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新山:“原来牲畜圈在老板儿家院子东面,将将够养一头牛两只猪,要是再添别的牲畜家禽,还得扩建,另外我还有个担忧,他家在村子边儿上,有些偏,万一有人偷鸡啥的,可能看不牢。”
  牛会计说:“那也不能在村子里,一来没有合适的地方,二来味道太重了。”
  之前养猪的尿粪不会清理,都是直接扔秸秆、干草啥的进猪圈,堆得又厚又臭。
  这是赵柯的知识盲区,赵柯不参与,只在笔记本上记录。
  许副队长抬头,视线越过晒场,落在老槐树边儿那快空地上,“要不建在村口?”
  牛会计侧头看去,“村里那帮妇女熏得不能坐在那儿唠嗑,不得闹到大队来?”
  赵新山却觉得这地方不错,“晒场总有人,老槐树下也坐人,大不了再单独建个沤肥池,圈里勤快点儿收拾着,味儿不会太大。”
  这样的话,饲养员的任务就会变重,不过确实更规范。
  赵柯在笔记本上单独标注。
  赵新山三人又讨论起盖猪圈需要的费用,以及要给社员的工分。
  赵柯就像个记录员,重点全都记在笔记本上。
  他们四个人坐在房檐下,就这个生产合作社讨论了一上午,中间休息还是因为赵柯的钢笔需要抽墨水,其他三人趁着这个间隙去一边儿抽了根儿烟。
  主要的事情基本都提到,细则得后续慢慢补充。
  中午休息之前,牛会计突然问:“赵柯不是要负责傅知青建房子的事儿吗?能抽得开身吗?”
  这也是个问题。
  赵柯推辞掉:“我想亲自去外头跑一趟,恐怕顾不上傅知青的房子。”
  牛会计说:“不如让芸芸负责傅知青的房子?”
  “不行。”赵新山和赵柯一同否定。
  两人对视,他们都不希望赵芸芸跟傅知青有太多接触。
  但生产队之所以要人建工傅知青的房子,就是不想有人贪便宜惹出麻烦。
  赵新山视线转到许副队长身上,“让许诚负责吧,他以后如果想接你的班,现在正好在社员们面前好好表现。”
  他这是为之前没让许诚负责合作社安抚许副队长,许副队长没有意见,替儿子答应下来。
  赵柯就翻到笔记本前面,撕下她写得安排,递给许副队长。
  许副队长没有因为之前的争执给赵柯难堪,收下了。
  赵柯中午回家之前,打算跟傅知青说一声。
  赵新山叫她一起走。
  “县里能买到猪崽,身上揣着那么钱,带赵瑞和赵枫跟你一起去,安全点儿。”
  赵瑞是赵新山的大儿子,今年25了,赵新山忙的时候就会跟在他身边儿打打杂,更多时候还是跟着上工赚钱。
  人都有私心,就跟许副队长想让他儿子表现一样,赵新山当然也想培养自己的儿子。
  赵柯没什么意见,更何况还多带个赵枫。
  而赵新山说完正事儿,又对赵柯说:“芸芸跟你好,你平时多敲打敲打她,别让她对那个傅知青太上心。”
  即便傅知青条件好已经是生产队人尽皆知的事儿,赵新山依旧无差别地讨厌知青。
  赵柯话没说得太死,“我尽量。”
  两人停在赵新山家门外,赵芸芸看见,从屋里跑出来冲着赵柯打招呼:“赵柯,进来坐会儿啊。”
  赵柯笑着摆摆手,“我还有事儿,下午我来找你。”
  “那说好了啊,不来是小狗。”
  赵新山进院儿,皱着眉训她:“你看看你自己,比赵柯还大几个月,她现在干妇女主任,都要弄合作社了,你还没心没肺的 。”
  赵芸芸噘嘴,不满地说:“我要不是没心没肺,爹你这话不是影响我俩的感情吗?”
  李翠花听见,走出来边用围裙擦手边维护女儿,“赵柯从小就读书好,还不是带着咱们芸芸玩儿,她俩关系好,以后有啥好事儿还能忘了芸芸吗?”
  赵芸芸抬下巴,“就是。”
  赵新山瞪她,“好事儿忘不了,坏事儿也全带着你。”
  这说的是树根儿的事儿,赵芸芸完全不心虚,还得意的仿佛自个儿是个救水火的英雄。
  赵新山拿这个宠坏了的女儿毫无办法。
  ·
  队委会在赵村儿正中,赵新山家在大院儿西边儿,知青点在东南,赵柯从赵新山家往知青点走,正好路过田桂枝家。
  包小雨在院儿里扒葱洗葱,速度不够快,惹来田桂枝一顿打骂:“死丫头,啥都干不好,养你啥用!”
  包家的两个小子就在院里玩儿,习以为常,甚至还能嬉笑。
  赵柯在路上都能听见“啪啪”的拍打声,实在看不下,就停在她家院外,阻止:“田婶儿,下手轻点儿,别打坏了孩子。”
  田桂枝揪着包小雨的胳膊,不耐烦,“走了娘,又来闺女,我打自家孩子,管那么宽,真烦人。”
  这时候没有必要跟她争这气,打断一下她发火的情绪,让包小雨少挨两下打就行。
  赵柯当耳旁风,直接就走了。
  倒是田桂枝,呛声完发现赵柯啥反应没有,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怪不得劲儿的。
  而赵柯到了知青点,站在外头喊傅知青出来,就直接跟他说了换人监工的事儿。
  傅杭:“……”
  心情略复杂。
  这两天,就像乡下的土路,凹凸崎岖,上上下下。
  赵柯走后,林海洋走出来,“赵同志咋天天找你?不会也是看上你了吧?”
  赵柯看上他的可能,让傅杭的心跳了一下,但他很快就认真地强调:“不要随便说女同志这种话,她是为了我建房的事儿来的。”
  “怎么?要开始建了?”
  傅杭说:“她说以后换许副队长的儿子来监工。”
  林海洋对男女暧昧的八卦更有兴趣,对换人监工反应平平。
  ·
  下午,赵柯在办公室重新整理了上午的讨论内容,拿给大队长三人看。
  四人又翻出压箱底的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比照现在的条例和这两年公社发放的号召宣传养猪的文件和报刊,又仔细讨论了一番。
  去年就号召生产队家家户户养猪,生产队也要有养猪场,甚至还有斤猪斤粮的政策,但是赵村儿生产大队没啥钱,也没有社员愿意去花家庭资金的大部分买猪。
  养猪确实有前景。
  赵新山思考后说:“既然是大队带头,养鸡鸭就算了,专门养猪吧。”
  赵柯他们没有意见。
  经过后续的讨论和修正,四人没发现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也不等到第二天了,傍晚,大队的喇叭就响了,赵新山让各家出一个社员到大院儿集合,开会。
  说是一家来一个就行,好多家都是全家到齐来凑热闹。
  赵新山站在方凳上,看人基本全了,就对着喇叭宣布成立生产合作社的事情。
  社员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啥合作社?”
  “这是咋弄的?”
  “不知道啊……”
  “安静!”
  赵新山大声止住他们的议论,对这个生产合作社进行说明。
  “咱们生产队的根本依旧是农业,这个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养殖副业,是由队委会共同商议组建,要扩大养殖数量,为生产队创收。”
  “目前合作社的初始资金如下,赵柯家共同借给合作社三百块,我作为大队长借给合作社一百五十块,另外,我入股合作社五十块,许副队长入股五十块,牛会计入股五十块,赵柯家入股五十块。总计六百五十块。”
  “我和赵柯家借给合作社的四百五十块,刨出还款和维持合作社的成本,所得的收益,由生产队所有社员共有,每年分红。”
  “社员也可以单独入股进合作社,分红时进行适当分红。”
  赵柯中午回家,把钱匣子还给余秀兰同志,然后一家人商量之后,也决定再单独入股五十块钱进合作社。
  牛会计原本是八十块,在队委会其他人都确定入股五十块之后,也改成了五十块。
  而随着赵新山的说明,一众社员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实在是这个事儿太重大了,大家也有太多的不明白。
  赵新山等他们讨论了会儿,才叫停,继续道:“队委会一致投票决定,合作社第一年的负责人,是妇女主任赵柯,下面让赵柯先简单说明一下合作社的细节,有问题可以提问。”
  赵柯是负责人?!
  还有条件?!
  一众社员神情各异,好像数百只蚊子,嗡嗡嗡地吵。
  赵柯接过喇叭,站到方凳上,举起笔记本开始宣读暂时定好的社章。
  她读到“入社社员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这一项时,人群中好些人面面相觑,尤其田桂枝,脸红一阵儿白一阵儿。
  赵柯念完条件,又宣布:“另外,除了板儿叔依然负责养牛,其他饲养员以及因养猪场产生的劳动会按劳分酬,暂定由生产队的部分妇女们负责,由于任务极重,跟板儿叔同工同酬,选择条件参考社章。”
  妇女们都不怕吃苦,能每天多赚两个甚至更多的工分,当然一万个乐意,纷纷大声问赵柯啥时候选人。
  之前已经说好,等赵新山宣布完合作社的事儿,剩下都由赵柯回答。
  赵柯举起喇叭:“都会有序进行,各位社员可以先回家商量是否要入股合作社。”
  “第一年经验上肯定有不足,风险当然存在,但有队委会兜底,各家对入股可以更有信心一些。”
  “我再强调一下,提议社员入股合作社,是为了减轻社员们的负担,为社员们多创收,入股的基金也可以理解为由生产队进行担保,几家共同买一头或者多头猪,只是由公社集体管理,到时候会有书面证明。”
  “合作社的原则是自愿共助。不强制,可以先观望,下一年也能入股,入股的社员也可以选择退出,入股的生产资料和基金可以抽回,但得等年度结算之后,同时如果有社员想单独养猪,放不放在合作社统一管理,去公社食品站卖猪时,大队都不会置之不理。”
  “最后,参加合作社的社员必须遵守社章,如果有社员多次违反社章或者有违法行为,经过大队长和社员们的一致同意,可以开除出社。”
  “具体社章,还需要后续商定,会向社员们公布,也允许社员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掏钱的事情,有门槛肯定比没门槛更让人放心。
  不少社员都有些意动,只是眼下还不能立即决定,需要回家跟家里商量是否入股以及入股多少。
  而众社员议论的情绪都十分热情高涨,唯有两家人,在人群里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极其煎熬。
  一家是刘广志夫妻,他们跟赵柯闹过矛盾,刘广志还举报过赵柯,都觉得赵柯不会让他们赚这个钱,甚至有可能暗地里使绊子。
  想到如果别的社员都能赚到更多的钱,只有他们不能,一时间满心难受,后悔不已。
  另一个是田桂枝,刚才别人问这问那的时候,她就心焦的不行,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焦躁。
  她中午才嘴过赵柯。
  哪想到下午就有这么大的事儿宣布。
  结束之后,刘广志夫妻不敢找赵柯,又舍不得走,站在外围觑着围着赵柯七嘴八舌的社员,偷听。
  田桂枝生怕她啥也捞不着,顾不上在赵柯面前没脸了,硬是挤进人群,堆起笑,“赵主任,你看我……”
  赵柯就一句话:“按规矩办。”


第39章 (捉虫)
  赵村儿生产队家家户户都在说生产合作社。
  东婶儿家刚迎进了个老三媳妇潘秀莲; 老老少少总共十五口人,小孩儿都在院里玩儿,就东婶儿夫妻俩和三对儿小夫妻坐在东婶儿他们屋里商量这个事儿。
  东婶儿的意思,他们家现在没多少钱; 七月份还得办王老四和冬妮儿的婚事; 就再观望观望; 反正没有入股的分红; 也有合作社的分红。
  王老大夫妻听话,二房媳妇周秀丽流产送医; 他们手头紧; 也不打算入股。
  王老四没结婚; 手里没钱; 更不可能考虑。
  而王老三在王家其他人面前没表示,和媳妇儿潘秀莲回屋后,跟她商量:“咱们把你那十块钱彩礼入股进去,你觉得咋样?”
  潘秀莲很犹豫; 她手里也就这十块钱; 甚至这十块钱是他们整个小家的积蓄。
  王老三劝她:“大队长他们都敢拿那么多钱干合作社,我们才十块钱,有啥不敢出的?”
  “那是人家家底厚。”
  王老三道:“那为啥人家越来越厚,穷的越来越穷?不跟着有头脑的人干,靠咱们自个儿出蛮力,啥时候能挣出钱来?如果能攒个几十块钱; 咱们就可以早点儿搬出去; 要不然你指定没完没了地受我妈气。”
  东婶儿不是动手的恶婆婆; 可记着跟潘家的矛盾; 常常不顺心就要冷言冷语几句。
  潘秀莲不顶撞她; 却也说不出能忍受婆婆的大度话,咬咬嘴唇,“行,我听你的。”
  隔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