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棉啼笑皆非,“都病了,还贫呢。”
赵柯裹着棉被坐起来,不服气地问:“姐你看见傅知青了吗?他毫发无伤吗?”
赵棉还真看见了,“刚才他和林知青去知青点包饺子,打招呼了,很正常。”
赵柯哀怨。
同样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凭什么傅知青火力更旺。
赵棉摸摸她的额头,没发烧,“你多躺会儿再起来,我给你倒点儿热水喝。”
她出去一说赵柯着凉了,大家都很担心。
余秀兰更是瞬间变成溺爱的老母亲,就算赵棉告诉她不严重,赵建国也给赵柯看了,还是按着赵柯躺炕上发汗,不让她起来。
赵柯就是鼻子有点儿堵,犯懒毛病了,“不用发汗。”
“咋不用?”余秀兰唠叨,“你这不咋爱生病的突然生病,更得注意。”
大年初一这么热闹哪能在炕上过,赵柯嗖地爬起来,麻溜穿衣服。
余秀兰:“……”
二十岁的人了,到底长没长大?
养的是闺女还是猴子?
余秀兰忍了好几息,抄起炕头的鸡毛掸子,抽了她一下。
隔着棉衣,一点儿不疼。
赵柯蹿下炕,趿拉着鞋,几步消失在屋里。
厨房,几个人都在关心赵柯。
赵柯躲着余秀兰同志,去洗漱收拾,完事儿直接赶上饺子包好,一大锅热水烧开。
赵建国从灶坑里拿出早就烧好的树棍儿,出去放鞭炮。
锅盖掀开,热气腾腾,大肚饺子全都下锅,瞬间热水成了奶白色。
余秀兰拿着笊篱绕着圈儿地搅和,浇了几次冷水,没几分钟,白胖的饺子都浮了起来,挤满大铁锅。
“来端饺子。”
赵棉赵柯立即上来排队。
余秀兰盛出一盘,随手一递,姐妹俩就接着,端到桌上去。
方煦也过来端饺子。
老太太领着姐弟三个过来,人就齐了。
余秀兰盛完饺子,又盖上锅盖,招呼:“都上桌,一人一盘儿,不够还有,可劲儿造啊。”
饺子馅儿是猪肉酸菜的,馅儿是昨天刘三妮儿拌好的,猪肉是赵村儿大队自个儿养的猪,蘸一点儿蒜蓉酱油和醋调的酱,香的流口水。
余岳一口一个,吃得满嘴油。
于师傅三口人也是赞不绝口。
吃完饺子,盛一碗饺子汤,边喝边聊。
于师傅提了方煦和赵棉订婚的事儿。
一家三口来,就是有定下两人婚事儿的打算,赵家人也是清楚的。
而且两人的岁数都不小了,彼此相处着如意,结婚也顺理成章。
余秀兰平时催得狠,生怕闺女找不着对象,这时候真要订下闺女的事儿,心里又不是滋味儿了。
还是老太太果断,“那就找小棉她四爷翻翻阳黄历,选个天暖和的好日子。”
方煦满眼柔情地望向赵棉,赵棉温柔地回视他,同时又有些对家人的不舍。
赵柯其实最舍不得姐姐,可她不想给姐姐施加压力,便没有表现出来。
方煦给赵家的长辈们也都准备了礼物,昨天就抽空和赵棉一起送了过去。
今天,他又拿出一大包糖果,每个比他和赵棉年纪辈分小的,见面都抓一把。
那糖,包装精致,还从省城带来的,明显比余秀兰买的散糖块儿贵许多。
余秀兰看他一把一把地抓出去,没多会儿引来一大帮娃娃,肉疼地跟亲妈叨叨:“这得花多少钱……”
刘三妮儿一脸喜庆,“小方头一遭来拜年,这是给小棉做脸呢,你别抠抠搜搜的。”
余秀兰也高兴,“我就是心疼,又不是不识数。”
傅杭是晚辈,当然也要尊重习俗,过来跟赵柯家人拜年。
他对于师傅和方承也很客气,认认真真地道“过年好”。
至于年长的方煦……
傅杭也没那么小气,“方同志,过年好。”
“傅知青,过年好。”
然后,方煦给他也抓了一把糖。
傅杭面无表情地与他对视:“……”
逗小孩子呢?
方煦神情温和,手还往前递了递,“傅知青?”
傅杭皮笑肉不笑,“方同志留给村里的娃娃们吧,我就算了。”
方煦笑道:“我虚长你几岁,见者有份。”
长辈们都没察觉到俩人之间的气氛有不对劲儿,笑着叫傅杭接着。
赵柯隐约察觉到点儿俩人的微妙氛围,虽然闹不明白缘由,可哪能让抢她姐姐的方煦占傅杭便宜,俩手一捧,“傅知青不好意思跟孩子们抢,我还小呢,给我吧,给我多少我都不嫌多。”
她在维护他……傅杭看着赵柯,眼神控制不住地灼热。
方煦玩笑也适可而止,给赵柯抓了满满一大捧。
等孩子们都来过了,赵柯他们几人便结伴出去给村里长辈拜年。
他们出来的算晚的,大伙儿基本上都拜过年了,只有小孩子们满村跑,赵柯他们在这条街刚看到他们,下一条街,又碰上了。
孩子们拿了方煦的糖,对方煦热情的不行,每一次见到都要远远地喊人。
方煦也都回应。
傅杭平时对他们也很大方,看到孩子们“叛变”,便故意凑到赵柯身边诉委屈。
小孩儿不就这样儿吗,有奶就是娘。
赵柯能说啥,敷衍地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傅杭就又高兴了。
而赵棉的对象正式上门儿,全村都跑到家里来凑热闹,围观方煦。
妇女们更夸张,手里头花生瓜子磕着,乐呵呵地看方煦,嘴上调侃的话也不停。
“这男同志,上回来我就瞧着有点儿意思。”
“你也瞧出来了?”
“赵棉模样这么俊,脾气这么好,男青年可不是相中吗?”
“啧啧啧……瞅瞅,是不着急把媳妇儿娶回家去?”
她们说就说,还故意挤眉弄眼。
方煦头一回面对这么多妇女的调侃,有些拘谨,但也坦诚地承认他想早点儿跟赵棉结婚。
“听说你不在省城的单位,那你们结婚,赵棉咋安排?”
方煦道:“看她的意愿,我尊重她的工作和理想。”
“媳妇儿不跟着你,你们不是得两地分居了?那日子咋过?”
方煦:“也不一定她跟我走,有假期我们可以常去陪伴对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我调动工作。”
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们面面相觑。
要搁以前,她们肯定立马就反驳,哪有男人将就女人的,可现在,赵村儿大队能干的妇女多,妇女也都是能顶家立业的。
于是,衡量标准就不太一样了。
她们打听他的工资。
刘三妮儿及时打断:“工资有啥好问的,少瞎打听。”
大伙儿嬉笑着,住了嘴。
然而乡下妇女见识虽然不多,却自有一套看人的准则。
赵棉找这对象,中!
方煦得到了她们的认可,便会得意地看向赵棉,讨夸奖似的。
赵棉则是会回应他一个鼓励的笑。
第185章 (捉虫)
赵四爷给赵棉和方煦找好日子。
北方最农闲的时候; 就是秋收到春耕这之间的一段时间,现在,或者再等一年。
谁都不想赵棉匆匆忙忙地结婚,方煦和于师傅也不想。
而且; 社员们出门参加婚礼不现实; 赵棉想在村里办一场婚宴; 让看着她长大的乡亲们也都见证她人生新的开始。
最后两家人一商量; 好事不怕晚,等一年就等一年; 也好仔细计划一下两个人接下来的工作; 就定在年底; 先在赵村儿大队办一场; 再回省城办一场,至于方煦单位的同事,就小夫妻俩单独去招待。
聘礼什么的,于师傅和方煦爸爸都很大方; 别人结婚该有的赵棉都有; 看赵棉和方煦的意思,如果两个人想要折合成钱票,他们也都没意见。
而方煦随赵棉,他自己工作这几年的工资也都给赵棉,这一年的时间,他们可以慢慢商量。
他们全家这么有诚意; 余秀兰和赵建国实在挑不出什么不是。
赵柯也只能在心里对赵枫道歉:敌人太难搞; 没法儿捣乱; 她要是敢捣乱; 内战就要爆发了。
余秀兰同志单方面战她。
于师傅一家虽好; 赵柯却不想让人觉得姐姐是攀高枝。
人活在现实里,就得适当地现眼,会少很多麻烦。
于是余秀兰跟于师傅一家说赵棉嫁妆的时候,赵柯插了嘴:“这些年,我姐对家里付出很多,我和赵枫沟通过,我姐结婚的压箱钱,我们给凑整一千块。”
方家三口人很惊讶。
他们看中赵棉的人品性情,看中赵家的家风,甚至看中赵家姐弟尤其是赵柯的前途,当然不会在意其他的,但赵家竟然能拿出一千块给女儿当嫁妆,放在城里都少有。
赵棉反对:“我不要这么多嫁妆,也不用你和小枫给我准备嫁妆。”
赵柯没跟家里商量过添钱的事儿,突然来这么一出,余秀兰和赵建国也懵了一下,但既然赵柯当着方家人的面开口,俩人肯定不能驳赵柯的话。
余秀兰立即附和:“这是他们俩对姐姐的心意,你就别推了,以后姐弟互相扶持,感情好比啥都重要。”
赵建国也道:“小棉,不要想太多。”
于师傅一家不好就嫁妆插言,都没出声。
赵棉善解人意,不想在方煦他们面前争执,暂时默认下来。
两家和和气气地商定好方煦和赵棉的婚事。
而离开方家人的跟前,余秀兰拽走赵柯。
赵枫的津贴不多,大头肯定是赵柯出。
赵柯的钱大部分都从余秀兰手里过出去,现在都压在村里,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够一千块的。
都给赵棉,赵柯和赵枫能分到的就少了。
更闹腾的孩子肯定更得父母的关注,三个孩子,余秀兰和赵建国难免管赵柯和赵枫更多。
不过他们都不是偏心的父母,有些话得说清:“一千块钱咱家能掏出来给你姐,等你和你弟结婚,咱家可不见得能再拿出这么些钱了,你俩可得想好。”
赵柯故意幽怨道:“你应该问问我姐想没想好,我俩想得挺好,结婚哪有在家轻松?如果姐能永远和我在一起……”
“你俩是想得美!”
“你不信你问赵枫,他肯定也想大姐一辈子不嫁人。”
一辈子不嫁人哪成?余秀兰翻她一眼,“滚蛋!”
赵柯滚蛋了,回头还要劝姐姐别推辞这个钱。
赵棉的嫁妆钱,就是两家人私底下说说,外人不知道,但赵棉的婚事定了,赵村儿大队仅剩的两个土生土长的大龄女青年——赵柯和赵芸芸,更加显眼了。
妇女们闲着没事儿凑在一起,都在议论这俩“老大难”花落谁家。
赵芸芸比赵柯还大一点儿,但要论起找对象困难,全公社没闺女比赵柯难。
傅知青?
妇女们摇头。
“剃头挑子一头热,悬。”
“瞅着不好惹,就是个纸老虎,真成了,得被赵柯压得死死的。”
别人?
谁敢介绍啊?几乎没人提给赵柯做媒,连现在养出气色的春妮儿都有人问呢。
妇女们越研究越觉得,赵柯就是顶难啃的骨头,还是赵芸芸有聊头。
有人打听到李荷花跟前,“你家芸芸,有没有信儿啊?”
李荷花:“……”
还真问着了。
外嫁女初二回娘家。
当初撂狠话再也不回娘家的赵荷花在丈夫严全的陪伴下,又带着严美丽回赵村儿大队了。
有多大矛盾,赵荷花跟赵新山也是亲兄妹,严全又好言好语地道歉,努力在中间润滑,大过年的,赵新山一家也不能赶人走,还得做饭招待。
赵荷花是个蹬鼻子上脸的,来时候一脸不情愿,没坐半小时,就又没事儿人一样儿。
这么长时间过去,严美丽还没有对象。
赵荷花又让赵新山帮着找:“哥,你就这么一个亲外甥女,你得管啊。”
客人在,赵芸芸不能躲回屋,听到这话,悄悄撇嘴,故意大声嚷嚷:“妈!嫂子!我帮你们做饭。”躲进厨房。
赵荷花盯上赵瑞,目光灼灼,“你有没有条件好,没结婚的同学,介绍给你妹呗?她要是能嫁进城里,对你也有帮助啊。”
严美丽目露期待。
赵瑞干笑,“……”
厨房里,赵芸芸也不是真干活儿的,又钻出来,“哥,柴不够了,再抱点儿回来。”
赵瑞借妹妹的光,躲出去。
赵芸芸又转向姑姑赵荷花,“真有好青年,我哥还能不想着我?我都在乡下蹲着呢,表姐比我强在哪儿啊,还想嫁进城里?”
母女俩表情一下子不好看了些。
严全打圆场,“芸芸说的也是,省城哪是随便儿能嫁进去的……”
赵荷花不满地嘟囔:“赵棉不也找省城的对象了吗?”
赵芸芸本来都要缩回去了,没忍住,又怼了一句:“表姐都不比我强,还跟棉姐比?比得着吗?”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