬不起头……
  许诚,怎么不去死?
  怎么不去死!
  ·
  旱地庄稼种完,抽出的人手便按照先前的组,一分为三,赵成带一部分任到水稻地,王老三带一部分人建新窑,许诚那组还没有选出新组长,仍由许诚负责,送砖进公社。
  水稻地的龙骨水车全都安装好,人到位后,便开始轮换着狂蹬水车,往水稻地里送水。
  王老三和许诚也带人忙活起来。
  妇女们则是在家种起自留地。
  赵柯安排赵芸芸组织村里一些年长的妇女们负责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大队的规划,整个村子都要扩张。
  土窑和猪圈都是往北加盖,以老槐树为界,南边儿是住宅。
  这棵老槐树是赵村儿大队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村子出现,它就屹立在那儿,她陪着几代赵村儿人经历风雨,看着赵村儿的孩子们从孩童到成年,再到耄耋。
  她迎来送往,每一个赵村儿人都常常习惯、忽视她的存在,她又几乎每天都出现在赵村儿人的口中。
  “去老槐树坐。”
  “我妈呢?”
  “老槐树下唠嗑呢。”
  “老槐树集合……”
  赵柯让她们把老槐树下一圈儿都收拾平整,等到抽出空来,要在老槐树周围砌一圈儿砖台,既方便人坐,又保护老槐树。
  去年,苏丽梅她们说要种花,赵柯寻摸了一大包格桑花种子,据说这玩意儿最大的优点就是扛活,花期长,开出来是大片大片的花。
  先种老槐树和村口到土窑的道边儿,然后有剩余,再往大队部门前和村子里种。
  赵柯还打听到隔壁县种果树,跟那边通电话,换了十棵果树,五棵沙果树,三棵黄杏树,两棵李子树。
  正好,赵柯得去县里接剩下的小猪崽,就跟着拉砖的四轮车一起出去,把果树也带回来,顺便儿带一些人去县里扯结婚证。
  几乎所有新婚的小夫妻,都打算去领结婚证。不过这一次,先紧着参加养猪培训的夫妻。
  一行人早早到公社后,先去公社大院儿卸砖。
  大院儿里已经卸了五车砖,为了防止丢失,上面全都罩着草垫,用草绳严严实实地绑着。
  其他人往下卸,赵柯闲着没事儿,就扭开草绳,打算看看砖。
  前两堆儿都没有丢失,第三堆儿一打开,赵柯的脸色便严肃起来,全都掀开来看。
  赵萍萍注意到,走过来问:“怎么了?”
  赵柯面无表情地拿起一块儿砖。
  赵萍萍一看,“这不是不合格的砖吗?”
  赵村儿有些烧变形和烧半裂的砖,是不打算用到酸菜厂,准备留着自用的。
  但现在,不合格的砖出现在了公社。
  赵萍萍道:“是不是装错了?”
  这一堆儿,从外面看,没多少不合格的砖。
  装没装错,再看看就知道了。
  赵柯又去拆剩下两堆儿,表面上都是好砖。
  赵萍萍便笑道:“肯定是装错了。”
  “不合格的砖单放着,为什么会装错?”
  赵柯不信。
  赵萍萍的笑容也落下来。
  不合格的砖都单独堆放在大库墙边,确实不容易装错。
  赵柯抬手搬下外围的砖,两三层后,她又看到了不合格的砖。
  这下子,赵萍萍彻底没法儿再说“装错”,“这怎么回事儿?”
  今天出来,因为带的人多,之前搬砖的社员都没跟出来。
  赵柯没法儿问清楚,就喊人过来:“石头、罗风、赵杨……你们过来把这些砖全搬开检查一下。”
  一群人刚好卸完车上的砖,全都过来,二话不说地搬起来。
  只搬开一堆儿砖,里面甩出来的不合格的砖就堆起了一个小堆儿。
  赵柯冷淡地吩咐:“继续,这些不合格的砖,全搬到拖斗上去。”
  她的眼神冷得吓人,没人敢问会不会耽误去县里,全都埋头苦干。
  公社的人上班,看到他们的动作,纷纷出声询问。
  赵柯没隐瞒,甚至广而告之,“我们大队送砖的时候筛选不够严格,我过来检查,发现了,得收回去。”
  那些人一听,看看拖斗上的砖,大多数都要来一句:“这也不影响用,赵主任你可真严谨。”
  赵柯对外人微微缓和表情,道:“这是应该的,我们大队既然承包了酸菜厂,就得保质保量,等到正式开建的时候,有不合格的材料,还会再进行筛除。”
  没人认为赵村儿大队故意掺了不好的砖进去,他们只觉得赵柯这个人实诚,赵村儿大队也实诚,能处。
  连段书记和吴主任都知道了。
  赵柯保证:“我们大队一定保证我们建出来的房子,质量没有问题。”
  两位领导都对赵柯给予肯定:“小赵你办事,我们放心。”
  等到砖全都检查完,前面赵柯打开的两堆儿砖都是好的,说明一开始没有掺进不合格的砖。
  而后面三堆儿,总共筛出了大半拖斗的瑕疵砖。
  一群人面面相觑,又小心地觑赵柯的神色。
  没有外人了,赵柯撂下脸,径直走向拖拉机,“回村儿!”
  一群人麻溜儿地爬上车。
  完蛋,赵主任生气了……


第130章 
  赵柯跟县城那边儿打个电话; 推迟一天,然后才拉着瑕疵砖和人返回赵村儿。
  村子里,大家都在各自忙碌。
  村里的自留地都是几家几家挨在一块儿,经常出现谁谁家豆角被人摘了; 谁谁家的瓜丢了; 谁谁家的菜又被人拔了……
  村里人的性子; 发现之后; 先是扯着嗓子一通骂,骂完找怀疑对象; 有的找对了; 有的没找对; 反正时不时就要干一架。
  这阵儿; 妇女们都在种菜,没什么好丢的,比较和平。
  种菜的活儿算是比较轻松的,离得近的妇女们边在自家地里干活儿边唠嗑儿。
  “赵柯又去接猪了。”
  “竟然能从县养猪场赊出那老些猪崽; 县养猪场也乐意; 真是奇了。”
  “今年冬天那三十头猪出栏,咱们大队肯定又要赚一笔,不知道咱们都能分多少。”
  “那些入股的,肯定赚翻了。”
  “可惜,今年咋不让入股呢。”
  “赵主任赊的猪,凭啥还让社员们入股?不过养的多; 大家都能分红嘛。”
  “也是; 都能赚一笔。”
  妇女们语气轻松愉悦; 眉眼舒展。
  “诶; 你们听说了吗?”
  “啥事儿?小板儿媳妇儿有了。”
  “诶呦!我说呢; 今天板儿叔夫妻俩咋红光满面的,有喜事儿啊。”
  “这一冬,好几个揣上的,小年轻儿干劲儿足,今年啊,肯定是咱村儿添丁进口的大年。”
  “嘿,老瓜熟,你也跟你家那个使使劲儿呗。”
  “边儿去!我有儿子了,可不想再遭那个罪。”
  “你们瞅见冬妮儿那肚子了吗?老孙家满嘴‘儿子’,我看可不像。”
  “……”
  有些老一辈儿传下来的看胎经验,不能说完全准,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
  几个妇女互相使眼神,不说也能意会。
  谁家有孕妇,大家伙儿都是这么在背后讨论的,一般都不会讲到主人家面前去。
  这时,丁巧巧穿着一身灰扑扑的、打着补丁的旧衣服,胳膊挎着个筐,半垂着头,从前面道上经过。
  妇女们的话题,就转到她身上。
  “你瞅许诚成天的打扮的样儿,要是个女人,指定早有人骂‘不正经’了。”
  “这许诚家的一天天造的不像样儿,哪像个年轻媳妇儿?”
  “老许家也没苛待她吧?”
  “老许副队长和他媳妇儿不是那种人,她刚嫁进咱们村儿的时候,就腼腆怕生,可能就这性格。”
  “那也太阴郁了,跟人说话都不抬个头,一张苦瓜脸谁爱跟她处啊,你看她在村儿里都没个玩儿得好的媳妇儿。”
  “刚结那阵儿,年轻水灵的,现在俩人站一块儿是越来越不匹配了……”
  丁巧巧埋着头走到自家地里,放下筐,一刻不闲,拿起锄头锄地。
  许诚妈拿起水壶,倒了碗水,跟儿媳妇说话:“一会儿我去种花,你回家挑点儿豆出来,得榨点儿豆油去。”
  丁巧巧默默地点头。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儿媳妇为啥这么阴郁?还不是心里苦。
  自己的儿子,许诚妈没法儿说啥,只能叹一口气。
  村外大库——
  王老三带着一组人在热火朝天地建新窑,另一个土窑的烟囱也在不断地冒烟,十来个社员在旁边儿忙忙活活。
  拖拉机还没到这儿,大伙儿就听出动静儿,确认是他们大队的拖拉机。
  咋这么快回来了?
  众人不由地停下张望。
  赵柯开着拖拉机停在道边儿。
  有人问:“赵主任,你们这么快就带猪回来了?”
  赵柯跳下拖拉机,道:“叫一组的人过来。”
  她脸色和语气都不太对劲儿,原本还笑呵呵说话的人,不约而同地收起笑,变得老实极了。
  王老三那组人没被点到,倒是还没那么慌,一组的社员们则是心一颤,缓慢地从四面八方挪过来。
  发生啥事儿了?
  他们哪儿犯错了?
  他们……没干啥吧?
  一群人惴惴不安。
  石头和罗风打开拖斗的一侧挡板,露出里面的砖。
  一组年长的社员们看见砖,面色变了变。
  赵柯抽出一块儿砖,扔在面前的地上,问:“这砖怎么回事儿?”
  年轻的社员们满眼疑惑。
  赵柯道:“大队明确说过,送进公社的砖,要保证质量,这些是什么?”
  一组的赵二叔赵新河开口,想要含混过关:“可能是装错了……”
  “怎么会装错?”赵柯指向大库墙边儿的砖,“根本就没放在一块儿,跟我说装错了?”
  三组的社员们知道跟他们完全没关系,赵柯找的不是他们的麻烦,就开始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有眼睛都装不错。”
  “撒谎吧?”
  “肯定故意的……”
  一组的社员们表情僵硬。
  年轻的和年老的又不太一样儿,年老的明显眼神不敢直视赵柯,年轻的则是有些屈辱、愤怒。
  二叔家的老五赵永军也分在一组干活儿,直接问他爹:“爹,真装错了?”
  赵二叔心虚又理直,争辩:“这砖也不影响盖房子,还拉回来干啥呢?这不浪费钱呢吗?”
  赵永军反驳:“为啥浪费钱?咱们按照大队交代的,拉好砖过去,什么事儿都没有。”
  三组的社员指责:
  “就是啊。”
  “咱们给公社干活,整不好那不是让人讲究吗?”
  “这不是砸自个儿大队的脸吗?”
  赵二叔被儿子当众卷面子,又被社员们一通指责,恼火的说:“你们指着我说干啥,又不是我让的,我就是回个话。”
  赵柯没出声,还是三组的社员问出来:“那谁让干的?”
  他问完,其他人面面相觑,猜测起来——不是他们自己想得,还能是谁?许诚?
  赵二叔给出了答案:“许诚是副队长,他说的,这砖一点儿不影响啥,省砖就是多赚……”
  而赵柯回来一质问,就有人跑到大队部通知队长,这时候,赵新山和牛会计、许诚父子急匆匆赶过来,正好听到这一句话。
  许诚脚步一顿。
  赵新山穿过人群问:“砖咋了?”
  三组的社员七嘴八舌地解释一通,眼睛时不时瞥向许诚。
  赵新山越听脸越沉。
  许正义直接冲着许诚发火:“大队说啥是啥,你瞎整啥?还掺次砖?让人知道了,咱大队脸往哪儿放!”
  孩子犯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通,别人就不好意思太苛责。
  这是一个相当省力的解决方法,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家长都这么做。
  他们不会顾及孩子的心情。
  许诚本来就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
  亲爹当着这么多人喝斥他,所有人都用异样地眼神看着他,这让当上副队长的许诚难以接受,胸腔里憋出一股躁郁,勉强解释:“大队长,爹,你们听我说,我不是要掺次砖糊弄,我是考虑到酸菜厂加了平方,得现烧一批砖,咱们大队现在的出砖率大概到八,微瑕的砖全都甩出去,就只剩下五、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