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于师傅看见她这样就有气。
人聪明,明白事儿,一点儿不粗心,但就是拨一下转一下,怎么也不上进。
“我看你跟别人说的头头是道,轮到你自己,怎么那么不上心?”
赵柯一想,就知道于师傅是听见她和小文说的话了,但这个事情,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个人追求。
她也不好跟工作积极度极高的于师傅说她的“养老计划”,只能腼腆一笑,“让您见笑了。”
于师傅严肃地看着她,半晌,打开饭盒盖子,微微放柔了语气,“没吃饱吧,再吃点儿,边吃边聊。”
于师傅常板着一张脸,很多女工都怕她,但赵柯不怕,所以她一点儿不见外地打开自己的饭盒,继续吃剩下的饭。
于师傅夹了一块儿红烧肉,放到赵柯的饭盒里,“我听说你有弟弟?”
赵柯道谢,点头,“是有个弟弟。”
于师傅眉头一蹙,又松开,意有所指地说:“你跟小文说的话很好,你已经是个成年人,应该清楚,只有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东西才能成为你的保障,其他任何人,哪怕是亲人,想要从你手里夺走什么东西时说得话,大部分带有私心。”
赵柯咬着红烧肉,眨眨眼,不明所以。
于师傅又说得深了些,“你现在有什么难处吗?如果有,我能帮一定会尽力帮。”
难处……
这是今天第二个这么问她的人了。
赵柯大概明白于师傅为什么来找她,又说了前面一番话,干脆挑明,反问:“您是知道我要把工作转给别人的事儿了?”
于师傅道:“你这个工作来之不易,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太冲动。”
赵柯笑了。
于师傅本可以不用管闲事,但她特意来找赵柯说话,这份善意,赵柯心领,并且很诚心地道谢、解释:“我把工作转给我大姐,是我自愿的,没有冲动。”
“大姐?”于师傅眼神惊讶。
“是啊。”赵柯反应很快,“难道您以为,我是要转给弟弟?”
于师傅面露尴尬。
孙干事的话误导了她,她也有问题,没多问问,这才闹了个乌龙。
不过实在不怪她误会,实在是这种事儿太常见,好好的工作转给兄弟,转给丈夫,甚至转给小叔子、侄子……
赵柯主动缓解气氛,说道:“转工作的事儿,是我主动提的,我姐今年二十一,家里头开始急她的婚事,但是我觉得,她在村里找对象,实在太可惜了。”
于师傅是个好听众,耐心地听她说。
“我姐初中毕业,但最近我才知道,她其实考上高中了,为了家里没去念,这两年在我们生产队小学教书,还在自学高中的课程。”
于师傅目露欣赏,“是个上进的孩子。”
赵柯就知道于师傅喜欢她姐这样儿的,于是加把劲儿给姐姐说好话:“我姐本来不答应转工作的,我劝了很久才说通,就这还是因为她勤快,可以多赚多贴补家用。”
于师傅的神色较进门前缓和许多,但也没有完全放松,“那你怎么办?”
“目前是打算,接替我姐小学的工作。”
于师傅不赞同:“那有什么前途?”
赵柯拿她对父母的说辞回复:“我还年轻,如果以后还有别的机会,一定会竭尽全力争取的。”
于师傅听后,若有所思。
她人脉要广些,若是知道哪里招工,还可以托人推荐赵柯。
不过没有准信儿的事儿,不能随便承诺,只道:“既然是这样,你先在村子里过渡一段时间,倒也可以。”
·
赵柯顺利地开出了接收证明,下一步就是生产队那边放人,把赵棉的粮食关系转到轴承厂。
第二周的周六,赵柯回到村里,下午就和余秀兰来一起到队委会找队长赵新山。
赵村儿三百来口人,将近三分之一都是赵姓,往前数几十年就扎根在此地,这些年开枝散叶,若不是经历动荡,人口还要更多。
赵家人的曾爷爷辈儿是亲兄弟,队长赵新山是居长那支,赵柯家则是另一支,到赵建国这辈儿其实就已经开始远了,不过依旧共同排辈儿。
同姓拧成一股绳儿,赵姓在村子里的影响力极强。
而赵新山行一,赵建国行三。
赵新山从小看着赵柯长大,见到出息的晚辈儿很高兴,“赵柯来了,快坐。”
“大伯,大伯母,你们别忙了。”赵柯摆手,阻止大伯母给她拿糖水。
大伯母李荷花依旧端上来,而后盘腿坐在炕上,问她娘俩:“你娘俩咋一起过来?”
母女俩对视后,余秀兰没让赵柯开口,先说道:“赵柯的工作打算转给赵棉,我们来找大哥开个证明,给赵棉把粮食关系转到轴承厂。”
“啥?!”
赵新山和李荷花震惊。
李荷花追问:“咋突然要转工作?”
赵新山看着母女俩的神色,知道她们已经决定好,有些不愉,“秀兰,不是我说你,就算要转,咋不转给赵枫?”
余秀兰态度有些强势,“赵柯的工作,她想转给谁就转给谁,她自个儿说了算,凭啥非得转给赵枫。”
赵新山嘴角下垂,没跟她争论,转向赵柯,“你咋说?”
“大伯,这事儿是我提的,我妈起初也不同意。”赵柯语气温和许多,“我是这么想得,我姐大我三岁,大赵枫四岁,我有能力就先给我姐安置了,我和赵枫以后再作别的打算。”
接收证明已经开好,都是姓赵的,赵新山这边肯定不能硬别着不给转粮食关系。
但起码赵柯的态度,更让人舒服。
赵新山卷了一根旱烟,问:“那打算咋安排赵柯?”
余秀兰说:“我想让她先顶她姐的工作。”
赵新山沉默片刻,道:“你俩先回去,我再想想。”
等母女俩人走后,赵新山坐在炕头一口一口抽烟卷,抽得烟雾缭绕。
李荷花开窗散味儿,问他:“你还有啥好想的?赵柯是高中生,教个小学有啥问题?”
赵新山吐了一口烟,不满:“老三啥事儿都不出头,家里家外全都让她余秀兰把持了,这么下去咋行?”
第8章 凭啥
赵村的第二有影响力的姓,是余,余秀兰的余。
并不是因为余姓人多,而是因为余姓的人本事大。
打仗那些年,双山公社好些人都参过军,也有个别能耐的妇女,战壕里端过枪,杀过几个敌人。
赵新山和赵建国父辈儿,好几个死在战场。
余家也是,就余姥爷一个活下来,但也没享几年太平,就因为旧伤病逝。
余秀兰亲妈,赵柯的姥姥刘三妮同志是个相当了不得的妇女,打仗时就是妇女队长,一直当到前几年,她当团长的儿子接她随军,才卸任,由余秀兰接任妇女主任。
现在赵村儿有三户姓余的,三家男人全是赵柯姥姥拉拔大的,跟余秀兰一个鼻孔出气,余秀兰说啥是啥。
另外,余秀兰还有个堂姐,虽然嫁的略远,但丈夫是当地的公安。
余秀兰在村里的威望,目前是比不过赵新山这个队长,以后就不好说了……
赵新山一想事儿,就控制不住嘴瘾,从屋里挪到院里,抽了一地烟嘴儿。
李荷花在屋里发点儿面要蒸馒头,出来一看,不禁埋怨:“你这是干啥?抽死得了。”
“我跟你说个事儿。”赵新山叫媳妇儿到跟前,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李荷花迟疑:“这是要干啥啊?二婶儿那性子,不得整事儿啊。”
赵新山不让她打听,“你别管,让你去就去。”
李荷花白了他一眼,没好声气道:“去就去。”
她把腰上围裙解下来,往赵新山身上一甩,“别抽了,臭死了。”
赵新山拿烟的手忙乱地躲开,恼火,“你这婆娘……”
李荷花充耳不闻,已经出家门儿。
·
第二天,赵新山就给赵棉开了转走粮食关系的证明。
现在正是春忙,大家伙都聚在一起,赵柯和赵棉要换工作的事儿,从队委会开始,不到俩小时,整个赵村儿几乎都知道了。
地头地尾,全都在议论,有的直接活儿干着干着,就凑到赵建国、余秀兰、赵枫三人身边儿打听。
不光打听,还得说两句闲话——
“余主任建国,工作咋不转给你家赵枫?”
“赵枫,你二姐的工作咋没转给你?”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女的早晚都要出门子嫁到别人家去,与其便宜了外姓,不如紧着自家男丁。
余秀兰对这帮老娘们儿可不客气,“首长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咋?赵柯的工作我一点儿没帮上,她要把工作给她姐,我还非得挡着。”
“那咋能算没帮?要不是爹妈送她去读高中,不是连厂子门儿都摸不到?”
说话的是个三角眼儿的刁娘们,叫田桂枝,说起赵柯读高中,语气里全是不值当。
余秀兰顶她:“那是我姑娘本事。”
赵建国那里,男人们说话更是意见一致。
“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将来给你们夫妻养老送终、摔盆儿的人,是赵枫。”
赵建国也不生气,谁说啥都乐呵呵地回:“兄弟姐妹和睦就行。”
而赵枫身边儿有个年纪相仿的小子直接撺掇他闹,“有这工作,还愁庄知青不接受你吗?”
赵枫不乐意,“庄兰接受我,肯定是看上我优秀。”
撺掇的小子:“……”
你自个儿啥样儿,心里没数吗?
“赵枫就是不如棉姐。”
赵芸芸又把赵柯从家里拽出去,气愤地说:“凭啥就一定得把工作给儿子?哪儿都有他们的事儿,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总在背后说我干啥啥不行,他们就是嫉妒。”
赵柯哄她:“是是是,你说得都对。”
但她心里不怎么认同赵芸芸对姐姐和弟弟的评价,任何忽视个体差异的比较都是耍流氓。
赵芸芸真情实感地撒了气儿,问她:“你不就吃亏了吗?”
赵柯笑容得意,故意说:“吃亏是福,我姐说了,要多赚钱养我。”
赵芸芸瞬间酸了。
赵柯看了眼天色,“你叫我出来就说这些?下午我还得驮我姐去公社办手续。”
“不还早着呢。”赵芸芸不让她走,“你脑子转得快,帮我想想,怎么能接近傅知青,他都不搭理我。”
“你还惦记呢?”
赵芸芸气闷,“你别想忽悠我,就说怎么办?”
赵柯拖延时间,“你先按兵不动,等我回来不行?”
“不行。”赵芸芸叉腰,“我都看见新来的女知青对傅知青眉来眼去了,万一被她抢先怎么办?”
“女知青,哪个?”赵柯兴致勃勃地问。
赵芸芸不情不愿地说:“就是那个一到男的面前就不掐着嗓子不会说话的。”
赵柯还以为男女主有进展了,原来不是,兴致一下减了大半,“那傅知青搭理她了吗?”
赵芸芸瞬间又喜上眉梢,“没有。”
赵柯点点头,实在受不住她磨人,就说:“你要是喜欢他,得先投其所好,知道什么意思吧?”
赵芸芸气愤,“我念过小学。”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知道怎么投傅知青所好吗?”
赵芸芸问:“怎么投?”
赵柯引导她:“你看傅知青,你觉得他会喜欢什么样的人?”
赵芸芸想了想,试探地反问:“有文化的?”
“还有呢?”
赵芸芸又道:“漂亮的?”
赵柯:“有没有性格上的特点?”
赵芸芸面上越来越不高兴,“温柔能干。”
这都是她自己说的,跟赵柯一点儿关系没有,跟傅知青本人的意愿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赵柯给予肯定的点头,“既然你都明白,不就有方向了,先从最容易的来,去我家,我给你拿两本书,你先看着。”
赵芸芸震惊,怎、怎么就忽然到这儿了?她要是爱读书,也就不会只小学毕业了。
赵柯挑眉,“这么点儿困难,就难住你了?”
赵芸芸神情相当沉重,好长时间,一咬牙,“好。”
赵柯勾唇,料定赵芸芸努力不了三天半,之后为了躲她,有一段时间不会再到她面前傅知青长、傅知青短。
真好,要耳根清净了。
赵柯打发了赵芸芸,中午全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下午一点一过,赵柯就带着姐姐离家。
一路上姐妹俩换着骑,四点半到公社。
赵棉仅有几次到公社,也都是去供销社买东西,一条不变的动线,从道口到供销社,再从供销社回到道口坐牛车。
今天天还没黑,赵柯就领着大姐四下转转。
在家里,从来都是赵棉方方面面照顾赵柯,但走上陌生的街道,周围全都是陌生的人,赵棉表面上正常,实际视线一直跟着赵柯,不敢离她太远。
赵柯起初没发现,察觉之后就牵着姐姐的手,带着她一一认路